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3/12/22 22:23:26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和郭嘉。因为荀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开了袁绍跟从了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职务是奋武将军,荀被任命为司马,时间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

兴平元年(公元194),曹操东征陶谦,任命荀为留事。利用这个机会,张邈陈宫背叛了曹操,暗中将吕布迎接而来。兖州的大部分郡县都已经背叛曹操投降了吕布,只剩下荀所在的鄄城、阿、范县还拥护曹操。荀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赶紧派人调将军夏侯回来防守鄄城。而这时候,张邈策动的豫州刺史郭贡率领一万人的队伍来到鄄城,提出来要见荀。众人害怕,劝他不要见。荀认为,郭贡来得这么快,是没有最后拿定主意,如果不见反而会把他推向张邈一边。如果见他,即便是不能为我所用,至少可以让他保持中立。正是由于荀的正确判断和周密安排,曹操从徐州回师,才有了在兖州就地反击吕布的根据地。

留事这种职务属于临时性质的,但从荀能够调动将军夏侯和郭贡提出来要见荀来看,这是曹操留在后方的最高长官。曹操迎接汉献帝,建都许县。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军,荀被任命为汉侍中,守尚书令。这样一来,曹操带兵在外,荀留守后方就可以朝廷大臣的职务处理政事。如官渡之战时,荀留守许都,因为粮食难以为继,曹操想撤兵回保许都,就是写信征求荀的意见。建安八年(公元203),曹操根据荀以往的功劳,上表请求封荀为万岁亭侯。因为这时候的汉献帝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皇帝,这种恩赐,实际上就是曹操给的封赏。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荀的食邑已经有两千户。考虑到这一时期人口稀疏的现实,荀的这两千户食邑,有可能是几个县的人口数。另外,曹操还把女儿嫁给了荀的大儿子荀恽。

郭嘉字奉孝,原来也是准备投奔袁绍,同样觉得袁绍这个人不能成就天下大事,于是自觉离开。后来由于荀的推荐见了曹操,被任命为司空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曹操以后,基本上就是跟随曹操随军行动,也就是在军中阵前为曹操出谋划策。如征吕布、官渡拒敌袁绍,征袁尚及三郡乌丸等都是如此。建安十年(公元205),曹操平定了冀州,郭嘉被封为嘉洧阳亭侯。郭嘉的食邑为二百户,死后增加了八百户,总共为一千户。职务上,荀比郭嘉要高出一个档次。从曹操这个方面来说,曹操在外,后方的事情就交给了荀,这就好比刘邦萧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相似。而郭嘉只不过是一个随军谋士而已。从汉献帝这方面来说,曹操和荀就好比是一武一文两大臣,而郭嘉只不过是所有群臣当中的一个。封建社会的标准是官本位,官位越高,俸禄越多,相应的,信任程度越大,授予的官位越高,给予的赏赐也就越多。通过两人的官职和爵位,就完全可以看出曹操对两人的重视程度。

曹操对两人的评价

荀初投曹操,曹操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官渡之战,曹操因为缺粮曾经一度想退守许都,写信给荀,荀劝曹操要坚持。胜利后,曹操评价说:在这种时候能看出取胜的机会,这种谋略是世上少有的。打败袁绍后,曹操想先征刘表,荀却说:应该趁着袁绍新败,部下离心的机会,赶紧平定河北四州。如果这个时候向南征伐刘表,恐怕袁绍就会死灰复燃,趁机会偷袭曹操的后方。如果这样,那么,后方的根据地兖州和豫州就难说还能不能拥有了。曹操听从了荀的建议,迅速平定了袁绍所拥有的四州。连同官渡之事,曹操评价说:荀这两个计策,……谋略特殊,功劳非常,连我也比不上他。

对郭嘉,曹操初次召见过后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平定三郡乌丸后,曹操说:惟有郭奉孝才是能知晓我意向的人。郭嘉死后,曹操上奏汉献帝说:郭嘉……每每发有宏谋大议,在临敌时预作机变,在臣的筹策犹豫未决时,郭嘉总能立即助臣促成妙策。平定天下,郭嘉谋略的功劳是最高的。后来在赤壁失利后,曹操事后哀叹说:郭奉孝假如还在,就不会让我弄成这个样子。

看看曹操对两人的评价,郭嘉和荀也不在一个层次上。郭嘉虽然也是能够让曹操成就大业的人,但就像刘邦手下陈平郦食其、隋何等人一样,谁又能比得上张良?在具体战役上,郭嘉只是一个知道曹操意向的人,而荀则是一个连曹操都比不上的人。这又岂能相提并论!郭嘉是个能帮助曹操促成妙策的人,而荀则是一个在别人看来不是机会时,能看出取胜机会的人。另外,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有些是在郭嘉死后议论的,这不免有些感叹怀念,有一些念人好的成分在其中,与荀全部是在活着的时候评价也是有区别的。

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的失误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人们一个假象,感觉曹操对郭嘉要比荀评价高呢?这是与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的失误造成的。曹操的失落来自于郭嘉的早逝。郭嘉死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是年38岁。这一年,曹操53岁,荀45岁,而曹操活着的最大的儿子曹丕是21岁。在曹操看得上的谋士当中,郭嘉年龄最小,他是想让郭嘉将来辅佐下一代的,所以曹操才会说:平定天下的事完毕了,我想以后事托付给他。没有想到郭嘉却短命而亡,这不能不令曹操遗憾而感叹。也就是说,郭嘉的早逝,让曹操平添了一份失落。曹操的失望来自于荀的失误。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董昭等人说,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他们还来秘密地征求荀的意见。荀认为,曹操本来兴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宁国家,他应当秉承忠贞的诚意,谨守退让的笃实品格。君子应当从德义上爱人,而不是像你们现在所倡议的这样。曹操从此内心里对荀很不满意。正赶上讨伐孙权,曹操就把荀调到谯县劳军,乘机把他留在了军中。曹操进军到濡须口,荀因病留在了寿春,因此忧郁而死。荀是不是真的认为曹操会永远拥戴汉献帝?这事恐怕很难说。因为从建安二年开始,曹操就不再参见汉献帝,汉朝的一些制度在改变,不是曹操的所有汉朝的官员也是被杀的杀,被免的免,对于这些,荀根本就没有提出异议。为什么他会反对曹操称王呢?有可能的原因是:荀认为这不是曹操的意思,而是董昭等人的献媚之举?因为实际情况也是,曹操第二年才受封魏公。如果真是这个原因,这应该是荀最大的失策,也是曹操的失望所在。

也正是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的失误,才造成了人们的错觉,曹操更看重郭嘉。实际情况时,曹操因为对于荀的失望而心生怨恨,而这种怨恨是曹操很难释怀的(心不能平)。在这种心情的促使下,死后的荀是很难再让曹操有更多的言辞拔高的,何况,曹操已经给予荀很高的评价了。

标签: 智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谁是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

  •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带了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兵马

    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历来说法比较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22——23万,其中北方兵15——16万,收编荆州刘琮的部队约7万人。很多历史学家,比如吕思勉等史学大师,都是采纳的这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周瑜等人推测曹操“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其中的“十五

  •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孙子——刘禅的七个儿子在蜀灭亡后全死于非命刘v,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瓒,刘禅四子,蜀亡

  •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同点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有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后和晋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两场战役都是中国北方军队输给南方的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在哪?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不同点在那?下面历史新知网小编将为大家解析赤

  •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情敌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历史上曹操是个人精,关二哥提多了,他倒是惦记起来,没多久,带着部队进城后,格外地关照杜师奶,一看,美得让他忍不住了,于是擅做主张收编了杜师奶,“乃自纳之”。至于关羽那边,大概批示一句什么要端正态度,理性对待司令部的决定之类的

  •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虎豹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没有自封为帝,但是他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手中的部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提到军队就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一支恐怖之极的神秘部队,堪称死亡骑士。正是这支神秘部队的存在,帮

  • 三国魏延为什么造反_魏延怎么死的_魏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简介

    魏延,南阳郡义阳人,以帐下私兵的身份进蜀,有过多次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如此大将,最后怎么会落了一个造反的下场,究竟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

  • 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死后

    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又如何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

  • 三国密史:刘备手下第一大将却被黑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将

    三国密史:刘备手下第一大将却被黑得最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是蜀汉政权中期的第一大将,在关羽、张飞死了以后,魏延成为蜀汉政权的顶梁柱。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魏延一直是开路先锋。但是他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最后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那么魏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被刘备委以重任,负责镇守

  • 孙权女儿孙大虎与堂侄儿孙峻搞虎狼畸恋左右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虎狼

    孙权女儿孙大虎与堂侄儿孙峻搞虎狼畸恋左右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曾把自己的女儿称为“虎女”,把孙权的儿子称为“犬子”。可是,历史却与关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孙权为他与步夫人所生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大虎与小虎,其中孙大虎与堂侄儿孙峻搞虎狼畸恋左右朝政、驱兄弟杀妹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