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天水收姜维传兵法,为何姜维未能撑起北伐,最后殒命复蜀

三国演义天水收姜维传兵法,为何姜维未能撑起北伐,最后殒命复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1/20 13:00:07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少侍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起家上计掾,迁中郎将。[1]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后主反对姜维北伐,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景耀七年,魏国五道伐蜀时候,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姜维是诸葛亮嫡传弟子,在蜀中后期人才凋零的情况下,诸葛亮也是独木难支,在时不我待的情况下,他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依然勉为其难地六出祁山伐魏,结果最终病逝五丈原。

可以说诸葛亮非常看好姜维,培养了姜维,但并没有把姜维当成政治接班人,只能说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和一部分军事才能。姜维实际上非常优秀。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人,被称为「陇西奇才」。他实际上属于「二进宫」之人,他原本是曹魏天水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时,用计生擒了他,在诸葛亮的「厚待」下,他选择了归降。他归附蜀汉后,诸葛亮对其青睐和器重有加,先封其为将军,后来又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历史上的姜维,军事能力是很强悍的,其军事能力远超过邓艾与钟会,稍微强于陈泰。在国力远弱于曹魏的情况下,其北伐胜多败少,曾经多次大败曹魏关陇军团,并非不堪一击。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蒋琬随后接班,迅速稳定蜀汉局势。此时的曹魏,在此前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下,国力损耗严重,经济疲惫,民有菜色,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急需休养生息,而蜀汉虽然国小,但军力强悍,经济发展强劲。因此蒋琬积极练兵,营造舟船,准备经汉水水路前出上庸、新城,实施北伐,但没来得及出兵就病逝了。随后费祎当政,而费祎偏向保守,错过了几次绝佳北伐的机会。姜维每次建议出兵,费祎顶多给姜维一万军队,只能小有收获,使得重创曹魏的良机屡屡失去,姜维只能徒唤奈何。

公元253年春,费祎在一次酒宴上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尚书令陈祗随后掌握蜀汉内政大权,开始全力支持假节的卫将军、凉州刺史姜维实施北伐。但此时的魏国,除了兴势之战外,与蜀汉近二十年没有太大的战事,因而获得了喘息良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实力迅速恢复,并且在江淮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军事资源集结,其国力已经远远超过蜀汉。姜维的北伐,似乎已经无力回天。

公元253年夏,姜维率领二万多军队经石营出击陇右,围攻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领大军前来救援,至洛门时,姜维因军粮耗尽而被迫退军。

公元254年,姜维率军进攻陇西,魏国狄道长李简举城归降。姜维接着进攻襄武,击灭魏将徐质,魏军残兵逃跑。姜维乘胜追击,陆续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迁大批民众还蜀地。

公元255年,姜维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获得洮西大捷,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损失惨重,数万人被歼灭,只好退保狄道城。魏安西将军邓艾见势不妙,主张「壮士断腕」,提出放弃陇右、化整为零逃跑的建议,遭到征西将军陈泰的拒绝。陈泰亲率大军救援,姜维不能迅速攻克狄道城,担心遭到内外夹击,只好退守钟题。

公元256年春,姜维因功升为汉大将军,随即与驻守汉中的镇西将军胡济约定两路出兵,于上邽会合。姜维率军在段谷与魏国邓艾大军对阵时,胡济却没有来,姜维所部遭到绝对优势魏军的围困,粮草断绝,外无援兵,只好强行突围,死伤甚重,而陇西所获地盘躁动不安,百姓埋怨。于是姜维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鉴于野战兵少而导致段谷之败,为了集中军力,姜维提出「聚兵敛谷」的策略。

此前汉中实行重兵层层据险防御、所谓「错守诸围」的策略,姜维认为此举固然可拒敌于汉中之外,可保汉中防守无虞,但汉中久无战事,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军力浪费。

因此,姜维主张撤回各险地驻军,在汉、乐二城各驻扎五千军队,城内集聚大批物资,并在阳平关口驻扎大约二千军队,关城等地驻扎少量军队,如此可抽出二万左右精兵加强野战军团,集中军力以夺取陇右。

如果汉中遭到敌军进攻,则汉军实行坚壁清野,并依托汉、乐二城以及阳平关坚决防守,那么敌人大军久攻不下,粮食经秦岭运输困难,必然缺乏粮食,只能撤军穿越茫茫秦岭返回关中。此时,回援汉中的蜀汉野战军团可以趁机沿途实施切割打击,则必然可重创缺粮缺物资的敌军。

姜维「聚兵敛谷」的策略得到了陈祗的支持,获得了刘禅的同意。

公元257年,得知魏国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昭,姜维遂率军数万出骆谷至沉岭,取得了一系列小的胜仗,并欲夺取魏国关中地区的粮食物资重地。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见势不妙,立即合军,依险据守。双方沿芒水对峙。第二年春,得知诸葛诞败亡,姜维撤军,复任为大将军。

但在公元258年,一直大力支持姜维北伐的陈祗去世,宦官黄皓得到刘禅重用,开始祸乱朝政。蜀汉内政陷于混乱,忠良之士遭到排挤,蜀汉经济发展停滞,趋于困顿。而魏国在雄才大略的司马昭的治理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趋强劲,军力强盛。

这段时间,由于黄皓、谯周等人都反对并阻扰继续北伐。姜维遂在汉中调整部防,实施「聚兵敛谷」的策略。

公元262年十月,姜维好不容易再度北伐,率兵攻入洮阳。魏征西将军邓艾率优势军力迎战。由于姜维孤师远征,给养困难,难以持久。邓艾在洮阳以东的侯和,严阵以待,据险阻击蜀汉军队。姜维经激战,无法突破,并遭到邓艾反攻,见损失较大,只好退军。

宦官黄皓以此构陷姜维,意图剥夺姜维军权,企图用拍自己马屁的右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姜维则上疏刘禅,请求诛杀黄皓,遭到拒绝。姜维见势不妙,只好率军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阎宇原本是荆州南郡人,年轻时进入成都,为人勤勉,处事精细,素有才干和功劳。延熙末年,接替张表成为蜀汉第六任庲降都督,出镇南中,后来升任右将军。为了配合东吴,公元257年奉命带领五千精兵进驻白帝城,次年担任永安都督,与黄皓一直交好。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进一步捞取政治资本,消除弑杀曹髦的不利影响,提出伐蜀计划。此计划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征西将军邓艾认为蜀汉尚有姜维不好对付,不宜伐蜀。只有钟会大力支持司马昭。

于是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统领伐蜀事宜。钟会亲率十二万大军进攻只有一万多守军的汉中,让征西将军邓艾另外率军三万多进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以作牵制,并让雍州刺史诸葛绪另外率军三万多进占阴平,以堵截姜维所部退路。

当姜维在沓中屯田时,得知魏国镇西将军钟会在关中集聚重兵,判断魏国即将大举伐蜀,随即向刘禅上书,建议立即增兵阳安关口与阴平关,加强防守。

但刘禅收到姜维上书后,不召开朝议,却去询问黄皓。黄皓占卜后回答说魏军不会来进攻,于是刘禅就继续寻欢作乐去了。

钟会在进攻汉中时,遭到汉、乐二城的顽强抵抗,未能攻克,只好留下二万军队包围这二城,然后移大军于阳安关口。蜀汉守将傅佥率军外出破坏魏军攻城器械时,其副将蒋舒却献城投降。

钟会随即率大军越过阳安关口,攻克关城,直扑剑阁而去。

沓中的姜维,遭到邓艾的猛烈进攻,得知阳安关口失守,立即摆脱邓艾的纠缠,撤军回援汉中,在阴平桥头遭到诸葛绪的堵截。姜维率部做出佯动,假装要派军穿插至诸葛绪身后切断其粮草及退路,吓退了诸葛绪。姜维趁机越过阴平桥,迅速赶往剑阁,以五万军队据险顶住钟会十二万多大军。诸葛绪被姜维甩脱后,拒绝了邓艾共同偷渡阴平小道的建议,赶去与钟会大军汇合,被钟会以「畏缩不前」的罪名拘捕,押送洛阳,其军队被钟会合并。同时,钟会派出田章率一万多精锐军队与邓艾汇合,支持邓艾偷渡阴平的计划。

姜维立即将邓艾偷渡阴平的军情派人紧急通知身在成都的皇帝刘禅。刘禅则派遣时年三十七岁的卫将军诸葛瞻率领一万多人的精锐宿卫营前去阻截邓艾。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才思敏捷,精通书画。诸葛亮病逝时,诸葛瞻仅有八岁,受到大家的细心照顾,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毫无军事经验。但是由于其父亲诸葛亮生前卓越的军事能力、非凡的声望,所以蜀汉之人包括皇帝刘禅在内,都自然而然地认为诸葛瞻也必然军事能力不凡,对诸葛瞻能否阻截邓艾毫不担心。当蜀地各郡郡守请求带兵驰援成都时,刘禅一一拒绝,在派出诸葛瞻后只同意永安都督、右将军阎宇带领五千军队前来成都。

钟会十多万大军久攻剑阁不下,而粮草即将断绝,无奈之下只好准备退兵回关中。此时,汉、乐二城依然牢牢地掌控在蜀汉军队手中,如此,这十多万劳师远征的缺粮部队能顺利地撤出汉中么?

眼看姜维「聚兵敛谷」、重创敌军的计划即将实现。

但是,姜维却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卫将军诸葛瞻及其率领的宿卫营于绵竹被邓艾击灭!

姜维立即率兵往成都撤,只要迅速进入成都坚守,并坚壁清野,即将缺粮的钟会、邓艾大军在蜀地最终将无所作为,只能退兵,蜀汉不会亡,并依然能够重创魏军。

在返回成都的途中,姜维收到了刘禅命令他向魏军投降的诏令。蜀汉将士气的拿刀砍石头,但君命难违,姜维只好下令部队向钟会投降。汉、乐二城守军也于同期收到了向魏军投降的诏令。

此前,当邓艾、诸葛绪牵制、堵截姜维野战军团的目的落空后,诸葛绪率部前往剑阁与钟会会师,而邓艾则在钟会的支持下率部偷渡阴平景谷道,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历经艰难,抵达江油城下。由于事前缺乏刘禅的警示与增兵,守将马邈面对突然出现的大批饥饿疲惫的魏军,宛若看见了神兵天降,未做抵抗,赶紧率部五百人投降。

实际上,蜀汉卫将军诸葛瞻本来已经奉刘禅命令提前率领一万多人的宿卫营紧急赶来,但在抵达涪城时,却徘徊不进,最终贻误战机,使得江油陷落。当时部将黄崇声泪俱下的建议他立即赶往江油以北的险要处,依托江油城阻挡邓艾军队,不要让三万多魏军进入平原,但诸葛瞻拒不听从。

得知江油陷落,诸葛瞻很是后悔,但为时已晚。前锋与邓艾军队刚一交战,败退下来,诸葛瞻慌忙撤出涪城,退往绵竹。在绵竹不据城防守,却列阵与三倍于己方的邓艾军决战,遭到对手左右夹击。诸葛瞻先胜后败,终至兵败身死。诸葛瞻战死前长叹一声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看来,诸葛瞻至死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问题;当然也是刘禅用人不当,应对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失误。

邓艾绵竹之战击灭诸葛瞻后,率军直抵成都,惊慌失措的刘禅,对右将军阎宇也失去了信心,在谯周的忽悠下,举国投降,蜀汉灭亡。

姜维最终在随后的钟会之乱中被魏军杀死,时年63岁,其全家也被魏军屠灭。

姜维,一代英才,军事才能出众,对蜀汉忠心耿耿,是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其「聚兵敛谷」的策略也非常高明,本来即将重创魏军却终未能力挽狂澜,实际上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蜀汉之灭亡,姜维独木难支,非姜伯约之过,最终只能留下深深的叹息。

当然,从根源上来讲,费祎生前的保守政策是姜维北伐未能重创魏国国本的重要因素。费祎长时间的和平政策,耽误了蜀汉大事,给予了魏国休养生息并及时加强边军战力的良机,致使诸葛亮北伐成果毁于一旦。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陇右边军在诸葛亮面前不堪一击,根本来不及训练出强大力量就被诸葛亮接连摧毁,曹睿往往只能出动中央军团来回应对,耗资巨大,频繁战争几乎拖垮了曹魏;等到姜维北伐时,不仅魏国陇右边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增强,无需出动中央军就能顶住姜维北伐军队,而且魏国国力得以恢复,并在江淮地区发展出了强大的军事资源集结。姜维北伐,为时太晚,已经难以撼动魏国国本。

姜维死后,三国人才也相继凋零,历史的巨轮最终再次将天下一统,三国归晋。

标签: 天水

更多文章

  • “三曹”中的曹植的字是什么?曹植为什么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植

    “三曹”中的曹植的字是什么?曹植为什么会失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曹丕曹植在历史上被称为三曹,他们的政治、文学成就对当时的魏晋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所以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是曹丕、曹植的父亲,曹丕是曹植的兄长。曹操在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盖世枭雄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史上称曹操是建安时期建安文

  • 刘备作为“反复小人”,名声为何还能这般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还能

    刘备作为“反复小人”,名声为何还能这般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事,孟子提到的贵戚卿和异姓卿的差别,与吕布和刘备的行事风格基本吻合。很显然,吕布属于贵戚卿,而刘备属于异姓卿。孟子概括贵戚卿的特点是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吕布有无劝谏,赵

  •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一直跟刘备“无后” ,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一直跟刘备“无后”,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是最不孝顺的,第一种是见了父母有错不说的;第二种是家境贫困,却还不想着奋斗养家糊口的;第三种则是托着不娶媳妇,使得家族无后的。这三种又以无后为最严重的,为了延续香火,在我国还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虽然到了今

  • 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曹操节俭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节俭

    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曹操节俭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家里用餐只有一道肉菜不准熏香先说说曹操生活上的节俭。诸位读者已经熟悉的故事我就不重复了,咱就挑几个细节讲一讲。在曹操的《内诫令》里,有这么一条:“孤不好鲜饰严具。”大意是我不喜欢装饰华丽显眼的用具。例如行李箱,就用竹子为原料,用粗

  • 曹操与红颜知己蔡文姬的故事:曹操为何不娶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文姬

    曹操与红颜知己蔡文姬的故事:曹操为何不娶蔡文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之红颜知己――才华横溢蔡文姬众所周知,曹操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运却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是

  • 荀之死:为何荀看到曹操送的空盒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之死

    荀之死:为何荀看到曹操送的空盒会自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话说曹操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功劳极大,愈加九锡,封魏王,荀力阻,曹操便送一空食盒,荀于是服毒自杀。问题来了:为什么荀看到空盒会自杀?电视剧里,曹操给荀的空盒子有三层,有人说象征着荀的三十年功劳,然而原文并没有。原文:忽曹操

  • 《三国演义》十大兵器排行 吕布方天画戟仅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

    《三国演义》十大兵器排行吕布方天画戟仅第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TOP10.曹操・七星宝刀上榜理由:宝刀的价值关键不在杀敌,在于保命这把宝刀如果在一位英雄好汉的手里,用于杀场厮杀,必然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刃。不过这把刀到了曹操手里,却变了性质。话说董卓专权跋扈,残暴不仁,司徒王允以生日为由设宴,

  • 揭秘三国时期赵云竟然是一名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时期

    每每提起《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之一的,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每每提

  • 司马懿是怎样在曹操身边潜伏的?他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目的

    司马懿是怎样在曹操身边潜伏的?他有什么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人形容他为潜伏大师。出道时二十多岁,来到曹操身边做事,一干五十多年,到七十多岁才执掌大权。最后把曹魏大权全部夺到自己手里,为西晋王朝的建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他的目标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清楚。司马家族,史书记载是儒学传家的。他身

  • 曹操相貌还原 曹操原来长这样:眉毛散状 鼻梁突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突起

    曹操相貌还原曹操原来长这样:眉毛散状鼻梁突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在复原山东人祖先面孔,预测未来人相貌后,经过再次集人类学、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刑侦学等各方面专家所长,同时根据多支后裔的长相特征,逆推还原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容貌。7支曹操后裔跨越千年首次聚首,曹操相貌还原后跟这些后人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