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正为什么可以善终?得益于他的早死

法正为什么可以善终?得益于他的早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1/7 22:03:24

>法正>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南方青年学子之中的顶尖人物。水镜先生对的评价也没有如此具体明确。诸葛亮自比、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说明青年时代的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大。>>庞统最初投奔,因其貌不扬,又有些傲气,不待见于孙权,便到帐下任职。周瑜死后,庞统亲自扶柩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说明周瑜待庞统不薄,也说明庞统知恩图报。>>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投奔刘备。公元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会于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庞统建议刘备搞个鸿门宴,于席间袭杀刘璋,趁机吞并刘璋的军队和土地。刘备不从。庞统的急功近利与刘备的辛辣老到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元213年,刘备自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进攻成都,受阻于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刘璋之子刘循率兵坚守,相持一年之久。庞统急于成功,强攻雒城,死于落凤坡。>>法正(176—220)年轻时,与同乡孟达一起,从关中迁入蜀地,依附刘璋。后为新都县令,代理州军议校尉(军区参谋长),但不受信任,不受重用。法正与益州别驾(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相友善。此二人对刘璋心怀不满,是引刘备入川、反噬刘璋的谋主。法正迎刘备入川后,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张松则留在成都做内应。>>刘备包围成都后,又是法正出面劝降刘璋,连哄带骗,连恐带吓,兵不血刃占有成都。张松的哥哥张肃,举报弟弟“里通外国”,张松被刘璋诛杀。留在家里的张松脑袋搬家,随刘备在外的法正却功成名就。这可能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了。>>与诸葛亮的老成谋国、长于理民不同,庞统和法正都善于奇谋策划。所以,刘备每打下一个地方,随着地盘的扩大,都让诸葛亮留守,巩固后方,输送兵员粮饷,却带着足智多谋的庞统或法正,继续攻城略地。>>庞统长诸葛亮二岁,法正长诸葛亮五岁。他们三人在年龄上都应该是刘备(161—223)的晚辈。但由于三个人的品行秉性各异,他们各自与刘备的相处方式也就不同。其中,庞统、法正与刘备相处方式基本相同,诸葛亮与刘备的相处,跟庞统、法正比较,明显不同。>>庞统的个性,有点特立独行,同时又任性使气。庞统初见刘备时,怀里揣着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他却偏偏不出示,也不说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看来,除了狂傲以外,也提示庞统自视不低于诸葛亮、鲁肃,不屑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结果,刘备跟孙权一样,,委任庞统为一个偏僻小县——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呢,当然不屑一顾。到任以后,不理政事,整日盘桓于醉里乾坤,蹉跎于壶中岁月,被刘备免职。还是鲁肃得知情况后去信,诸葛亮力劝,及时地纠正了刘备的做法。>>刘备于公元211年入川,公元213年自葭萌关还攻成都,占领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于涪大会,置酒作乐”。可能是喝高了,刘备得意忘形地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回答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大怒:“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只好讪讪地滚出去。>>过了一会儿刘备又觉得不妥,请庞统回到席上,庞统也就大剌剌地进来,照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刘备问庞统,刚才谁错了呢?庞统说,你我君臣都错了。“先主大笑,宴乐如初。”>>在蜀汉集团中,敢讥讽、顶撞刘备者有几人?有名有姓的,可能只有张裕、彭、庞统,前二者身败名裂,身首异处。而庞统死后,“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感情这东西,有时是很微妙的,说不清楚的,讨厌你没商量,喜欢你没理由,就这么简单。>>相对于庞统的任性使气,法正则显得专横霸道;相对于庞统的豁达坦荡,法正则显得褊狭小器。>>刘备定益州后,“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蜀郡,即现在的成都地区,益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出谋划策主要依靠法正,可见刘备对法正的倚重。>>法正呢?恩怨分明到睚眦必报的地步,竟然把几个诋毁中伤自己的人擅自杀掉。有人建议诸葛亮对法正进行抵制,诸葛亮说,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内忧外困,好得有了法正的相助,才有今日,怎么能不让法正快意恩仇呢?可见法正飞扬跋扈到何等地步。这一切,刘备肯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聪明的诸葛亮怎么会出手拂法正的逆毛呢。>>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刘备容忍法正的横行不法,除了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的功劳外,还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关。>>古往今来,人臣进谏于君主,有所谓的死谏一说。所谓的死谏,通俗说来,意思是:主子,你要听我的,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死给你看。有喝毒药的,有上吊的,也有倒悬于城门割绳坠地的。从情感的层面看,这是一种愚蠢的进谏方法,因为你在威胁君主。你还威胁我?偏偏不干,你去死吧!>>法正是个很有灵性的人,跟那些死谏大臣的做法不一样。刘备征汉中时,发起一场攻坚战,久攻不下,听说又要亲征汉中。刘备一急之下,一怒之下,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谁也劝阻不了。>>此时,只见一介书生的法正驱马向前,举刀冲锋,很快冲到刘备前面,用身体替刘备挡箭。刘备不得不反过来替法正挡箭,大叫,孝直(法正字孝直),危险!法正还是不顾死活往前冲,答道,主公,您是主将,大家都要靠您活命,您都不怕死,我这个小人物死了算什么!刘备猛醒,赶紧撤退。>>每当我读这段史料,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什么叫生死之交?这就是生死之交!什么叫死谏?这就是真正的死谏!令人感动,让人敬畏服从,而不是让人反感,使人拒绝的死谏。难怪,刘备夷陵大败之后,诸葛亮仰天长叹道,如果法正在,主公肯定不会贸然东征;就是东征,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可见,法正,只有法正,在刘备心中才有如此的分量。这种分量,不是凭空而来,是过命的交情,是刘备不可拒绝的方式方法,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做人做事的风格。>>可以说,法正是个卖主求荣者。但他把自己卖给刘备以后,却做了一回有诚信的生意。>>对于刘备而言,如果、是打不烂拆不散的兄弟,是忠厚老实、勤恳听话的表哥,那么,庞统和法正则是忠心耿耿又特立独行的妻舅;庞统是小舅子,法正是大舅子。小舅子和大舅子是不一样的。小舅子在姐夫面前,有时吊儿郎当,嬉闹顽皮;大舅子在妹夫面前,则威严端庄甚至横行霸道。>>法正的善终,得益于他的早死。如果他长期这样任性妄为下去,就很难说了。>>法大舅子死于公元220年,刘备称汉中王的次年,享年四十五岁。死于公元222年,刘备称帝的次年、刘备死前一年,享年四十七岁(法正和马超同年生)。正值壮年的法正和马超,如此集中地死在刘备之前,是自然死亡还是有什么意外,我一直心存疑问。只是找不到任何线索。>>公元223年刘备离开人世的时候,蜀汉集团中能打仗的,赵云垂垂老矣,只剩下;有名望的,除诸葛亮外,只剩下一个李严。>>诸葛亮的时代来了,挡都挡不住,轰也轰不走。

标签: 他的

更多文章

  • 孙权弃用名臣周谷之误:不同的人才牌该如何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该如何

    孙权弃用名臣周谷之误:不同的人才牌该如何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公司整体利益之下,不同层级的领导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公司大账和老板小账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将擅长做公司大账和擅长做老板小账的两类不同人才安置在合适位置、且保持利益平衡,这是考验老板察人、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孙权重用吕

  • 曹阿瞒简介 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

    曹阿瞒简介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

  • 揭秘:三国历史上东吴为何无奈只得建都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吴

    揭秘:三国历史上东吴为何无奈只得建都南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之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建都南京,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沿袭。此事相信人人都懂,但首建都城绝非一件易事。在三国之前,江东还没有一个诸侯国,敢与中原王朝抗衡(注:三国时期江南地区指现在的湖南地区,而我们现在的江南三国时称

  • 第八十七章 石马槽与行军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槽

    第八十七章石马槽与行军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石马槽在荆州博物馆西院的开元观内。经长约5米,宽约1米,由一块巨大的整石料雕凿而成。这个石马槽,传说是关羽镇守荆州时,喂赤兔马的专用马槽。关羽的赤兔马,是匹宝马。它跑起来四蹄生风,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的战马是难以追上的。正是由于它速度快,体力消

  • 公孙瓒贪利中计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公孙

    公孙瓒贪利中计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孙瓒【金玉良言】把贪心除掉,你的脚镣就能打开。【谋略故事】讨卓联盟解散后,中郎将、北平太守公孙瓒率军回到领地。当时正值灾年,军中粮草十分匮乏。这期间,他听说兖州太守刘岱因为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而乔瑁未允,刘岱便率师侵吞了东郡。公孙瓒由此暗想:现在朝中无

  • 刘备用人为何百无一失?刘备出神入化的用人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刘备用人为何百无一失?刘备出神入化的用人技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不是民间传言“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他之所以能在尔虞我诈乱纷飞的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在用人之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那么,刘备的用人之道究竟有如何厉害之处值得世人钦佩

  •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从汉中掠走大量人口?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中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从汉中掠走大量人口?有何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汉中大量人口曾被曹操强行迁徙到关中、洛阳一带,《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张鲁传》曾记载了这段历史。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魏公曹操,亲率10万大军进攻盘踞汉中的张鲁。三月到陈仓。五月,武都河池的氐王

  • 貂蝉在吕布死后竟然被关羽纳为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后

    貂蝉在吕布死后竟然被关羽纳为小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三国,就必须提到中国四大美女之貂蝉。众所周知,三国中“吕布戏貂蝉”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桥段。吕布失败后,关于美女貂蝉的下落也同样是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其最终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貂蝉究竟情归何处呢?下面为大家揭秘貂蝉功成身退后的真正结局貂蝉

  • 鲁肃为何向刘备推荐庞统?鲁肃推荐庞统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鲁肃

    鲁肃为何向刘备推荐庞统?鲁肃推荐庞统的隐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庞统是三国著名谋士,他本在吴将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周瑜死后成为刘备部下。关于庞统为何投入刘备门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中又反映了古代结盟者之间怎样的惯常规则呢?庞统简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三国

  • 魏武帝曹操的用人策略:用“小人”来制衡“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用人

    魏武帝曹操的用人策略:用“小人”来制衡“君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特色的特务政治体制三国时代是一个末世的社会,曹操以地方军阀崛起,创建自己的势力,并逐渐统一北方,重建了统一的国家政治。在这个乱世里,曹操收用的人才来自各种方面,既有失败的对手,也有各种背景的社会势力代表,《三国志》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