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摔孩子歇后语 刘备摔孩子之隐情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 刘备摔孩子之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4/1/16 9:57:43

刘备摔孩子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三国演义》的作者设计出“刘备摔孩子”的情节,无非是想说明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是如何地重视人才。而在民间传说中,刘备生有异相,手长过膝,因此摔孩子之举,不过是做给赵云和其他人看的,表明了刘备这个人的奸诈。

那么摔孩子这个事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

我们都知道在小说的表述手段中,有明写与暗写等手法。每件事的发生,都可能存在着不易为人所察觉的隐情,只要是合乎逻辑的,我们都应该予以重视。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情节,就是至今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出山后,便被刘备束之高阁,军事上根本不采纳诸葛亮的意见。直到刘备兵败东吴,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他请诸葛亮出山,是为了让他辅佐自己的儿子,是出于储备人才的需要。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基本说是由其弟子完成),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却寸功未建,可见他不过是善用奇谋巧计,并无军事才能。“挥泪斩马谡”则更显示出他无知人之明,比刘备差得太远。

仅从托孤一事,就足以看出刘备对儿子的重视,很难想象他甘冒把孩子摔死、摔傻了的危险,把视若珍宝的儿子摔在地上。可见其中必有隐情。

古人也很重视隐私权的,那时妻妾都被视为男人的私产,不肯轻易示人。刘备这人文武双全,为人低调,结了三次婚,却只生下一个儿子,自然视若珍宝。襁褓中的阿斗,自然要跟随女眷。我想,除了他本人以及两个老婆和侍女,恐怕谁也难以从一堆孩子里挑出谁是阿斗。

赵云武艺高强,为人忠厚,一直担任着刘备及其家属的保卫工作。忠于职守的他,当保卫对象遇到危险的时候,责任感自然会指使他舍身相救,哪会考虑别的。当他把从百万军中救出的孩子交给刘备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父亲,自然能认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当他发现被救出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出于下意识的动作,就会把孩子扔出去:他妈的,这是谁的孩子?

当然,聪明如刘备,自然能想到是谁做了手脚。在他的身边,还有谁喜欢故弄玄虚呢?尽管白白担惊受怕了半天,但他也不能揭破,不然大家都不好做人。于是他顺水推舟,假惺惺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把赵云感动得不得了。

在整部书中,包括所有的人物,最擅长玩弄这种小伎俩的,就属诸葛亮了。他喜欢把一切事务都搞得神神秘秘的,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把这种神秘作风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政治素养,江湖的味道很浓。又有哪个上位者喜欢别人在自己身边故弄玄虚,把事情搞得神神秘秘的呢?当然,他的行政能力还是很受刘备的赏识的,当西蜀建国后,所有的行政大权几乎都交给了他。

诸葛亮还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当曹操大兵压境的危险时刻,患有作秀癖的刘备,偏偏还要玩儿心跳,携带着十万百姓同行(不知道是否为了做人肉盾牌)。不明所以的诸葛亮只好对刘备说:“追兵不久即至,可遣云长往江厦求救于公子刘琦,叫他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刘备从之。

这实际上是诸葛亮预先埋下了一个伏笔,为危急时刻抽身做铺垫。

过了几天,形势愈发危急,诸葛亮又跑到刘备耳边念叨:“云长往江厦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

刘备自然明了他心中的想法,只好说道:“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

这种临阵脱逃的事,说出去也不好听啊,诸葛亮自然不会这么栽面儿,搞得自己灰溜溜的。于是他瞒天过海,把阿斗也偷偷带走了。事后也有的说,“我这不是怕死,是为了保护小主公啊!”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

这件事自然需要刘备的两位夫人的配合。出于母爱的天性,两位夫人没有理由拒绝诸葛亮的好意。当然,他如果假传圣旨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说刘备和追随他的百姓被曹军冲散,赵云去乱军之中去救他的家属,先遇到了甘夫人,且听甘夫人怎么说:“我与糜夫人被逐,弃了车仗,杂于百姓内步行,又撞见一枝军马冲散。糜夫人与阿斗不知何往。我独自逃生至此。”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让一个女人扔下自己的孩子独自逃命,即便是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出来。甘夫人知道阿斗被诸葛亮带走了,不会有危险,于是安心逃生,各安天命。当然她也没有说破,想必是诸葛亮叮嘱过她。

救了甘夫人后,赵云又去寻找糜夫人。幸亏有人指引了一下,才在破墙边的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她这时正抱着阿斗的替身在哭泣,想必是因为各自逃生,那种被大家抛在一边的感觉很不好受,况且又舍不得怀中的这个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啊。从这点来说,糜夫人的人品要高尚得多。

要说这当兵的也真够变态的,闲得没事,拿着大枪专往女人的大腿上扎,这不是变态是什么?看来古今都一样。

要说这赵云实在是太认真了,完全达到了一根筋的标准。后来东吴的女间谍孙尚香女士绑架阿斗的时候,也是他孤身犯险,救下了阿斗。此时他犯起一根筋来,非要把这母子俩都带走不可。

这糜夫人是个明白人,知道赵云自己闯出去的希望也很渺茫,为了保护孩子,更能激发他的斗志,自己怎么能拖累他呢?只好跳井自杀了,说白了,是赵云逼死了她。不过赵云可没有这种觉悟,很仔细地把这口枯井给掩藏了起来,才抱起阿斗往外冲。也幸亏遇到了曹操这样举世罕见的人才收藏家,一厢情愿地想把赵云收归帐下。看来越是高人,办事就越天真。不然的话,一阵乱箭就让赵云成了刺猬。

人家下令不准伤害你,并不等于让开路放你走。几十万大军,就是站着不动让你拿枪去捅,也能把你累死。陷马坑、绊马索,哪一招不让你手忙脚乱啊?罗贯中写到这里,也感到不好办了,只好玩儿了个玄的,让掉进陷马坑的赵云身上冒起一阵红光,吓退了曹兵。

当刘备看到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子的时候,下意识当中,就把孩子扔了出去。不过聪明人做事有聪明人的原则,刘备还是把这件事处理的很好。

时隔多年后,刘备兵败身死,放心地托孤于诸葛亮。由于曾经救过阿斗,诸葛亮恃功自傲,大权独揽,把阿斗完全架空了,整个西蜀国成为了他一个人的舞台。身为国主的阿斗却被人当作了一个傻子。至今蜀人只知诸葛亮,而不知国主矣。在一个讲究君臣父子的时代,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正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古来忠佞有谁知?

如果看到这里还不明白的话,你也可以写一篇“鞠躬尽瘁”的陈辞,看中央委员会会不会把权力交给你?

当有的读者看到这里时,一定会笑着说:简直是歪批三国。

歪批不歪批且先不说,关键是要合乎逻辑,有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持你的观点。至少,我的文字还是有点娱乐大众的功能的。总想在鸡蛋中找出骨头的心态,属于是负面的、黑暗的心态。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关羽义释曹操有假:刘备漏算华容道计谋差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容道

    关羽义释曹操有假:刘备漏算华容道计谋差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

  • 曹操麾下十大名将_三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十大

    曹操麾下十大名将_三国名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时曹魏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不但曹姓、夏侯姓人才辈出,外姓将领更是国士之才。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名将的存在,赤壁之后魏武才敢和蜀吴同时三线作战而不落下风。从而确保了魏国的强势地位。开放式的人才标准,求贤若渴的形象,礼贤

  • 木牛流马是什么?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木牛流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什么?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一书里,诸葛孔明在六出祁山中研制了木牛流马,改善了蜀军的后勤运输,并以此做文章,打了几次胜仗,截获了不少魏军粮草。但是木牛流马是什么呢?木牛流马是什么?普通独轮车?第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源自《宋史》、《后

  • 第七十三章 曹操借头息众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三章

    此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会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前往禀报曹操

  • 蜀汉名将赵云: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的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坂坡

    蜀汉名将赵云: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的真相揭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七进七出赵云七进七出发生在三国演义里的长坂坡之战中。在和曹军交战的时候,赵云和刘备走散了,并且刘备之子刘禅走失在混乱之中。赵云认为刘备将甘夫人、糜夫人和儿子托付于自己,在混战中令他们走失,无脸面去见刘备,一定要寻找到其母子的下

  • 曹操为何要坐视刘备四年内占领西川 而毫无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四年

    曹操为何要坐视刘备四年内占领西川而毫无动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11年,盘踞西川地区的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刘璋希望利用刘备进攻自己北方的张鲁。而刘备反而要夺取西川,经过了将近4年的战争,刘备最终进入了成都城。而有一个情况十分奇怪,作为一方之主的刘璋为什么要邀请刘备入川?作为刘备的老冤家,曹

  • 关于关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关于关羽的故事1、温酒斩华雄: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 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这三个人的结局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是

    曹魏三征分别是哪三个人?这三个人的结局都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三征:王昶、胡遵、丘俭,皆乃魏朝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大臣、将领。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魏明帝继位

  • 曹魏:制伏司马懿 客死诸葛亮 拯救三十万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将士

    曹魏:制伏司马懿客死诸葛亮拯救三十万将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拉开序幕。诸葛亮亲自出征,并调派了征西大将军魏延、长史杨仪、征西将军姜维、前军都督张翼、讨寇将军王平、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将军马岱、司马费t等将领参战,总兵力合计十万人。曹魏

  • 第十二章 吕奉先辕门射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辕门

    第十二章吕奉先辕门射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布以勇武闻名于世,但他也给人们留下了一则善用智谋的事例,这就是他为调停刘备和袁术就要进行的一场战争而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本与刘备有矛盾,当刘备驻守下邳城时,败于曹操的吕布无人可投,只好投奔刘备。但刘备对吕布内怀疑惧之心,因而不允许他在下邳住兵,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