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1/7 1:04:57

白帝托孤:李严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虽然李严身为托孤大臣,但是却必须镇守边疆荒远,对于后主刘禅却无直接影响,从难以接近皇帝而言,李严更空有托孤虚名,并无照顾刘禅实情,严格地说,李严对刘备托孤遗嘱失职。在永安镇守防吴,充其量只有保卫国土,间接卫戌首都,消极地防范外敌;但是中央若有叛变、民乱或争位等,边将难以驰赴宫殿而清君侧。再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中枢极需富有威望之人镇守奠基,这不是边将所能置身度外,而能相隔千里之遥而大加干涉。

而且李严远在永安,距离成都非常遥远,这点对李严坚守岗位的职责产生非常大的打击。首先,光禄勋本应领兵保护宫廷安全,一但李严无缘兵巡皇宫,只能驻留边境的话,实质上不可能尽职护卫皇帝。其次,尚书台为处理皇帝奏章等文书,若是尚书令人不在皇宫附近,所有文献、函令及奏章更不可能经过远在天边的李严,因此李严的尚书令更无法实地掌握尚书台各项事务。最后,都护原为边将,已无法影响中央,若把中都护看成类似于中护军的将领,除了功能已与光禄勋重迭,而且针对一个驻留边境的边将而言,中护军亦无法戌守皇帝周围。因此李严的光禄勋、尚书令及中都护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任务,全拜留守永安之赐,李严身兼此三官职,却为名存实亡。

地理位置上,李严位处边陲,早已注定无法参与中央。诸葛亮决策于核心枢要,正好高举中央堂堂之旗。中央与地方相比,李严对诸葛亮难望项背。再说统内外军事之事。或许刘备遗嘱李严「统内外军事」一句话,曾让人误解为李严应为蜀汉军事首脑,但详情值得研究。兵权统御视其官职,掌权不凭空话形容词,历史还曾经发生名号称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的名将,但是实际上此人不过为地方边土上,领有小支部队的小将领。不管再改名号叫头目、酋长,或换头衔叫校尉、将军,领兵效果一样,就算再改名目称为元帅、天王,实质上就是一小群人被一个人所领导。李严的「统内外军事」,就统治效力来说:内不达成都诸葛亮,外不统汉中魏延,从常年驻留永安而言,只限于永安一地,不管李严换成其它响亮名称,实质上就是一名永安边将,可见李严的「统内外军事」,虚名胜于实质。

刘备并没有留下「军政分离」的指示(请举证),也没有规定李严一定要制衡诸葛亮(请举证),甚至于没有授权李严掌握全国兵权(请举证)。至少从现今史料查无实据,不管从官职或军衔,李严各项事迹皆无干政的可能,从年轻时历经郡吏及边境讨贼,到驻守永安为止,中间缺席北讨汉中及东征孙权,李严在刘备用兵重用都未必谈上,当然更无插手政治的必要性。纵然被赋与惊人的名号,但是实际上李严不过一个常年在外,驻守边境的武将。

南蛮叛变时,李严无法镇压,最后还是得让诸葛亮以丞相文职领兵南征;几度大规模用兵北伐,李严不曾将兵作战,倒是因为参与运粮时,发生造假欺骗等弊案而被贬成平民。李严无法南征北伐,又怎能称之「统内外军事」之军事首脑呢?从无权用兵及不能出师,就是李严毫无实权的最大证明,可见刘备临终安排,已经准备让何人掌握军事大权,何人不能掌握军事大权,清楚地呼之欲出。李严受命之三项官职,皆不如诸葛亮所得之三项官职,因此诸葛亮不必额外动手,即拥有主宰领导李严之权,但是李严也无法以刘备遗命而掌握兵权,从南征北伐之无力主事,可惜李严枉费「统内外军事」之虚名,如果李严真的以军事用兵闻名的话,为何李严不能参与刘备或诸葛亮时代的重大战役呢?空有其名而毫无实权,边将李严无法向中央诸葛亮分庭抗礼。

标签: 白帝

更多文章

  •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大败刘备一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会发现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败仗,其中也有不少次称得上是大败。首先要说的是他在徐州的那次大败,当时也是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总算是占据了一州之地,当时刘备正和袁术僵持着,

  •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逃犯

    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起家之举的“桃园三结义”,因反映了古代草根阶层的心理寄托,长久地为人们所崇拜。不过若仔细看看史书《三国志

  • 阿斗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压制,可能还扶得上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斗

    阿斗要是没有诸葛亮的压制,可能还扶得上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孔明先助刘备后扶阿斗,拉孙权战曹操擒孟获斗司马,一生聪明盖世、机关算尽,可以说是为了蜀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武候,受到蜀人的世代敬仰膜拜。但是,蜀国的灭亡也正是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为了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大业,穷兵黩武

  • 曹植简介_曹植私通嫂夫人的爱情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嫂夫人

    曹植简介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

  • 被误读的赤壁之战真相: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赤壁之战

    被误读的赤壁之战真相: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

  • 带你看三国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虎将

    带你看三国虎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代,这三位将军,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杀敌无数,却毫发未损,而且都活到七十多岁并善终。这三位将军,都是蜀汉的将领,他们都是谁呢?第一位,常胜将军赵云。提起他,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

  • 揭秘:三国历史上徐庶离开曹营后又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又去

    导读: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避难,化名为单福,在新野遇到刘备,任为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穷落拓之际

  • 铜雀春深: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铜雀春深

    铜雀春深:曹操为什么要建造铜雀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江东有

  • 刘备能够争天下 :依赖了“皇叔”这个名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叔

    刘备能够争天下:依赖了“皇叔”这个名分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史有明载。但一来这身份没那么稀罕,谈不到信不信。二来这身份过于不稀罕,所以刘备成事,也没怎么依赖这个名分。别信《三国演义》里编的。《三国演义》里,汉献帝亲自认了皇叔,于是人人都叫刘备做刘皇叔。可是整本《三国志》

  • 吕蒙的故事:少立大志战阵有功 筹略奇至学问开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阵

    吕蒙(178~219),时期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阳)人。吕蒙早年果敢有胆,能赴汤火;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器度。一、少立大志战阵有功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当时,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征伐山越。吕蒙时年仅十五六岁,居然偷偷地跟随邓当上阵杀敌。邓当在战阵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