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儿子 揭秘刘备之子刘禅的命运

刘备的儿子 揭秘刘备之子刘禅的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4 更新时间:2024/1/9 1:00:41

刘备的儿子揭秘刘备之子刘禅的命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的儿子:昭烈皇帝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国开国皇帝,与兄弟关羽和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后,从此开始了一生颠沛流离的复国之路,因知人待士,百折不挠而终成帝业建立了蜀汉国。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禅(shàn)(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战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是谁已不可考,但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当然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读;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对于刘禅的表现,诸葛亮是很满意的。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刘琰的妻子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夏侯霸因司马氏篡位怕受曹爽牵连逃于蜀汉,其父夏侯渊乃被黄忠斩于定军山。刘禅在接见夏侯霸之时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非我先人手刃也。”轻描淡写,寥寥数语,消释前嫌。又指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夏侯渊之堂妹乃张飞之妻,张飞之女乃刘禅之妻,故有此说。然后又对夏侯霸厚加赏赐,封官爵。一套怀柔拉拢的手段使的十分娴熟。

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音调,但刘禅却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顾全大局。诸葛亮用人失误,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主刘禅适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此时,李邈上书,援引历史上吕禄霍光等人的例子,诋毁诸葛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说诸葛亮之及时死去使其”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暗指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李邈所说或是其真实想法,或者是为了迎合刘禅。但是刘禅闻言大怒,将其下狱处死。这说明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内乱不可避免。

但是,刘禅在这件事上也很有分寸,《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在这种情况下,刘禅也没有固执己见。青年帝王刘禅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少有。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尽管如此,在邓艾一支偏师突入蜀境,蜀汉主力军队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刘禅轻而易举就投降,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至今仍是一个谜团。袁松也就此事评论道:“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

对于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扶不起的阿斗”《三国演义》中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阿斗。刘备死后他继承皇位,称为蜀后主。刘禅平庸无能,虽然有诸葛亮等贤臣良将人辅佐,也不能振兴蜀国,最后还主动投降魏国。后用“阿斗”,“扶不起的刘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初期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放权给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随着刘禅对军国治理的深入了解,开始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进行独力北伐导致国力衰退的政策看法有分歧,可是基于刘备订立的北伐统一中国恢复汉朝宗师室的既定政策和诸葛亮在国内的崇高威望,刘禅在诸葛亮主政期间,以团结为重,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后来“乃自摄国事”,提出“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由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主政,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的政策,亲自处理除了对外战争领域之外的国内军政事务。刘禅对于继承了诸葛亮职务的姜维也诸多制衡,严重的拖慢了北伐的进度。

可是由于刘禅对军队没有可靠的控制权,不敢对主张急于北伐的军方将领太过压迫,导致施政方针混乱。而且刘禅对于宦官黄皓也颇为宠信,最后蜀汉于263年亡国。蜀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句。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晋谥安乐县思公,刘渊谥孝怀皇帝。

阿斗虽然被后世评为碌碌无为的君主,但他虽然扶不起,却生活得很幸福。比历代亡国皇帝朱由检,光绪帝等结局要好。

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昏聩之君,在市井街头的平头百姓眼里,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因刘禅小名为阿斗,于是在我们国语的形容词中,又多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有人预言,这个形容词将流传千年。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解读“张飞脸”所呈现出的文化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呈现出

    解读“张飞脸”所呈现出的文化审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元明时期,人们通常把美男子形容为“张飞脸”,方方正正的,还比较黑;如今呢,人们提到“张飞脸”,依然会联想到高原反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这人脸黑得跟张飞似的”。那么,真实的“张飞脸”是个神马样子?是“燕颔虎须”的黑脸,还是文质彬彬的美男?

  • 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老婆是谁?崔氏、谢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学家

    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老婆是谁?崔氏、谢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生前为陈王,去世后,谥号为思,所以称为陈思王。历史上曹植有两个老婆,一个是崔氏,另一个是谢氏。崔氏崔氏,是曹植之妻,姓名不详,是崔琰兄长的女儿。据说在一次观礼中,崔氏的衣着穿得过

  • 揭秘三国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的一生!貂蝉都自惭形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洛神

    说到第一美女,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但是有一位美人可以把这四大美女比下去!她就是洛神甄宓,这位美人到底有多美呢?让都觉得不如她!据说在她的母亲怀她时,总会梦到一位,这位仙人手手持玉如意,每天都在妇人边上守护她。待到临产之时,这个又将一件玉衣盖在妇人身上。随即,甄宓就出生了。而甄宓的一生,就像她

  • 揭秘:哪个女人让曹操临死前仍念念不忘亲自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念念不忘

    揭秘:哪个女人让曹操临死前仍念念不忘亲自安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他对曹丕说:“死而有灵,子修询问为父其母安在,为父将何辞以答?”不仅仅是丁夫人,曹操临终前吩咐让所有的妻妾都另行改嫁:“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曹操一个人的一生会说很多话,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一般说来,遗言当然都是

  • 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侄子

    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本文要提的这位官二代并不是吴三桂的亲儿子吴应熊,而是他的亲侄子吴应麒。那位王辅臣则是清康熙朝的平凉提督,以军功起家于明末清初风云动荡之际,时人称呼为“活吕布”。不过,王辅臣最初得吕布之名,并非因为反复多变,而是冲

  • 所谓蜀汉自诸葛亮死后不设相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

    所谓蜀汉自诸葛亮死后不设相位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七年春,大将军费t北御魏敌,留忠成都,平尚书事。大司马琬以病,让州职于费t、董允。于是t加领益州刺史。允守尚书令。董允(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t副贰。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蒋琬因为身体不好,同时自己认识到自

  • 三国人均寿命只有26岁,司马懿却活到72岁,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他的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三国,大多数人只能活到20多岁,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夭折了,有的人被饿死,有的人因战乱而死,还有的人得了某种疾病,甚至没钱去看病,最后只能不治而终。可是在这个时期,司马懿活到了70多岁的高龄,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难道他是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吗?其实并不是,他只是做了一些常人做不到的事。他

  • 真实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真的那么和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真实历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真的那么和谐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

  •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刘备表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茅庐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刘备表现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重视人才的典范,那么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到诸葛亮,为此不惜几次三番亲自前去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呢?刘备诸葛亮隆中对当时刘备投奔了荆州的刘表,看在同是皇室宗亲的份上,刘表很热情

  • “说曹操,曹操就到”典故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就到

    “说曹操,曹操就到”典故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后来,从这个春晚小品中得到启发,河南许昌的几名大学生开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