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在三国演义中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

揭秘:在三国演义中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58 更新时间:2024/1/18 6:34:48

揭秘:在三国演义中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继而让汉献帝禅位,正式结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臣贼子,是必须剿灭的对象,就像后世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是到了第二年,曹丕反而封了孙权为吴王。那么,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呢?

首先,在曹操时期,三国所有的王以及州的刺史都是自封的。如果不是自封的,要么别人不承认,要么自己不承认。比如说曹操,这个魏王不是汉献帝封的吗?但谁都知道,汉献帝的命都攥在曹操手里,曹操不是自己想当这个魏王,汉献帝想封,有用吗?所以,周瑜在前面说曹操,名为汉相,实则汉贼,后来诸葛亮说,汉、贼不两立,魏国以外的人,谁把曹操当作汉丞相和魏王来着?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曹操之后,刘备表孙权为徐州刺史,孙权表刘备为荆州刺史,那意思是说,两人互相推荐对方任州刺史,但问题是,汉献帝批准了吗?说到底,两人无非是相互承认,在本区域内发个公告罢了。刘备称汉中王,也是上表汉献帝,但这个表是谁递给汉献帝的?所以说,自封一个官位,这是那个时期的常例。在三国前期,这种自封的官位是刺史或者是将军,到了鼎立之势确立时,就变成王或者是皇帝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的赤壁之战,孙权打败了曹操,这一方面巩固了东吴政权统治根基,另一方面也让吴国成为曹魏更加重视的对手,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魏、吴两国的战事也多了起来。建安二十年,孙权和刘备为争夺荆州而打了起来,只是由于曹操要进兵汉中,刘备才不得已和孙权讲和。第二年,曹操亲自带兵来到居巢,打算进攻濡须。恐怕是孙权更担心荆州的关羽,于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春天投降了曹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进攻樊城,初战大胜,孙权内心害怕,就写信给曹操,要求进攻关羽。由于关羽没有防备,孙权背后偷袭得手,关羽兵败被杀。曹操因为孙权斩杀关羽有功,就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

曹丕给孙权封王,有其父曹操的先例可循。曹魏受禅让当皇帝后,为了内部稳定政权的需要,要尽量减少战事曹操死后,孙权一直维持着对曹魏政权的称臣状态,如曹丕继承王位的这年(延康元年)七月,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进奉贡品。尽管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外托事魏),但曹丕除非是选择战争,否则,这种表面平和的状态就不能打破,尤其是不能由曹丕首先打破。这年六月,曹丕虽然率领大军征伐过吴国,但这次南征更具象征意义,其目的有三:一是做给汉献帝看,证明这天下已经是他魏家的了;二是向孙权炫耀武力,看看孙权敢不敢乘大丧自立;三是看军队是不是调得动听指挥。所以,这次用兵只是做了做样子,并没有实际动作。但是,这次用兵效果却是十分有效。将军们就不用说了,其他两人马上都有了应对,先是孙权七月遣使奉献,后是十月里汉献帝就把皇帝位置禅让了出来。

这充分可以证明,曹丕不愿意选择战争,只要孙权暂时老实听话,曹丕不会吝啬一个王号,反正孙权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独立的状态下。曹丕不选择对吴的战争应该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避免两线作战,二是稳定内部。赤壁之战后,曹魏和孙吴两家的仗都是维持在中等规模以下,更多的时候是小打小闹,这和刘备的蜀汉不一样。曹丕给孙权封王,就是为了专心对付刘备,因为这时候的刘备,更具有进攻的势头。当然,曹丕给孙权封王,还有拉一个打一个的意思,这就是不久发生了夷陵之战的外因之一吧!

曹丕还因为要专心于内务,毕竟,这是一个朝代的更替,尽管汉献帝以及他的那个大汉名存实亡,但名存就会让一些人心里有些许的满足,有了这一点点满足,他们就会安于现状,现在汉献帝让位了,大汉朝没有了,有些人心里不平衡,要表示要发作怎么办?不管有没有人这样表示发作,曹丕都必须要有所防备。正因为如此,曹丕做了一系列收揽人心的事情。如选拔官员、尊孔、修订刑法等等。给孙权封王,也是一种羁縻手段,为的是专心于内务。曹丕的重点攻击目标应该是蜀汉,因为刘备已经称帝。

标签: 要给

更多文章

  • 三国是公元 多少年?三国有哪些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多少年

    三国时期曾出现不少文武将吏,比如,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名将,而赤壁之战后更是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形。相信世人差不多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那个朝代的事迹。那么三国是公元多少年?三国距今有多少年了?下面就跟随历史我那个一起去了解下吧!三国是公元多少年?三国有哪些大事件?三国(220年-280年),曹丕篡汉

  • 曹操为什么无法收降刘备的部将?刘备如何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曹操为什么无法收降刘备的部将?刘备如何得人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其一,刘备他们有理想。刘备虽然人马少,但是有理想。自从和关羽张飞在一起闹革命,就把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当成自己的目标。有了诸葛亮以后,更把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因此刘备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尽管有时溃不成军,常

  • 曹操身世与后世:基因之外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世

    曹操身世与后世:基因之外的故事2009年岁末,河南安阳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在引发轰动的同时,有关曹墓真伪的辩论也是甚嚣尘上,热闹一时。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上海,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一项关于曹操的科研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3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

  • 魏灭燕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战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

  • 三国历史上曹操的特种部队竟曾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丢盔弃甲

    三国历史上曹操的特种部队竟曾打得刘备丢盔弃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

  • 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疑团

    常胜将军赵子龙,平生几乎未逢一败,但是在姜维那里却没占到什么便宜,这主要是因为赵云年老而姜维年轻,而且姜维还很不厚道地埋伏了马遵、梁虔帮忙,三个打一个,赵云这才冲开条路跑掉了。但是能跟赵云打个旗鼓相当,可见姜维的武功也是相当高强的。而且一向很少夸奖别人的赵云难得地当着诸葛亮夸奖姜维枪法——以上都是《

  • 曹操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ldquo,rdquo,曹操

    曹操怎么死的?谁知道曹操是怎么死的?都说是头疯病死的,好像连罗贯中也是这么说的。其实不对,究竟怎么死的,听我慢慢道来。曹操是怎么死的三足鼎立之势未定之时,诸葛亮就知道曹操终究是孙、刘两家的对头。诸葛亮找来刘备和孙权,商量如何把曹操除掉。经过一番密谋,想到一个办法。有一天三人把曹操找来煮酒论天下,最后

  • 刘备有几个儿子 刘备的儿子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刘备有几个儿子刘备的儿子叫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 盘点:三国史上最准的九大神奇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史

    盘点:三国史上最准的九大神奇预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NO.1曹操之煮酒论英雄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意装傻,谁也瞧他不上。曹

  • 三国中第一个因长相丑陋而遭曹操拒收的叛降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一个

    三国中第一个因长相丑陋而遭曹操拒收的叛降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中因长相丑陋而遭曹操拒绝的叛降者?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记述了一个因叛降者相貌丑陋而被拒收的故事。话说,曹操在潼关大破西凉马超后威名大振,令国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礼遇厚待,这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