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失了军权让司马懿崛起?

揭秘: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失了军权让司马懿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55 更新时间:2023/12/31 7:04:01

魏蜀吴三家在军事体系上各有特色:曹操本族的兄弟比较多,还有关系亲密的夏侯氏兄弟,《三国志》把他们合为一传,称“诸夏侯曹”,曹操主要依靠他们执掌军权,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刘备没有亲兄弟也没有堂兄弟,但他有结义兄弟,军权长期掌握在关羽、张飞手中;孙权相对“五湖四海”些,他的父亲、哥哥帮他拉出来一支能打的队伍,军中将星云集,也不缺人才。但是,和曹操平辈的曹氏和夏侯氏兄弟寿命都不长,夏侯、夏侯渊死在曹操的前面,曹仁在曹操死后3年去世了,曹洪在世时间长一些,但由于跟曹丕有矛盾,很早就淡出了军界。曹丕给儿子交班时,“诸夏侯曹”的核心人物只剩下了两位,一个是曹真,一个是曹休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被曹丕定为三个辅政大臣之一。曹休是曹操的族子、被曹操称为“千里驹”。曹操很注意锻炼他们,他们年轻时都在号称“汉末四大主力”之一的虎豹骑中任职,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一点点积累起军功,在曹军中也相当有威望,有他们两位“叔叔”保驾,魏明帝曹睿应该不犯愁,但命运多舛,他们二人分别打了一场大败仗,之后竟然都落陌而死。

首先曹休,当时负责东线战场。曹魏要同时对抗蜀汉和孙吴,所以有三个战场,曹睿接班时西线主要由曹真负责,南线由司马懿负责,还有一个东线,开始由夏侯负责,夏侯死后就由曹休负责。曹丕在位时东线一度是主战场,曹丕多次亲征孙吴都是在东线的扬州一带用兵。到了曹睿时期,诸葛亮高频率地北伐,主战场转到了西线,南线次之,东线相对更次要了。但是,主持东线战事的曹休没有闲着,他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态势,先后四次伐吴,前三次都打赢了,打得有声有色。

曹休出身于虎豹骑,是一员猛将。他第一次担当重任是随曹洪战下辩,当时曹休是骑都尉,相当于一个师长,他同时还是总指挥曹洪的军事参谋。在“诸夏侯曹”中,曹洪是军事才干最差的一个,又是最有钱、也最爱钱的一个,很会享受,平时到前线打仗都要把私人的歌伎班带上。曹操不太赏识这个族弟,但曹洪跟随自己时间很长,资历很老,所以这次仍然让他担任总指挥,曹操临出发前给曹休交代说:“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曹操故意让曹洪知道此事,曹洪自然心里明白,大事小事都“委事于休”。

此战曹魏取得大胜,就连后来参战的张飞也吃了败仗,曹休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干。夏侯死后,曹休以镇南将军的身份主持东线战事,镇南将军地位并不高,离夏侯生前担任的大将军一职差了好几级,但曹丕对曹休寄予厚望,命他“假节都督诸军事”,东线战区内的军、政官员全部听从他的调遣。曹休出发时曹丕亲自相送,还专门从车舆上下来,与曹休“执手而别”。曹休没有辜负曹丕的信任,他一到任就主动发起了历阳之战,大败孙吴守军,曹休还“别遣兵渡江”,烧毁了孙吴在芜湖的大营,使孙吴损失惨重,曹休因功晋升为征东将军。曹魏因袭汉代的军职体系,那时候没有元帅,将军是最高军衔,但将军的层级和名号比较多,有偏将军、裨将军,相当于“副将军”,再往上是各种名号的所谓“杂牌将军”,如奋威将军、荡寇将军、折冲将军等,一般一个将军领一个军的兵,根据建制大约有一万人左右。

再往上,是所谓“四镇”将军,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再往上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再往上是“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再往上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最后也是最高的一个,就是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曹休之前是个骑都尉,还够不着将军这一层,接替夏侯时担任镇南将军,虽然上面还有一大堆军职比他高,但对他而言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历阳之战后马上提升为征东将军,上升的速度相当快,这个职务之前由张辽担任。

正因为如此,曹休建功立业的冲动比较强烈,刚好这一段时间吴蜀之间摩擦不断,孙权必须把主力放在对付蜀汉方面,给曹休制造了不少机会。继历阳之战尝到甜头后,在曹丕的亲自筹划下,曹休担任总指挥,又发动了一次规模更大的洞浦之战,此战曹魏参战的部队包括张辽、臧霸以下“二十余军”,对手是孙权手下的大将吕范,部将包括徐盛、全琮孙韶等人,结果曹休又取胜,之后被拜为扬州牧,成为曹魏在东线战场最高的军政指挥官。

张辽在曹军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他屡立战功,无论是白狼山之战还是逍遥津之战他都神勇难挡,在曹丕时代,他是硕果仅存的几员超一流战将之一,因而受到曹丕的格外重视。曹丕还是魏王时,即把张辽由征东将军提升为前将军,曹丕还分封其兄张汛以及张辽的一个儿子为列侯,当时张辽屯兵合肥,曹丕专门派皇帝专用的舆车把张辽的母亲及家人送到张辽屯兵的地方,张母到时,张辽所部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观者无不认为这是极大的荣耀。

曹休发起第一次洞浦之战时张辽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但他仍然来到了前线,对于孙吴将士来说张辽有很大的心理威慑作用,当年的逍遥津之战记忆太深刻了,孙权都差点让张辽活捉。尽管张辽已经不能上马撕杀,但只要他出现在曹军的阵营里就能产生巨大的战斗力。据史书记载,孙权得知张辽也来了,很是忌惮,特别敕令:“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千万要谨慎小心!”此战胜利后不久,一代名将张辽便去逝了。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曹休仍在东线全权指挥作战,他又三伐孙吴,发起了皖城之战,将孙吴皖城的守将审德打败并斩首,吴将韩综、翟丹等率部投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韩综是孙吴老将韩当的儿子,此时曹休的军事生涯达到顶峰,曹休因功被拜为大司马,仍然统筹指挥曹魏在东线的军政事务。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曹休的前途不得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司马懿了。

但天不遂人愿,一向顺风顺水的曹休却在第四次伐吴时吃了大败仗。魏明帝即位的第二年,曹休再次伐吴,为了配合他的行动,曹睿下令南线总指挥司马懿率部由汉水南下进入长江,攻击孙吴的左翼。面对两路大军的进攻,孙权不敢怠慢,赶紧把陆逊从与蜀汉作战前线调了回来。曹休开始进军很顺利,他攻击的目标是寻阳,还没有全面开战,就来了“好事”,吴将周鲂率部投降,曹休进军速度更快,未等司马懿方面赶来,他已进入孙吴防区的腹地。表面来看,孙吴正面布防有问题,周鲂投降后变成了大门洞开,曹军可以长驱直入,但这正是陆逊卖的破绽,他的目的是诱敌深入,而周鲂是他派去诈降的。

结果曹休遭到陆逊的反击,在夹石这个地方发生了激战,曹军惨败,损失了上万人马。按说曹休应该迅速撤兵,胜败是兵家常事,曹操当前也一再打败仗,回头再来就是了。但曹休自出道以来净打胜仗了,没有尝过败仗的滋味,让他撤军实在心有不甘,加上曹休仗着人马众多,所以即使发现上当,他也拒不撤兵,结果又被陆逊打败,曹休退至石亭,这时军中发生夜惊,士卒混乱,丢盔卸甲四处乱逃,幸亏贾逵及时赶来接应,曹休才退回到曹魏控制区。

夹石之战是一场重要的战役,陆逊用耐心打败了曹真。对于势头正猛的人不要跟他硬拼,因为他在气势上占优,硬拼要吃亏,明智的办法上诱使他犯错误,引他上钩,然后趁其不备,找准时机突然发起反击,并且一战致其于死地。所以,在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时候,一定先把你的破绽露出来。一个没有破绽的人,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对手看透和掌握的人,露出破绽不要紧,因为你最清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当对手自以为抓住你的破绽进招的时候,他的破绽就露了出来,给你出奇制胜创造了机会。

此战彻底扭转了魏吴双方在东线的局势,之前一直由曹魏压着孙吴打,孙吴屡战屡败,此战之后曹魏相当长时间里没有能力再发动大规模伐吴之战了。此战也改变了曹魏内部的政治格局,战后曹休羞愧难当,上书谢罪,曹睿虽然专门派屯骑校尉杨暨等人前去慰问,不仅没有任何问责,而且礼遇赏赐更加优厚,但曹休还是缓不过来劲,不久后生背痈而死。曹家最有实力也最有前景的大将就这样窝囊地死了,几年后曹真也在另一场伐蜀失利后抑郁而死,曹氏在军中失去了领军人物,为司马懿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标签: 军权

更多文章

  • 中国戏曲中关公为何长的是红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的是

    中国戏曲中关公为何长的是红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戏曲中有“红脸的战长沙,黑脸的叫喳喳”,所以我们都知道是红脸?但是大部分人要么长得黑要么长得白?而关公为什么偏偏是红脸呢?陈寿《志·关羽传》第一句话,“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姓、名、字都有了。《志》从头至尾,以及其他的

  • 袁术:称雄江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江淮

    袁术集团的崛起,是汉末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袁绍集团一样,袁术及其政治、军事集团都代表了汉末世家大族的利益。虽然袁术集团的发展经历与袁绍集团不尽相同,但结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袁术集团的灭亡不仅意味着其代表的汉末一部分腐朽的世家大族阶层已经步入死亡期,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袁术的早期袁术(?—1

  • 曹操杀人不见血,杀手下一大臣时,送了一个空饭盒,大臣便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臣

    说到三国,大家都能够想到曹操,新三国电视剧的演出,似乎就是为曹操立传的,这部电视中,对曹操是大书特书。不过曹操在三国确实有着巨大的贡献,司马家族最后能够统一全国,建立秦汉之后又一个帝国,他们就是站在曹操的肩膀上来完成的。擦操从刺杀董卓失败后,便开始招兵买马了,在和十八路诸侯会盟之后,曹操发现竖子不可

  •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十大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传奇事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传奇之十:血战宛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后面还有一大堆。这就是我最早接触的三国武力排行。典韦是其中最奇怪的一个,当时非常纳闷这家伙没什么经典战例,跟谁都没怎么打过排名怎么这么高。看看排名靠前的,吕布,谁都知道最厉害

  • 为什么说三国之中「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说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三国之中「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句话说的就是诸葛世家在魏蜀吴三国都有任官的情形。而这三人,分别说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谨,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后人认为,这三人中,诸葛亮德才兼备,刘备死后,一心为着「匡复中原、恢复汉室」而努力,誉称诸葛亮为「龙」。

  • 三国趣闻:名臣良将普遍都有异于常人的特殊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都有

    三国趣闻:名臣良将普遍都有异于常人的特殊疾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布的嗜睡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纵观三国,能够抵挡张关刘联手夹击走过五十回合的能有几个?所以尽管吕布几度败北,但是只要大旗仍在,始终有亡命徒和散兵投奔旗下。偏偏白门楼一役,吕布不过靠在椅子上小睡了会儿,便被反叛部下趁机绑住。正是这

  • 夏侯究竟有多厉害?历史是怎样评价夏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侯

    夏侯究竟有多厉害?历史是怎样评价夏侯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夏候不擅于统兵,但是武勇可嘉。拔矢啖睛这一典故,就是夏侯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表演,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但是从罗贯中的笔下,我们能够读出,他对夏侯这个人还是很佩服的。夏侯作为先行军与吕布麾下名将高顺的军马遭遇。夏侯挺枪直取

  • 后人是怎样把关羽推上神坛的?关羽有何品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

    后人是怎样把关羽推上神坛的?关羽有何品格,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关羽并非是武功盖世的超人,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忠于异姓兄长刘备,所谓“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历史上的关羽还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名将,过五关斩六将虽出自小说家语,但斩颜良是有史可证的。建安十三年,曹操拥兵百万南征

  • 马腾的结义兄弟是谁?马腾与韩遂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结义

    马腾的结义兄弟是谁?马腾与韩遂是什么关系马腾的结义兄弟是韩遂。但是两人的关系反复无常,各自追逐利益。韩遂简介韩遂,汉末西凉地区的名人,被起义军劫持,推举为首领,自此拥兵割据一方,长达数十年。韩遂联合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同镇西凉,逐渐成为关中军阀中势力最强大的两支。袁曹相争之际,马腾、韩遂被钟繇说服,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役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哪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