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83 更新时间:2023/12/25 0:21:01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中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为神话般的三国英雄人物,以三顾始,以六出终,一生以统一中国、恢复汉室为已任,最后英年魂归五丈原,上影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憾剧,历史就是历史,其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让诸葛亮再活50年,他真的能统一中国吗?

1、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使其才能不可能获得充分施展

首先,历史给诸葛亮的政治舞台是一个偏安西南的小国――蜀汉,蜀汉全盛时期拥有三十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当中蜀郡拥有户口最多,其面积只相当于魏国的1/5,吴国的1/2,人口只有魏国人口的1/8,吴国人口的1/4,这就决定了诸葛亮统一中国的基本条件――军队、人才和物资始终处于以弱敌强的局面中。

在国家综合实力远远落后的形势下,要想统一他国,是完全不可能的,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其实也十分清楚,其在《出师表》中就明确指出:“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种忧心忡忡的心理真实地再现了诸葛亮对北伐的无奈。

其次,后方的不稳定,使诸葛亮时刻处于心顾两头的境地,一方面,出于国家稳定的需要,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孟获虽然心服,但蜀汉国力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提高,南中几乎还是独立王国,再加上历史条件的限制,蜀汉也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南中,除了每年赐其以丰厚的物资外,还不得不加强边防,防其生变,其生存条件仍然处于不毛状态。

以至诸葛亮北伐时,国内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中是否出事,以致后来h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说法,另一方面,后主的昏庸无能,使蜀国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以致其他大臣都不敢大胆行使管理权,大事小事都得向诸葛亮汇报同意,致其在北伐中,即要关心军事,双要心系国中,极大地拖了北伐的后腿。

而魏、吴两国主贤将能,后方稳固,人人用命,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没有稳定后方的国家要想统一全国,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连年的战争,使国家元气大伤,国民生活和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国内出现极大的反战情绪导致民心不稳,纵观蜀汉立国50年,从刘备平定两川,到营烧七百里,诸葛亮南征,六出祁山,姜维九次伐魏,最长相隔不过4年,最短的是一年两次。

两川百姓在蜀汉统治期间,几乎都是在战争中渡过,加上蜀国国小力弱,战端一开,几乎是尽倾国之力,从蜀汉每次战争所动用的人力来看,最大的是s亭之战,陆逊营烧七百里,蜀国10多万大军灰飞烟灭,这对国家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

诸葛亮为继承刘备遗志,接二连三地发动一系列战争,每次死亡人数都以万记,这对人口不过百万的蜀国来说,不能不说是沉重的打击和削弱,百姓产生反战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魏吴两国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没有主动发动过战争,所面对的几乎都是对抗外来侵略,使统治者在道义上处于自卫地位而未受国民怨恨,甚至还有得道多助的趋势,在这样揭然两样的人心面前,不要说诸葛亮再活50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无法统一中国。

标签: 没能

更多文章

  • 曹操最为倚重的一位神秘谋士是谁?他有何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谋士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的侄子,但年长荀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莫属。在三国中有一个人,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胆识过人,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他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宋玉、潘安那样将自己的阳刚壮美书

  • 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经过 马超战张飞谁胜谁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挑灯夜战

    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经过马超战张飞谁胜谁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三国演义》中,当时的汉宁太守张鲁派马超去攻打葭萌关。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和诸葛亮商量对策。马超画像马超是当时的名将,智勇双全,所以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张飞和赵云才能对付这个马超!”那个时候赵云在外执行任务,只有

  • 《三国演义》中所描写“赤壁之战”都借鉴了哪些素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演义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古战场,亦说蒲坼赤壁?亦说黄州赤壁?自古迄今争论不休。赤壁之战古战场成为有名的千古之谜,历史悬案。喜论赤壁之战者,亦喜看名著《三国演义》一书,凡细心者亦可见《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已认定了赤壁之战就发生于湖北黄冈市之黄州赤壁,并以十个章节,四万余字的长篇大幅,绘

  • 孙权弃刘备降曹操,为什么曹丕还要对其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赶尽杀绝

    孙权弃刘备降曹操,为什么曹丕还要对其赶尽杀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8年秋,曹操南取荆州,东下伐吴,迫使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抵抗,从而展开赤壁之战。当时,曹操大军压境,扬言要跟孙权“会猎于吴”,东吴群臣几乎都主张投降曹操。孙权在鲁肃、周瑜的支持下,断然决定抵抗曹操,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取

  • 三国马腾简介,历史上的马腾与马超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系

    历史上马腾与马超是什么关系?马腾(?-211年),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父亲为马平。马腾是蜀汉武将马超之父。除此之外还有马休、马铁二子。生平当时凉州刺史耿鄙委任治中程球,程球为贪官,士人怨之。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人联合起兵反叛汉,朝廷欲讨伐叛乱。耿

  •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人们爱用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个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说起司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亲司马懿。从司马懿开始,司马氏的势力在曹魏政权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

  •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 黄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黄盖有多厉害?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部将黄盖提出了采用火攻曹操的办法,这才大败曹操。但是,千万年时间过去了,世人想起赤壁之战时,想起的不是黄盖,而是诸葛亮和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获胜的风头被诸葛亮和周瑜抢光了,诸葛亮在战前“草船

  • 第十五章 曹操用诈退之计袭取阳平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阳平

    公元215年春,曹操率兵攻伐汉中张鲁,自陈仓出发,一路夺关斩将,进行得极为顺利。到?月时曹军攻到了阳平关。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将为张鲁之弟张卫与大将杨昂,他们在山顶筑长墙10余里,更增加了进攻的难度。几次攻击之后,曹操损兵折将,却没能踏上阳平关半步。这时,曹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见阳平关着

  • 心细如针的张飞何来的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心细

    心细如针的张飞何来的自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而说到胆大心细,我们也许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三国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同样胆大如斗,心细如针的张飞。史志上对张飞的勇猛,也是不吝词藻,常有“熊虎之将”、“万人敌”、“世之虎臣”等赞誉。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形象也极易使人们形成“莽张飞”的直观印象。但世人

  • 司马师与司马昭是什么关系?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关系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

    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什么关系?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兄弟关系。父亲同为司马懿。司马师是哥哥,司马昭是弟弟。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大权在手。哥哥死后,弟弟继承了权利。再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司马师,字子元(208-255),司马懿的长子也,沉毅多大略,少年有美誉。初拜骑常侍,后升中护军。其父欲诛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