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75 更新时间:2023/12/26 17:54:59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

《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的一个小插曲,同时也说明了乐进李典同张辽关系的紧张。同时又有记载,张辽与护军武周也是不太和谐的。这里我们把乐进、武周、李典三人做一个分析。乐进属于武将;武周据有限资料载是豫州人,曾任下邳令,是当时的士人,可以说属于文官范畴;而李典成分最复杂,既是武人,又好儒学,同时也是兖州豪族,可以说李典这一特殊角色大致囊括乐进、武周,最具代表性。

这三人分别代表了武、文和豪族,都与张辽不睦,说明张辽可谓是非常“孤独”了。

但是不难发现,此三人均是曹魏资历深的旧臣,从曹操起家时就跟随曹魏东征西讨,而张辽则是198年降曹,是降将又属于新力量。故而,这其中的矛盾可以基本看出来。但《三国志》中的记载未尝看到张辽因与此三类人不和而出现于身、于人、于曹魏不利的事件,相反的却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场面。这不由让我对张辽的同僚关系产生好奇,同时也对曹魏用人制度有了一定思索。

(图)张辽的雕像

我们首先谈一谈张辽与同僚产生分歧的相关因素。我认为大致有三点:

首先,张辽身世及早期经历问题造成的原因。

张辽出身于并州没落富户,幽并之地汉代离中原较远,民风剽悍,多轻侠。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并不多,因此中原地区士人士族对于幽并之人是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的。此外东汉末虽然礼制残破,但对于人的品质要求仍是很高的,张辽先后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后又投降曹操,这难免会为曹操手下士人士族轻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辽与李典的矛盾还缘于吕布兖州攻伐时对于李氏家族的侵略(李典伯父李乾不配合吕布而为吕布部下薛兰、李封所害,张辽时属吕布,因而兖州豪族和并州集团有着矛盾,按:张辽属并州集团相对独立一支,并州集团与李氏之矛盾是否牵涉张辽私以为还有待讨论),不过,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原因,不能够占到特别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张辽的出身是不好的,可以说是微寒加上政治站队错误,必然不受到曹营世家大族和士人的见待。这就可以初步解释好儒的李典和文官武周为何会与其不睦。其次是张辽的能力问题。一个出身不好的降将,本应该低头做事,而不多过问和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张辽是具有很独到眼光和敏锐性的优秀将领,因而他总能够提出一定的想法和观点。如三公山劝降、征讨二袁时提醒曹操防范刘表等,这都发生在张辽降后不久。作为资历派自然感觉张辽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其二,从特殊性上分析。

张辽豪迈(斩蹋顿可看出,合肥之战的战斗细节)而李典儒雅,性格完全不一样。而武周为护军,主要是监督和管理,对于一直有自己想法的将领却实会感到不好管理和驾驭。

最后一个原因,是张辽的“火箭”提升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说明为何乐进与张辽不睦。以五子良将为例,张辽被假节的时间最早(209年),是天柱山之战后,而乐进则为曹操第一次征孙权结束后(213年),于禁为(216年),徐晃(218年),张A则为夏侯渊战死时(219年),而张辽于198年降曹,徐晃为196年,张A为200年,但乐进、于禁皆是早年就更随曹操。可以看出,张辽在假节方面优于诸多将领。

此外,张辽很早就独立领兵和参与镇守一方,天柱山之战张辽与于禁同时督率其余将领(包括张A),赤壁后不久,张辽为主将,同乐进、李典守合肥。官职方面,合肥之战时张辽为荡寇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李典为破虏将军,应该来说差距不大,而合肥之战后,张辽直接提示为四征将军之一,是唯一一个外姓的四征将军(正七命),可以说这种火箭式提拔对于资深派将领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才会引起不满。

从以上三点原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曹魏的用人方法尤其是初期,主张任人唯贤,因此第一点身世和早期经历可以说不是曹操是否用人的考虑范围,史书载“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即可看出。正因为如此,曹魏早期看中的即是第二点,有能力,因此自然而然会有第三点,有能者居功至伟。当然,作为很早就跟随曹操的资历派和重视名分的世家大族和士人,这一时是难以接受的,故而肯定会存在新旧用人制度上的分歧和矛盾。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从张辽与曹魏同僚关系中得出的一二。

第一,可以说张辽是一个会处理同僚关系的人,同时也是曹魏任人唯贤制度的一个比较正面的榜样。首先说处理同僚关系,可以从史书中看到,张辽为人是非分明,懂得顾全大局,因此才有合肥之战的漂亮战果,这一点蜀汉的关公就大大不如.此外,张辽确实能力非凡,这一点不得不让轻视张辽之人在关键时刻信服其军事能力和判断能力。张辽善于分析和观察(三公山劝降和长社镇乱为例),故而个人认为他应当能够察觉到同僚对自己的评价,因而谨慎行事,私以为也打通了不少关系或者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和沟通,不然,和其结果是会和下一任合肥守将满宠一样遭到排挤和谣言的攻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今天能够运用的好的经验,就是学会是非分明、善于观察。

第二则是曹魏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实行成功的条件。曹魏不拘一格用人的方法必定在实行的时候有重重阻碍,因此,怎样才能够贯彻执行,个人以为,必须找好典型。张辽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首先张辽有能力,其次,张辽是懂得如何处理同僚关系的人。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推行起来一则是要有长远的目光,二则是需要有典型的榜样,如是,方能很好的执行。

从张辽与其曹魏同僚关系问题个人觉得最大收获一是对于当下如何处理人际有帮助,需要弄清原因分析事实。二则是一个制度的推行榜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 猛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诸葛亮出山第一谋:让刘琦离开刘表的视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表

    真实的诸葛亮出山第一谋:让刘琦离开刘表的视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栽了个体面的大跟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粉饰诸葛亮,营造他宇宙第一智妖的怪异形象,硬是把刘备在七年前火烧博望坡的杰作,划到了诸葛亮的业绩表上。但小说家这么个搞法,也是情有可原,没法子,因为智慧之神诸葛亮

  • 曹操为什么杀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

    曹操为什么杀吕布?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顶尖风云人物。曹操除了在政治

  • 第七十九章 诸葛亮弹琴退魏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九章

    第七十九章诸葛亮弹琴退魏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错用马谡守街亭,不久即为魏将张领兵攻占。诸葛亮顿足长叹,急命关兴、张苞各领兵3000去武功山小路,作疑兵防止魏兵继续进攻;命张翼领兵修整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令大军暗地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再令马岱、姜维去山谷中埋伏,准备为大军断后。诸葛亮安排

  • 三国史上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嗣子

    三国史上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半个中国。到了他的晚年,随着北伐的连年用兵,在陇原大地上也多处留下了他的足迹。自蜀建兴六年(公元2

  • 蜀汉与曹魏争夺陇右: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

    蜀汉与曹魏争夺陇右: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一、三国初的局势东汉自光熹元年(189年)董卓进京挟持皇帝开始,天下分裂,出现了连续多年的大混战。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入朝掌权后,逐渐攻灭关东诸割据势力。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之后,曹操又击败关东诸将和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兼

  • 揭秘: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帝城

    揭秘: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有没有想过要杀掉孔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在演义中不愧一代枭雄,声满天下,以致新野败退时十余万人民愿意跟随。但他却将权力下放的过大了,就像他祖宗刘邦一样,手下们个个功高盖主,他却不加遏制,直到死前才想起这一重要之事,演绎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在最后关头显示了他的高

  • 曹操的儿子:曹操有几个儿子?曹操大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儿子

    曹操的儿子:曹操有几个儿子?曹操大儿子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关于曹氏父子,史有三曹之称,即曹操、曹丕、曹植。这爷仨可都是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曹操也就是这么两个宝贝儿子了,当然也就是老大曹丕,老二曹植了。真的是这样吗?曹操的夫人,人们熟知的是卞氏,这位夫

  • 关羽死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死后

    关羽死后发生了什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中了吕蒙的伏兵,致使“身首异处”。关羽死后,东吴谋臣张昭对孙权说:“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刘备若知关公父子遇害,必起倾国

  • 袁绍有几个儿子?袁绍的儿子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绍

    袁绍有几个儿子?袁绍的儿子结局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袁绍有几个儿子袁绍的儿子结局是什么袁绍,东汉末年时期雄踞一方的军阀,是讨伐董卓的联盟军首领,据记载,袁绍他出身名门望族,是袁逢之子,拥有无人可及的清场能力,他可以透过毫无征兆的一次突然爆发秒杀全场,那么,知道袁绍有几个儿子吗?还有,袁

  • 郭嘉的故事:郭嘉为什么与曹操一拍即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拍

    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奉孝就是,曹操十分敬重的一位谋士,他要是能活到赤壁之战,能帮曹操取胜吗?很难说。不过郭嘉的确为曹操出了不少好点子。郭嘉郭嘉先是投靠,可是呆了不久,见绍好谋无决,不知用人之道,难成霸王之业,于是炒了他的鱿鱼,回到家乡闲居。当时曹操在四方索罗人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