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刘备是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

真实的刘备是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1/24 11:07:35

真实的刘备是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导读:刘备的一生也就不免要在火烧连营的灰飞烟灭,与白帝城托孤的凄凄冷冷中落幕了,真实的刘备,既不是演义中的忠厚傻二哥,也不是奸诈伪君子,而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他和曹操一样也是官三代,但前面两代人都不过是在偏远的涿郡当个小官吏,没有什么人脉,甚至也没有给家中积蓄下财物,加上刘备自幼丧父,以至于到他这一代,家中只能靠织席贩履为生。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

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不过,不可思议的也正在于此,此时的刘备似乎就已经展现出了某种难以被觉察的魅力。当时,他的同学刘德然和他是同宗,德然的父亲刘元起长期资助刘备,而且标准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似乎刘元起家也不是很富裕,又或者刘元起的妻子小气,兼之刘备的学业表现让人失望,终于有一天,刘元起的妻子忍不住发了牢骚,认为大家虽然都姓刘,但“各自一家”,偶尔帮帮也就罢了,怎么能经常性地供养呢?刘元起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同时,日后那位喜骑白马,善使长矛,纵横边塞,一度极其风光的公孙瓒此时也和刘备是同学。他似乎也看出了刘备的出众之处,故而在所有同学中特别结交比自己年幼的刘备。不仅如此,连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的中山贩马大商都“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这些资助成了日后刘备崛起的第一笔动资金。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刘备的与众不同之处。至于这不同之处究竟是什么?史书中似乎特别强调了两点,一个是长相奇特,“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在注重面相学的汉末,这一点很重要。其次,史载少年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很有一副少年老成的风范。

因为黄巾之乱,刘备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机遇。他靠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组建了自己的私家武装,追随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当上了安喜尉。

如果从织席贩履之子的角度讲,刘备能够当上个县尉,已经算是根本性地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前景了,可是,就如同早年在卢植门下不务正业一样,刘备似乎很瞧不上这个安喜尉,以至于当他的上级督邮“以公事到县”求见未获批准后,刘备竟强行将其绑捆在树上,一口气打了二百杖,然后把自己的印信系在督邮的脖子上,“弃官亡命”。

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里,刘备初出道就敢杖打上级,确实不同寻常。但刘备的运气好,这个时候中央政府暗潮涌动,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一方面调兵入京,一方面则派自己的亲信前往地方分头募兵。其中一位名叫Ⅲ丘毅的都尉奉命去丹杨募兵,刘备投奔了他。途经下邳时遭遇贼寇袭击,刘备因为“力战有功”,当上了下密丞。

但是没多久,刘备再次甩手走人。

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快三十岁了,但是办起事情来却还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这是刘备的不可思议之处,也是他的可爱之处。可惜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突显刘备的长者之风,硬是把鞭打督邮划到了张飞的名下,更将刘备早年的诸多情事一一隐藏。致使今天的读者认为刘备就是大耳朵、长胳膊,爱哭鼻子、少说话的傻二哥一个。

但当时或许正是这种个性,折服了关羽与张飞,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南北奔走。

但是,此时的刘备仍然有很多不足。如果这个时候的刘备去三顾茅庐,无论诚意多大,恐怕都是很难折服孔明的。但是,奔五的刘备折服了孔明,一如奔三的刘备折服了关、张。这就是人的变化,就是李太白所说的“大贤虎变愚莫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刘备的虎变呢?

有一段时间,刘备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就在他从下密丞的任上不辞而去后不久,刘备又当上了高唐尉,不久居然又升迁为高唐令,后又离开高唐,追随了公孙瓒。在公孙瓒的表奏下,刘备成了别部司马,奉命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阻击冀州牧袁绍的进攻。因为在这个阻击战中“数有战功”,刘备又当上了平原令,并很快升为平原相。

就是在平原相任期内,发生了曹操远征徐州,陶谦四处求援的事情。刘备和他的上级青州刺史田楷都出兵援救。但刘备却格外得到陶谦的赏识,一见面就得到了四千部队的配属指挥。曹操撤军后,陶谦更让刘备屯兵小沛,做起了徐州的外藩。没多久,陶谦病故,临终前,陶谦决定将徐州转交刘备治理。这一决定又得到了徐州基层官吏和地方大族的支持。就这样,刘备忽然转了大运,一下拥有了一州之地。

但是,刘备的好运引发了很多军阀的妒忌和垂涎。北面的曹操,南面的袁术,一时都成了直接的对手。刘备被迫两线作战。

就在此时,被曹操击败的吕布势穷来投。虽然明知吕布为人反复无常,但为了应付两线作战的局面,刘备还是收容了吕布。兴平二年(195年),吕布趁刘备和袁术作战的时候突然袭取了下邳。当时留守下邳的张飞御下无方,激起了刘备嫡系部队和原陶谦系将领的内讧,遂使得吕布轻易得手,不仅占了徐州,而且“虏先主妻子”。此后吕布出于现实考虑,又反过来收容刘备,让他屯兵小沛,重新给自己做了外藩,刘备的家眷也被放回。不过,这个合作并未持续很久。由于刘备的力量增长过快,引发了吕布的忌惮,双方终于在建安二年(197年)爆发了军事冲突。建安三年,吕布再次击败刘备,并“复虏先主妻子”。无处容身的刘备转而投奔了曹操,曹操随之攻灭吕布。第二年冬,刘备袭取徐州,竖起了衣带诏讨曹的大旗。但建安五年即被曹操击破,曹操“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一无所有的刘备转而投奔了袁绍。

年轻的刘备容不得一个督邮,但中年的刘备却已经能够在吕布、曹操与袁绍这三位敌手之间,一次次地虚与委蛇,等待时机。真实的刘备性格刚强,这种刚强并没有消失,而是潜得更深了。正因为潜得更深,所以耐力才更久。

从建安四年刘备在徐州竖起反曹大旗,到长坂坡死里逃生,刘备的经历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是,刘备从不屈服,而且任凭曹操如何使尽手段,都从来不曾消灭刘备,甚至从未能消灭刘备的核心班底。相反,刘备却在屡战屡败中声望日隆。当袁绍决定与曹操摊牌时,排在陈琳讨曹檄文第一位的就是刘备(左将军领豫州刺史)。而之前当刘备势穷投袁时,先是袁绍的长子青州刺史袁谭“步骑迎先主”,到平原后,袁绍又“遣将道路奉迎”,自己也出城二百里郊迎,他们看重的正是刘备的政治声望与号召力。

这个政治声望与号召力当然首先源自刘备的亲民风格,其次则来自于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号召。

就第一点来说,早在平原时期,刘备就在“人民饥馑,屯聚钞暴”的环境里,“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至于第二点――所谓兴复汉室云云,恐怕更多的是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至于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抗曹,更多的似乎仍然是一种性格使然。

当建安三年刘备投曹之时,曹操待之以非常之礼,但是,非常之礼背后往往隐藏着非常的危机。事实上,当刘备势穷来投之时,曹操的智囊团就已经分裂为主杀与主留两派。到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刘备后半生如果想继续留在曹操手下,必须十二分地夹起尾巴做人。甚至即便如此,多疑残杀的曹操是否能容得下刘备,都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刘备的本性恰恰是宁折不弯,只不过是经验和惨痛的经历教会了他忍耐。也可以说,刘备的忍耐是非本性的,是为了更高层次的不忍耐。

宁做四处被追打的斗犬,也不当寄人篱下的哈巴狗,这就是刘备的人生信条。所以他敢在当安喜尉的时候鞭打督邮,也敢于在兵不满万、将只关张的情况下挑战举世无人敢惹的曹公孟德。虽然一次次被击败,却又总能一次次逃脱,一次次卷土重来。如此反复,终于有了三顾茅庐的机遇和火烧赤壁的奇迹般转折。

陈寿给刘备的评语是:“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很是切题。

一顾茅庐可谓刘备的转捩点。三分天三下的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刘备集团第一次拥有了明晰的发展战略。诸葛亮与鲁肃联手促成孙刘联盟,则使这个战略具备了可行性。从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到建安二十四年夺取汉中,这Il年堪称刘备的全盛时期。从屡战屡败到连战克捷,从无立锥之地到跨有荆益二州。历史的激流旋转得如此急速,大有让人目不暇接之势。而新的剧变就潜伏在这一帆风顺的辉煌之下。

当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际,为了牵制曹军在汉中方向的集结,关羽的荆州军在中原战场发起了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从策反曹军边境守将直到双方正式开打。本来只是一个有限的牵制行动,却因为过于顺利的军事进展而一步步失控,最后演变成曹刘之间的一场主力会战。关羽太过专注于军事斗争,而忽略了外交战场的暗潮涌动。就在他拔襄阳、围樊城,水淹七军,达到一生军功的顶点时,却突然遭遇了吕蒙白衣渡江的袭击,并最终在曹、孙两军的夹击下全军覆灭。

标签: 特立独行

更多文章

  • 刘备曾有机会一统三国 但因两字失去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机会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击败曹军占据汉中的刘备在成都自立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在接到任命后便起兵北伐,接着关羽围襄樊,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打算迁都以避关羽之锋芒。可是在此时,关羽

  • 历史上的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而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

    历史上的蜀汉第一猛将不是关张赵马黄,而是刘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鲁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有据,皆可备为一说。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嘛。《三国演义》中,武力最强的几位大将皆出自蜀汉,自吕布死后,关羽、张飞便如神一般存在,马超一人几乎干翻

  • 曹操杀掉王的主要目的是何?王真的有罪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主要目的是

    曹操杀掉王的主要目的是何?王真的有罪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前往禀报曹操说

  • 袁曹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

    在今天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五里靠近官渡水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官渡桥村。这里就是1700年前,袁曹官渡之战的占战场遗址。现在官渡桥村的附近,据传还留有当年存放粮草的“草场”和屯兵的“袁绍岗”。不消说,这些古迹也是由这次战争而得名的。曹操官渡设防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凭借着巨大的经济、

  • 华佗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官爵最后遭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佗

    华佗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官爵最后遭诛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

  • 赵云的老婆是谁?三国赵云老婆为什么姓名不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老婆

    赵云的老婆是谁?三国赵云老婆为什么姓名不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赵云面对前来用美色诱惑他的敌人,慷慨激昂的说:“大丈夫事业未成,何以家为。”这段情节颇有剽窃前人关于霍去病文字的嫌疑。读到这里,在我的心中,赵云的形象是很高大丰满的,遗憾的是,后文中对于赵云的老婆就没有交代。《三国

  • 善于施舍,终有一得:曹操赦罪曹洪最终救己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有一

    善于施舍,终有一得:曹操赦罪曹洪最终救己一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征战时期,曹军将领钟繇退守潼关。曹操知道长安已然丢失,心里又气愤又着急。于是叫来大将徐晃和从弟曹洪,怒气冲冲地下了死命令:你们两个先率领一万兵马去镇守潼关,如果十天内潼关被攻破了,就砍了你们的头。至于十天之后的事,就不用你们

  • 西晋奠基人司马昭有多少个老婆?司马昭的老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

    西晋奠基人司马昭有多少个老婆?司马昭的老婆都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

  • “刮骨疗毒”的历史真相:神医华佗已死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佗

    《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多华佗行医治病的故事,惟独没有替谁“刮骨疗毒”或“刮骨去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将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写得惊心动魄,生动感人。其实正像“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一场子虚乌有,完全的“空了吹”!《三国演义》

  • 揭秘:三国历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保护伞

    揭秘:三国历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应该是三国时代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这位勇武过人的名将,只是因为同顶头上司诸葛亮的北伐意见不合,最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落个诛夷九族的下场。那么,历史中魏延是否真如演义所言,身陷诸葛亮的黑手,落个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