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马将军公孙瓒兵败袁绍

白马将军公孙瓒兵败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1/10 1:50:25

白马将军公孙瓒兵败袁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起公孙瓒,有个很威风的绰号,叫“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公孙瓒担任幽州守将,敢打敢拼,每次敌军来临,都大声呼喊,热血沸腾,率领士兵奋勇作战,如同是进攻自己的仇人一样。正是凭着高昂的斗志,公孙瓒屡战屡胜。公孙瓒好骑白马,身边的几十个亲随也都骑着白马,等到手握兵权之后,又从军队中选择了三千精兵,全部骑乘白马,号称“白马义从”。每当打仗时,公孙瓒率领白马义从冲锋在前,乌桓骑兵望风而逃。一时之间,白马将军公孙瓒名扬天下。

加上191年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军30万,威震天下,之后,公孙瓒除去幽州牧,把幽州的政权、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朝廷赐予公孙瓒都督幽州、青州、冀州、并州四州军务的权力,公孙瓒的声望、功业达到巅峰。可是否极泰来,公孙瓒拥有了幽州之后,就如同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忽然得到了聚宝盆,每天就知道窝在一角数钱玩。公孙瓒变得异常贪婪暴虐,肆意盘剥百姓,强迫周边的少数民族交纳沉重的财物,供自己个人享受。

尤其是在和袁绍的几次大战失利之后,失去逐鹿中原雄心的公孙瓒做出了一系列荒唐的决策。

当时,民间有传言,说:“燕国的南疆,赵国的北界,中央有个不能合拢的仿佛一个磨刀石的地方,只有那里可以躲避乱世。”公孙瓒认为易县就是传言中说的那个地方。于是公孙瓒把自己的大本营迁移到易县,在那里环绕城池挖了十道战壕,在里面筑造高达十五六米的土丘,然后在上面修建高楼。公孙瓒手下在易县附近家家建筑高楼,易县这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凭空多了上千家高大的碉堡。而公孙瓒居住的主城在竟然高达三十多米,如此浩大的功臣,当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高楼还不算什么,公孙瓒囤积了粮食三百万斛,一斛在汉代就是一百斤。在那个粮食赛过珠宝的乱世,公孙瓒竟然囤积了3亿斤大米!这么多大米怎么来的?是公孙瓒的部队自己种的?是按照市价从老百姓手上买的?当然不是,那个时候除了曹操的部队搞搞屯田,自己勉强能够养活自己,无数的军阀包括公孙瓒,都是依靠掠夺来获得粮食供给。公孙瓒疑心很重,在自己的城堡里修建重重铁门,可是还不放心,公孙瓒不相信任何成年男人,他专门下令,凡是七岁以上的男子,都不能进入他的城堡。七岁的小孩,在公孙瓒心中已经具备了刺客的潜质。公孙瓒专门训练了一批大嗓门的女人传达命令,吼起来一里外的人都可以听到。如果有公文传递的话,都是用绳子吊上城楼。

从此,公孙瓒就在自己的巨型城堡中,整天和美女喝酒淫乐,过着极为腐朽奢华的生活。昔日叱咤风云的白马将军,竟变成整天沉醉在美女石榴裙下的缩头乌龟!

公孙瓒的这些做法最直接的弊端,就是让自己孤立起来。以往,公孙瓒和将士们一同吃喝,一同议事,无论是胜利也好,失败也好,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都很强。可是现在大将们根本见不到统帅,以往那个坚毅果敢的主帅,现在已经变成只相信女人只知道做缩头乌龟的胆小鬼了。渐渐的,将领们心中堆积了许多不满。

当有人问起公孙瓒这么做的原因时,公孙瓒还一副智者的模样。公孙瓒说:“想当年我在塞外驱逐叛变的乌桓部落,在孟津扫荡青州的黄巾,我天真的以为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但是到了今天我才发现,这天下的乱局并非是我能够结束的。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暂且罢兵,努力耕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兵法有云:‘百尺的高楼就不能进攻,’而我现在却有数千坚固的城堡,有3亿斤大米。等到把这些粮食吃完了,估计天下大势也就有了分晓。”公孙瓒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改变以往积极进攻的作战方针,以防守作为应对乱世的策略。

公孙瓒面对乱世,一心依靠坚固的城壕来进行抵御,可是就像是历代统治者苦苦维修长城一样,花费了无数金钱,可是当敌军来临是,长城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难怪康熙发上谕向天下臣民宣言:“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秦汉修长城挡住了外地,却挡不住内乱。唐宋修长城,最终却都被异族轻松跨越。公孙瓒一味以武力夺取天下,以暴力对待边疆民族,用杀戮对待不同声音,就算是城堡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呢?

建好城堡的第二年,袁绍已经平定了青州、并州,强势进攻幽州。公孙瓒的碉堡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袁绍要平定幽州,就要啃一个又一个,足足几千个硬骨头。可是,公孙瓒的算盘打得好,却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快。袁绍在谋士的建议下,以主力包围公孙瓒一位将领的城堡,开始持续进攻。这位将领急忙向主帅公孙瓒求救。可是公孙瓒却拒绝发兵,他的理由是,只要我救了一个人,那以后所有人都只会等待救兵,不肯努力打仗了,结果那位将军兵败被杀。公孙瓒的部下看到主帅如此薄情,人人都是透心凉,这样的主子,干嘛还要为他卖命呢?随着袁绍的推进,先是一两个,后来是几十个成百上千个,无数公孙瓒的部下不战而降。

袁绍的部队很快就攻到了公孙瓒的主城下。公孙瓒垂死挣扎,派自己的儿子去邀请黑山的黄巾军进攻袁绍军队的后路,黑山军和公孙瓒唇亡齿寒,果然带着十万人来救援公孙瓒。可是,袁绍拦截到公孙瓒派出的信使,知道了行军动向,就冒充援军伏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主力尽丧。本来还想倚仗城堡对付几天,可是袁绍听了谋士的建议开挖地道,一直挖到了最中央公孙瓒的主楼,公孙瓒知道自己必败无疑,又出狠招。公孙瓒竟然先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引火自焚。

曾经叱咤风云的白马将军,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只是,公孙瓒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数千碉堡,还守不住自己的宝座。

标签: 公孙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是怎样死的?为何会死在五丈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是怎样

    诸葛亮是怎样死的?为何会死在五丈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

  • 曹操雷人语: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人语

    曹操雷人语: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武纪》:“建

  • 刘备究竟是怎样入主徐州的?刘备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

    刘备究竟是怎样入主徐州的?刘备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

  • 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而是黄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火攻

    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而是黄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江东众将的印象远不如刘备帐下五虎来的动人。江东虎将不多,除了早年的江东猛虎孙策和东莱太史慈,就要算到之后的甘宁了。其实,江东虽然第一流的猛将不多,可是,却是三家集团中最为团结,最为整齐的一个集团。无论是最早

  • 三国中诸葛亮庞统齐助阵,刘备龙凤兼得竟还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三国中诸葛亮庞统齐助阵,刘备龙凤兼得竟还失天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依次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其实,他们就像刘备的异姓兄弟、诸葛的同姓兄弟、曹操的同/异姓混合兄弟(夏侯)、孙氏父兄、司马

  • 曹操与张绣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共戴天

    曹操与张绣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人生漫漫长路,在途中遇到挫折、坎坷也在所难免。想要迈过一道道坎儿,就一定要经历磕磕碰碰。胸中无理想、无抱负的人,常常会因大事惜身、小利舍命,终究是难成大事;而胸怀鸿鹄之志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会严于律己,身上带着一股狠劲儿,对别人狠,对自己同样

  • 三国最神秘的战将陈到:赵云大部分事迹竟取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将

    三国最神秘的战将陈到:赵云大部分事迹竟取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纵观三国历史,文有戏志才、郭嘉、贾诩、荀、荀攸、诸葛亮、庞统等经天纬地的无双国士,武有关羽、张飞、张辽、黄忠、马超、夏侯渊、曹仁等气拔山河的盖世猛将。一部不足百年的三国争霸史,演绎出中华五千年的军事、文化、社会、政治、民族、宗派斗

  • 为何说诸葛亮的用人思想是狭隘的?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体现在

    为何说诸葛亮的用人思想是狭隘的?体现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决定其不可能汇集集体智慧来形成科学决策,不可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来完成统一大业。从隆中出仕到五丈原归魂,诸葛随时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问题上很难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军国大事,事无具细,务必

  • 貉子是什么?孙权家族为什么会忌讳“貉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貉子

    貉子是什么?孙权家族为什么会忌讳“貉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家室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世说新语·

  • 王修为何以死威胁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修为

    王修为何以死威胁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是曹操非常敬重的一位谋士,曾为一事以死威胁曹操,他的故事被列入《百孝图》,历史是一部大书,每个人都会在这部大书写下一笔。不同的是,有的人蜻蜓点水,有的人粗笔勾勒,只是无论深的还是浅的,只要自己用心经营,总能收获一笔无形的财富。三国时期,有个叫王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