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的太子之位

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的太子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3/12/14 2:24:27

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与杨皇后的次子。司马衷的白痴是先天性的,并不是受后天的刺激造成的。司马衷在年少时就显露出不正常的样子,快十岁了仍口齿不清,豆米不辨,更谈不上读书写字了。因此,朝野上下、宫廷民间都知道司马衷是白痴。

后人常常用两件事情来表现司马衷的白痴样子:

第一件事,一年的夏天,晋惠帝带着随从到华林园去游玩。走到一个池塘边,一行人听到池塘里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晋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呢还是为私?”随从们听到皇帝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心里觉得好笑,可嘴上又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也许是其中一个随从对司马衷的白痴问题习惯了,急中生智地说道:“在官家里叫的,就是为官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的。”司马衷觉得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第二件事,有一年全国闹灾荒,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在朝廷上自然有大臣议论起这件事情。晋惠帝突然发问说:“这些人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大臣们哭笑不得。但对于司马衷来说,米饭和肉都是他日常吃的,现在没有饭吃了,为什么不去吃肉呢?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么一个明显弱智、缺乏政治能力的人怎么就成为太子,进而做了皇帝呢?首要的原因是司马衷的哥哥司马轨早夭,司马衷很自然地成了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他被立为太子时,只有9岁,史书上没有任何有关司马衷立太子有争议的记载。也许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还没有接触朝廷大臣,而且太子年纪也小,反应迟钝一点也并不会被视为大事情,所以群臣没有就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一事提出疑问。同时司马衷的生母是皇后,正得到司马炎的宠爱,大臣们也没有人公开反对。

但是随着司马衷的成长,难以掩饰的智力缺陷终于暴露了出来。人们不禁在心中发问:太子将来能否胜任天子的重任?是不是应该及时更换太子?

最先对司马衷的能力提出怀疑的是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史载:“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见司马炎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胜任不了统治天下的重任,因此悄悄和皇后透露了想更换太子的意思。但是杨皇后非常袒护司马衷,劝丈夫说:“自古以来,立嫡长子,而不考虑其能力高低。这样的老规矩怎么能更改呢?”晋武帝的另一个宠妃赵氏受了杨皇后的好处,也跟着为司马衷说好话:“太子司马衷只不过是幼时贪玩,不长进。小时候就显露出超常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太子将来必大器晚成,继承大统。”耳朵根软的司马炎被枕边风一吹,也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意思。

咸宁初年,司马衷到了出居东宫的年纪,开始接触外廷大臣。随着太子独立建立东宫,朝野对其能否治理国家的疑问越来越多。咸宁二年,晋武帝患病,病情还挺严重,于是朝野一度开始考虑最高权力转移的问题。多数人属意于齐王司马攸,希望司马攸能取代弱智的司马炎。齐王妃是贾充之长女,河南尹夏侯和就对贾充说:“你的两个女婿(司马衷也是贾充的女婿),亲疏相等。但是‘立人当立德,希望你能够参与更立太子的行动。”贾充默默不答。后来晋武帝病愈了,听说这件事,将夏侯和调任为有名无实的光禄勋(原来的河南尹掌握首都及周边地区的政权),并夺去了贾充的兵权,待遇不变,显示自己对太子司马衷的支持。司马炎如此处理,一时间朝野上下不敢再提太子能力的问题。

就在大多数朝臣明哲保身,对太子一事默不做声的时候,少数几位重臣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劝谏,试图让司马炎相信司马衷能力太差,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料。有着灭蜀大功的卫瓘就是其中之一。史载:“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钝质,不能亲政事。”卫瓘很想劝皇帝废掉太子,但每次想陈的时候,都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话语。后来有一次司马炎在陵云台举办君臣宴会,卫瓘装着大醉的样子,就势跪在晋武帝的榻前说:“臣有些话想启奏皇上。”晋武帝就说:“你想说什么呢?”卫瓘三次都欲言而止,最后只是用手抚摸着晋武帝的座位说:“此座可惜了啊!”晋武帝非常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将错就错地说:“你真的是喝得大醉了。”卫瓘从此闭嘴,不再就太子废立一事说话。担任侍中的和峤是另一位勇敢提出太子废立意见的大臣,只是他采取的形式非常直接。和峤见太子就是一个白痴,就趁自己经常陪侍皇帝左右的时候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这是好事,但是现实是非常复杂的,恐怕将来就不仅是陛下的家事。”晋武帝默然不答。

大臣们的劝谏多少还是对晋武帝产生了影响。他对群臣的意见虽然可以视为不见,或者用间接的手段打压下去,但他本人是一个有作为的开国君主。晋武帝不可能在关系到子孙后代、帝王万世之业的事情上马虎从事,没有比他这个父亲兼皇帝更明白司马衷的实际情况。司马炎觉得有必要再测试一下已经长大的太子的实际能力。

晋武帝的测试方法就是派遣几位朝臣去考察太子,看太子是否能承担统治大任。他选中的朝臣是和峤、荀、荀勖三位侍从近臣。晋武帝说:“太子近日入朝,我看他有所长进,你们三人可以一起去拜访太子,谈论世事,看看太子的反应。”三个人就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了,回来的时候、勖两个人都称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没有问题,和峤却说:“圣质如初耳!”(还是和以前一样白痴。)晋武帝很不高兴,离席而去。

晋武帝决定亲自试验一下太子。他心里对太子的能力始终抱有怀疑,加上朝臣和峤等人多次上奏,所以决定直接检验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一次,晋武帝将东宫大小官属都召到身边来,为他们举办宴会。暗地里,晋武帝密封了几件疑难的政务,让人送去给太子处理。皇帝的想法是:我已经将太子身边所有的人都支走了,现在就只能由太子自己来处理这几件疑难问题了。如果处理得好,就证明了太子的能力没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是太子无能了。

司马衷连一般的政务都不懂,哪能处理疑难政务,只能呆呆地看着父亲送来的文件。正在要将空白纸送还给父亲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太子妃的贾南风(下一节将主要谈她)非常害怕,忙找了外人来帮太子作答。估计她请来的是迂腐的学者,在回答的时候旁征博引,义正词严,慷慨激昂。贾南风看了回答,非常满意。但是给使(宫中的侍从)张泓在旁边看了以后,提醒说:“太子不学无术,这是皇上非常清楚的事情。现在的答诏广泛引用,文采飞扬,皇上肯定怀疑是否是太子亲自所写,并且还会追究作弊的人,根本过不了关的。还不如直接用大白话把问题给说清楚呢。”贾南风大喜,忙对张泓说:“来,你帮我好好回答,成功了与你共享富贵。”张泓平素就有些小才,现在用大白话把所有疑难都说清楚了,又让太子重新抄写一份。

晋武帝拿到太子抄的答案,觉得虽然用语简陋粗浅,但还是将所有问题都谈到、谈清楚了,很高兴。他先将太子“处理”的政务交给太子少傅卫瓘看。卫瓘先是非常吃惊,进而异常惶恐。大家都知道卫瓘先前有废太子的意思,现在见此,忙称万岁。事后,贾充曾暗地里派人告诉女儿贾南风:“卫瓘老奴,几破汝家。”从此,司马炎对司马衷基本感到满意。废立太子的风潮再也没有出现过。

司马衷的太子位置巩固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生下了一个好儿子愍怀太子司马遹。司马炎非常喜欢司马遹,这为司马衷巩固太子之位出力不少。司马遹乖巧聪慧,深得司马炎的喜欢。司马炎一度想将皇位传给司马遹,因此易换太子的想法也就更加淡薄了。有传闻说司马遹其实是司马炎的私生子,所以司马炎特别喜欢司马遹,同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也为了传位给私生子,所以才巩固了白痴儿子司马衷的太子之位。

这得从司马遹的生母谢玖说起。谢氏容貌清秀,美丽大方,很小就被选入晋武帝后宫做才人。司马衷9岁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朝廷就开始准备挑选太子妃的人选了。“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也就是说,司马炎怕自己的白痴儿子不知道儿女之事,决定先派个人给司马衷性启蒙。司马炎挑选的就是自己身边的才人谢氏。谢才人陪伴司马衷一晚,就怀孕了。性情残忍、妒忌的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对东宫的嫔妃随意杀戮,独独对谢才人不敢胡来。谢才人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请求回到了司马炎身边,然后生下了司马遹。司马炎对司马遹非常宠爱。几年后,司马衷进宫朝见父皇,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和自己的几个弟弟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走过去拉着那个小孩傻笑起来。晋武帝远远地看着,然后走到司马衷跟前,对司马衷说:“这是你的儿子啊。”这段事情被记载在《晋书》中,引来了后人无数的猜疑。在此处,笔者只是引它来作一个可能的旁证。

标签: 司马

更多文章

  • 独孤伽罗怒杀“小三”,杨坚大怒,做了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啼笑皆非

    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开皇之治”,因此深受后世的称赞。在夫妻关系上,杨坚与独孤伽罗也是伉俪情深,感情很好,是历史上的一对“模范夫妻”。但谁也不会想到英明神武的杨坚居然是个“妻管严”,而且非常惧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577年,14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17岁的杨坚

  • 历史上真实的石崇是怎样的人?文韬武略又精明能干的炫富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的人

    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北)人,因生于青州,所以乳名叫齐奴。石崇生于官宦世家,父亲石苞有经国才略,曾辅佐晋文帝、武帝,任征东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屡建功勋。西晋时门阀制度盛行,选官不凭才德,而是按门第的高低选官定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权力世袭。西晋中正官已完全被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把持。石崇

  • 阮佃夫——以政变起家,结果自己却死于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死于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即使宫廷内部,也是废立篡位之谋时常发生,骨肉相残之事频繁出现。前废帝刘子业继位时,先杀了叔祖刘义隆的弟弟刘义恭,又杀了两个弟弟,然后又杀了一批大臣,如戴法兴等。他如此滥杀,激起了朝臣震栗,百姓义愤,但几位叔父的存在又使他感到帝位受到严重威胁。于是。景和元年(465

  • 北周统一,北齐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周

    北齐最繁荣的时期就是齐宣帝高洋执政之时,此后的帝王都非常昏庸残暴,致使国势日衰。齐后主高纬更是荒淫无度,整天与宠妾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而此时的北周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577年,北齐与北周经过短暂的对峙后,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部。■锐意进取,后来居上北齐建立后,高洋在执政初期的确是有所

  • 晋怀帝司马炽的贡献 司马炽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

  • 隋文帝很怕独孤皇后吗?隋文帝爱独孤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独孤

    独孤后卧病后宫,两个心腹的宫女平日专替独孤后侦察他人的隐私,得了杨坚留宿在梅花别苑的消息,便报告了独孤后。独孤后顿时气得脸上转色咬牙道:“我与贱人,誓不两立!”接着抱病起床,率领了八个宫女,到了梅花别苑。尉迟贞顿时花容失色,娇躯发抖,再也站立不住,忙双膝跪倒。独孤后冷笑:“好一个美人儿,怪不得圣上心

  • 《两晋南北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

    卷一·八王之乱,天下动荡前言第一节白痴为帝,政局动荡第二节丑悍皇后,败坏朝纲第三节八王之乱,骨肉相残第四节纷争之始,流民起义卓入京卷二·五胡乱华,狼烟四起第一节刘渊起兵,反晋建汉第二节永嘉之乱,西晋亡国第三节刘曜反晋,前赵建立卷三·东晋初兴,南北分立第一节门

  • 第二十二章 琅琊王氏的存亡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存亡

    王衍和王导是如何一手缔造东晋王朝的呢?那得先从王导、司马睿一行初到江南时的南北情况说起。此时在北方(长江以北),东海王司马越成了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可他接手的国家,内是因连年战乱而满目疮痍的社会,外有匈奴、羯族、鲜卑等异族铁骑的虎视眈眈,可谓危在旦夕。面对每况愈下,朝不保夕的形势,司马越和他的政治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道教的成型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成型的时期,这一时期,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一批着名的道教人物把道教的哲理、神谱、斋醮科仪、禁咒符、修炼服食都系统化、理论化,使道教完成从追求救世太平到追求不死成仙的重大历史转折。1.道教成型的原因。东晋南朝文化的影响。道教的真正成熟与建立在南方的东晋南朝文化有着密切的

  • 晋愍帝司马邺有几个兄弟 司马邺的兄弟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