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节 风雨之年

第六节 风雨之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3/12/19 8:32:16

公元228年,这一年并不像年号显示的那样,而是从年初到年尾,都充满着杀伐和血腥。从司马懿迅速平定孟达开始,接着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

当时,从汉中北进,有两个方向四条主要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两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两条通道谷长路险,均有栈道,大军行动比较困难。

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陕西宁强县西北)进入陇山,在这个方向上又有两条通道:一是出阳平关,经故道(甘肃两当县)、散关(陕西宝鸡西南),进入陇东;二是出阳平关,经武都(甘肃成县)、建威(甘肃成县西北)到陇右的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出天水(后汉治所在甘肃甘谷。)这两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据《魏略》

据记载,战前,诸葛亮与下属召开会议,商议进军路线。魏延建议:“我听见夏侯楙年少,是附马,胆怯无谋。交给我5000精兵,携带5000军粮,沿秦岭向东,从子午谷向北不出十日即可抵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军突然来到,必然乘船东逃。长安城内就只剩下御史、京兆太守一类的文官了,横门邸阁和平民百姓的粮食,足够我军使用。等到关东魏军整军西上,尚需二十多天,这样大人从斜谷而来,也肯定到了。这样一来,咸阳以西就能平定。”诸葛亮认为这条计策有点冒险,没有采纳。于是,诸葛亮放弃了从汉中直接翻越秦岭进入关中的计划,而是事先对外宣称将走斜谷道取眉县,让赵云、邓芝在箕谷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则率领主力大军西上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甘肃陇西县)、天水和安定(后汉在甘肃镇原)三郡反魏附蜀。曹魏帝国大将张邰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甘肃张家川县北)。诸葛亮迁西县(甘肃礼县东北)千余家返回了汉中。

可以说这一年的年初,在曹魏帝国的西南地区,司马懿平定孟达,随后在西北地区,张邰又击败了马谡,曹魏帝国都取得了胜利。

但是,到了这一年的8月,形势却发生了逆转。

事情可以追溯到这一年曹真、张邰击退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之后。4月,亲临前线的魏明帝曹睿,从长安回到了洛阳,随即就召见了司马懿,他问司马懿:“平定吴蜀两国,应先从哪个入手?”

司马懿回答说:“吴国。”

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吴国一直以为我军不习水战,因此,敌人敢于散居在东关(关隘名,今安徽含山西南30公里处的濡须山上)。大凡攻击敌人,就要直捣其腹心,那么,夏口(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东关就是吴国的腹心。如果命令曹休在东面向皖城(安徽潜山县)进攻,吸引孙权东去增援,我则南下夏口,就一定能把孙权击破。

曹睿深以为然,于是,下令两道伐吴。本来的计划是:以曹休作为诱兵,调动孙权回救,主力是司马懿的西路军,乘虚进攻夏口。当时,孙吴的国都在武昌(湖北鄂州市)。

然而,战事的发展却演变成了曹休在东路的孤军奋战。《晋书》甚至连司马懿在这一年统兵南下夏口都没有记载,好像这次进军行动,仅仅是曹体个人受到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其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处,的欺骗,擅自攻击皖城的行动。

我们在研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样的疑问:司马懿跑哪了?

透过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我们似乎看出了一点端倪。

《三国志·贾逵传》的记载则详细说明了当时的经过:魏国兵分三路进攻吴国:西路司马懿向江陵,东路贾逵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10公里)向东关,中路曹休向皖城(今安徽潜山)。吴主孙权的应对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曹军一部。他把目光投到曹休所部,为此,孙权指示鄱阳太守周鲂,秘密寻访鄱阳湖附近山中有名的蛮夷首领,让其向曹休伪降,引诱曹休大军南下进入吴军的伏击圈。周鲂认为蛮夷芦领难以信任,一旦走漏风声,将功败垂成。于是,他在上报孙权同意之后,下书曹休诈降,剃发为信。曹休信以为真,即率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推进至皖城,以接应从西南前来投降“的周鲂。为保证万无一失,曹睿命令贾逵与曹休合兵一处,但是,曹休并没有等到贾逵到来,就率领自己的部队南下了。当曹休发现被周鲂所骗,曹军有被吴国主力包围的危险以后,却并未撤退,而是仗着兵精粮多,与陆逊在石亭(今安徽潜山县东北)展开了一场大战,陆逊自为中军,分朱桓全琮为两翼,各率三万人,三路齐进。全琮献计:曹休因曹氏宗室才被委以重任,并非智勇名将,北次交战,曹休必败,败后必经过夹石、挂车两处险隘北逃,如我以一万之众提前断敌后路,曹休这十万人马将全军覆没,这样,淮河南岸的重镇寿春,将落入我手,我国将全取淮南,机不可失。”孙权就此已提前与陆逊作过商议,陆逊以为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他着眼于先击败曹休再说,不愿分兵,因此,没有采纳全琮的计划。果然,在吴军的四面包围下,曹休所部被陆逊大军击败,吴军乘胜追击,共斩杀曹军上万人,邀获上万辆军资,曹休率领残兵败将败逃至夹石(山名,今名北北峡山,在今安徽桐城县北)。

与此同时,当贾逵到达东关的时候,却发现这一战略要地,并无吴军驻守。贾判断,此地的吴军一定全部抽调到打击曹休的前线去了。于是,他即部署诸将,水陆并进,急行军了二百多里,抓获了小股的吴国士兵,才得知曹休已经战败,孙权也已经派遣部队逼近夹石险要。贾逵的部将提议,暂时停止前进,等待后援部队的到来。贾逵果断地说:“曹休已经在国境以外兵败,被敌人断绝了归路,进不能战,退也不得还,这是千钧一发之机,一刻也耽误不得。敌人以为曹休的部队没有后援,所以敢于前突到这里,企图断曹休的归路。如今全军要急行军,出其不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发制人以夺其心。敌人看见我军,肯定要往吴国境内跑。如果等待后援部队到来,敌人也已经占据了险要位置,来的兵再多,能有什么用!”于是,贾逵率军强行军,并打开很多战旗,擂响战鼓,吴军看见贾逵的部队,就撤退了。贾逵兵据夹石险要,接应曹休的败兵,给曹休的败兵送去粮食,曹休的部队才没被吴国全歼。

《三国志·周鲂传》《陆逊传》等也对这一战有详细的描述,周鲂诈降,是东吴继赤壁之战黄盖诈降以后,实施的又一次成功诈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坚崛起,心生异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北周静帝宇文阐时,军政大权逐渐落到了外戚杨坚的手中。杨坚先是清除了朝廷中的异己力量,接着又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发动的声势浩大的兵变。581年,杨坚强迫周静帝退位,自己称帝,建立了隋朝。之后,隋灭陈,使中国历时20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宣告结束,又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关陇士族,杨门崛起杨坚,

  • 王敦谋反,晋明帝当“侦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晋明帝为了解情况,亲自侦察,学一点大侠本领,并把事情弄清楚了。随后“修理”王敦招式简单,却能一招致命!晋明帝太宁年间,大将军王敦阴谋策划叛乱,朝廷上下对此大为惊恐。温峤把王敦叛乱的具体时间报告给了晋明帝。晋明帝决定亲自深入王敦军营内部探其虚实。一天晚上,晋明帝穿了百姓的衣服,

  • 《两晋南北朝那些事儿》前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两汉以来不断累积下来的众多深层社会矛盾,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政治统一而迅速消弭,通过玩弄权术、残酷杀戮政敌而建立的司马氏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社会秩序的全面重构,就分崩离析于因皇族内部矛盾激化而骤然爆发的“八王之乱”,天下重新归于乱世。中原地区的政

  • 隋文帝杨坚背后的女人是谁?是他的独孤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他的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为他默默奉献的女人。而隋文帝杨坚背后的这个女人确实为他奉献了一生,却不是默默地,而是始终很强势。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贤惠温柔,能够逆来顺受,坚韧不拔才是好女人。而独孤皇后身上兼具古代女人的温婉体贴和现代女人的独立自主。她是蒙古人,后周大司马独孤信的七女儿

  • 第二节 打与不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第二节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蜀国灭亡,打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过了两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自此形成晋、吴对峙的格局,要不要出兵吴国成为晋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早在三国鼎立之时,魏的势力就远远超过蜀、吴,魏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 兄弟内讧:说说晋朝八王之乱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朝

    杨骏之死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三月,命在旦夕的武帝司马炎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日不多,而太子司马衷又是个白痴,选谁做顾命大臣让他颇为头疼。再三思量,武帝在临终时以侍中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司马衷。武帝一死,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杨骏的女儿杨芷成了太后,杨骏趁着这时机结

  • 魏晋贵族为什么把厕所装修的特别豪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晋

    汉魏以前,不管是贫民还是贵族,家中的厕所都很简陋。汉以后,富贵人家开始注重装修厕所。到了两晋,厕所之奢侈更令人吃惊。《晋书刘实传》中的记载:刘实官位很高,但生活俭朴,是少有的清廉官吏。有一次刘实在富豪石崇家上厕所,看到里面挂着的漂亮的纱帐,坐具比卧具还豪华,上面还铺着华丽的被褥,还有两个婢女拿着香袋

  • 王濬主要事迹:受知羊祜造船伐吴,受抑王浑交恶有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王濬(206~285),西晋名将。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在灭吴战役中益州造楼船,石头收降幡,功勋卓着,千古驰名。但他矜功自伐,负气任志,致使争起朝堂,白璧生瑕。一、受知羊祜造船伐吴王濬出身于世代两千石的官吏之家。他博通典籍,姿容修美,但由于不求名望,不谨细行,因而不为乡里所称道。后来,

  • 南齐废帝,淫乱宫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齐

    齐郁林王(473494年),即萧昭业,字元尚,南朝齐皇帝,493494年在位。齐武帝萧赜即位之初,就把长子萧长懋立为太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太子忠厚仁孝,处世练达,很受朝野爱戴。十余年来,从未出过差错。不幸的是,太子萧长懋因病早逝了。本来,武帝尚有次子萧子良可立为太子,但齐武帝痛惜长子早死,加之长懋

  • 第二节 晋朝经济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朝

    西晋官吏不仅按品级占田和占有佃客,而且还有菜田或厨田。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太宰,太保等诸公和位为从公官品第一的,”给菜田十顷,驺十人“特进等品秩第二的,”给菜田八顷,田驺八人。“光禄大夫、尚书令等”给菜田六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