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摆驾京城大街 竟被强盗公然抢劫

皇帝摆驾京城大街 竟被强盗公然抢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3/12/30 18:00:42

如果能够预见到后来的命运,司马炽应该不会选择去当那个皇帝。

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25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

按说皇位本没他的份,但司马皇族可能是感觉自家人太多,非要窝里斗,八个王爷互相砍来砍去,不但晋惠帝的太子被玩死,皇太孙也被灭掉,真真是断子绝孙。

由于司马炽没怎么参与八王之乱,平日行事较为低调,又不结交外人宾客,没事就喜欢待在家里看看书,典型的宅男一枚。就被各方势力看重,觉得这个立这个宅男当皇帝应该不会触犯到自家利益。于是,便拥立司马炽为皇太弟。

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十七夜,晋惠帝司马衷吃了很可能是东海王司马越送去的面饼,中毒不起,第二天便嗝屁。

十一月二十一,司马炽登基继位,是为晋怀帝

司马炽接手的是一个烂得没法再烂的烂摊子。

王朝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外部少数民族开始建立政权。西晋仅有的一点发号施令的权力,也被司马越掌控。司马炽刚表现出一点要独立处理朝政的意愿,就被司马越镇压。手下的一帮近臣,被司马越当面逮捕收监。司马炽救不了他们,唯有一把眼泪、一声叹息而已。

到了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局势更是无法收拾,匈奴人建立的汉国接连向帝都洛阳发起攻击。连王公大臣都开始抛弃朝廷、抛弃皇帝,赶紧下船。

十一月,东海王司马越带走了首都最后的四万精锐兵马,朝堂重臣全部被编入前线指挥部随军行动,洛阳防务为之一空。连皇宫都不再有人站岗值班,大内每天都有人死亡,在宫里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起不来,“殿内死人交横”。

皇宫外,不说普通百姓人家,就是官府衙门,也是朝不保夕,纷纷在衙门口前挖掘壕沟,以免有人趁火打劫,进去捞一把。

这时就是傻子,也看出洛阳是守不住了。如若及早撤离,说不定还有转圜之机。

到了第二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五月间,大将军苟晞提出迁都仓垣,即今天河南省开封市北部,并派人备好十多艘官船,五百卫士,千斛谷米以备路上所需。司马炽脑袋还算清楚,准备依计行事。

但还在洛阳朝廷里的那些高官,却犹豫起来。不是他们不怕死,要与西晋政权共存亡,而是在他们眼里,钱比命重要。这些人在洛阳世代为官,早已经捞得锅满瓢满,而且家族资产大部分都是洛阳的不动产,没法别在裤腰带上带走。要迁都等于让他们重头再来,这是死都不能干的事。即使他们有勇气第二次创业,但天下已经没有油水再让他们捞,不姓“晋”的地皮没法再刮。

等到洛阳形势恶化到人吃人的地步,这些公卿大臣才慌了神,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们,毕竟命还是比较重要的。可这时已经错过了撤离洛阳的最佳时机,不仅无法集合起卫队护送皇帝众臣,连车马都找不齐,急得司马炽搓着双手,叹息道:皇帝出行,怎么能没有车轿呢?“如何曾无车舆”。

司马炽再叹息,手下人也变不出八抬大轿来。没办法,步行出宫吧。在几个官员侍从的引导下,司马炽从西掖门出发,准备穿过铜驼街,到渡口乘船前往仓垣。

铜驼街是帝都洛阳最为繁华的大街,当时有句俗语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平日里相当于今天北京的王府井和前门大街。

请注意大鹏特意加粗的“平日里”这三个词,因为司马炽君臣出门的时间不是平日,而是非常时刻。

此时的洛阳街头,已经是流民遍地、盗贼横行,铜驼街荒凉如同废墟。那些死人堆里刨食的流民、刀尖上过命的好汉,见到司马炽君臣这支衣着还算光鲜的队伍,简直像饿狼见到羔羊,立马蜂拥而上,抢钱抢粮抢女人。

平日里高高在上、左右伺候的贵族精英们,哪见过这等阵势,立马退缩回皇宫,“为盗所掠,不得进而还”。光天化日,皇帝摆驾帝都大街,不但没有山呼万岁,还被盗匪抢劫,给打了回去,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奇闻。

一个月后,六月十一,汉国攻陷洛阳,生擒司马炽。包括太子司马诠在内的诸王大部被杀,洛阳郊外的历代皇帝陵寝被掘开,皇宫太庙、官府衙门尽数被焚毁。

后来司马炽在汉国当了两年多的高级俘虏,所受羞辱,不一而足,甚至还被勒令做调酒师,在宴会上给人斟酒。一同当俘虏的晋朝旧臣见此状,无不嚎啕大哭。当时汉国的皇帝刘聪见司马炽人心还在,怕有朝一日有人以其名义起事,就一杯毒酒将司马炽了结。

标签: 京城

更多文章

  • 审美压倒了伦理的年代:东晋最荒唐“副总理”企图当众强奸部长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晋

    周顗画像本文摘自《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作者:押沙龙出版社:鹭江出版社魏晋士人猛吃毒药,各种毒物郁结体内,兼之多半嗜酒如命(见《如何过日子是更重要的问题》一章),在药与酒的双重刺激下,做出了众多怪异之举,绝不是现在的新新人类所能比肩的。中国有史以来,从没有一个朝代的上流阶层像魏晋时代的士人那样贴

  • 东晋名将谢玄事迹:自建劲旅屡败强敌,淝水之战留名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之侄。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军阵严整,使秦主望而生畏,可见其强

  • 揭秘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为何陈寿三国志没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中

    刘禅,刘备之子,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在刘备死后登基,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笔者在故纸堆里寻觅到一则逸闻,刘禅年少时曾流落汉中,遭人所卖,还娶妻生子。裴松子在为陈寿的《三国志·后主传》作注,详细记载了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之事。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公元263年时投降曹魏,

  • 晋代葛洪的养生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代

    重视身心锻炼葛洪指出,世上有许多人一方面热衷于追求富贵荣华、声色犬马。一方面又想着怎样可以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求长生,修至道,关键在于精神专一、情致静寂,世俗的权势及物质,都会妨碍人们的延年益寿。所以。最根本的“学仙之道”是四个方法,即&ldq

  • 晋明帝遗鞭脱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元帝手下的大臣王敦起兵叛乱。第二年,晋明帝即位。明帝为了了解实情,决定亲自去王敦的军营探察。这天,晋明帝换上便装,暗中骑马到了王敦的军营外,探察之后走出营门。有人看出明帝举止、长相不平常,起了疑心,就将此情况报告了王敦。王敦听了手下人对明帝的长相的描述之后,确认他就是晋明帝,立即派

  • 永嘉之乱,西晋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永嘉

    刘渊去世后,太子刘和继位。不久,刘渊四子刘聪杀了刘和称帝。311年,刘聪派大军攻打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同时纵兵烧掠,杀王公百官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之后,西晋朝廷将都城迁到长安,维持了五年岌岌可危的统治。316年,汉军攻占了长安城,俘杀了晋愍帝司马邺,彻底灭亡了西

  • 第六节 奢靡成风 晋武帝人奶喂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奢靡

    当时,奢靡之风已经成风,个个显富。开国元老、太尉何曾,一天花在三顿饭上就得1万块。他的儿子散骑常侍何劭比他老子翻一番,要花2万块。尚书任恺比何劭还厉害,每顿饭就要1万块,一天要花3万块。这么多的钱简直可以买尽天下一切野生动物,即使这样,他的管家还经常被他责骂,说这么多菜没有一样能让他下筷的。这些达官

  • 魏晋南北朝的婚礼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任何朝代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都会出现社会财富相对集中的现象,东汉政权是依靠豪强地主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这些豪强地主把持汉室政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九品中正”的符合世族豪门利益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考察、选拔、推

  • 隋朝帝王陵的一座古墓中出现神秘诅咒,这个墓主人身份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古代帝王大都祈求来世或者希望死后能够长眠于地下,享受着生前的以前,所以他的墓葬往往奢华至极,一个帝王陵可以让一个国家十年的财政收入毁于一旦,历史上就有许多帝王提出了厚养薄葬这个观点。但是说的人多,做的人少,最早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墓虽然没有被发现,根据历史文献的描述,也动用了许多的

  • 第六节 晋朝针灸大师皇甫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

    皇甫谧年幼时不爱读书,喜欢的是男孩们都喜欢的刀枪棍棒,大人苦劝也无济于事,到了十七八岁,还是整天不务正业。在20多岁的时候,皇甫谧终于幡然醒悟,痛感以前的自己真是愧对家长的苦心,更愧对了前贤们积累的文化知识。于是开始发愤读书。少年时成天舞刀弄棒的皇甫谧,生龙活虎的一个小伙子,到了35岁前后,却开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