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设摸金校尉专司盗墓 民国盗墓贼叫土夫子

曹操设摸金校尉专司盗墓 民国盗墓贼叫土夫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3/12/21 7:01:40

曹操设摸金校尉专司盗墓民国盗墓贼叫土夫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很火爆,关于盗墓贼的话题飙升,电影中的盗墓贼有一个官味十足的别称“摸金校尉”。其实,这个“摸金校尉”在历史上是一个官衔。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而在民国时盗墓贼还有个一更接地气的别称――“土夫子”。

据《潇湘絮语》一书载:“土夫子”本来是民国时长沙对卖黄泥土为生者的俗称。因为在当时的湖南长沙城里,老百姓都是以烧煤炭为主,而煤炭里面需要放上黄泥土,以此来增加耐烧度,故而对黄泥土的需求极大,于是就诞生了以拖着板车卖黄泥土为生的一种职业“土夫子”。这种行业多以男性壮劳力为主,他们出身贫贱,经到郊区附近的山丘挖取黄泥土,卖给市区的酒家或居民。做煤用的黄泥需要纯净的黏土,俗称糯米泥,是黄泥土中的上品;一般的老土俗称朱甲土,缺乏粘性不适用。而这种纯净的粘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为最佳,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最初由于偶然的机会,有人在山丘下坡的唐时期墓坑内挖黄泥,意外地挖到一些釉陶器或白瓷碗、碟等随葬物,就带回家中洗净作为用具,但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物。

那时,长沙有些走街串巷、收买古玩和玉器的小商贩,这些人对文物略有知识,看到“土夫子”家里的古陶瓷就想收买。“土夫子”故意吹嘘说:“这是宝器,三伏天盛菜不会馊,我不卖。”小商贩说:“哪有这样的怪事,这些土里挖出来的东西是古代陪葬用的,卖给我,多出钱。”“土夫子”听到多出钱就动了心,于是信口开价,双方在讨价还价之后就成交了。这时,“土夫子”尝到了甜头,心里盘算辛辛苦苦挖了一天黄泥,只能换得几升米,而挖到一只古瓷碗却能赚几块光洋,真是“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从此以后,他们便不以卖黄泥来谋生,而以盗掘古墓的文物为职业,这样就在长沙出现了一批“土夫子”,并且在东、南、北区形成了盗墓团伙。于是,“土夫子”就成了盗墓者的诨名。

由于“土夫子”经常盗掘古墓,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封土和填土的特征,逐渐有了很强的识别能力,只要用锄头透过地表浮土取出样土来观察,就能鉴别是哪个朝代的墓葬,然后挖成竖井式盗洞,从墓中取出文物,因此百挖百中,从不落空。他们所盗的文物无奇不有,除陶瓷器之外,还有铜器、玉器、琉璃器以及漆木器等。此时,不仅是收古玩珠宝的小商贩常来常往,一些有名的古董商如蔡季襄也成了“土夫子”的大主顾,生意越做越大,成交一次,少则光洋几十多则上千。“土夫子”的所作所为,致使新中国成立前长沙的古墓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其中国宝“战国帛书”,就是“土夫子”在长沙市南区一座楚墓中所盗,为蔡季襄所得,后被原雅礼中学的美籍教师柯克斯所骗走,现流失在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这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当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的“土”办法,为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被称为“土专家”。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尤其是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不便。据说马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就是“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

标签: 摸金校尉

更多文章

  • 夏侯霸为什么会投蜀?夏侯霸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侯

    夏侯霸为什么会投蜀?夏侯霸最终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各类历史网络游戏的兴起,如桌游三国杀,网游魔兽争霸等等。三国中的历史人物被大众所熟悉。如夏侯霸,那么夏侯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夏侯霸是三国时期魏国、蜀国的高级将领,是曹操帐下有名大将征西将军夏侯渊的第二个儿子,其生卒年不可考,

  • 第三十五章 丁斐牛马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牛马

    第三十五章丁斐牛马救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操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操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入曹军,要亲自捉拿曹操。马超的凌厉攻势,迫使曹操“割须弃袍”,狼狈而逃。在危急之时,幸好曹洪赶到,才好歹保住了曹操的性命。曹操

  • 蜀汉国为何第一个灭亡:三国蜀汉灭亡的十大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

    蜀汉国为何第一个灭亡:三国蜀汉灭亡的十大隐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诗写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鸿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蜀汉相对东吴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诸葛亮善于治国是历史上所公认的,在三国之中

  • 曹丕:三国中深藏不露风流倜傥的武林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风流倜傥

    曹丕:三国中深藏不露风流倜傥的武林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丕是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不知道是历史学家有意隐瞒,还是因为其文学成就实在太高,私生活实在太丰富了,人们记起他的时候,总会跟一些花边新闻沾上,不过我们

  • 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的死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是怎么

    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的死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

  • 三国曹魏名将骠骑将军“曹洪”简介,曹洪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骠骑

    三国曹魏名将骠骑将军“曹洪”简介,曹洪的评价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洪(?-232)字子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曹魏名将。历史传记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曾任曹洪为蕲春长。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

  • 刘备的突围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魏、蜀、吴三分天下,以最为步履艰难,一直是在颠沛流离中求生存,并逐步拓展。魏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地利(中原腹地悉归于曹)、人和(谋臣良将、贤俊鸿儒均集中在许都);吴守江东,天堑可赖,三代经营,。只有刘备,东窜西突,无所依傍,茕茕独立,形单影只。他在未入蜀前,先后依,投,奔,靠刘表,托,寻求庇护

  • 三国名人之魏国名臣程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国

    三国名人之魏国名臣程昱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卫尉。本名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为昱。黄巾之乱起,县丞王度反叛,烧仓库。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同县中大姓薛房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后绍、瓒相攻,

  •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背后的阴谋?巩固自身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离间计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背后的阴谋?巩固自身地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抗衡。后降于刘备。刘备死时,托

  • 自诩谨慎的诸葛亮其实不谨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谨慎

    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句话显然是诸葛亮自己体会出来的,跟刘备没关系。刘备托孤的真正动因是“君才十倍于曹丕”,也就是说,刘备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才高八斗”,却不一定谨慎。实际上,诸葛亮的自诩谨慎,可能只对了一小半,赤壁之战前,他可是一点儿也不谨慎的。躬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