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的军事历史细节

三国的军事历史细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4/1/19 6:43:41

三国的军事历史细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怎现偃月?

>用的其实是矛

>

>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人们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关羽应当使用这把刀,关于它的传说大家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可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但历史上,关羽使用的并非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类似于矛一类的兵器。遍查史书,三国时代无人曾使用“青龙偃月刀”,《三国志》中说到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矛,同时随身佩有短刀,以便对刺杀的敌将进行斩首。

>《三国演义》中说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是一种附会,为了使人物的英勇形象更加丰满,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厘米,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虽然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并未出现,但带有木柄的长刀却是可能有的,《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就称:“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不过这一时期带柄长刀不是常见兵器,三国时将领使用的主要是长矛,如关羽、、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

>

>方天画戟究竟何物?

>戟是三国制式兵器

>

>历史上吕布使用的兵器其实也是矛。新版电视剧《三国》中,吕布用的戟实际也是到宋代才出现的“戟刀”。三国时,戟是军队中的标准武器,从战国开始常用“持戟”一词作为士兵的同义词。

>吕布为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支,约定双方,如射中小枝,则袁、刘解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三国时,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称为“雄戟”。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枝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檄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

>戟分长短,短戟又称手戟。手戟是单手握持的短柄戟。年轻时,私入中常侍张让室内,被发觉,舞手戟自卫。典韦喜好手持大双戟。军中谣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说明典韦手戟每只重40斤,折合今8.9公斤。手戟也可投掷,曾拔手戟掷吕布。典韦手持十余只戟,敌至五步,大呼站起投掷,无不应手而倒。

>军中所用的戟,主要是长戟。《三国志魏书传》说,辽守合肥时,面对的优势兵力,“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吓得孙权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戟一直流传到,但那时已不是作为格斗兵器,而是用于“门戟”了,具有仪仗的性质。门戟的制度到宋代仍沿用,并规定戟刃改为木质,完全失去了兵器的功能,仅为摆样子的仪仗。不仅在战场上看不到它了,连集录各种兵器的《武经总要》中也毫无遗痕,只录有异形的长柄刀戟刀了。

>

>当时骑兵脚下无踏?

>三国马镫并未出现

>

>在古装战争剧的拍摄中,有一个最令导演头疼的问题,就是马镫。专家普遍的观点认为,马镫最早出现于时期,也就是说,三国时还没有马镫,更不用说之前的秦汉了。可是现在拍古装剧,没有马镫谁还会骑马?这令导演们十分尴尬。新版《三国》剧中,凡是战马全有马镫,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我们知道,根据几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稳固性。骑马也是如此,骑马者只有借助马鞍(高桥马鞍)和马镫,臀部支撑于马鞍上,双脚支撑于马镫上,构成三个支撑点,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效果,在马匹急速奔驰的时候轻易不会掉下来,在战斗中也更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与挥动兵器的力量。

>在马鞍和马镫发明之前,骑着近似于光身子的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是骑兵出现之前,中、西方为什么都用马来拉战车而不直接骑马作战的一大原因。

>那么,马镫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在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实物双马镫,最早的是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出土的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铜裹木质马镫,时间是公元四世纪初;另一件是南京象山东晋琅琊王氏(王导、一族)墓葬群七号墓中出土的一件装备双镫的陶马,时间是东晋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后。这表明双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在中国境内已经广泛使用,而且马镫的形态已经趋于成熟。

>另外,根据史书上关于骑兵作战的一些记载,比如使用骑兵冲突敌阵、时期骑兵作为主战兵种大规模投入进攻匈奴的战争等,许多人推测马鞍和马镫就是在中国汉代出现的。即使当时没有出现后世的金属双马镫,起码出现了类似的替代品比如采用绳带、皮革或木板作为马镫。

>成熟的马镫在公元四世纪初出现于中国境内,但曹操手下威猛无比、百战百胜的虎豹骑,很可能就是装备了木板、皮革和绳带制作的马镫替代品,方才发挥出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亲率5000骑兵奔袭袁绍军后勤基地乌巢,获得决定性胜利。公元211年曹军进攻关中,以步兵诱敌,而以“虎骑”为主力夹击,大败、韩遂

>

>三国时期如何作战?

>主将单挑无稽之谈

>

>关于三国时的行军打仗,《三国演义》中有大量如是描写:列阵之后,主将骑马上前一对一厮杀,通常是大战多少回合,要么一方负伤败阵,要么一方被刺(砍)死于马下,胜的一方掩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纯属无稽之谈。

>所谓单挑,即两匹马相向疾驰,接触交手是为一个照面,调转马头冲过来再交手,合两个照面为一回合。一般来讲,三个照面后,马的奔跑冲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学作品经常通过单挑以事渲染,正史却不屑一提。二十四史里几乎没有单挑。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有各时期的战术原则,哪能靠主将单挑决斗而定胜负呢!

>由此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也属于恭维之词。一支部队的主将,是不会冲在最前边的,因为敌方矫健者甚多,特别是年轻的下级武官和强壮的兵目,会造成严重威胁,一旦带队主官有所闪失,这支队伍就陷入无指挥的境况,后果不堪设想。

>三国时究竟如何作战?整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主要靠阵法,双方主帅要想胜利,主要目的就是一个:破敌,即破敌之阵,使敌人阵脚大乱,无法指挥、调度和配合,人数再多也会失败。故古代士兵操练最多的就是阵法,步、骑、弓弩的排兵布阵、进攻防守,预备部队的安排调度等等,对一支部队来讲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摘自《老年时报》2010年6月4日)

>

标签: 细节

更多文章

  • 第十一章 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十一章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琦病死,东吴立即派鲁肃出使刘备,以吊丧为名讨还荆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和安排下鲁肃此行的目的未达到,只讨回一张如同废纸般的文书。上面写了“暂借荆州,以后交付”的空话,鲁肃被逼无奈,还与刘备、诸葛亮三人一起在文书上画了押。周瑜对这一结果切齿顿足。正在

  • 曹操为何最痛恨何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何进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了65个春秋,其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

  •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赤壁

    郭嘉不死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在赤壁、乌林被周瑜水军打的惨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这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见《三国志郭嘉传》)那么,郭嘉是个怎样的人?难道郭嘉在世

  • 刘备托孤并没有成功:诸葛亮并不适合为国家掌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并不

    刘备托孤并没有成功:诸葛亮并不适合为国家掌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让其中掌控了蜀国后期的大权。蜀国在诸葛亮的领导下不断地对外战争,导致自己命丧五丈原,死后还设计除掉了一流人才魏延。可以说,诸葛亮并不是一个适合做老大的人。原因有。1、老大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放手锻炼人才。

  • 隐藏了千年的秘密!刘备谋害关羽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隐藏了千年的秘密!刘备谋害关羽的真实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

  •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

    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李严结局怎么死的?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

  • 揭开三国绝色女间谍貂蝉生前身后的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面纱

    揭开三国绝色女间谍貂蝉生前身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最风流的女间谍非美女貂蝉莫属。说起来,貂蝉不仅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出色最成功的女间谍。貂蝉本是东汉末年朝廷重量级官员司徒王允的家庭歌女,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能歌善舞,聪明伶俐,可谓是一位色艺双全的世间的极品美

  • 刘备为何破格会提拔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

    刘备为何破格会提拔魏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破格提拔的人才中,最有名的是魏延。当刘备率军入川之时,把荆州交托给自己最倚重的将领关羽。当攻取汉中之后,大家都认为张飞是担任太守的不二人选。张飞不但战功赫赫,而且本来就兼任巴西太守,和当地官员有一定接触,有工作基础,就连张飞自己也觉得非他莫属。可

  • 暴虐不仁的乱世魔王――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魔王

    暴虐不仁的乱世魔王――董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志》中曾这样记载。他因军功官居并州刺史,封侯,后来成为雄据西北的一方势力。董卓大权在握后只懂淫乱宫廷、残害百姓。他喜用残酷手段对抗异己。当山东诸侯联军讨卓时,他决定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有千年历史的洛阳便成

  • 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只在位七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给了

    曹魏开国皇帝曹丕只在位七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