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提倡节俭规定衣饰不得华丽

曹操提倡节俭规定衣饰不得华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3/12/22 3:26:15

曹操提倡节俭规定衣饰不得华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一面残杀生灵,一面对当时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出一定的同情。在连年征战之时实施了一些仰制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在政治上表达出对仁政的响往。

面对当时北方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他写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著名诗句,对当时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反映,寄托了他对民众一定的同情。在另外一些诗作里,他表达了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的强烈不满,希望有一个“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人民富足的“太平盛世”,表达出他对仁政的期盼。

曹操的这些思想从他的一些政令中也反映出来。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回老家,目睹一片凄凉情景,在其令中说:“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忄妻怆伤怀。”为此,决定给死亡将士家属死绝者对其亲戚授田赐牛,立庙祭祀先人。建安八年(203年)秋,下令说:自动乱以来,“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亡。”因命郡国修建学校,兴办教学。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又下令对死亡吏士家属予以抚恤,说自举义兵以来,军士出征频繁,或疫死、战死,“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己也。”

正是由于对人民的苦难有一定的同情心理,中原平定后,他下令对河北百姓免除当年租赋,采取抑强扶弱措施抑制豪强,扶助弱民,禁止民间报私仇,禁止厚葬,皆一一立法。鉴于当时军粮匮乏,他最先让军队屯田开荒,在三国时代首创屯田制,并在自己的魏都邺县(今河北临漳县)“亲耕藉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北方发生疫病,第二年,曹操下令:男女吏民凡女年七十以上无夫无子者,十二岁以下无父母兄弟者,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其终身生活均由公家供给;幼童到十二岁止家贫无力抚养的,由公家按人贷给粮食。

曹操还提倡节俭,规定衣饰不得华丽,官吏们一时以穿破旧衣服为时尚;规定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一律都葬于高处瘠薄之地,不得大搞陵园,并从简改革送终制。他自己以身作则,送终衣服只备四箱,平时“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暖,无有缘饰。”曹植妻子衣着较为华丽,被曹操看见了,以违反家规赐死。

曹操的这些举措,其基本出发点固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毕竟反映了他为政以德的一面。既有宽容之量又患多疑之病

在待人处事特别是在用人方面,曹操也表现出他政治上的双重品格。一方面,他不念旧恶、不计私仇,用人待人十分宽容,豁达大度;另一方面,又猜忌多疑,心胸狭窄,常常翻脸不认人,令人有伴君如伴虎之感。

在不念旧恶、器量广大方面,他对陈琳张绣这样骂他祖宗、杀他儿子的人也一样任用。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后由京师避难冀州,为袁绍起草文稿,曾写檄书历数曹操罪行,骂及曹家祖宗三代。袁绍兵败后,陈琳为曹操所有,曹操说:你当初为袁绍写文稿,只讲我的罪状也就算了,为何涉及到我父亲、祖父?陈琳谢罪,曹操爱其才而不予追究,任用他为文书。张绣原是董卓部将张济的侄子,很会打仗,张济死后张绣接掌军权,引兵至南阳,投降曹操,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率众反叛,突然围攻曹操住所,曹操仓忙之间逃生,中箭受伤,差点掉命,长子曹昂因将坐骑让给曹操而遇难。后来,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率兵归降曹操,曹操十分高兴,不计杀子之仇。

为了广揽人才,曹操对归降将士都不咎既往,量才使用,对部下的过错有时也能原谅。官渡之战时,曹操部下和朝中不少人暗中给袁绍写信通好,袁绍兵败后,这些信件落到曹操手里,写信的人都惶恐不安,曹操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他说:当时袁绍强大,连我自身也难保,何况众人乎!

曹操一面表现出豁达大度的容人之量,一面对稍有触犯自己的人或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人又毫不留情,诛杀了一些当时的著名之士。如孔融杨修崔琰娄圭等。杀孔融主要是因为政见不合,杀杨修则因为曹植失宠。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常跟曹操唱反调,曹操不能容忍,在南征荆州之时借故把他杀了。杨修跟曹植的关系密切,曹植失宠、曹丕立为太子后,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以泄漏军情的名义将其收斩。崔琰直言敢谏,很有威望,曹操原先对他很赞赏,后来曹操认为他出言不逊,诽谤自己,将其赐死。娄圭少时就跟曹操有结交,跟随他多年出谋献策,屡次立功,曹操也常叹:“子伯(娄圭字)之计,孤不及也。”后来,只是对人说了句人生在世当自己有所作为,不要羡慕曹操父子,就被杀头。崔琰的同事毛王介,担任选举之职很有成绩,得到曹操的肯定和支持,因为对崔琰之死有所怨言,曹操就大怒,要将他处死,后经大臣们求情,才免于一死,被免黜回家。

曹操对触犯他的人肚量之小,还反映在对待荀或这样的大谋士、大功臣上。荀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在迎献帝、破袁绍等重大决策中都起了关键作用。他的人品也好,是当时“德行周备、名重天下”,为海内英俊都尊崇的长者。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论功行封时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说是“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荀或字)是也。”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认为曹操应进爵为国公,征求荀或意见。荀或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由此对荀或十分不满,不再信任,有意冷淡,以致荀或忧郁成病而死。关于荀或之死,还有另外一种记载:荀或病后,曹操赠送给他一提食物,打开一看是个空器,荀或于是饮药而卒。见荀或传中引注的《魏氏春秋》。只因他不赞成曹操进爵为国公,曹操就一点不念前功,给他脸色看,让他活不下去。荀或一死,曹操次年就当上了魏国公。官渡之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后,为打败袁绍立了大功,许攸居功自满,得罪了曹操,也被杀害。

曹操政治品格上的双重性,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总起来看都是出于政治需要,其思想根子则是他所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是凡个人第一的政治人物,大致都有这种双重人格的特征。作为汉末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有不少方面是应当肯定的,但就其双重性的政治品格来说,无疑是不值得赞扬的,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双面人的一种警示而已。

标签: 衣饰

更多文章

  • 三国10大经典单挑:三国演义最强武将单挑大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单挑

    三国10大经典单挑:三国演义最强武将单挑大对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完全按照演义中的正面描写No.10赵云vs文丑演义第七回公孙瓒与袁绍战于磐河,白马将军公孙瓒被河北名将文丑杀得大败,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正在这危机关头,忽见草坡左

  • 揭秘赤壁之战:曹操的兵马真有自己说的八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兵马

    揭秘赤壁之战:曹操的兵马真有自己说的八十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原蒲圻市)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

  • 刘备为何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背后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荆州

    刘备为何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背后的隐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荆州一直是蜀汉与东吴的矛盾焦点,这种矛盾在关羽被杀、荆州失去以后得到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三国时代的结束,那么孙权为什么看中荆州并志在必得,荆州的归属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隐情呢?一,荆州到底归谁董卓乱政时,各地纷纷起兵讨伐,此

  •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史:历经九十六年迎来真正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汉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史:历经九十六年迎来真正的统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末年分三国,那是一个你打我,我打你的年代,领土子民就是这些乱世袅雄的身家性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领土变化。公元184年,随着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起义持续了4年,这是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直接原因。公元200年

  • 三国史上地缘战略有误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史

    三国史上地缘战略有误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位公认的军事家。然而北伐屡屡失败却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走进了陕西的汉中一带,就可以看到,大山深处的道路险窄异常,就算是在现代条件下,靠蜀道维持数十万众的粮食补给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在汉朝末

  • 三国乔国老叫什么 乔国老的女儿大小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叫什么

    乔国老叫什么三国时期,主要讲述的是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所以在三国中,主角向来都是男人,极少有女子在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大小乔、貂蝉、甄宓和孙尚香。前四个是三国四大美女,后一个是吴国公主,蜀国主母。而乔国老又与其中三个有着切不断的关系。那么乔国老叫什么呢?他与这几位乱世红颜又有什么关系呢?乔国老剧照乔

  • 寸功未建难立足: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发

    寸功未建难立足: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徐庶深感刘备知遇之恩,从此他在曹营对政事始终一言不发。”这段故事衍生出一个歇后语&ldqu

  • 一句脏话改变三国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句

    一句脏话改变三国史读国学长心眼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家室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

  • “阿斗”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还是有其他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阿斗

    “阿斗”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还是有其他隐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继承事业成为了蜀国的皇帝。刘禅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有诸葛亮等人的尽心辅佐,在诸葛亮等人相继辞世后,蜀国也渐趋衰落。后来,魏军攻入蜀国,刘禅很快选择了投降,被俘虏到洛

  • 揭秘:三国历史上那一场干儿子与干女儿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干儿子

    揭秘:三国历史上那一场干儿子与干女儿的较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太师董卓有个干儿子名叫吕布,那是数一数二的大英雄,曾打遍天下无敌手,虎牢关桃园三英雄都奈何不了。司徒王允有个干女儿,名叫貂蝉,那是一个绝世美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唱歌跳舞,更是活脱脱的超女,没有第二个女孩子能比得上。如果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