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宦官的那些事儿

唐代宦官的那些事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15 16:55:09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历史上宦官擅权,与王室骄奢成正比。东汉、唐、明三代皆是。西汉与宋代之王室,皆能制节谨度。东晋南朝王室不像样,故均无宦寺擅权。”

魏征说:“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有时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唐太宗深以为然,因而定制,所设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长官,阶四品。直到高宗永淳年间(682~683),计70余年,宦官尚无权,仅守卫宫门、打扫宫殿、侍奉皇家衣食等。武则天时,宦官人数稍有增加。到唐中宗嗣圣年间(684),宦官已有3000人,授七品以上官阶的达千余人,衣紫者尚少(唐制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绯,五品服浅绯)。到唐玄宗时,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约有宫嫔4万人。从当时的诗词中,也可见一斑,白乐天《长恨歌》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杜甫《剑器行》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句。后宫妃嫔、宫女人数的增多,为她们服务的宦官,自然也就多起来,加之玄宗重视宫禁,宦官稍称职者,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故当时宦官黄衣以上3000人,衣紫者千余。唐代开始,又称宦官为太监,明代称宦官衙门的长官为太监,清代均称太监了。

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唐代部分指出:“唐玄宗在士族阶层外,扶植起宦官阶层作为行施统治术的核心,这是唐政治上最大一个变动。”唐玄宗认为,宦官多幼年被阉入宫,无亲属家族,这种人可靠,对皇室最忠实、最顺从,将权力交给这些人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唐玄宗对宦官的信用为唐后期宦官操纵朝政奠定了基础。

玄宗中后期,宦官预政现象已曰益突出。军事上,宦官握有实权,常常率兵出征。如宦官杨思勗,多次奉诏讨伐叛乱的南方少数民族,杀戮无数,因“军功”封为“辅国大将军”(正二品)。后又加封“骠骑大将军”(正一品)称号,封虢国公。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要数高力士了。高力士自幼被阉入宫,开元加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统管所有宦官。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生活糜烂,不理政事,于是外间进秦文表,均由高力士拆阅,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请示玄宗。一时权倾朝野,俨然成了皇权的化身。

安史之乱后,宦官更广泛地跻足政坛,逐渐形成左右朝政的势力。肃宗和代宗执政期间,掌大权的三个宦官是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

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奔蜀,李辅国随太子李亨到灵武,劝其即位,以系民心,以利平叛。李亨即位为肃宗,擢李辅国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御前符印军号,均由他掌管。安史之乱后,又封李辅国许多重要官职,权势愈甚。肃宗又怕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功高盖主,派宦官鱼朝恩为监军、封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管九节度军事。762年,李辅国与另一宦官程元振,杀害肃宗皇后张良娣,拥立太子李豫,惊死肃宗。

李豫即唐代宗,即位后,虽然利用宦官内部矛盾杀了李辅国,却仍宠信程元振和鱼朝恩,以程元振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程元振因拥立代宗有功,故专制禁军,权势更重于李辅国。这时,宦官虽掌军权,还未制度化,到唐德宗时,情况进一步逆转。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朝廷,攻打襄阳,逼近东都洛阳,唐德宗急调宣武军助守。泾原(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蒲河以西地区)兵5000多人过京师,因无犒赏,兵士哗变。德宗征召禁兵,竟无一人赶到。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率100多人保护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变平定后,德宗不再信任领兵大将,特置左右护军中尉统帅中央禁军神策军,并派窦文场、霍仙鸣任左右护军中尉。这支军队迅速发展到15万人,控制了京畿地区。代宗时曾一度取消了宦官监军制度,德宗受兵变刺激,又恢复宦官监军制度,这就使宦官操纵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权制度化了。

代宗朝还用宦官做枢密使,“承受诏旨,出纳王命”,实际上代替皇帝处理政务。这样一宋,军权和行政要权均落在宦官手中,宦官专权的局面逐渐形成。两中尉、两枢密使成了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宦官大权在握,于是便操纵了皇帝的废、立、生、杀。从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杀死,到903年,唐朝共有8个皇帝: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这8个皇帝除敬宗是以太子继位外,其余都是宦官拥立的。宦官每拥立一个新皇帝,就要废去或杀掉原来的嗣君,罢免杀掉一批朝臣和对立的宦官。皇帝已完全成了宦官手中的傀儡了。

朝廷大臣的进退用舍,也经常受到宦官的操纵把持。李鄘、皇甫镈等勾结宦官吐突承璀而官至宰相;大诗人元稹也是交结崔谭峻、魏引简而当上宰相的。而宦官所不满意的宰相大臣们,也受尽排挤,如文宗时的宰相李石,宦官就派人行刺他,硬把他逼下台去。唐代宦官“自贞元之后,威权曰炽,兰锜将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帅,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当时,宦官权势之大,财力之强,令人侧目,“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从中可见宦官巧取豪夺、霸占民田民财之一斑。特别是唐德宗时由宦官主持的“宫市”,借口为宫中采办货物,掠夺民财:“时屡有中官、于京城市肆,强买人间。率用直百钱物,买人数千钱物,仍索脚价,及进奉门户(门包钱),谓之宫市。”着名诗人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就是揭露宦官横行宫市的。

唐后期宦官操纵军政大权,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和反对;有的皇帝也不甘心于长期受制于宦官,而支持朝臣反对宦官的斗争。因宦官办事机构在北面宫城,朝臣衙门在南面宫城,所以人们又将宦官与朝臣的争斗称为南北司之争。唐后期,朝臣与宦官集团经过几次抗争,最终归于失败。

“永贞革新”就是一场朝臣在皇帝的支持下,夺取宦官集团权、加强封建统治势力的斗争。贞元二十一年(805),顺宗即位,信用王坯、王叔文。二人均为顺宗做太子时的侍读。顺宗用王坯为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当时,顺宗生病不能讲话,由宦官李忠言和昭容牛氏侍奉左右。于是二王内结李、牛二人,外荐吏部尚书韦执谊为相,又结交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有识之士,共谋革除时弊,打击宦官权势。

标签: 宦官

更多文章

  • 萧皇后让帝王哄抢60年 年近五旬竟能迷倒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她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政坛媲美,却毫不逊色于历代皇妃,她凭借自己的美貌聪慧,被六个皇帝疯抢了60年。她就是萧皇后,一生经历6次婚姻,曾是母仪天下的隋炀帝皇后,做过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最后被唐太宗纳为昭容。萧太后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

  • 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武则天唯一不能超越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孙

    武则天,一生永远无法超越的两个人,一个是李世民,另一个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千古一帝,雄才伟略,十六岁便横刀立马、名扬天下。运筹帷幄,玄武政变,开创大唐盛世,造就华夏民族璀璨历史。他薄情、亦多情。长孙皇后,小名观音婢。生于开皇二十年,卒于贞观十年,只有36岁。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当时

  • 为避免自己沉溺后宫,简单粗暴的做法堪比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宫

    后宫针对许多皇上而言,是1个大中型的墓葬,许多皇上都由于后宫的事儿而断送了自个的皇朝,可是有很多的皇上由于沉迷于后宫不能自拔弄得中国各省生灵涂炭。我觉得有许多的皇上都沉溺于后宫,比较知名的将会就是说隋炀帝了,那位隋炀帝被当做教材通常新一代新一代的往下滴传,看得见其太过水平。唐代的李隆基都是这般,每日

  • 他本与皇太子之位不相干,却出现意外成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太子

    唐朝历史上带一名本性软弱的皇太子,他就是李治。他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大儿子,妈妈是长孙皇后,然而依照封建制度的宗法制度,储君都要立嫡子,无嫡才立长。李治的哥哥李承乾即是嫡子,也是长子,所以唐太宗登基后,李承乾被立为太子。那么为什么后来李治成了太子呢?那么唐太宗又是怎么考虑的呢?李治成为太子的原因有三点:

  • 唐太宗李世民对她一直难以忘怀 这究竟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她

    文德皇后最让我们熟悉的名字其实是“长孙皇后”,“文德皇后”是她去世后的谥号。17年前我读初中时用的历史课本里,专门用了两页纸记载李世民的皇后有多贤德,说她与李世民一个后宫一个前朝,齐心协力打造了让后世啧啧赞叹的贞观之治,她也是为数不多能上历史课本的皇后,其贤德可见一斑。长孙一族系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设计“一夜情”逼父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夜

    作为一个自幼在军旅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满了坚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观自己的父亲,的确,父亲在避祸,在韬光养晦,但绝不会扯旗造反。为此他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做个时代的强者,决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作为唐国公之子,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黑白两道通吃,长孙顺德、刘弘基等杀人亡命之徒,都被他藏起来,以备不

  • 贤后长孙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杀光兄弟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孙

    导读:她如果真的“贤”,信仰那些君臣规则,按照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礼法,这位贤妻会劝诫当时的秦王不要这么做;她如果真的“好”,按照她平时“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的孝顺,按照平日她对姐妹们“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药资之,下怀其仁”的仁慈,这位好儿媳、好姐姐、好主子怎么会去劝勉自己丈夫做如此凶恶残忍之事?

  • 上苑桃花朝日明--记唐朝文德皇后长孙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德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一阕《春游曲》飘荡在春光烂漫的桃花林深处,婉转、清亮地唱响了唐朝女性的最初声音。以我来看,《春游曲》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构成了一种隐喻。上苑桃花明媚鲜妍的意象和“

  • 被誉为神武皇帝的李隆基,为什么在晚年如此凄凉,落得个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武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的历史可堪称为官史,一直以来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关于她的情史,她的无字碑,她一生的政绩,她的儿女皆是被人们所研究的对象。武则天一共有6个子女,而女儿们的性格颇为和她相似,尤其是太平公主,但是她的儿子们大多都随了他们的父亲李治,软弱无能。而作为最终继承唐朝节氏江山的唐玄宗,也是我们后人褒

  • 【唐朝·白居易】香山居士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香山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宽夫诗话》,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着名诗人白居易晚年,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歌。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有个事情最能说明问题,他曾经对李商隐说:“我死了之后,如果能投胎做你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死去数年之后,李商隐果然生了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