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重大事件:安史之乱

唐朝重大事件: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3/12/16 13:52:48

开天盛世的唐朝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唐玄宗对此并无认识,依然贪图安逸,沉湎酒色,宠信权奸,以至乐极生悲。唐朝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盛世危局一步步逼近,最终在公元755年爆发了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天宝后期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

政治上奢侈腐化,宰相任用非人。经开元与天宝初期的盛世升平,晚年的唐玄宗陶醉于取得的政绩,逐渐荒怠朝政。他宠幸杨贵妃及其亲党,生活奢侈,“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宰相李林甫奸佞阴险,以口蜜腹剑着称于史,他“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因其妹杨玉环得宠而进位宰相,杨国忠善辩,为人轻躁,既无威仪更无才能,对同僚颐指气使,身为百官之首又兼40余使职,处事则“责成胥吏,贿赂公行”。玄宗一心享乐,委政事于臣僚,又所任非人。在李、杨操持之下,朝政日渐败坏。

军事上内轻外重,地方节度使尾大不掉。节度使始置于睿宗时期,为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权力有限。玄宗时期,为了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先后设置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平卢、范阳等十个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既管军政,又兼管地方民政与财政,权力大增。天宝后期,中央军备空虚,边境兵员却因募兵制的推行而迅速膨胀。天宝元年(742),全国兵士总数约57万,边镇节度使掌握的兵力就达49万,中央仅有8万。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逆转,为1∶6,形成了内轻外重局面。节度使权力的增强和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为地方反叛中央提供了条件。

节度使用人失策。唐玄宗开元中,为防止新兴的契丹、回纥入侵,加强对境内部落和种族的控制,唐朝一方面采取以蕃制蕃的策略,任用蕃帅镇压各族的反抗和动乱,另一方面又听信李林甫关于节度使全由归化胡人充任的建议,而多用胡人为节度使。安禄山等得到重用,他们阴图不轨,暗中积蓄力量俟机反叛。安禄山叛乱前,身兼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平卢(治营州,今辽宁锦州西北)、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辖有今内蒙古南部,辽宁、河北、山西等省的广袤区域,拥有18万军队。

社会矛盾加剧。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均田制名存实亡,众多农民失去土地,社会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也愈演愈烈。其间有李林甫与太子李亨之间的争权斗争;有安禄山与李林甫之间既勾结又矛盾(安禄山通过李林甫的扶植与玄宗的宠幸而迅速壮大力量);李林甫死后,又有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争宠斗争。杨国忠没有能力制服安禄山,便向玄宗告发安禄山将要造反,并多次激怒安禄山,促其快反,以证实自己所言不错。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叛乱。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初九早晨,安禄山聚集所部及同罗、契丹等部兵力15万在蓟城(今北京西南)发动叛乱,叛军以诛杨国忠为名,迅速引兵南下,兵锋直指洛阳。由于唐军毫无准备,安禄山叛军又是突然袭击,河北州县迅速落入安禄山之手:“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资治通鉴》卷217,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叛军23天就打到黄河岸边。十二月初二,叛军自灵昌(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一举攻下灵昌郡。随后,叛军大举围攻陈留(今河南开封),“虏骑十万,所过杀戮,烟尘亘天,弥漫数十里”,三天后,陈留太守郭纳投降,安禄山杀陈留降兵万人,然后从陈留引兵向西,攻打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太守崔无诐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敌我力量悬殊,十二月八日,荥阳城破,崔无诐被杀,安禄山叛军乘胜直逼洛阳。镇守洛阳的封常清感到事态严重,遂亲领大军在洛阳东大门武牢阻挡叛军。安禄山以铁骑为先锋对武牢发动猛攻,唐军大败,退守洛阳。叛军紧追不舍,迅速包围洛阳城。十二月十二日叛军对洛阳城发起猛攻,封常清统领的唐军节节败退,最后率领残兵败将经陕郡退至潼关,洛阳陷落。从范阳起兵到攻占洛阳,安禄山仅用了34天。占领洛阳之后的安禄山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筹划称帝。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安禄山终于在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初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自称“雄武皇帝”,建国号为“大燕”,年号为“圣武”。

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建制的同时,唐朝利用叛军攻击松懈的有利时机,迅速组建了以哥舒翰为元帅的十多万军队,部署在长安的门户潼关。哥舒翰采取守而不战,以逸待劳的战术。叛军多次进攻潼关,都无功而返,安禄山对此深感苦恼。很明显,如果唐朝能继续死守潼关,各地勤王之师一旦汇聚,叛军就很难再有所作为。但是,宰相杨国忠惧怕哥舒翰功大威胁自己,他利用玄宗急于求胜、收复洛阳、平定乱军的心理,怂恿玄宗命令哥舒翰出潼关作战。六月四日,哥舒翰在上奏申论无果,君命难违的情况下,被迫出关。六月八日,哥舒翰与安禄山部将崔乾祐战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南,唐军大败,哥舒翰仅带数百骑逃回潼关。崔乾祐乘胜追击,于第二天攻陷潼关并俘获哥舒翰。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唐朝君臣暴露在叛军眼皮底下,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于六月十三日逃离长安,出走成都。

六月十四日中午,玄宗一行到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北),在这里发生了着名的马嵬驿之变。当玄宗与扈从禁军到达马嵬驿时,时值中午,暑日炙烤下“将士饥疲,皆愤怒。”把目标指向了宰相杨国忠,将士将安禄山叛乱之祸、天子奔逃之羞、人民遭受兵革之苦都归咎到杨国忠的身上。龙武将军陈玄礼等人以杨国忠与胡虏谋反为借口,率将士杀死了杨国忠一家。玄宗明知杨国忠作了冤死鬼,迫于群情激愤的形势,也无可奈何,为平息事态,他还对杀害杨国忠的将士进行了慰劳。随后,玄宗下令收队前行,但“六军不散”,将士们围着驿站不肯从命。玄宗顿觉不妙,立即派高力士去宣问,将士们回答:“贼本尚在”,陈玄礼一语道破天机:“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在众怒难犯,自身难保的紧迫关头,玄宗虽知“贵妃诚无罪”,却也不得不“命(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资治通鉴》卷218,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杨贵妃死后,玄宗再次对兵变将士进行安抚,马嵬驿事变在陈玄礼等惊天动地的“万岁”声中落下了帷幕。

标签: 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关系混乱!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没有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在史学界,有脏唐乱宋的说法。什么意思呢?这两个朝代,男女关系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说玄武门政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杀死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还霸占了三弟的媳妇杨氏。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但实际上李隆基霸占的是自己的儿媳。这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有学者专家是这么解释得,李氏这一皇族

  • 《西游记》中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让唐僧去取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游记

    《西游记》的主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唐三藏带着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其实是李世民先提出来的去取经,并且千金买了禅杖、袈裟,送给唐僧,让唐僧无法拒绝。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李世民一定要去取经呢?话说太宗死了以后呢,通过魏征生前的打点,找到了判官

  • 李世民力排众议不杀此人 从此大唐多了一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唐

    历史上要有作为的皇帝有很多,但是对于开国名将好的却真的没有几个,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了,靠着自己的信任,他收服了许多的名将,虽然他们出身都不好,但是仍然是无条件信任,所以说,唐太宗时期也是名将最多的时候,今天的这个人就是因为李世民信任他,然后他也多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这个人就是尉迟恭。尉迟恭是

  • 武则天选太子:两难的继嗣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继嗣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帝家也是如此,身为皇帝一怕不能善终,二怕不能善后,不能善终是唯恐有子孙作乱,身造横死,不能善后则是担心后续无人或所托非人,以至于断送了大好江山。男皇帝是如此,女皇帝在这个基础上更多了一层忧虑,我到底算哪家人?从开国的高祖李渊起,唐朝皇统下的男性皇帝有20位,而圣神皇帝武则

  • 【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天竺,法相大宗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相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代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师之生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其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

  • 历史专家:其实李世民爱徐贤妃竟胜过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因嫉妒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暗暗了断与媚娘的姐妹情,正式迈入极尽手段背地里陷害媚娘的道路。这位曾经温婉善良的徐姐姐彻底变身阴险蛇蝎女,让不少观众恨得牙痒痒,于是就出现追剧观众连连刷屏为武媚娘着急、鸣不平的局面,“媚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徐慧一直在背后那么忙?”“李世民,徐

  • 大唐第一美男子,为什么连武则天的女儿和母亲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唐

    众所周知,我国有四大美女。许多人也了解我国四大美男或十大男神,四大美男最常用的叫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二种叫法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我国古代十大美男的叫法,包含潘安、卫玠、子都、宋文公、宋玉、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可是这种全是我国周朝和北魏南北朝时期的男神,而说到唐

  • 叛国将领处决前求李世民留妻儿性命,太宗做了奇葩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妻儿

    “飞鸟尽,良弓藏”。开国君主在得天下后,往往会屠杀功臣。而24岁已经平定天下的李世民,似乎从来不杀功臣。但凡事也有意外,侍奉唐太宗许久,高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就被唐太宗以谋反罪处死。伏法前,侯君集请求唐太宗:“看在我侍奉您这么久的面子上,请你留我妻子和儿子一条命。”对于老战友的请求,李世

  • 武则天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可以看出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病逝后,太子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结果就在李哲“服丧守孝”期间,武则天重用裴炎等人,牢牢掌握了朝中大权,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武则天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圣”,把李哲“请”下了皇帝的宝座,立李旦为皇帝,随后武则天自封为圣母神皇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李

  • 李世民用几根胡子 让他死心塌地效命疆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疆场

    在中国历代演义中,几乎都会有几位能掐会算的智囊形人物。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吴用、《大明英烈传》中的刘伯温等。在《隋唐演义》里也有这么一号人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他的名号叫做徐茂公。说起这个徐茂公,在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过他本名叫做徐世绩字懋功。与演义中不同的是,这位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