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贞观之治背后真相:是隋朝遗产养肥李世民?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是隋朝遗产养肥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59 更新时间:2023/12/17 12:24:52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差距可以想见。

隋朝时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着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纵观历史,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开创大运河,利在当时,功在千秋。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纵然是真的有什么“贞观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刚刚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点醒过神来了: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啊?

高履行回答:当时的户口总数,是870万户。

李治大惊:你是说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道:那隋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当时有这么高的生产力吗……我明白了,贞观之治,就是带着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足够50年吃的粮食……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余下来的人口,尚不足大隋开皇年间的十分之一。而大隋时代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来的足够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的粮食,就构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大唐贞观年间的人口并没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可能达到隋开皇年间的50%,而这就意味着,隋帝国时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

总而言之,史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任何人,哪怕是让隋炀帝再回来,也同样会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

标签: 贞观之治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竟然爱上嫁过5次的48岁“半老徐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半老徐娘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好女徐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尽心尽力治理国家数十年。在她执政期间,社会稳定,老百姓的生活稳定殷实,创造了奇迹。武则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她对国家的业绩远大于私人生活的不俭。徐惠比武则天小3岁,继武则天之后被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她为人善良淳朴,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武则天的姨娘杨氏

  • 唐朝藩镇与宫廷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藩镇

    唐朝的皇帝第一章皇帝制度和唐朝概说第二章高祖李渊第三章太宗李世民第四章高宗李治第五章中宗李显第六章睿宗李旦第七章玄宗李隆基第八章肃宗李亨第九章代宗李豫第十章德宗李适第十一章顺宗李诵第十二章宪宗李纯第十三章穆宗李恒第十四章敬宗李湛第十五章文宗李昂第十六章武宗李炎第十七章宣宗李忱第十八章懿宗李漼第十九章

  • 趣闻:唐太宗李世民与390名死刑犯的“死亡之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死刑犯

    一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唐太宗李世民带领大臣到民间体察民情。在一个叫徐家庄的地方歇息时,他隐隐约约听见有哭泣声,掀开轿帘一看,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一位老妇人领着两个小孩正在耕种,其中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大声哭叫。看着这老的老,小的小,李世民有些生气了,这家壮劳力呢?怎么让老人和小孩

  • 唐朝最幸运的公主,性格泼辣却过得比谁都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泼辣

    唐朝是封建历史上女性权利最高的时候,仅这一朝产生的女性谋略家比以往乃至后朝的很多朝代都多,女皇帝、公主、女丞相等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女性地位空前提升的唐朝,诞生了许多有谋略、有作为、有野心的公主。她们都以自己鲜明的特色,或褒或贬地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她们,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唐

  • 唐代永贞革新与南衙北司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之争

    宦官专权骄横,引起皇帝和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官和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顺宗和文宗时期的两次斗争。永贞元年(805年),李诵即位,是为顺宗,他任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进行政治改革,史

  • 李世民称他:“雄武之姿”原本英雄盖世如今为何骂名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骂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原本英雄盖世,后世却骂名不断,这是中国政治因素和《三国演义》的误导所致。曹操这么一位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评议不断。《三国志》作者陈寿在《武帝纪》末评道

  • 此女嫁了6个帝王,她命中犯桃花,年近50还让李世民恋恋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忘

    奥黛丽赫本可能是很多男性朋友们心中永远的女神,她优雅大方,哪怕年华早已逝去,依旧迷人。我国古代也有一位堪比奥黛丽赫本的女子,她比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还要让人神魂颠倒。虽然,对于历史她没有多少功绩,也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的一生,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女性魅力。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啥史家说他像一只猫头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家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所有儿子,尉迟恭佩甲带刀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哭着含住李渊的乳头不放。《旧唐书》作者评价道:言生床笫,祸切肌肤。《鸱鸮》之咏,无损于吾。意思是说,由于李渊嫔妃的挑拨离间,李世民向李渊汇报李建成淫乱后宫,因此才导致兄弟相残。那么《鸱鸮》之咏,无

  • 李世民为何没有封禅泰山?只因他生了一种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泰山

    贞观六年正月二十,群臣再请封禅。此时相距武士彟提议只是刚过了一个年,可见群臣由武士彟的试探摸准了李世民的脉,知道他想搞。李世民说,你们都觉得封禅挺好,但我以为不然。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么即使我不封禅,又对我的功业有何损失呢。当年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说汉文帝就不如秦始皇吗。何况无非祭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