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李世民关于玄武门之变隐藏了什么?

揭秘:李世民关于玄武门之变隐藏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4/1/10 7:32:40

玄武门事变是我国古代兄弟夺位的经典案例之一,大家都知道结果是秦王李世民赢得了胜利。向来历史都是有成功者所,那么,李世民究竟在这件事情背后隐藏了什么。

写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利者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动了不少手脚,因此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史书上记载李建成兄弟暗中谋害秦王,但我认为这件事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做得确实不厚道,李建成应该没有杀李世民的决心,后来历史开始丑化李建成,这恰恰显示了太宗的心虚。所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位被太宗忌惮不已的太子李建成。

而且关于李建成,民间的传言多有谬误。李建成如今一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就是一酒色之徒,真是可怜!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比他可好色多了,而且还从不注意影响,于是“纳谏”之外留下“唐宗好色”的“美誉”。李建成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这已是史学界公认的了。但是他比不上李世民,我也这么认为,李渊他都比不上的。不过治国理政的才能倒很难说,因为贞观之治的制度基础就是武德年间打下的,只是当时李建成在老爹身边究竟做出了些什么贡献也不得而知。而在军事谋略和政治谋略上,李建成恐怕就远不如李世民了。

这一来嘛,是因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实在太强了,整个历史上都没几个能跟他比肩的,所以很难想象与之同时代的除了李靖竟还有一个李建成堪与其相比。二来李建成本身在军事上也没有多大建树,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每逢战事就主动请缨,李建成就懒得跟他争了;另一方面则他提出过一个馊主意:迁都避突厥。李渊当时头脑发热竟也一时同意了。要真这么做,关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突厥兵来搜掠,幸亏李世民又积极劝谏了回去。

但是,李建成有一点很好,跟与他的出身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无赖皇帝刘邦有点像,就是“好谋能听”。有三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李渊在隋大业十三年起兵望关中进发的途中,遇上大雨,粮草难继,前方镇守霍邑的宋老生是一员猛将,后方又传来刘武周将要联合突厥袭占太原根据地的消息。这时李渊想要退兵回太原再作打算,很多将领都表示赞同,关键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慷慨陈辞,仍是说不动李渊,却把李建成说服了,表示赞同。

而第二件事,则是李渊初得关中,由于洛阳有内应,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攻打洛阳,很快便陷入了僵局。李世民再次分析形势,认为“关中未定,虽得东都亦不能固守”,不如回去算了。当时的关中割据势力还有西秦霸王薛举父子,而洛阳的守将王世充又是群雄中军事能力最出色的,洛阳附近则还有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军在等着坐收渔利,所以这个建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李建成作为主帅,听了点点头,认为弟弟说得有道理,立马撤军了,路上又听李世民的设下埋伏,让前来追击的王世充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三件事,是李建成去平定刘黑闼的二次起义时,听从了窦建德的降臣魏征等人的建议,采取剿抚并行的战略方针,终于彻底平定了河北,并由此在河北获得了极高的威望。这一手,比先前纯粹的残酷镇压要强多了!

除此之外,李建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很能得人心。当李渊带着李世民在太原为起兵作准备时,李建成就带着李元吉和李智云在河东结交豪杰,为起兵拉人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有不少部将在见到李建成的人头后仍肯为之“死难”,而河北更是立刻大乱。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李建成有“人杰之表”,能得“士民之心”。这当中,很可能还因为他的性格“仁厚”(拥有这种性格的人,通常不会傲慢辱人,反而多数能够折节下士),这又可以从两件事中看出。第一件事,就是有回李世民去齐王府,李元吉执意要趁机除掉李世民,却遭到李建成的极力劝阻,气得李元吉大叫:“我这么做是为了谁呀?还不都是为了你!”

当然这件事有一大缺陷,就是李建成这时候不杀李世民也不一定就是因为不忍心,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计划好就仓促下手,父亲李渊震怒之下,很可能会废掉他和元吉,更立他子(反正李渊做了皇帝之后儿子越生越多,其中也不乏出色的)。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击退其部将之后,就立即按计划带兵进入皇宫,胁迫李渊交出实际政权,这才保得大位不失。

而第二件事是一个旁证,魏征显然给他出了不少狠主意,虽然不一定就是致李世民于死地的,但肯定也不会让李世民好过到哪儿去!但是李建成并未采纳。而这也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李建成其实从未想过要对李世民下杀手!

不过李建成的仁厚程度当然也很有限的。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为了逃难,只带上十六岁的元吉,扔下了十四岁的智云,结果智云被杀了。这当中具体发生过些什么事,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时间确实太紧迫来不及回邸招呼智云了之类,我们今天当然是不知道了。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有可能是因为智云跟他不是一妈生的。

综上所述,李建成也算是合格的继承者,而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伪君子。我们不是在抹黑唐太宗,而是要揭开历史的真相。李建成虽然死的挺冤,但皇位只有一把,至高无上的权利总是让人疯狂。不过也幸亏太宗继位后开创了一番伟业,否则建成兄就要死不瞑目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的五位功臣 第一功臣竟然遭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功臣

    李世民是唐朝最伟大的帝王了,其实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其实大唐的江山有一半都是李世民以及手下打下来的,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随着李世民的五位功臣,他们的下场都怎么样,有一位其实是最冤枉的,一位下场最惨,三位善终。排名第一的功臣无疑就是长孙无忌了,他的身份不仅是李世

  • 历史上十位弑兄夺位的皇帝,除了李世民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你还

    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之变”和宋朝发生的“烛影斧声”的故事。其实,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和赵光义二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

  • 惨败!唐朝开国第一战,“收唐兵死者为京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皇帝,是为唐高祖。消息传到陇西,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坐不住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是年六月,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忽然大举进兵,并且前锋已经到达径州(今甘肃径川)、幽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风翔)一带,直接威胁关中。告急的烽火连夜烧到了长安,刚刚建立,还立足未稳的

  • 李世民在位期间创造了一种职业,到底朝廷有多么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朝廷

    在古代,社会一般分为四类:人、农、工、商。阅读的出租车是最贵族,其次是农民阶级,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又是技工类,如铁匠、瓦工、木工、Tinker、商人的下层阶级,但现在的商人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和辛勤的汗水,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精英。到了唐代,李世民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女性只有从业者,后来成为女人的噩梦

  • 唐太宗李世民面对贪官,却为何要赏赐贪官?难道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贪官

    梦回大唐,醉仙李白横卧云石,吟诗作对;风情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大唐男儿驰骋沙场……尤其是唐贞观时期,国泰民安,不得不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替代的朝代,可以说在史册中经久不衰。自从李渊建立唐以来,就一改隋朝奢靡腐败的国风,文武百官齐心协力,百姓安居乐业。而后其子李世民即位,更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贞观

  • 杀兄夺弟媳一代明君李世民一生的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弟媳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我们知道李世民后来成了唐朝有名的皇帝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推向了世界强国之列,后来历代君王甚至

  • 唐五代江南经济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江南

    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自唐代开始经济渐渐繁荣,与全国各地发生了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唐以后,江南几乎成了唐朝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全国财政收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唐代以前江南经济的开发唐五代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秦汉、六朝以来经济开发的成果,是以秦汉、六朝生产力的发展作

  • 名相房玄龄身边的醋坛子何以震惊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

  • 德宗李适大事年表,德宗李适一生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年表

    德宗李适(公元742年~公元805年)在位时间:公元779年~公元805年曾用年号:建中、兴元、贞元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安葬地:崇陵公元742年,唐代宗长子李适出生。公元762年,唐代宗即位,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讨伐叛军,并进封为鲁王、雍王。公元764年,李适被立为太子。公元779年,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开元

    公元712年,唐睿宗让帝位给27岁的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之一。他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相姚宋,使唐王朝达到了极盛,史称"开元盛世"。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行;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