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李世民改史是真的还是谣言?

揭秘:李世民改史是真的还是谣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44 更新时间:2023/12/31 6:01:41

在中国的史书中,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

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是五代中后晋时期,新唐书成书于公元1060年,是北宋欧阳修一干人奉召编撰的,资治通鉴则成书于公元1084年,是北宋司马光私撰的。新旧唐书这两本较早的书对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描述比较客观,而资治通鉴里对李家父兄多有抹黑性描述,这就要辩证来看。但是请大家注意,《资治通鉴》并不是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也不包括资治通鉴。历代官修正史的第一手资料都来源于前朝史官记录帝王言行的起居注,但是起居注一般不外传,除了朝廷专职的史官外,外人很难接触到这些资料。

网上流传的李世民改史的谣言其源头是《资治通鉴》里记载的一件事,但是请注意,这件事在官修的新旧唐书均无记载。《资治通鉴》第197卷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

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委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原文是说李世民想反省警戒自己的善恶得失,查看自己的起居注,但是被大臣们拒绝了,他执意要看,大臣们就把删减的实录给他看,结果他发现实录里替自己多有隐晦,就命大臣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后来以直言进谏出名的诤臣魏征听闻此事后,还难得的表扬了太宗一番,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

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然后网络喷子们(怀疑是网络专门抹黑中国历史的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论者,可能是网特)据此借题发挥,以讹传讹,成了李世民改史。李世民都说了“史官执笔,何烦有隐?”,他会改史?

虽然李世民是第一个公开看自己实录的皇帝,但是他让史官把他这个举动记录了下来,也能说明他根本不怕人看,何况他要是真改了史,史书里干嘛还是记载了他亲手把李建成射死,他干嘛不改成其他人一箭射死的?胁父杀兄杀侄纳嫂这些人生最大黑点都直接记载了,还有什么是怕后人看的?

司马光的一家之言也是距李世民三百多年的二手资料,也没有其他人编写的史料佐证,真实性根本还有待考证,现在多数历史学者尚不能断言其真假,现在的网络喷子不知出于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不仅要坐实,而且还要无中生有的捏造谣言,可悲的是有一大票人不去考证原文,轻易相信了这种谣言,对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尽数抹黑了一遍。

标签: 谣言

更多文章

  • 揭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干过的十大恶心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十大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国力最强势、民众最富庶的朝代之一。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李世民不是完人。他的一生,也干过不少恶心事。总结一下,大致有下面十点:1、李世民本来是做不到皇帝的。因为太子不是他

  • 李世民为何要传位给性格软弱的李治?实际上是用心良苦,无奈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用心良苦

    李世民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子女很多。他共有14个儿子,20个女儿。在古代时期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下,可以进入储君行列的实际上就是他与长孙皇后生的3个儿子,也就是所谓的嫡子。他们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三个儿子中李治年龄最小,论宠爱程度他不如四哥李泰,论身份比不上大哥李承乾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真是因为杨玉环这一红颜祸水导致吗?事实上另有他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这一

    唐朝有这样一段着名的宫廷舞蹈-《霓裳羽衣舞》,传说故事是那时候唐朝皇帝李玄宗进行,随后由他的爱妃杨贵妃为他翩翩起舞,她们整天浮华背后,沉溺于富雅的华清宫,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沉醉在歌舞团当中,殊不知在这里一整片生机勃勃的鼎盛的身后,却潜伏着这场极大的危机,那便是安史之乱。在唐玄宗前期的时候兢兢业业,

  • 嫁过5个老公的“半老徐娘”萧皇后如何征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半老徐娘

    这可爱煞了李世民,或许是他从小就缺少母爱的缘故,他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更感受到一种类似姐姐与母亲般的温馨,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许抚慰。这就样,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转了一大圈回来又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

  • 皇帝带御医给他看病,转手就把药给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御医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有着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的手底下当然有很多为其效力的名将,这些能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武将,都是这些皇帝最为重视的人,正式有着他们自己的江山才得以安定。相信许多人都听说唐朝的猛将秦琼,也就是大家一直说的秦叔宝这个名将,毕竟秦琼是经常出现在荧屏之上,而且秦琼为唐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尉迟恭殴打皇弟 李世民说了什么让他畏惧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让他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尉迟恭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幸运星,在跟随唐太宗征战天下、夺取皇位的过程中,曾三次拯救其性命!从北邙山到临洺关,再到玄武门,从单雄信的长槊,到刘黑闼的重兵,再到李元吉的弓弦,如果没有尉迟恭,李唐王朝的历史真的可能发生改变。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恭被加封为吴国公

  • 唐朝贤后懿安皇后简介 懿安皇后与唐宪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后

    懿安皇后唐懿安皇后郭氏一生历经唐穆宗、敬宗等七代皇帝治世,其中五朝极尽尊贵,所谓七朝五尊,是唐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位贤后。懿安皇后简介唐懿安皇后郭氏(?-848年),名不详,华州郑县人,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之孙女,驸马都尉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郭氏一生历经唐穆宗、敬宗等七代皇

  • 18、懿宗李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唐懿宗李漼(833~873),宣宗长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藩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本名温。他虽是长子,宣宗并不喜欢他,所以,一直未立太子。其兄弟均在宫中,只有他郓王居住宫外。宣宗喜爱第三子夔王李滋,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病重时,将李滋托付给宦官、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

  • 揭秘李世民的儿子为何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雄厚的师资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呢?结果令人失望。李承乾同学表现恶劣,严重违反太子道德行为准则——如果要咱老百姓举出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唐太宗恐怕是不二人选。唐太宗却不能把治国的贤明用到父子关系上去。头任太子李承乾从一棵好苗变成一头魔兽,乃至于意图篡逆。李世民因此被史书数落贤明如此却不了解儿子!

  • 她是李元吉的王妃 为何却给李世民生下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生下

    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诛杀。事后李世民又将建成、元吉的十个儿子无论长幼全部处死,另外他竟然把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投入自己的宫中,其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还差一点被立为皇后,这是一段被刻意尘封的历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