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大哉,乾元”——元朝的建立

四、“大哉,乾元”——元朝的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17 更新时间:2024/1/6 8:36:28

蒙古军进入中原之初,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凡凭城抵抗的人,城破之日,除工匠外,不问男女老幼贫富顺逆,一律屠杀。被掳掠或投降的人,则被大批迁往漠北,能幸运地存活下来的人也是十无二三。在蒙古铁蹄的蹂躏下,金人统治的中原人口锐减。在1207年,蒙古人进入中原前,金全国有人户768余万户,而到蒙古大汗窝阔台统治的时期,人口竟然减少到100多万户。

从1251年起,忽必烈开始正式经略中原地区。为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推行汉法,重用儒士,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维持蒙古帝国的战斗力量,就必须保证人口的稳定增长。因此忽必烈首先从农业抓起。他到达中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请蒙哥将原来的税制加以变更,并且在黄河畔修筑5座粮仓,允许百姓直接纳粟,起到了军民两便的作用。忽必烈还实行了劝农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忽必烈称汗后,在1260年设置十道宣抚司,并规定宣抚使有劝农的职责。从1261年起,忽必烈直接在中枢建立了劝农司,作为劝导督察农事的机构,后改为司农司、大司农司,其主要职责就是“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而从1264年起,更把“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核官吏的首要标准。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努力,到1270年以后,中原地区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有的地方甚至得到了发展。

公元1253年,蒙哥把京兆地区赏赐给忽必烈作为他的封邑,于是忽必烈在该地设置了京兆从宜府,负责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忽必烈在凤翔地区屯田,招募百姓耕种,然后用收获的粮食换取河东解州的盐,再开辟嘉陵江的浦运,将换得的粮食供给军队。巧妙地将经济生产和军事需求结合起来。忽必烈还在京兆地区设立了宣抚司、交钞提举司等经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商业之流通和印制交钞。

在忽必烈经略中原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开平府。开平府营建于1256年,经3年的营造,宫室、城垣初具规模,成为忽必烈统治中原的中心所在。对中原地区治理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忽必烈兴儒学,以及对儒士的重用。他遵照窝阔台时期考选儒士的规定,免去儒户的赋役,修缮了燕京地区的文庙。当时中原儒士多对忽必烈充满期望,认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忽必烈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为他后来争夺汗位,一统天下,建立大元,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甚础。

1259年,蒙哥死在了四川的战斗中。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了长达5年的汗位之争。在这场战争中,稳定的社会基础和充足的物质基础是忽必烈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1264年阿里不哥败降,其直接原因就是粮绝兵疲。

忽必烈在汗位争夺中取得胜利以后,随即挥兵南宋,开始了统一战争。战争自1267年8月开始至1276年3月宋恭帝出降、南宋灭亡为止,历时近10年。后又用了3年的时间肃清海上的南宋残余势力。最终忽必烈完成了中华一统,结束了自朱温篡唐以来华夏大地的长期分裂局面,成为了中国真正的主人。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从此大蒙古帝国在中国的这一部分以“元”这个名字被载入史册。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儿到底有多厉害?他力大无穷,比三头牛还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

    要说蒙古帝国的一号人物,那么毋庸置疑肯定是铁木真,但如果说这个帝国的二号人物,想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个二号人物便是铁木真的亲弟弟合撒儿,可以说蒙古帝国的建立,没有合撒儿是万万不行的。先来说说合撒儿,他真名叫做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则是他的称呼,在世界通史中意为猛兽的意思,单从称呼上看足以见得合撒儿的

  • 贵由继承帝位:为什么只作了三年皇帝便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帝位

    当元太宗窝阔台撒手尘寰之时,他的长子贵由正跟随拔都远征俄罗斯和欧洲,山川绵邈,一时难归。神器无主,人心不定,权力欲极强的脱列哥那皇后未与宗王大臣们商议,便把政权攫取到了自己手中。她自知女主临朝,必遭反对,便用大量财帛馈赠各支宗王和文武大臣,使他们乖乖听自己摆布。宰相镇海曾与她有过龃龉,但她刚刚上台,

  •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传: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故事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八达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285年~公元1320年)在位时间:公元1311年~公元1320年曾用年号:皇庆、延佑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安葬地:起荤谷公元1307年,元成宗铁穆儿病死,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为了感谢为在争夺皇位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便将他立为“皇太子

  • 元朝高邮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邮

    元末农民起义高邮之战(元)元朝对元末农民起义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镇压,自那以后,他们的力气别有他用(内讧)战争概述: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刘福通、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成为初期最为活跃的义军起义队伍,元王朝组织大军镇压红巾起义。正当元军取得节节胜利时,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起兵,自称诚王。元军转过头,以&ld

  • 元朝末年方国珍带领的农民起义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农民起义

    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是因为朝局腐败,致使善于满足的中国农民不得不起义,想要推翻这个腐烂的王朝。在元末,也曾出现众多农民起义,其中在浙东那一块,是以方国珍为领袖,方国珍带领着农民起义,欲图推翻腐败不堪的元朝。方国珍生于1319年,卒于1374年,他还有两个别名,一个是方珍,另一个是方谷珍,其中都有珍这

  • 蒙古族为什么能建立元朝?元朝建立的客观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

    蒙古族为什么能建立元朝?蒙古族能统一中国农牧两大经济文化区域,除了具备在前两章中所谈及的主观方面优越条件之外,还与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为他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提供优越条件的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中原王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是蒙古族能建立元朝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一、中原王朝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得天地之恩惠,自然之精

  • 第四节 大举南下,兵进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临安

    元军攻下长江天险后,分东西中三路向南大举进攻,势如破竹,大有一夜间要把宋廷灭掉之势。而宋军因为没有朝廷的统一指挥调遣,如一盘散沙,有的不战而降,有的元军来到主帅便弃城逃走,鄂州、岳州、黄州、开州、蕲州……先后被攻陷,江淮大片领土尽归元朝所有。阿术乘机以迅雷之势包围扬州。扬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论诗三十首·其四朝代:金朝作者:元好问原文: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参考翻译译文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注释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

  • 忽必烈灭宋各战役战前一般情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情势

    忽必烈伐宋:公元1259年,蒙古宪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诸王争立。翌年,忽必烈即帝位开平。内乱稍定,1262年,命阿术南征。襄樊攻防战:1259年围襄樊,至1273年陷之。鄂州攻防战:1274年12月渡江攻鄂州,即陷之,遂下沿江州郡。丁家渊会战:1275年,宋宰相贾似道抗大军拒元军于丁家洲,大败二元军

  • 被毒死的元朝皇上,狂奔万里终争夺帝位,还未入京履职却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帝位

    元朝在成宗驾崩后、顺帝继位前,在短短26年时间里,居然拆换了8位皇帝,而在这种“短寿”皇帝中,又以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的下场更为凄凉。和世不远万里来争抢皇位,结果位子虽然得到了,但还没来得及入京履职便被毒死,可谓悲催至极。那么,究竟是何人害死了和世?他们为何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