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

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3/12/16 19:40:38

「探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最后一关「殿试」,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可见是多么难取得的一个成就,没想到清朝入关没多久,就有一位探花叫做叶方蔼,只因为欠官府一钱的税款,被革除功名。

从唐以降,江南地区就有着「鱼米之乡」美誉,而且繁华富庶成为朝廷的财赋重地。但在明末以来,江南官吏士绅经年拖欠税金钱粮。清初,「江南财赋半天下,苏、松、镇、与江宁五郡又居江南大半之赋」。顺治十六年(西元1659年)清廷制定条例,凡江南绅衿拖欠钱粮者,必以惩罚。但江南士绅仍拒缴如故。

其后继任的康熙皇帝强力要求,时任江苏巡抚朱国治将辖区内四府一县拖欠钱粮的官绅士子全部造册,上交给朝廷。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共有13517名。其中,就有西元1659年己亥科殿试的探花叶方霭。

叶方蔼,字子吉,号纫庵,江苏昆山人,出生名门望族,是明朝两广巡抚叶盛的后代,祖先在明朝多有任官。清朝入关后,叶方蔼一家没有出山当官。西元1658年,顺治皇帝,亲自对江南地区的贡士进行复试。叶方蔼参加了这场复试,写了一篇《瀛台赋》。顺治皇帝看后赞不绝口,赐予举人功名,允许他参加会试。

西元1659年,叶方蔼进京参加己亥科会试,金榜题名,并在随后举行的殿试里考中一甲第三名,获得探花称号。叶方霭蔼任翰林院编修,品级为正七品。

尴尬的是,在朱国治编造的拖欠钱粮官绅士子名册,出现「叶方蔼」的名字,当时康熙下令,凡不能在两月内缴清钱粮者,不问是否大官,也不问拖欠钱粮多少,属于在籍秀才、举人、进士者,一律革去功名;属于现任官员者,一律革去官职,降两级调用,全案被称为「江南奏销案」。

由于叶方蔼只欠税1厘银子,换算就是1文铜钱,叶方蔼写信回去,却没有引起家人重视,因此没有缴纳,最后被朱国治再次上报到朝廷。《清史稿》记载:「江南奏销案起,(叶方蔼)坐夺官,寻授上林苑蕃育署丞。」这是说,叶方霭丢了乌纱帽,到了上林苑去喂鸡喂鸭了。

因为一文钱而丢官,叶方蔼付出惨痛代价,民间由此传出「探花不值一文钱」的传闻。在江南奏销案中,清廷大获全胜。1663年,叶方蔼被重新起用,屡获升迁后,官至刑部侍郎。

标签: 乌纱帽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初国号是金 为何后来竟改成了清?真相令人跌破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号

    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爱新觉罗家族创立。因「爱新觉罗」满语中的意思是「像金子一样的姓」,所以清朝最初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那么,后来又为何将国号改为「清」了呢?竟与五行及统治汉人有关。陆媒报导,皇太极入关前察觉,中原人对于两宋时期的金国非常厌恶,尤其是靖康之耻,让汉人咬牙切齿,所以,

  • 清朝最衰皇帝是他!「3大剧变」全遇上还埋下亡国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他

    清朝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楚知道,在清朝12位这位国运不佳的皇帝正是清文宗爱新觉罗·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看,咸丰帝还算勤于政事,想要有所作为;他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但从个人际遇来说,在清朝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

  • 清朝皇帝对太监充满戒心!最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太监制度终结在他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监

    慈禧前后宠信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因此给人这些太监权力很大的感觉。事实上,清朝有鉴于历代太监为祸,一直对太监的职权、活动范围等有严格的限制,顺治年间立铁牌于宫中,成为清的「祖制」,在「祖制」的影响下,太监所能掌握的权力极小。顺治时出现独立的太监内府机关中国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例子并不罕见,明朝太监更

  • 老佛爷「慈禧」掌政半世纪!手握「3大王牌」、无人敢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佛爷

    慈禧太后,亦称西宫太后或西太后,姓氏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她本是咸丰帝嫔妃,同治皇帝之母,为清末的实际掌权者,人人以老佛爷、太后老佛爷尊称之。慈禧从西元1835年出生、到1908年去世,她对整个清朝的影响,无法用言语形容。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过世,慈禧太后正式独揽大权,掌政将近半世纪,她为何能

  • 光绪皇帝原来这么叛逆!慈禧许给他的妻子竟然终身都不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光绪

    说起清朝的光绪皇帝,除了被慈禧太后架空之外,连婚姻生活也被慈禧操控,当年进行选妃时,光绪非常喜欢珍妃,其实从客观条件来看,珍妃年轻漂亮、聪明能干、能歌善舞,即便是一般人也会相当喜欢,但慈禧却在选妃时示意李莲英做了手脚,强迫光绪将象征中选皇后的「玉如意」交到了隆裕的手中,其实隆裕并不是不好,她是光绪的

  • 请问清圣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是病死还是被清世宗鸩毒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鸩毒

    【答】:清圣祖是病死的。《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相关日程》10月21日,康熙往北京南郊的南苑打猎11月7日,身体欠安,到西郊畅春园养病11月9日,身体不爽,命胤禛代他到南郊行冬至祀天大礼(以后的四天里,康熙还自称"朕体稍愈")11月13日,康熙帝病情加重,当夜驾崩11月19日,新皇帝遣官告祭天坛、

  • 埋下亡国种!如果清朝12位皇帝齐聚皇太极最想骂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极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一直是宫廷剧最喜欢取材的朝代之一;因此,大家对于清朝历代皇帝的作为也较为熟悉!清朝(1636~1912)共传十二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一直到宣统溥仪,每一位皇帝都流传有许多传奇故事,以及足以影响后世发展的政绩,供现代人细细品味!不过,一个朝代的兴衰有脉络可寻,

  • 清朝灭亡因太放水?八国联军开兵器库全部傻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联军

    在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北京城被攻下后,八国联军直接打进紫禁城中,还在皇帝的龙椅上拍照,无意间他们发现了清朝武器库,但这里面的武器,却一下子让八国联军当场愣住了。当初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的名义发动战争,但实际上是想要瓜分清朝。不仅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场战争中被毁于一旦,老百姓的生活更

  • 清朝百姓为何不愿生女儿?因1「特殊制度」 当时人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愿

    众所周知,古代封健社会重男轻女,女子地位地下,很多家庭都不愿意生女儿。而到了清朝,这现象更明显,因为除了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荼毒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的一个「特殊制度」所致,让清朝下至百姓,上至官员都不太愿意生女儿。是什么「特殊制度」让人不想生女儿,那便是选秀制度。选秀在历朝历代都有,

  • 大清朝多位皇帝中,你最欣赏哪位皇帝风格或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

    清世宗胤禛雍正(1677~1735)胤禛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在位间严整吏治,清查亏空,并对满清的赋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虽在再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