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耿精忠造反后又降了,最后还是被处以凌迟之刑

耿精忠造反后又降了,最后还是被处以凌迟之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70 更新时间:2023/12/18 19:29:1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耿精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被封为靖南王,而耿精忠自幼便是藩王之孙,享受着荣华富贵。

本来,“靖南王”这个爵位是世袭的,但是耿精忠却差一点不能顺利继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就在被封为靖南王这一年,有人上报清廷,说耿仲明的手下私藏逃人。多尔衮过问此事,耿仲明不敢马虎,结果一查,差不多藏了300多人,于是上疏请罪。

当清廷正在争议,该如何给耿仲明定罪时,耿仲明却在行军途中自缢而死。

耿仲明死后,按理,耿精忠的父亲耿继茂该袭承爵位。但多尔衮却以耿仲明不是“令终”,所以不但不允许赐祭,还不同意让耿继茂袭承爵位。

直到1651年,顺治亲政后,耿继茂才袭承了爵位。

耿继茂为了得到清廷的信任,联合平南王尚可喜继续攻克城池。在攻陷广州后,把那些守卫家园的百姓屠戮殆尽。随后,他又帮助清廷消灭南明势力,最终重新得到清廷的器重。

不过,清廷对镇守一方的藩王心存戒备。所以,在清廷的安排下,耿精忠入京迎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女儿,并被作为人质留在了京城。

1671年,耿继茂病逝,耿精忠回到福建袭承了靖南王的爵位。

耿精忠一直享受着清廷给他的荣华富贵。他不仅是皇亲国戚,还是镇守一方为藩王。要说他对清廷没有感情,那是不对的。

可是,年轻人毕竟政治经验不足,容易被人忽悠。

这不,康熙在除掉鳌拜势力后,看到藩王割据势力严重危害到中央政权,于是决定实行“削藩”。

当时的藩王除了27岁的耿精忠,再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和平西王吴三桂了。

他们三个,吴三桂和尚可喜都是满清开国老臣,只有耿精忠是开国老臣之后。

有意思的是,吴三桂和尚可喜对削藩的态度相左。

吴三桂举起“兴明讨虏”的大旗,纠集军队,煽动造反。

尚可喜却主动向康熙提出撤藩,要告老还乡。

耿精忠野心勃勃,最终在福建积极响应吴三桂造反。

耿精忠以“反清复明”的口号,四处征募兵士。并且为了造反成功,到处拉拢党羽,联合势力。

时任福建总督的范承谟(范文程之子)发现耿精忠有谋反迹象,上疏清廷,准备征调兵力进行防御,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布防,就被囚禁起来了。

控制了福建后,耿精忠自命大元帅,率兵向浙江和广东两处发起进攻。

耿精忠造反,是康熙始料不及的。开始他还派人劝说耿精忠,只要他能剿灭郑经,便对他造反的事既往不咎,并让他继续镇守闽南一带。

耿精忠不为所动,依然继续和清廷为敌,攻陷浙江和安徽部分地区。由于耿精忠势力强大,许多人慕名投在他麾下,很快他的兵力就壮大到了10万人之多,这让康熙头痛不已。

然而,藩王作乱却并不齐心,他们各打各的小算盘。比如郑经,虽和耿精忠结盟,但他要耿精忠让出漳州、泉州一带,让他过兵。耿精忠却拒绝他的请求,结果两人为夺地盘又发生了窝里斗。

再加上耿精忠士气不振,粮草匮乏,对兵士又无约束。因此所过之处,兵士烧杀掳掠,很快就失去了民心。

康熙得知后,决定先从耿精忠下手。

1676年,康熙派康亲王杰书率大军负责围剿耿精忠。

随着清军不断收复福建蒲城、建宁等地,连吃败仗的耿精忠无奈之下,交出“总统将军印”,同时向清廷表示,只要保留靖南王爵,他愿协助清军剿杀盟友。

在得到清廷的应允后,耿精忠先后剿杀郑军和尚之信(尚可喜之子)的军队。

由于戴罪立功,康熙准他继续镇守潮州。

然而不久,耿精忠的部下却告发他“蓄谋逆之心”。

康熙召耿精忠觐见,并以“负恩谋反”的罪名褫夺了他的爵位,并将他拘捕入狱。

1682年,在清军的包围下,吴三桂之子吴世璠绝望自杀而死。

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这时,大学士明珠上奏表示,耿精忠负恩谋反,其罪大过尚之信。

康熙于是将囚禁在牢狱中的耿精忠凌迟处死。

显然,虽然耿精忠帮了朝廷,但是“三藩之乱”已经平息,他已经没有作用了。而留着他,反而是个威胁。所以,耿精忠必须死。

标签: 后又降耿精忠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虽躲得了清军围剿,但却没有躲得过兄弟暗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但却,太平天国,躲得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起义后,便一直勇往直前,在这期间虽有很大的牺牲,好比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的战死,致使太平军险些一蹶不振,但最后太平军还是挺过来了,将悲愤化作力量。但是自从天京事变后,因为王杀王,所以天国的信仰体系崩塌,导致太平军的战斗力也来越差,叛徒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太

  • 顺治帝24岁便去世,能留下那么多儿女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便去,儿女,那么多

    顺治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他是清朝时期的第三任皇帝,同时也是在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十分聪明,幼年5岁时就已经有着十分精准的骑射技术,六岁那年皇太极去世,顺治便登基。虽然顺治6岁就做了皇帝,但是他却没有成为一位傀儡皇帝,最后还扳倒了很多的黑势力。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母&

  • 姚启圣放弃职位: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启圣,职位

    “短暂的放弃是为了得到长远的回报”,放弃需要有牺牲精神,不仅是具有胆识和谋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摆正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明智之举。学会“放弃”求发展,需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需要有着眼未来的气度。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康熙

  • 清朝的大学士是个什么官职?熊赐履写错草稿竟被革职查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学士,是个,草稿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清朝的大学士是个什么官职?古代皇帝统治天下,必须要依靠左膀右臂:宰相和将军。其中,宰相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将军。毕竟将军只有在战争年代才能发挥作用,和平时期则无用武之地。但宰相则不然,无论战争与和平时期,宰相都必须辅佐皇帝制定国策与战略,并直接参与全面落实,事无巨细都需过问,堪

  • 清朝前期原本有四个藩王 除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外第四个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个人,吴三桂,清朝

    还不知道:清朝的第四个藩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的力量不足以直接南方地区,所以,类似于西周初期将部分边远地区分封给功臣、宗室来建立诸侯国一样,清朝也选择将部分南方省份分封给明朝降将来镇守。其中,吴三桂封

  • 镇南关之战: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不败,之战,法国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法国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西南部。他们以越南为跳板,一步一步把魔爪伸向了富饶的两广大地。年近七旬、已解甲归田的原广西提督冯子材眼见法国侵略军步步进逼,忧心如焚。他一面派人深入越南境内,探听法军虚实,一面向驻防广西边境的清军多次建议扩军备战。1883年(

  • 陆陇其的故事:以德治县清风亮节 刚正不阿留芳朝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刚正不阿,德治,朝野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他于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任命为江南嘉定县知县。此后,曾一度被解职,但又很快被起用为直隶灵寿县知县,还先后担任过四川道监御史、言官和司坊官。着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等。一、以德治县陆陇其一向待人宽厚,生活俭朴

  • 清初六大家之王原祁简介 王原祁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之王,清初,简介

    王原祁是清初的一位着名画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原祁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出生于公元1642年,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着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康熙九年,王原祁高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画像王原祁继承了董其昌和其爷爷王时敏的画风,当时王原祁在官场上十分受宠,因此王原祁

  • 思想家王夫之和王守仁究竟是谁的成就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思想家,更高,谁的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有很深的研究价值。萧萐父、许苏民两位学者编着的《王夫之评传》是研究王夫之的重要史学资料。在这本评传中,主要研究了王夫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哲学思想,其次是他的史学思想,然后是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经济思想,最后

  • 清代最幸运的皇上,并非雍正、并非康熙,真是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代,皇上,雍正

    清朝最幸运的皇帝毫无疑问是乾隆。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在清代皇帝中,乾隆一生中深受2位皇帝的爱戴与重视。毕竟雍正统治期间儿子并不多,而在乾隆亲王的安排下,13岁时与康熙见面了,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可以说太容易了。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他不仅没有受到像鳌拜那样的高权大臣威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