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二、殊死搏斗,威海卫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5 更新时间:2023/12/30 22:36:39

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周围陆地上的清军已经全部扫清,便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陆军部队的配合下,对刘公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1895年2月3日,日本舰队排成单列纵阵,在威海港口外进行挑衅。

上午10时,日本舰队驶往港湾南口,首先对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发炮轰击。海岸炮台与日本舰队一起,对刘公岛形成了夹攻之势。虽然战局对北洋海军极其不利,但北洋提督丁汝昌及广大将士并无惧意,断然拒绝日军的诱降,决心血战到底、拼死而战。

日本海军大举出动,猛烈进攻威海港前沿天然门户刘公岛和日岛。日本陆军也将原南岸炮台的7门大炮修复,从海岸射击北洋水师,形成“炮资敌,我杀我”的惨痛局面。北洋官兵及守岛陆军奋起发炮还击,击中筑紫、葛城等日舰。

日军海陆夹击刘公岛没有奏效,便决定用鱼雷偷袭。但鱼雷偷袭北洋舰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2月3日,日军鱼雷艇偷袭未能得逞,只得败退而逃。

2月5日,日艇再次偷袭,击中了定远舰的尾部,舰体受到严重破坏,定远舰驶到刘公岛南岸海滩处搁浅。

2月6日,日艇发射鱼雷,击中来远舰,舰内30余人全部遇难。同时,练船威远号和差船定筏号也中雷沉没。

当天下午日本联合舰队又对刘公岛发动海上进攻,经过激战,日本舰队再次被击退。

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决心一举攻下刘公岛,全歼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各舰与刘公岛、日岛炮台进行还击。日军的旗舰“松岛”号、“桥立”号、“秋津洲”号、“浪速”号都中弹受伤,日本联合舰队遭此损伤,气焰为之一挫。而恰在此时,北洋舰队鱼雷艇管带平等军心动摇,密谋逃跑。王平一伙民族败类所制造的逃跑和叛变事件,不仅削弱了北洋舰队的势力,更影响了清军的士气,对刘公岛战斗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刘公岛保卫战中,日岛炮台始终是日军进攻的重点之一,因而战斗打的格外激烈。当日本舰队右军追击北洋舰队鱼雷舰队的时候,日本舰队左军则向日岛炮台的清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在刘公岛保卫战最艰苦的时候,丁汝昌把守卫日岛炮台的重任,交给了萨镇兵。日岛炮台守将萨镇兵,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受到将士们的爱戴和赞扬。

日岛威海南口水域的中流砥柱,日岛炮台,是刘公岛的门户,守住日岛炮台,可保刘公岛安全无忧,日岛炮台如果丢失,刘公岛就危险了。刘公岛保卫战打响以后,萨镇兵始终坚守岗位。威海湾南北两帮炮被日军攻占后,日岛炮台更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

从1月30日到2月6日,日岛炮台整整激战了8天,始终没让日军向威海湾越进一步。2月7日,日岛炮台保卫战更为激烈,但毕竟与日军力量相差悬殊,经过一天的殊死搏斗,虽然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日岛炮台本身的损失也很严重,日军的成百上千发炮弹,把日岛炮台炸得面目全非,炮不能用,弹药全无,丁汝昌只好下令放弃这座失去作用的炮台,萨镇兵含着悲愤的泪水,率领守军撤回刘公岛。

日岛炮台被迫放弃后,刘公岛仍然屹立在威海湾。

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在威海港湾口外警戒,以防备北洋舰队逃跑,并不时开炮挑战,丁汝昌深感单凭一座孤岛势难久守,便决定派人赴烟台求援。

日舰又破坏了封锁威海港东口的铁链,打开了港口门户。清军极其盼望援军赶来,但希望渺茫,士气开始低落。这时,在北洋舰队服务的外国船员英人泰莱、克尔克、德人瑞乃尔等散布失败情绪,威逼丁汝昌向日军投降,遭到丁汝昌的严词拒绝。为避免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下令炸沉各船。

根据当时的情况看,刘公岛能否支撑得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援军能否到来。丁汝昌率军守卫在刘公岛,日夜期盼着援军的到来。

2月7日和2月9日丁汝昌两次致电催促援兵速救,但是,徐州镇总兵徐风楼的马队三营刚到潍县,又被李鸿章奏请清政府调往直隶。其它各营则行动迟缓。直到刘公岛陷落时,援军仍距刘公岛很远。丁汝昌盼望援军的打算彻底落空,刘公岛的陷落势不可免。

由于援军久盼不至,刘公岛的形势更趋恶化。为了不让受伤的军舰落入日军之手,丁汝昌无奈于2月9日,炸沉了“靖远”舰,并在“定远”舰的中央要部装上棉火药,将其炸毁。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时年43岁。

李鸿章获悉刘步蟾自杀的消息后,深感惋惜,并盛赞刘步蟾当年直陈御日之计是实言真心。清廷谕令:将刘步蟾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赐恤,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

一代海军名将,就这样与他所钟爱的战舰,一同消失在保家卫国的海上疆场。

刘步蟾的死,引起了丁汝昌的极大悲痛。

2月11日,东泓炮台失守。到了晚上他接到所派水手的汇报,得知率领鱼雷艇队逃跑的王平逃到烟台后,谎报军情说刘公岛已经失守,因而驻烟台的清军未来救援。

北洋守军弹药将尽,势不能支。当夜,丁汝昌召集部下,提出冒险突围,多数将领表示反对,纷纷散去。

丁汝昌见大势已去,深感悲愤欲绝,拒绝伊东祐亨的“劝降书”,决心以身殉国,与刘公岛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管带杨用霖先后自杀。

1895年2月12日凌晨4时,丁汝昌饮下了满满一杯鸦片,慢慢地,鸦片的药力发挥作用。当深冬的太阳露出了大海的海面,丁汝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年59岁。

丁汝昌牺牲,抗降派失去降领,主降派即占了上风。牛昶昞把丁汝昌大印交给了美籍洋员浩威,假借丁汝昌的名义投降。浩威亲自起草降书,然后由牛昶昞盖以北洋海军提督印,并决定派广丙舰管带程壁光送到日本联全舰队旗舰。

2月14日下午3时半,牛昶昞、程壁光再次来到日舰松岛号,交出中国将弁、洋员名册以及陆军编制表,清军共计投降陆军官兵2040人,海军官兵3084人,合计5124人,并在日军起草的《威海降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内容有十一项:

一、中西水陆文武各官,须开明职衔姓氏,西人须开明国名姓名,其文案书识及兵勇人等,但须开一总数,以便分别遣还中国。

二、中西水陆文武官员,须各立誓,现时不再预闻战事。

三、刘公岛一切器械应聚集一处,另开清折,注明何物在何处。岛中兵士,由珠岛日兵护送登岸;威海各东兵,自二月十四日(西历)五下钟起,至十五日午正止,陆续遣归。

四、清牛道台代承交付兵舰、炮台之任,惟须于十五日正午以前,将舰中军器、台上炮位开一清帐,交入日舰,不可遗漏一件。

五、中国中西水陆各官弁,许于十五日正午以后,乘康济轮船,照第十款所载,开返华界。

六、中西各官之私物,凡可以移动者,悉许随带以去;惟军器则不论公私,必须交出,或日官欲加以搜查,亦无不可。

七、向居刘公岛华人,须劝令安分营生,不必畏惧逃窜。

八、日官之应登刘公岛收取各物者,自十六日九点钟为始,若伊东提督欲求其速,可先令兵船入湾内等待。现时中西各官仍可安居本船,俟至十六日九点钟为止,一律迁出;其在船之水师水手人等,愿由威海遵陆而归,可听其便,其送出之期,则与各兵一律从十五日正午为始。

九、凡有老稚妇女之流,欲离刘公岛者,可自乘中国海船,从十五日正午以后,任便迁去;但日本水师官弁可在门口稽查。

十、丁军门等各官灵柩,可从十六日正午为始,或迟至廿三日正午以前,任便登康济兵船离岛而去。伊东提督又许康济不在收降之列,即由牛道台代用,以供北洋海军及威海陆路各官乘坐回华。此缘深敬丁军门尽忠报国起见。惟此船未离刘公岛之前,日本水师官可来拆卸改焕,以别于炮船之式。

十一、此约既定,战事即属已毕,惟陆路若欲再战,日舰必仍开炮,此约即作废纸。

17日上午8时30分,日本联合舰队以“松岛”舰为首,其余舰只紧随其后,从百尺崖起航,列成单纵阵形,各舰高悬军旗,鱼贯自北口进,徐徐驶入威海港,上午10时30分,日本联合舰队摆出征服者的架式,占领了威海港,举行捕获仪式。

北洋海军“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10艘舰船全部作为日军战利品,被插上日本国旗,刘公岛炮台也升起了日本旗。北洋练习舰“康济”号被解除武装,交还中国。

下午4时,“康济”号载运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的灵柩,在潇潇细雨中凄然离港,驶向烟台,汽笛哀鸣,威海卫战役至此结束。

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标签: 之战威海卫辽东

更多文章

  • 多铎为何敢公然霸占大臣范文程的漂亮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臣,妻子,漂亮

    和硕豫亲王,是清朝世袭亲王。在崇德元年(1636年),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豫亲王。乾隆时,得到世袭罔替亲王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多铎能有这样的爵位,来自于自身的政治条件和卓着战功,在满洲有这样的传统,最小的幼子被称为“守灶儿子”,有权得到父亲的全部遗产,而多铎的生母也是当

  • 甲午之战:第十章 义军起,宝岛风云_三、新竹争夺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宝岛,新竹,甲午

    台北失陷后,唐景崧、林朝栋、杨汝翼、丘逢甲等相继内渡逃跑,激起了台湾广大爱国军民的愤慨。这时,台北陷落,台中空虚,台南势孤,台南地方绅士决议推举刘永福为“民主国总统”以坚持局面。刘永福坚辞不受,仍以“帮办防务”的名义指挥台南军事部署。刘永福发布文告,筹备粮饷,训练兵勇,准备与日军周旋到底。富有反抗侵

  • 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是怎么,简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历史上真的有李光地这个人吗?李光地是好是坏?他的老婆是谁?真的是蓝齐儿吗?历史上的李光地是怎么死的?一、李光地简介: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清朝汉族人。出生于1642年福建泉州安溪湖头,死于1718年,享年76岁,李光地是着名的政治

  • 帝师翁同龢写了封“翁某今日洗脚”的帖子送到县衙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写了,县衙,洗脚

    翁同龢是哪里人?这个好记,清末有一副巧联流传甚广:“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骂李鸿章,下联斥翁同龢。所以出过两代帝师的翁家是钱谦益的同乡,江苏常熟。翁同龢因为得罪了西太后,被赶回老家。在当时这不算丢脸,还可以美其名曰“养望林下”。他也着实过得不寂寞,皇上方当盛年,等到太后百年,他这个老

  • 年羹尧倒台后被抄家,发现7字叫雍正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发现,大怒,雍正

    雍正在位时重用的官员中年羹尧最为出色,他镇定边关功不可没,但最后还是逃不了功高盖主的命最终被罢黜杀头,但是直到抄家之后才发现原来在他的后面还有另一棵毒草汪景祺,年羹尧的一部分突变也和他离不了关系。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小有作为,但是并没有那么的出色,一直到了雍正时期,才得到了真正的重用,也是他出人头

  • 600兵马对战八旗2万人,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坚持一年半之后终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万人,兵马,太平天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史上封王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王朝?相信大伙都会说是太平天国,前后封王数量达到2700位,常用汉字3000表示很有压力。可知,太平天国大多王爷之含金量实在不怎样,按照李秀成自述所说:只要是个人,政治头脑不是很差,基本都能封王;按照黄文英自述

  • 甲午之战:第六章 空悲切,旅顺惨案_一、分兵犯境,金州告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悲切,旅顺,甲午

    日本第一军进入中国作战后,因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担心先期投入的作战兵力过于单薄,难以让中国很快投降。于是日本政府着手组织第二军,目标攻打中国首都北京,迫使清王朝签订城下之盟。黄海海战后,清军北洋舰队受伤严重,进入船坞修整。而日本则趁机再次蠢蠢欲动。经过多次侦察,日第二军于1894年10月中旬发重兵,

  • 解读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直接,禅宗,美感

    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强调直接美感,这是因为他受到了佛教禅宗的影响。王夫之出身于儒家,但是对于儒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认同的,于是他吸收百家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王夫之画照王夫之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那时候连年征战,清朝入关以后,王夫之一直认为明朝才是正统,所以组织了抗清斗争。但是他们的

  • 历史上真实的龚自珍:赌博与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青楼

    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先说说逛青楼吧。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古代,文人风流,有空就往青楼里钻,这也是风气使然

  • 解读李鸿章 得罪翁同龢致甲午海战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海战,甲午

    李鸿章,晚清时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因其被贴上过于鲜明的政治标签,其形象很模糊。以往对他的脸谱化解读,带给我们一种深深的疑惑:如果李鸿章是一个片面的龌龊形象,那么,国人的智商岂不更成问题?文化渊深的中国,又怎么会受到如此简单的人物的影响?李鸿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近代的中国历史无法绕开他?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