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初画家王原祁有哪些传世作品 王原祁画作特点鉴赏

清初画家王原祁有哪些传世作品 王原祁画作特点鉴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20 0:12:23

原祁,男,出生于1642年,明末清初着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骏业等编《佩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形成娄东画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享年七十四。

王原祁的生平简介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登第后,专心画学。山水能继祖法,而于黄公望浅绛尤为独绝。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外。在"四王"中,王原祁年纪最小,但成就最高。王鉴见之谓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得,吾孙其庶乎?"鉴深然之。时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客有举翚画为问曰:"太熟。"复举查士标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康熙朝原祁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四十四年(1705年)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所惜一生只知临模黄公望,笔墨钝滞,格局平庸,遂造成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无复清新气象。清代山水画衰弱,此为一大原因。卒年七十四(一作七十)。着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

王原祁的传世作品

传世作品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仿高房山云山图》轴、四十二年(1703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三十九年(1700年)作《夏山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四十年(1701年)作《子久画意图》轴、四十四年(1705年)作《清溪绕屋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四十四年夏日作《山水图》轴藏美国高居翰景元斋;四十八年(1709年)作《秋林叠□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四十九年(1710年)作《西岭云霞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五十三年(1714年)作《晴窗秋色图》轴藏香港刘均量虚白斋;《仿梅道人秋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藏苏州市博物馆;《仿巨然山水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着有《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

王原祁的绘画风格

在绘画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鉴的传授,喜欢临摹五代至元代时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绘画名作,绘画风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在技巧方面,他作画时喜欢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除了会画画,他还编写画论,比较着名的有《雨窗漫笔》和《麓台题画稿》。王原祁还擅长做诗,作品有《罨画楼集》3卷。

王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王原祁的艺术特色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学画,他的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是感受,他的早期作品如《仿子久山水图》,是作者三十岁时的作品。此图仿效黄公望笔意,出神入化。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王原祁中年时期的作品,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笔墨比较秀润,这一特点可以从《富春山图》看出,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为他中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后又受到王鉴指教,至六十岁时作画,已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如作者七十岁所作的《南山积翠图》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标签: 清初画作画家

更多文章

  • 两场运动,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沉思二:悲哀与崛起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沉思,甲午,胜败

    我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19世纪末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最终走向资本主义?为什么甚至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也没能给中国带来科学与民主?为什么在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富强的道路上会出现一个“河套现象”?近百年来,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的着作、文章汗牛充栋、万签插架

  • 谭嗣同曾夜访权臣袁世凯?学者称李敖歪曲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学者,权臣,李敖

    李敖于1990年写了本《北京法源寺》,在跋文《我写〈北京法源寺〉》中,以一贯的目无余子口气说,这书中的“史事人物,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它的精确度,远在历史教授们之上”云云。中国文人中,只有李敖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这书试图以古寺为舞台,展现百年历史风云,讴歌戊戌变法维新志士革命先驱,并以谭嗣同为主要人

  • 揭秘政治家沈葆桢死因真相:竟是被鬼掐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治家,死因,真相

    沈葆桢简介中指出沈葆桢字幼丹,又名沈振宗,是中国近代史上造船事业、海军事业的奠基人。沈葆桢182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贫穷家庭,是晚清时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沈葆桢简介提到他祖籍在河南,后来迁到浙江一带,雍正时期迁居到福建。沈葆桢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每天做女工补贴家用,承担了相夫教子

  • 王聪儿如何从江湖艺人变成白莲教起义领导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莲教,艺人,领导者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王聪儿画像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俩凭

  • 威胁到帝王权威,纵使于谦是救国功臣照杀不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误,功臣,帝王

    于谦,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五十万精锐损失殆尽,至此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支持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景泰帝,驳斥了南迁的逃跑主义言论,积极组织军事力量,与瓦剌决战与北京城外,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朱祁钰执政期间,于谦起到了重要作用,景泰年间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要杀救国第一功臣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功臣,英宗,要杀

    于谦以“谋逆罪”被斩西市,百姓感激其救助恩情,夹道哭送想起于谦与袁崇焕,再查找西四那消失的牌楼——我看见了风波亭的倒影。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骑兵在土木堡(今官厅水库地区)大败明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英宗(北宋钦、徽二帝的替身)。后以英宗为人质,兵临北京城下,逼迫守军开门迎接“圣驾”。群龙

  • 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意义,安庆,简介

    安庆会战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解放”,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 甲午之战:第六章 空悲切,旅顺惨案_日军共给我国带来多少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悲切,惨案,旅顺

    日本侵略者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对我们先辈造成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用“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等描写残忍悲惨到极点的词来形容,都有些不足了。以下略举几例:旅顺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估计死难者最高数字约

  • 满清着名大臣隆科多的生平简介,隆科多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臣,满清,隆科多

    早年任职隆科多是一等公佟国维儿子,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就被授为一等侍卫,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为属下违法,康熙帝责成隆科多没有实心办事,故而罢免其副都统、銮仪使的职务,仍在一等侍卫上行走。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授为步军统领

  • 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生平简介 寿州一战陈玉成英勇就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战,太平天国,将领

    1862年6月4日(农历1862年5月8日),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就义于河南延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玉成(1836-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他是广西藤县大黎里西岸村人。出身贫农。幼时父母双亡,依靠叔父生活。1851年,十五岁的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