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一、起来,保卫辽东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一、起来,保卫辽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49 更新时间:2024/1/10 9:23:20

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军山海关,直逼直隶平原,寻求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威胁京、津,迫使清政府完全投降。为此,日本大本营制定了一个新的扩大侵略的作战计划——“山东半岛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是根据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建议制定的,目的是进攻山东半岛,占领威海卫,封锁直隶湾,消灭北洋海军。这样,既可迫使清政府投降,又可避免列强为保护各自在华权益而对日本进行联合干涉。为此,日本侵略者决定以大山岩指挥的第二军第二师团及在国内的第六师团编成“山东作战军”,由海路运输,在山东半岛登陆。

可是想要登陆山东半岛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此时的山东半岛拥有威海,这个北洋舰队的两大基地之一。此海港三面环山,南北两岸如巨臂前伸,突入海中。港前又有刘公岛,将海港分为东西两口,天然形胜,易守难攻。在南北两岸、刘公岛、黄岛、日岛清军建有炮台15座,备炮85门,而且在刘公岛与南北两岸间装置铁链木排,并布水雷240多颗,日军要从海上直接进攻难度很大。

像旅顺一样,他的弱点在陆路。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把防守重点放在东三省,对山东半岛的战略地位没有充分的重视,不但没有增强军力,而且从山东调走章高元的数营嵩武军。因此,即使山东半岛拥有威海卫,也给防守带来了一定压力。因为山东半岛三面沿海,可登陆处很多,而当时山东半岛守军仅有22000多人,其中8000多人防守威海,14000余人被新任巡抚李秉衡分布在东自成山西至烟台300公里的漫长防线上。

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山东半岛的驻军分属不同的指挥体系,防守威海的8000多人由李鸿章指挥,其他的部队属李秉衡指挥,在紧要关头能否互相救援那就很难说了。

日军对威海的形势十分清楚,因此决定采取进攻旅顺一样的策略,从后路进兵。

1894年12月16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担任运送陆军的护航任务。伊东祐亨接到命令后,于23日派军舰到山东半岛荣成湾一带侦察登陆地点。经侦察后,日军决定在荣成湾内龙须岛附近登陆。

荣成湾是山东半岛成山角西南方的一个海湾,西距威海卫67公里,湾口宽阔,能避强烈的西北风;湾为泥底,适于受锚;北岸有长约1000多米的沙地,汽艇可驶至离岸3米处,舢板可直接靠岸;沿岸丘陵起伏,适于掩护陆军上岸。于是,计划在1895年1月19日、20日、22日由大连分三批运送陆军登陆。

1月18日,伊东祐亨根据作战计划,派出吉野、秋津洲、浪速3艘巡洋舰到登州游弋,并进行炮击,制造日军准备进攻登州的假象,掩护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同时,派高千穗舰到威海卫港外,监视北洋舰队行动。

19日中午,联合舰队主力护送第一批运送船19艘,满载第二师团1.5万人由大连出发,于20日中午到达荣成湾。由于滩多水浅,军舰不能靠岸,运兵及辎重上岸均靠驳力,第一批陆军登岸直到21日才结束。第二批运送船载第六师团1万人于21日到达,22日登陆完毕。第三批运送船于23日到达,当天登陆完毕。日军共约3.5万人,马3800匹。

25日,山东作战军的总指挥大山岩到达荣成,设立山东作战军司令部,开始准备威海卫进犯。

如果说荣成湾守兵单薄,无力抵抗登陆作战,那么大清国的北洋舰队呢?怎么坐视日军从容登陆,竟然连骚扰性的行动也没有?要知道,荣成到威海,海路不过三十海里。

早在日军登陆前一周,清廷就电告李鸿章和山东巡抚李秉衡,日军欲往威海,要加意防范。李鸿章也得到日军将由成山登岸的消息,而且知道英国水师提督斐利曼特已率军舰八艘准备到威海观战。但两人都没有采取任何具体的措施,仍坚持避战保船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出战。

就这样,日本第二军参谋官会议建议分左右两路进兵威海卫:第二师团由南路行进,人数较少的第六师团由北路行进,至目的地会合。1月25日,日军主力在大山岩指挥下,从荣成出发,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卫进犯。

大山岩采纳了参谋官会议的建议,于1月25日中午发布进军命令:

一、原在登陆地点及荣成附近之敌约一千五百人,皆向西撤退。在孤(崮)山后、桥头集尚有不少敌军。我军按行军计划表,于26日向威海卫进军。

二、右路纵队到达鲍家后,在该村停留,侦察前方敌情,并与舰队取得联系。

三、左路纵队到达张(江)家口子后,侦察前方敌情,并与右路纵队保持经常联系。停留于桥头集的部队派出一支分队,对宁海、文登方向实行警戒。

四、军司令部拟于27日至埠柳村,28日到达桥头集。

从上面介绍的山东半岛守备可以看出,虽然驻守山东半岛的士兵仅有20000多人,但是如果调遣得当,完全有可能阻止或延迟日军的前进。但直接指挥山东防务的李秉衡,目光短浅,胸中无数,只派孙万林等少数军队前往迎战。

1月26日,日本第二军分路向西进犯,第六师团为北路,由陆军中将黑木为桢指挥,辖步兵第十一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寺安纯),称右路纵队,其任务是由东路进逼威海南帮炮台,担任主攻,第二师团为南路,由陆军中将佐久间左马太指挥,辖步兵第三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山口素臣)和第四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伏见贞爱亲),称左路纵队,其任务是绕至威海南帮炮台西侧,切断其退路,并与右路纵队形成夹击之势。

当敌人大军压境之际,清军却未能及时集中兵力,组成一支有力的打击力量。日军原先估计,清军在威海后路集中了一万多人的兵力,但侦察的结果表明,清军“并未从各地向威海卫集中,只有三营新兵于上月到达威海卫,还有一营(应为两营)正在途中”。确实如此。

当时,清军在登州以东的兵力,除去威海的绥、巩、护三军不计外,也还有四十五营两万二千多人。若能调遣得当,完全有可能阻止或延迟日军的行进。威海后路防军如能支持,与敌人长久周旋,则北洋舰队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由于李秉衡顾虑日军从山东半岛西部登岸,因此在日军登陆划子窝的当天,仅派驻酒馆的嵩武军分统总兵孙万龄,率嵩武左营和游击谭邻都的福字三队,“往合戴统领(宗骞),步步驰应”。

随后,才又派驻上庄的总兵李楹率福字军三营“整队赴援”。与此同时,李秉衡又致电戴宗骞,要求驻威海的清军分兵“合力夹击”。

孙万龄字寿卿,行伍出身,积功至总兵,以提督记名。统嵩武军左营,并任陆军分统。其为人,气度豪迈,身材不高而浑实,故有“孙滚子”之绰号。李秉衡曾称:“兵固单,尤苦无将。前敌敢战之将,仅一孙万林(龄)。”但是,他所统本营仅为嵩武左营一营,另外的福字三队也只有700人,总共不过1200人。孙军东行后,过羊亭集十余里,与从荣成西退的阎得胜等营相遇,于是合军返回羊亭集。

自此,阎得胜等五营河防军,便隶属于孙万龄。此时,戴宗骞也应李秉衡之约,派其分统知府衔刘树德率绥军两营至羊亭集。会师后,各军继续向东进发。一路上,大雪纷飞,路滑难行,然士气旺盛。沿途各村群众积极支持清军抗敌,踊跃地帮助军队拉炮和运送粮草。

1月22日,孙万龄等军开到桥头北面的五尚地村时,探悉连日有小股日军向西窜扰。于是,共同商定以下分工意见:孙万龄率嵩武左营及福字三队,至白马河西岸埋伏,阻敌西犯;阎得胜率精健等五营从旁截击,并包抄敌军;刘树德军仍驻守五尚地附近,以备接应。

紧接着,孙万龄即进驻白马村,在白马河西岸修筑工事,并派探骑侦察前路敌情,阎得胜移军桥头集,相机出动;刘树德则连日修建临时炮台两座,一在桥头北山,一在孟京庄北的兴隆山,各设行营炮两门。

1月24日,日军进入东豆山村,其骑兵深入到白马河东岸的观里村,在村西遭到孙军探骑伏击,被击毙一名。当天傍晚,日军知清军兵力不多,便派出步兵一个大队和一个中队,拟进占白马河东岸各村。日军刚进入白马河东岸的姚家圈村,清军已有准备。

夜战开始了。孙万龄趁敌人立脚未稳之际,立即下令攻击。此时。夜幕笼罩,一片漆黑,无法瞄准射击,日军携带行军探照灯,用以照射进攻目标。在孙万龄的指挥下,清军士兵沉着应战,巧妙地利用敌人的灯光,进行瞄准射击。激战一小时左右,毙敌军官一名、士兵十余人,而清军仅一名哨官受伤,一名马夫中枪牺牲。日军失利后,便向东撤退。

白马河之战是一次前哨战,在这次战斗中清军获得了“小胜”。李鸿章闻报后,认为“初战获胜,稍壮土气”。

可惜的是,阎、刘两军并未给予有力的配合。阎得胜未能按预定计划包抄敌人,反不战而退。刘树德军装备较好,且配有四门行营炮,应该是清军的主力,却也弃孙军而西去。孙万龄部成为孤军,不得已撤出阵地,向羊亭集附近转移。

白马河前哨战是中日陆军在山东半岛的首次接仗,也是日军入侵山东半岛后遭受的第一次打击。这次战斗虽然只是清军的一次小胜,但它创造了中日甲午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例,表明中国军队只要有正确的指挥,是可以打败日本侵略者的。

白马河战役后,日军长驱直入,继续西犯。1月29日,日军第二师团占领温泉汤,第六师团占领九家疃,开始对威海卫南帮炮台后路形成包围。

1月30日拂晓,日军首先进攻威海卫南岸的制高点摩天岭。守卫在这里的清军仅一个营,在营官周家思指挥下,奋起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港内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来远等舰也驶至南岸助战。日军也乱放山炮应战。日军踩中清军预先埋设的地雷,死伤枕藉,但在军官的驱赶下继续猛扑,守军虽顽强抵抗,但因兵力太少,一营人全部壮烈牺牲。日军虽然占领了摩天岭,但也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左翼队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也被来远舰所发出的炮弹击毙在摩天岭炮台上。

日军攻占摩天岭炮台后,用炮台的大炮掩护右翼队向杨枫岭进攻。杨枫岭守军一营,在副将陈万清指挥下,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自上午8时至11时,激战3小时,打退了日军多次冲锋,予敌以重大杀伤。敌军冲不上去,就集中炮火疯狂轰击。炮台周围的树木被击中起火,弹药库也被击中,炮台上烈焰升腾,守军伤亡过半,被迫撤退,杨枫岭炮台被攻陷。

当日军右翼队进攻南帮炮台时,左翼队也向南帮陆路炮台南侧的虎山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攻克虎山,再向北推进,切断南帮炮台清军退路,配合右翼队实行南北夹击。驻守虎山的两营清军奋勇杀敌,炮兵也配合轰击,使日军伤亡惨重。后来,清军由于指挥官刘树德贪生怕死,弃军逃跑而自行溃散,虎山失陷。

日军攻占虎山后,向北推进到风林集,切断了由南帮炮台撤下来的七八百名清军的退路。在这紧急关头,海军提督丁汝昌亲自指挥靖远、镇南等4艘炮舰驶到南岸杨家滩附近,用排炮向日军轰击,日军不支,仓皇逃走。被围清军在陈万清率领下突围。

日军攻下南帮陆路炮台后,立即对龙庙咀、鹿角咀、皂埠咀3座海岸炮台进行海陆夹攻。日军首先进攻龙庙咀炮台,守台的40名清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日军占领龙庙咀炮台后,立即利用炮台上的大炮向鹿角咀炮台轰击,炮台外的长墙被炮火摧毁,日军从缺口蜂拥而上。炮台守军没有近射武器,无法抵抗,炮台被攻占。日军又利用从杨枫岭、龙庙咀、鹿角咀等炮台上夺取的清军大炮,轮番猛轰皂埠咀炮台。为使炮台上的六门15-28公分口径的大炮不致被日军用来威胁刘公岛炮台和港内北洋舰队,丁汝昌派鱼雷艇载敢死队前往炮台毁炮。

1月30日,日军第二师团进攻凤林集,被北洋舰队的排炮轰退。

2月1日,日军慑于北洋舰队的炮火威力,不敢沿海岸线进攻威海卫城,而采取从西路迂回的战术。2日,日军探知威海卫城内清军已全部撤退,遂占领该城,并分兵进攻北帮炮台。由于守将戴宗骞贪生怕死,6营守军先后解散或溃散。丁汝昌只好下令炸毁药库。日军不战而胜,占领了北帮炮台。

标签: 威海卫甲午辽东

更多文章

  • 林大钦是什么人?明朝状元林大钦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是什么人,林大

    林大钦(1510—1545),字敬夫,号东莆居士,出生于潮安县金石仙都,是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潮州一位着名人物,民间至今流传着他许多年时聪明过人的故事。林大钦于嘉靖元年(1522)中进士,因廷试获嘉靖皇帝赏识,特意钦点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史工作。大钦父早丧,嘉靖十四年(1535)母病,上表乞

  • 清朝、民国历史常识与重大历史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民国,清朝

    清朝八旗制度自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力量不断壮大。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开始创立八旗制度。八旗制是在牛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牛录为300人,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同山,每一固山旗帜的颜色都固定。当时满洲军共有4个固山,旗帜分黄、自、红、蓝4种颜色。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

  • 马齐简介:吏治才能出众而享盛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出众,吏治,盛名

    马齐(1659-1739),隶满洲镶黄旗。康熙朝名臣米思翰的次子。康熙八年(1669)授工部员外郎,后转到户部任职。康熙十一年,他又兼任本旗新设佐领。康熙二十一年擢升为工部郎中后。他被派往安徽任税关监督。任职期间,安徽关税收入超过通常的额数,马齐为此受举荐。康熙二十三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

  • 清朝时期为什么流行千叟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千叟宴,时期,清朝

    你见过1000个老人在一起吃饭吗?恐怕没有。但在清朝,就有这样的事情,不过当时叫千叟宴。自汉朝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标榜“以孝治天下”,尊敬老者,这其中清朝乾隆皇帝有些做法让人耳目一新。清朝皇帝康熙为显示他治国有方,太平盛世,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曾邀集了全国有声望的老人

  • 顺治帝留了一条路,虽让大清未亡,却丢了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条路,留了,领土

    清朝是我国东北女真人建立起来的。在顺治入关之后,清朝实施了禁东北的政策,为的就是保护关境外的家园,从而在危难之中东山再起。然而,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为中国带来了很大危机。事实上,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封锁政策就已经实施,范围从威远堡外、鸭绿江以西、山西长白以南。太极年间,在辽东边墙东段与明朝鸭绿江之间,设置

  • 洪宣娇为何自称天父之女:为掩盖与杨秀清奸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女,天父,奸情

    导读:杨宣娇称天父之女,源于其与杨秀清私通被捉获。某日正午,萧朝贵外出,杨秀清、杨宣娇乘机奸宿,正行云布雨间,大批教徒涌进杨秀清卧室,二人躲避不及,十分尴尬。中国人生聚人口的本领,举世无匹,连天父皇上帝到了中国,也立刻添丁进口,多子多福,凭空多出六子一女一婿。洪秀全先已自称天父第二子,稍后其他拜上帝

  • 在清朝的皇帝中,哪个最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无能,清朝,皇帝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入关以来,到1912年清帝退位,共统治中国268年。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那么在这些皇帝中,谁最无能呢?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开国之君,也是清朝的奠基者,他25岁时凭借13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这场统一女真的战争从明万历11年(1583年)打到了万

  • 隆科多的简介:隆科多为什么举报佟国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佟国维,简介,隆科多

    隆科多满族人,他的父亲就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父,至小就跟皇权有着不小的联系。他的具体出生至今仍是一个谜,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但是去世的时间我们还是知道的。观清朝历史,能够被皇帝在百官面前直呼舅舅的,莫过于只有隆科多这一号人物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康熙晚年,在诸皇子中间扑朔迷离,出入在变化莫测的

  • 乾隆曾孙爱新觉罗·奕经,曾靠这个方法大败英军,史称浙江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曾孙,爱新觉罗

    草包,往往是形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但是,其中确实也有另类!不仅运气超级好,飞黄腾达,竟然还能在机缘巧合之下,为国家建功立业。且说大清乾隆皇帝的曾孙,爱新觉罗·奕经,本是不学无术的草包一个,可他在道光年间却竟然官拜扬威将军,这是为何?各位看官,看看下面这位八旗草包的神奇吧!虽然满清八旗子弟里,出

  • 从宫女到后妃,给乾隆生子最多,受宠程度不亚令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后妃,最多

    这两年的清宫剧不少演到的都是清朝皇帝的后宫故事,作为绯闻帝的乾隆他也是红颜众多,不过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后妃除了令妃还有另一个也是宫女出头的妃子也是受宠至极。一般判断后宫嫔妃是否得宠,我们通常就看她为皇帝生育了多少个孩子,生育子女越多就说明她越得宠,特别是生儿子,有了儿子做依靠,不仅能够一路晋升更高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