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两汉这么多后宫干政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为什么两汉这么多后宫干政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16 更新时间:2024/2/13 12:12:45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的象征,君临天下。而皇后则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漫漫历史长河中,不乏有许多杰出的皇后,她们不单是作为皇帝正妻,统领后宫佳丽,更是参与朝政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这被后世称为“后宫干政”。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其后呂雉便开始了夺权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汉惠帝刘盈死后,吕雉便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改变刘邦”非刘氏不得为王“的定制,大封诸吕为王,这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改朝换代。

司马迁做《史记》将吕后列入本纪,实际上就是承认她是皇帝。若非吕氏诸男没有吕后的政治能力,周勃平叛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吕氏之后,长期把持朝政的是文帝的皇后窦氏。窦太后和其女馆陶长公主刘嫖权势滔天,甚至可以左右景帝立嗣。

在景帝去世后,升级为太皇太后的窦氏把持朝政,武帝亲自任命的重臣赵绾只因提出“窦氏不应再干涉朝政”,窦氏就迫使武帝罢免了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并把赵绾逼死在狱中。在其母王太后的建议下,武帝采取韬光养晦之计,不再过问政事才得以保全。

武帝时代,儒学兴起。儒生根据夏、商纣、周幽王宠爱女色、荒政亡国的事实得出“女色亡国”的结论,甚至把帝王宠妃视为“祸水”。

不过儒家的兴起并没有阻挡住后宫干政之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在元帝病故后,便开始了60年的当政生涯,先后经历了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衍和刘婴五朝,最终由王莽篡汉。

民国初的历史学家蔡东藩对王政君作了高度评价“孝元皇后,无傅太后之骄恣,又无赵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谓母后中之贤者。乃过宠王莽,使其罔上行私,得窃国柄,是则失之愚柔,非失之骄淫也。”但是经历了新朝代汉的者班彪认为“孝元后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明学者王夫之对汉代母后这一现象做出了总结“所见所闻不出于闱闼,其择贤辨不肖、审是非、度利害,一唯琐琐姻亚之是庸”,故“母后临朝未有不乱者也”。

这确实言中要害。后妃得宠一般是凭借色相而非才能,即所谓“女以色进”。这其中有少数极具政治才能的女性,例如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吕后、汉和帝皇后邓绥、武则天、清孝庄太后等人,但更多的女性从未接受过治理国家的教育,加之年纪尚幼便入深宫,对国情民意一无所知,一旦掌握权力很容易带来灾难。另一方面,后妃没有执政合法性,她们又不得不依靠外力干预朝政,一般后宫干政都与外戚干政相连。

尤其东汉政权实际上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而光武帝刘秀不同于其它开国皇帝的是,没有大肆屠杀或者压制开国功臣,反而对他们礼遇有加,功臣们大多能保全性命、待遇和地位。东汉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更成为一种牢固的观念,于是,与皇帝结亲的大多是将相功勋和世代公卿巨族的家庭,他们本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当他们的女儿姐妹甚至姨姑成为后妃特别是皇后或太后时,靠着这种裙带关系,他们会得到更多的恩宠,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如汉章帝的窦皇后在年仅十岁东汉和帝即位后,尊窦氏为皇太后,窦氏临朝称制。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窦景、窦笃等人都在朝中任要职。窦家兄弟为所欲为,公报私仇,凡是对他们专权不满的人都被致死。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窦太后一直把持朝政,和帝听之任之,是一个傀儡。永元四年(92年),和帝14岁时,与宦官郑众合谋,将窦氏兄弟一网打尽。窦太后被迫归政,临朝称制5年。

另一方面,由于汉朝又确立了皇后的嫡正地位,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断时,皇太后可以监护人的身份监督、选立嗣位人,以至临朝称制。太后临朝称制,其权力与皇帝相等,东汉“临朝者六后”,这种情况下,太后们在选择嗣君时大多“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有些太后为了满足自身的权欲,还废长立幼。

如和帝皇后邓氏,以长子刘胜有痼疾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刘隆,其生时才百余日,刚立不久就夭折,后又立刘牿,也才12岁,一太后竟两立幼帝,把持朝政达16年之久。

公平的来讲,无论是章帝皇后窦氏、安帝皇后阎姬、顺帝皇后梁妠以及桓帝皇后窦妙都知书达理,其家族外戚并非市井,虽然行事跋扈,处理政事也算及格。但灵帝生母董氏以及皇后何氏出身市井,一贪财一贪权,董太后打开卖官鬻爵的地狱之门,何皇后家族则将士大夫排挤出权力中心,两人的争权夺利加剧了东汉末年动荡的局势,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标签: 后宫干政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4大稀有姓氏,这些姓氏代表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在战国以前,人们的姓和氏是分开的,并且对于男性只用氏来称呼而不用姓。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之前的皇室贵族就成了平民百姓,他们没有了封地,所以氏也没有那么多的意义了。他们有的以国家为姓,而有的则把之前的氏变为姓。就这样,姓氏开始慢慢形成了。由于皇帝是最高的掌权人,所以皇帝的姓氏是至高无上的。像百家姓中的

  • 古代弓箭威力并不大,可要是沾上一点“金汁”,威力立马就不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弓箭,历史解密

    古代中国诸侯国割据,战乱频频。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强国会去歼灭弱国,弱国则去侵占更弱的国。纷纷世事,战乱不休。所以在古代天下从来就没有和平过,分分合合已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战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依靠人数还要依靠武器,如今的热武器暂且不谈。在古战争上最令人畏惧的非弓箭手莫属,

  • 康熙20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唯独他最傻却活得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前几年古装剧热播的时候,“九子夺嫡”事件因为颇具争议性而成为了一个经典的题材,这也让我们对雍正的上位过程有了更多的想象。“九子夺嫡”,又称“九王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九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明君,虽然晚年能力

  • 汉景帝一次醉酒,留下的后代开创了一个新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身为皇上的妃子,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是最幸福不过的事儿了。可好事儿也有不合适的时候,比如来月事了。话说西汉景帝有一次翻了程姬的牌子,这程姬又刚好来月事,这种事儿在那时候是忌讳明说的。但她又不能不伺候皇上,这怎么办呢?所以等到了侍寝时间,程姬就让自己的侍女扮成自己的样子进去,刚好那天汉景帝喝醉了,

  • 窦娥立下了哪三个毒誓以表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窦娥,历史解密

    尽管历朝历代出了很多的清官,但受古代条件所限,再加上一些官员的不作为,使得冤假错案还是无法避免。当然这样蒙受冤屈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了。不过说起古代的冤案,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窦娥。尽管她只是戏剧家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却在千百年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为她的冤屈,使得她受到了人们的同情。事实上老

  • 曹操当初也想收诸葛亮当军师,最后计划落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也正是有了诸葛亮的辅佐,才让刘备屡次大败曹军,终于有了三分天下的机会。但话说回来,对于这样的高明谋士,曹操如此惜才之人,是否也对诸葛亮有所垂涎呢?您还别说,曹操真的干过一件抄诸葛亮后路,准备收诸葛亮当军师的事儿,至于结果究竟如何?且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

  • 她本是宋朝公主,十七岁遭金人羞辱,三十岁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柔福帝姬,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女子的身份地位是非常低的,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些女子往往遭受着比男人更凄惨的痛苦,无论之前的身份如何,即便身为公主,也只能是战胜一方的胜利品。北宋末年,由于宋朝皇帝在战与和的犹豫不决,加上自己的愚蠢和听信宠臣,最终导致宋军大败。而金军发现宋军确实非常弱,就直接打下了东京汴梁,于是就

  •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军事力量如何?为什么第一个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垫底,毕竟也是榜上有名,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与他的两个兄弟相比,韩国立国之初国力就不及魏国和赵国,这是韩国的先天不足。他领土最少,民众最少。但是国力与其他六雄比起来,相差太远,最后也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这一年,秦始皇首先向韩国开刀,派内史腾灭了韩国。韩国在七国中为最

  • 人贩子是否一律死刑?历史上的人贩子是如何判刑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人贩子,历史解密

    不管大众有的是情绪还是智慧,总之近日的朋友圈是被“人贩子一律死刑”这样的信息刷了屏,不争的事实是:最近的人贩子真的很猖獗。民众谈“人贩子”色变,说那的人贩子直接抢人,那谁家的孩子丢了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果真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那么在支持与反对

  • 有些长城都是修建在山岭之上的 那么修建的砖头是怎么运上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长城,历史解密

    长城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和名片,自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起,就有诸侯国开始修建长城,那时候的长城基本是夯土长城,也有一些石头垒起来的长城。到了明代,朱元璋下令所有城墙都包砖,加强防御。长城作为最重要的防线也不例外,于是明代的长城很多都是城砖砌起来的,非常坚固,现在能看到的长城也都是明代留下来的。很多人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