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能存在100多年,南明却短命

南宋能存在100多年,南明却短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2/13 10:21:45

南明是明朝的正统合法继承,一如东晋继承西晋,南宋继承北宋。

与南宋不同的是,史学家承认南宋的正统地位,与明朝就只算到崇祯时代。也就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1644年,南明的正统地位在学界不被承认。

南明与南宋的建立有不少共同地方,但后者维系一百多年,前者却在清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仅仅维持18年便退出历史舞台。

为什么两者相差如此之大?我们且来分析下。

两者的共性

先说说南宋与南明相似的地方。一方面是战争的胜利方都是少数游牧民族政权,而且是同一个民族。宋朝的时候,女真接触的领袖完颜阿骨打率领千把来人女真健儿反抗辽朝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无道统治,经过十余年完成灭辽任务,当时辽国流传一句话,出自天祚帝"女真不能满万,满万无敌于天下"。可见女真兵的战斗力极其强悍。

等到世宗完颜吴乞买继位,于天会五年(1127)开始发动灭宋的战争,由元帅完颜宗翰带领完颜宗辅、完颜宗弼等一群百战名将开始对宋的全面作战。宋朝由于经过徽宗一朝,腐败已经毫无战斗力,金兵南下势如破竹,一举拿下沿途各个州郡,徽钦二帝及其大部分皇室贵族被一网捕获,押送到北国,沿途之上受尽金国人的凌辱,除了徽钦二帝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被提供饮食,只能靠吃野草充饥,很多皇室贵族和大臣们由于不堪侮辱选择自杀,其状惨不忍睹。所以,史学界有这样的评价"宋徽宗亡国最可怜,李后主次之"。

赵氏皇族只有康王赵构一人得以幸免,康王赵构由于深知女真战斗力之强悍,一路弃国南逃,一直到达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才安顿下来。由于赵构的逃跑行为,一会上山一会入海,如同泥鳅一般根本抓不到他,金国人提出一个口号"搜山检海捉赵构"。靖康之变后,北宋彻底灭亡,以高宗为核心的南宋政权建都杭州。

明朝在历史书上的时间算到崇祯年间,但其实崇祯以后,明皇室还是在一定程度进行了反抗,南明安宗弘光帝(原福王)、绍宗隆武帝(原唐王)、昭宗永历帝(原桂王)等,本身作为皇帝以下地位最尊贵的亲王,并不同于刘秀刘备那种身份已是平民的宗室。他们建立的政权曾一度获得反清势力的支持,当时南明诸省治下的百官三军与百姓,乃至投效大明的前闯军前献军的将领,无不坚信弘光隆武永历诸帝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明天子,天经地义的神州之主。给崇祯帝上"明思宗""明毅宗"这些谥号的,正是南明弘光帝,而从来并不是宣布崇祯为亡国之君的满清。

明朝真正终结时间,通常可以划到1662年,永历帝殉国。

两者的不同

康王赵构在杭州重新整理班子,建立起新的朝廷使得赵氏宋朝又得以延续百年的国祚,一度迎来中华文明史上,文化领域的另一个繁荣盛世,至少使得南方的中原汉文明得到很好的保存。

然而朱由崧为核心的南明却没有完成复国大业,在更迭了几任皇帝后,终于还是被清朝彻底取代。

南宋和南明有着相同的经历,甚至连对手都是一致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内外环境决定

南宋建国之后,内斗非常厉害,金国的情况比南宋也好不了那里去,他们也开始内斗了。新登基的皇帝和开国功臣之间矛盾重重,光处理家务事就够他们费精力的。也就没有多余的力气继续攻打南宋。其实这一期间宋高宗发动战争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但是,宋高宗真的被打怕了,他不愿意在多生战事,好不容易来的和平,他当然选择接受了。

而清朝攻打明朝的统一战线还是比较牢固的。清朝也有内斗,围绕皇位继承,豪格与多尔衮开展斗争,最终双方互相妥协,推举年仅五岁的福临为帝。原本明朝坐等清朝内耗,可惜这场危机被化解了。假如,当初豪格和多尔衮真的带着各自的亲信部队互相攻击,也许历史还将改写。

南宋有明确的正统继承人,而南明没没有,或者说南明太多了,形成内耗。

赵构是宋徽宗仅存没被俘虏的皇子,是南宋承袭北宋唯一正统合法继承人,方得三军万姓一致拥戴。而崇祯帝殉国,其皇子全为俘虏且不知所踪后,弘光帝本同样也是按《大明祖训》的伦序当立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东林复社一干人为一党私利胡闹,才搞出所谓"福潞之争"。隆武帝在弘光帝被俘,国家危难时以"国赖长君当立贤"被群臣拥立,隆武帝殉国后,永历帝作为当时仅存的万历帝亲孙,本是弘光帝之后依序当立的继承人,和隆武帝的亲弟弟绍武帝,各有法统依据,因此才一度各不相让,兵戎相见。

南明的发展轨迹还是很清晰的,但内斗很厉害,清在短时间内打下南明,南明内耗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宋与大明,都已沉在历史在黄沙中,历史朝代更迭本是平常事,但金,清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少数民族攻打中原王朝,且最终,战胜的中原王朝。

南宋与南明在后续的抗争中,抗争出不同的道路。

标签: 南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统一了六国,为何唯独灭不了闽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闽越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还是偏远之地的福建多毒蛇。蛇又叫长虫,人们敬畏蛇,就以虫为义,把福建地区称为“闽”。门里面那个“虫”,就是蛇的意思。到了周朝,形成七个大部落,史称“七闽”。与“七闽”关系较密切的是浙江的于越族。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族有人进入福建定居。于越首领无诸统一“七闽”,自称闽越王。公元前334年,

  • 秦始皇灭匈奴十分轻松,为什么到了汉朝就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的匈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一项。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秦朝时期,匈奴被打的不敢入侵中原,到了汉朝时期,就是干不过匈奴,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在《史记》中记载,匈奴也是华夏一族的分支,属于苗裔。战国时期,匈奴就曾经入侵中

  • 咸丰生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有一人是慈禧眼中钉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咸丰皇帝的时候,英法联军就入侵了中国,皇帝和后宫的妃子们为了躲避这场灾难,就都从皇宫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后来,在咸丰快要去世的前一刻,他为了能够让清朝的政权更加的稳定,就任命了顾命八大臣,这八个人对于慈禧来说,每个人都存在着特别大的威胁,可是到了最后,却只有一个人成为了慈禧的眼中钉,他就是肃

  • 揭秘:哪个朝代官员的夜生活最丰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诗词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之一,在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多种多样,灿烂多彩,从诗词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当时的感情和经历,也可以了解到社会背景。比如一句诗,“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说的并不是真的花,而是指当时的官妓.。说起官妓制度,这是国家允许的,她们不是普通的风尘女子,而是隶属于官方机构,先后被称为“

  • 宗爱: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宗爱,南北朝,历史解密

    太监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幼就进宫,身体被阉割之后,发生了很多生理变化,面色白净,声音尖细,不生胡须。于是他们便成了鉴于男女之间的第三种群体。他们多半进宫以后负责照顾皇帝及后宫嫔妃们的饮食起居,沐浴更衣等一些琐碎之事。他们虽然身份低贱,但是却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 伤寒学派:古代医学流派,尊张仲景伤寒之说者自成一大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伤寒学派,温补学派,历史解密

    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的《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医学流派。历史上对《伤寒论》进行探讨研究的医家极多,留下上千种论著,影响很大。伤寒学派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晋唐时期为搜集、整理阶段。《伤寒论》成书不久,未及广泛流传就已开始散落,晋代王叔和是最早搜集整理该书的医家。他从脉、证、方

  • 霍去病打仗能力到底有多强的 他的军事能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去病,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将星闪耀,诞生过无数的优秀军事将领和为了民族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其中就有一位少年英雄,年纪尚轻便屡屡立下战功,为国家为民族洗刷了百年耻辱。其所遇对手从来都不是他的一合之敌,平生也鲜有败绩,但可惜就是天妒奇才,他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便英年早逝,他就是霍去病。霍去病(前140

  • 晚明的奢靡之风是万历帝带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翊钧,明朝,历史解密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皇帝,当然他的知名度在于好评如潮,而在于以偷懒出名,一口气怠政了差不多三十年之久,在历史可谓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万历帝死于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1620年,死后24年,在1644年明朝便亡国。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今天

  • 古代纳妾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妻四妾,古代,历史解密

    听到很多中国男人说,要是生在中国古代该有多好啊,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且还是合法的,谁也不会说你是渣男之类的。但是我想有这样的想法的男人可能是对中国古代的纳妾法律不是很了解,加入你熟读中国的古代史,就会发现,所谓古代男人的“三妻四妾”,并不是表面上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我确定一下,古代男人确实可以纳妾,

  • 正史中曹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真的是一个杀人狂魔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以卓越的军事政治水平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击黄巾、讨董卓、伐袁术、擒吕布、降张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绍,随后统一河北,南征荆州,降刘琮于襄阳,破刘备于长坂,几乎要一统天下,若非赤壁之战,天下已经一统。又于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