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世兵制与募兵制?压垮大明的第一颗稻草

什么是世兵制与募兵制?压垮大明的第一颗稻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3/12/31 22:58:30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根据汉代的屯田制、唐代的府兵制、代的更戌法和元代的职官制制定出了新的卫所制。

卫所制的核心是寓兵于农、耕战结合,目的是在尽量压缩国防开支的情况下,既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备军,又不会对社会生产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今海宇谧,边境无,若使兵坐食于农,农必受弊,非长治久安之术。其令天下卫所督兵屯种,庶几兵农兼务,国用以舒。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卫所拥有充足的现役士卒和后备兵源,朱元璋又设置了世代为兵、父死子继的军户制度。

洪武至永乐时期,以卫所军户为基础的世兵制和屯田制,既承担着国防军的职责,又承担着经济与生产恢复的重任,并且大量流民在军屯土地的吸引下成为军户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仁宣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战事的减少,一些头脑灵活的士卒采取收买卫所将领的方式脱离卫所。尤其是明宣宗从交趾撤兵后,明代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一度停止,卫所将领对军户的役使、压榨和克扣粮饷等问题开始加重,导致了卫所士卒战斗力的下降和大量军户逃出卫所成为流民。

至明代中后期,卫所的情况就成了士卒缺额严重和战斗力极低,以至于嘉靖时期的庚戌之变中,担负戍守京师重任的京营竟然出现了士卒账面数字为三十八万实际只有八万和士卒与俺答骑兵交战时皆“流涕不敢前”的情况。

国初京营劲兵,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而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足三十八万有奇。今武备积驰,见籍止十四万,而操练者不过五六万。支粮则有,调遣则无。

面对这种情况,明代也曾进行过一些改革,比如景泰时期曾规定卫所士卒要分批训练,比如成化时期曾将逃亡的军户编入就近的卫所,但是这些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军户逃亡、士卒战斗力低下等问题依然在不断恶化,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明代的募兵制出现了。

明代的募兵制始于正统二年,“正统二年, 始募所在军余、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至弘治时期“官军实有者仅六万六千九百有奇,而招募与士兵居其半。他镇率视此”,至嘉靖时期“浙江原有军队三十九总,募兵二十七总”,募兵数量占到了军队员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募兵制实施以后,给大明帝国带来最大的改变是沉重的粮饷负担,明初卫所士卒的粮饷基本依赖屯田,甚至有些卫所还能积攒足够几年使用的粮饷,比如辽东镇就“屯粮七十万石”,而募兵的粮饷皆由户部拨付,一般为卫所士卒的二到四倍。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兵役制度无外乎世兵制与募兵制,两者的结合使用实属合情合理,同时应该根据军事和经济形势对世兵制与募兵制的比例和结构做出合理调整,但是明代在嘉靖时期募兵已经占到军队员额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情况下,却仍未进行任调整。

明代用于卫所屯田的土地大概有四百多万顷,如果嘉靖时期能将一部分军户转为民户、将一部分军屯田转为民田,那么就可以通过这部分民户和民田征收赋税的方式来弥补募兵的粮饷,这样就能减轻沉重的粮饷负担。

嘉靖二十一年,广武站募军,增年例银三万两。二十二年,太原石隰等四营募军, 增银九万九百二十四两。二十三年,北楼口募军,增银四万八千五十两。三项共计一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四两。

可惜,直至明末,朝廷都是在不减少军户与军屯田的情况下,一再通过增加募兵的方式来应对日益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而朝廷只能一再通过增加民户和民田赋税的方式来支付募兵的粮饷。

辽事起,亩加三厘五毫,天下之赋增二百万有奇。明年复加三厘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请,复加二厘。 通前后九厘,增赋五百二十万,遂为岁额。

如此一来,明代后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募兵——加征税赋——农民起义——募兵——加征税赋。

一旦大明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必将会走到募兵和加征税赋都应对不了农民起义的那一步,接下来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世兵制与募兵制也就成了压垮大明的第一颗稻草。

标签: 世兵制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庸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它们当时的科技发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庸国,周朝,历史解密

    语言古庸国国都所在地的周围的地域,现今竹溪、竹山,极其相邻地区平利、镇坪北部、旬阳、郧西,其方言、口音基本相同,现代汉语均归属一个方言区。这一方言暂以竹溪方言为代表,这种方言的形成肯定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的方言能够稳定下来,并延续不断的同化外来人口的语言,其本身方言的形成少得

  • 昭勋阁作为重大贡献的功臣而专修的荣誉阁 为什么韩世忠能入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世忠,宋朝,历史解密

    韩世忠为什么能入选“昭勋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昭勋阁"是南宋理宗皇帝为表彰两宋时期作出重大贡献的功臣而专修的荣誉阁。宝庆二年,宋理宗将从宋太祖至宋宁宗期间的文武功臣画像挂入"昭勋阁"供奉,配享帝王宗庙待遇。他们分别是:赵普 、 曹彬 、

  • 唐朝最幸运的大臣,两次躲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侯敏,唐朝,历史解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绝大多数男子来说,无不想娶到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不仅可以赏心悦目,带出去也会觉得倍有面子,自豪感油然而生。古代有这么一句名言:娶妻以贤不以貌!意思是说,在娶老婆这种人生大事方面,千万不能只注重外表,人品才是最需要考虑的。众所周知,诸葛亮身高八尺,长相非常英俊,足以称之为三国顶级

  • 孙权写信劝曹操登基,这是什么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孙权为了夺得荆州之地,趁着关羽在与曹军对抗的时候,派使者向曹操称臣,并且私下里与其联合,一同来对付关羽。后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在他们的合作之下,关羽最终被吴军给打败,不但失了地盘,就连他自己也兵败被杀了。吴军把他打败之后,曹军面临的威胁也就自然地解除了,对于曹魏来说,这也是一大利好,至少襄樊一地,

  • 揭秘:古蜀人的后裔都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蜀国,秦朝,历史解密

    战国中后期,秦惠文王采用张仪之计,利用末代蜀王开明芦开凿石牛道(又称金牛道),然后从苴国借道伐蜀,先灭蜀国,再回头灭苴国和巴国,全取巴蜀之地。秦灭巴蜀,给蜀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外来文化突然瞬间取代了本土文化,大量的蜀人、羌人、巴人、氐人开始四散逃散(主要指贵族,历史总是为贵族而写的,平民,不

  •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鸟尽弓藏终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翦,战国,历史解密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秦国虎狼之师在诸侯中脱颖而出,问鼎中原。离不开秦国历代君王和大臣们的不懈努力,然伴君如伴虎,英雄们的结局大多不是很好,而有一位却功劳卓著位极人臣,鸟尽弓藏终得善终,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今天就来简单看看王翦的简史。那么王翦是何许人也,又有哪些故事为后人所称道?史记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七个妹妹,她们最后的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一、大妹韫英。韫英出生的那年是她们家发生大变故的一年。一是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她那比她大两岁的大哥溥仪,在太和殿登基继位;二是她的父亲载沣遵遗诏,成为代理国事的摄政王。作为长女,韫英自幼受到严格的教育,最终被教养成了一名传统的皇族格格。长大后,在载沣的安排下,韫英嫁给了内务大臣荣源的长子,也就是末代

  • 诸葛亮为何一生操劳却未能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群雄纷争,战乱年检更是如此,无数的英雄从各地涌现出来,怀着保家卫国或者是建设新朝代的愿望,将自己的所有热血洒在古战场,看的人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能够在战场上拼杀,可以实现多年来的夙愿。不过在这么多的将领中,比较有名的人寥寥,能够真正建功立业的人是少数,大部分的人都只会死在

  • 春秋时期到底有多少国家 哪些才是一流得国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国家,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到底有多少国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时期泛指东周前半期的历史阶段,周王室东迁后势力日渐衰弱,各地分封的诸侯国不再朝见周王,纷纷割据称雄,互相征伐,战火频繁,整个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除了晋、鲁、曹、卫、郑

  • 东汉时期女政治家,从登上后位到临朝称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临朝称制,汉朝,历史解密

    邓绥是出生在81年,东汉王朝时期著名的女政治家,也是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出生在名门,其祖父是开国重臣,从15岁就进入了宫中,从小就被很多人宠爱,非常听话,白天学习女红,到了晚上还学习诗经,诵读经典,从小就受到父亲邓训的熏陶,也受到了整个家族的熏陶。邓绥从小就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情,他的父亲都会和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