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反明的七大恨是由多不靠谱?真相是什么

努尔哈赤反明的七大恨是由多不靠谱?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3/12/7 20:22:46

公元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遂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努尔哈赤所说的第一恨,就是明朝无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祖父。

这既是事实,但又不完全准确。一来,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确实是死于明兵之手,但是在战乱中被误杀,不是蓄意杀害。二来,明军是为了惩戒掠边“夷首”阿台,这才出边攻打的古勒城,并非“无故生衅于边外”,杀其父、祖。三来,事后大明也承认是误杀,不但送还了遗体,而且还给予了敕书三十道,使得努尔哈赤承袭祖职,为都指挥,后来又以其父祖有“殉国忠”,晋为都督佥事。

第二恨是说明朝违背誓言出边,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这个也有些强词夺理,难以成立。当时建州和明朝辽东守臣的立碑刻誓,仅仅是指双方不要越界,以免因采参伐木引起争端,并非规定明军不能逾越边境,不能出边。

要知道,努尔哈赤所管辖的建州地界,也是属于明朝的辖区,女真各卫都督、都指挥,都是明朝的臣子,其地皆为国土,明朝廷当然可以派兵进入女真地区,调解纠纷,惩治违法之人。再说了,明廷为何要出兵边外援助叶赫,努尔哈赤自己难道不清楚吗?

第三恨是说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这事确实曲在明朝,有点欺人太甚,说是大恨不为过。

第四恨是说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这是指公元1614年四月明朝使者入境一事,《武皇帝实录》和《满文老档》都有记载。说当时万历皇帝派守备肖伯芝钱来,“诈称大臣,乘八抬轿,作威势,强令拜旨,述书中古今兴废之故种种不善之言”。

这件事在后来的兵部复辽东巡抚郭光复奏疏时也有陈述,说:“今日筹辽,必以救北关为主。惟是奴酋反覆靡常,顷抚臣提兵出塞,遣羁酋佟修养性为间谍,遣备御肖伯芝为宣谕,谕之退地则退地,谕之罢兵则罢兵。”

看来,这所谓的“不善之言”,可能是肖伯芝在宣谕抚臣意旨时,责令建州退地退兵,不要耕垦哈达之地,不要攻打叶赫。

努尔哈赤将此事列为明朝对他欺凌侮辱的深仇大恨,理由似乎有些牵强了。

第五恨是说叶赫由于得道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公元1593年,叶赫布寨、纳林布禄贝勒等九部联军,被建州大败后,第五年,他们共同派人请求结亲,愿以布寨之女布扬古贝勒之妹许给努尔哈赤,以纳林布禄之弟金台石之女许与代善,努尔哈赤遂备聘礼,又杀牛设宴,与他们歃血为盟。

但不久后,纳林布禄又违背誓约,将金台石之女嫁给了蒙古喀尔喀部斋赛贝勒,将布扬古之妹另许他人。先是许给了哈达蒙格布禄,后又改许给了辉发拜音达礼贝勒,接着又许给了乌拉布占泰贝勒,最后改许给了蒙古喀尔喀部巴哈达尔汉贝勒之子莽古尔岱台吉。

布扬古之妹,艳丽多姿,可惜的红颜薄命,因为政治的角逐,才十五岁就被许给了人家,中途又多次该聘,一直到三十三岁,都未婚娶,成为老女。最后才嫁与蒙古,可惜只一年就死了,着实可悲。

已聘之女,而且还是位异常漂亮的美女,最后却不能迎娶回家,这对努尔哈赤来说自然是一大恨事,可是这能怪明朝吗?当时明朝不但没援助叶赫,反而还因为叶赫数次入侵哈达而训斥他。所以说,这第五大恨,根据不足,也是难以成立的。

第六恨是明朝逼迫自己退出已垦种的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这和事实出入也很大。当时所谓的柴河等地,原来都是哈达台、孟格布禄的辖区,努尔哈赤在灭了他们之后,就派人大量耕种这些地方。但是明朝不承认建州灭哈达的行动,认为这是谋逆的行为,而且因为这些地方邻近叶赫,威胁叶赫安全,也威胁明朝的安全,所以一直不允许建州人在此居住和收割。

当时大家都说的很明白,努尔哈赤也一再上奏表明立场,还立碑于石,保证不来耕种。可是说归说,做归做,不管是当初的是誓言,还是立过的碑石,都不好使,努尔哈赤依旧每年派人侵垦收获。

所以说这第六恨,又是强词夺理,缺乏依据,难以成立。

第七恨是说明朝责令建州退还哈达,恢复其国,褊袒叶赫。

这个前面我们都说过了,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恨。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所谓的这“七大恨”,也就只有第三恨,明朝是全无道理的,是成立的。第一恨,明朝是应该负责,可是是误杀,而且明朝也承认其过了,还给了抚恤和封赏。至于另外的五恨,理由都不充足,很难成立。

所以说,这 “七大恨”的政治性要远远大于感情性,意图就在于挑起女真内部对中原的仇恨,从而达到努尔哈赤自己的政治野心。

标签: 七大恨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时期的八旗兵战斗力都下降了 康熙是怎么平定三藩之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八旗兵,康熙,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后,凭借着剽悍的八旗劲旅,横扫天下,很快就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安逸,这支昔日的劲旅很快就腐化堕落。1657年,顺治帝无奈地说道:“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帝该怎么对付吴三桂呢?吴三桂确实不好对付!首先,他出身将门,十几岁

  • 清朝黄马褂权利到底有多大 真的和免死金牌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黄马褂,历史解密

    看过清宫剧的观众,对于黄马褂一定很熟悉,因为在电视剧中皇帝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发给某个人一件黄马褂,而且穿上了黄马褂就跟拿了免死金牌一样,谁都不敢动。那么真实的黄马褂,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真实历史中的黄马褂的确是跟影视剧中描绘的不一样,尤其是清朝初期和中期的黄马褂,管理是很严格的。皇帝是天子,可以穿明黄

  •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那么他一日三餐都吃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有意思,如今是一个吃货的时代,而中国也不愧是一个美食大国,我们周围可以享受美食是五花八门。不过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吃饭的花样并不多。首先在先秦时代铁器还没有普及,当时是没有铁锅的,所以什么“煎炒烹炸”都没有。那时候贵族用青铜鼎做饭,布衣百姓用陶锅做饭,而烹调方式也非常单调,就是煮,大火煮。有钱

  • 项羽乌江自刎后,项氏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项羽,历史解密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自刎,刘邦选择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作为其墓地,按照鲁公(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的规格安葬,并且亲自出席葬礼,哭泣哀悼。那么,项羽死后,项氏家族其他成员去哪了?汉高祖刘邦并没有对项家人赶尽杀绝,而是全部赦免,宽容相待:一,射阳侯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

  • 古代皇帝生活这么的好 为什么还会短命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帝,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大多都是身居高位衣食无忧,这不管是吃的还是住的方面都是比普通百姓好很多,更有的是游山玩水注重养生。皇帝的权利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有了权利之后,有的人是昙花一现而有的人则名垂千古,而且他们的寿命也不尽相同。有一个奇怪令人感到的现象就是,古代皇帝生活条件优越,为何平均寿命不如常人?据不完全统计

  • 西游记中人物 老虎精寅将军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游记,太白金星,历史解密

    寅将军本是一只虎精,因唐僧急于取经,起早赶路,落入了寅将军的陷阱,两个仆从,被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吃了,多亏太白金星搭救,唐僧才逃离虎穴。人物经历《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唐僧碰上的第一个妖怪就是它。唐僧贪赶路自投罗网,和两个从人落入寅将军和它的朋友熊山君、特处士之手

  • 历史有个阶段叫“五代十国”,那么“五代十国”所指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唐朝后期藩镇节度使渐渐变成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一样了,但是在名义上各镇还是服从唐朝中央政府的号令,黄巢起义后唐朝中央政府崩溃。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代替唐朝。公元923年,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公元937年,石敬瑭与契丹勾结灭后唐建后晋。公元946年,契丹攻灭后晋,同年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

  • 揭秘:秦朝与前秦、后秦、西秦是什么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后秦,十六国,历史解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从朝代建立到最终灭亡只存在了十四年时间,但其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中,理当算得上数一数二。历史上以“秦”作为国号的除了秦朝以外,还有几个政权,他们是:前秦、后秦和西秦。他们和秦朝又有什么关系呢?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其前身是“战国七雄”中的秦国。秦朝仅

  • 霍去病怎么死的?他是不是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霍去病,本是西汉时有名的一个大将军,而关于他的死因呢,很多一部分人都认为是病死的,到底是如何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在文章中来找寻霍去病的死因,一起来了解一下霍去病的死法?霍去病是不是病死的吧。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是在西汉时期的一个名将,也是民族英雄来的,而在17死的时候就直接率领八白个骑兵而去深入敌境

  • 古代打仗都讲究军粮的重要性 古时候的士兵一般的伙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伙食,历史解密

    古代将士的伙食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打仗都讲究军粮的重要性。每场战争都对粮食的需求是巨大的。但你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士兵吃的是什么,伙食如何呢?其实在中国古代没有像现代这种专门的军粮,都是吃些平常吃的东西。像在秦汉之前时期的士兵大都是以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