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诸葛亮北伐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

揭秘:诸葛亮北伐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3/12/12 1:04:52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正史中,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么?

一:魏国南征规模更大

公元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致书魏国大司马曹休,书中提到他受到吴主责罚恐怕被杀,愿意投降曹魏,请求曹休出兵接应,曹休果然中计,率军进军宛城,同时又命令司马懿进军江陵,贾逵进军东关,兵分三路进攻东吴。这次南征,曹休的主力部队就有10万大军,再加上司马懿、贾逵部至少5万人,总兵力达到15万以上。随后曹休中计,兵败石亭,忧愤交加下,不久以后病逝。为了给曹休报仇,大将军曹真率领最精锐的10万关中军东下与曹休残兵汇合,欲与东吴决战,东吴压力骤增,然而此时诸葛亮再次发动北伐,进攻陈仓,为防陈仓有失而对长安造成威胁,曹真率军回援西线,这才没有再次进攻东吴。这一系列战役,魏国共计调动了25万大军,出兵规模远远大于诸葛亮北伐。

由于诸葛亮多次侵袭边境,使得强如曹魏都丧师失地(破斩王双、夺取二郡),进位大司马的曹真上书魏明帝,请求率军主动讨伐蜀汉,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蜀汉的威胁。于是在公元230年8月,魏军兵分四路进攻蜀汉:

曹真率领10万大军从子午谷进攻汉中中部;

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与曹真在南郑汇合;

郭淮率领数万大军从武威进军阴平;

费曜率领数万大军从斜谷进军汉中东部。

魏国在距离石亭之战不过2年的时间之际,又一次出动近二十万的兵力南征,而当时蜀汉举国兵力不过十万!之后夏侯霸的先锋部队受挫于兴势,加上大雨连绵,浩浩荡荡的灭蜀之战却无功而返,而魏延则率领偏师西入,大破郭淮,取得阳溪大捷,诸葛亮3万大军攻不下陈仓被怀疑军事能力,君不见,曹真10万大军攻不下阳平关?

二:魏国兵力损失更大

据《默记》记载,诸葛亮每次北伐不过“步卒数万,长驱祁山”。诸葛亮5次北伐出动的兵力如下:

第一次北伐,6万;

第二次北伐,3万;

第三次北伐,1万;

第四次北伐,4万;

第五次北伐,8万。

相关数据解释如下:

第一次北伐由赵云率领1万偏师进攻箕谷,诸葛亮亲率5万大军进攻祁山;

第二次北伐由于只是为了侧应东吴,所以并没有带多少兵力;

第三次北伐是陈式偏师突袭武都、阴平,所以兵力只有1万;

第四次北伐是在魏延已经取得阳溪大捷,魏国雍凉军团已经被打崩的情况下趁胜发动的北伐,而诸葛亮也认为“并不在多,在于人谋”,并没有带多少军队来北伐;

最后一次北伐前夕,诸葛亮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认为他死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与魏国抗衡了,于是联络了东吴进行最大规模的协同北伐,因此,诸葛亮尽起倾国之兵进军渭滨,剑指长安。

诸葛亮5次北伐,调动的兵力即使叠加起来,也不过22万,而魏国仅仅在石亭之战,前后调动的兵力就超过25万,加上曹真伐蜀之战,魏国进攻兵力叠加数据高达45万!

如果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那么魏国南征算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真正的大规模作战只有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都是局部战役,第三次是偏师北伐。而除了第一次北伐因为街亭之战兵力损失较大以外,其他几次北伐都是无损撤退。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受阻陈仓,但是却在曹真进军下全身而退,没有损失多少兵力。第三次北伐兵不血刃夺取二郡,也没有损失兵力。第四次北伐更是先后取得上邽、卤城、木门之战的胜利。最后一次北伐与魏军对峙渭滨,因病去世以后,姜维“反旗鸣鼓”,使得司马懿放弃追击蜀军,从而全身而退。

反观魏国,先后在石亭之战、陈仓之战、阳溪之战、上邽之战、卤城之战、木门之战被打的丢盔卸甲。曹魏无论是进攻规模还是兵力损失都远远大于蜀汉,诸葛亮何来穷兵黩武?

标签: 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济生方》是严用和撰著的吗?内容主要讲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用和,宋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严氏撰著《济生方》,据其多年心得,结合临床实际、广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验之效方,以杂病各门为纲,下列总论,病源,病机,再附主方,每方详述主证,组方,炮制,服法等,条分缕析。纲目清晰,方论结合,议论丰正。书中收方广泛,汉、唐、宋以来诸家名方及民间验方均有采录,其中尤重《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

  • 项羽分裂各国以削弱诸侯,刘邦则联合诸侯为击败项羽,恢复了战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所谓分封,就是将自己的地盘分于他人,封爵建国,这也正是所谓的分茅裂土,封爵建国。不过,项羽做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分封,这是因为那些地盘本就不是他的,而是其他人的。巨鹿之战前,六国就已经全部复国,这是在陈胜死后就已经形成的局面。但在六国之中,楚国实力最强,所以当时的局面是六国承认楚国为六国反秦联盟的盟主

  • 朱元璋的岳父入宫探望女儿,为什么被赐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关于朱元璋的故事有很多是被后世抹黑编造出来的,但是无风不起浪,如果朱元璋不那么嗜杀功臣,也不会给人落下口实。《明史》里记载了一件朱元璋杀岳父的事,原因却是“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意思是胡美是朱元璋胡贵妃的父亲,因为和女婿一起进宫看望女儿而被朱元璋杀害!这父亲因看望女儿被杀,听起来有点不

  • 揭秘:女作家沉樱为什么两段婚姻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沉樱,民国,历史解密

    对于民国时的女作家沉樱,大家一定不熟悉,可是对于她翻译过的作品《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大家一定印象深刻。沉樱虽然是女作家,可是她的小说不如散文,散文不如翻译文。沉樱出生于1907年4月16日,她是山东省潍县人,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沉樱在少女时期为周氏兄弟(鲁迅与周作人)翻译的日本小说所倾倒,因此

  • 蜀汉镇守汉中四十年,姜维一个月就给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诸侯决一死战。结果经历了常年的征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这时候开始了三足鼎立的局势。无论是魏蜀吴中的哪一个,他们的主公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蜀汉是三国中建立时间最晚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

  •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献可,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如痰证、血证、咳嗽、吐血、喘证、喉咽痛、眼目病、齿病、口疮、耳病、消渴、中满、噎膈、泻痢、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与失禁等多种病证,不仅从其一般辨证规律进行施治,而且均注意到从肾命水火亏虚方面进行分析,广泛使用六味、八味诸方,为治疗以上疾病提供了

  • 揭秘:窝阔台家族为什么会失去汗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窝阔台,蒙古帝国,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死后,让儿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但是,窝阔台死后不久,蒙古帝国的汗位就转到了托雷系。那么,窝阔台家族为啥会失去汗位?不仅仅是窝阔台无能,还和一个女人有关!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大儿子因为血统问题,一直倍受诟病,所以首先被排除

  • 曹无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选择高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无伤,鸿门宴,历史解密

    曹无伤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著名的鸿门宴众所周知,结局是长腿皇帝刘邦演技好,腿脚麻利,顺利脱险。得到项羽那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点拨,沛公回营,立诛杀曹无伤!可谓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曹无伤但是,让后人十分困惑的是,作为

  • 老头不能生孩子?63岁的他娶17岁娇妻,生一儿子名留千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通常情况下,古人早婚,因为在她们的心里繁衍后代是非常关键的事。古时候,大家通常在十多岁时完婚。女士在25岁时就变成大龄剩女,这与今日确实没法较为。在生活中,男士和女士通常选择与自个同样年纪的人,忘年恋的人大部分不被别人所尊重。但古时候,有那样的两只,她们彼此相爱,还有着一个幸福的小孩。叔梁纥在鲁国担

  • 皇帝病危托孤于妃子遭拒,后来此妃被诛全族郁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栗妃,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栗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一连辅佐了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帝王,他文武双全,既能统兵打仗,又能直言善谏,居功至伟。可是这样一位能臣干将,却因太子的母亲犯错而遭连累,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