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隐公宽厚守礼,却也迂腐冥顽,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鲁隐公宽厚守礼,却也迂腐冥顽,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57 更新时间:2024/1/2 0:24:32

鲁隐公是个宽厚的人,也是一个守成礼法的人,更是一个迂腐冥顽而不明事理的人,他的死让人惋惜而警醒。

我们都知道,在鲁隐公执政鲁国政务期间,公子翚做为臣子就非的跋扈,并且极端地贪婪。只要有诸侯用礼金来贿赂他,他就可以不通过隐公的批准而直接出兵,助纣为虐地发动非正义战争。

我们先来说说,鲁隐公是怎样继承上君位的呢?原来,他的老爹鲁惠公后宫的后一生没有子嗣,在临死时要把君位传给宠妾仲子的儿子,这个儿子名字叫轨。但是轨的年龄在惠公去世时实在是太小了,群臣只好恭迎惠公另一个宠妾的儿子为君,这个国君就是鲁隐公。

按说,兄弟俩人都是宠妾所生,(古人讲究妻与妾,妾生的儿子要比妻生的儿子地位要低很多)自然谁能继承君位只有靠天命了。但是这个隐公则不然,他始终念念不忘老爹遗愿,等到小弟长大成人,即把国君之位还给他,以了却老爹心愿。

公子翚虽然为官强横,不把隐公放在眼里,但是他的官位还是达不到太宰之职。(太宰,周朝时期能管百官的官) 公子翚想要得到太宰之职。这一天晚上,公子翚私下进宫拜见隐公,想要隐公封他做太宰。隐公听了公子翚非分的要求,首先给了公子翚一个滑稽的表情包,只见他双手掩耳,侧过头去,说:“国家是轨的,我只不过是代管一下。等轨即

公子翚误会了隐公的意思,以为隐公顾忌起了轨的已经成年。

于是,公子翚上前一步,小声说道:“主公为君,百姓拥护,千岁以后,可以传给您的后人。您怎么老是说代管呢?让轨起窥探之心。如果您不方便,我替您除掉轨,你看怎么样”?

隐公把耳朵捂地更紧了,紧皱着眉头,侧斜着眼看着公子翚,说:“快别说了,快别说了,我已经在菟裘(地名)盖下了房子,准备退位了养老住。等不了几天,轨就要即位了”。

公子翚惊惊愕地看着隐公,说不出话来,深悔失言。公子翚连忙退出宫去,深怕隐公传话给轨,等轨即位后,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公子翚出了宫门,直接来到轨的府邸,对轨说道:“刚才国君召我进宫,要我杀了你,以防你继承君位”。

轨惊恐万分,连忙下跪,哀求道:“求你救我,求你救我”。公子翚瞬间有了得意之色,慌忙扶起轨,说道:“等几天他就要到城外祭神,住在寪(声,为)大夫家,我事先派刺客假冒差役,混杂在队伍中,到时候刺杀了他,就委罪给寪大夫。等到事成之后,您即了位,要加封我什么官职”。轨战战兢兢地说:“太宰!太宰”!

正如公子翚所料,几天后,隐公到城外祭神,回到寪大夫家歇脚,被刺客杀死。公子翚委罪给了寪大夫,将为寪大夫斩首。

轨即了君位,加封公子翚为太宰。

整个历史事件,隐公如果稍稍聪明一点,就不至于被杀。公子翚专权已非一日,难道这些还不足以引起隐公的警觉?另外,当公子翚提出要杀死轨时,隐公还真切地告诉公子翚他要退位了,要把君位传给轨了。这对于公子翚来说,不次于是晴天霹雳呀。要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到轨即位了,能有自己的好过吗?所以说,公子翚为活命,派人刺杀隐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与恶人共事,要么只是泛泛之交,以免引起猜忌;要么就从根本上断绝一切往来,以免留下隐患。

如公子翚在隐公面前说出要杀轨的话,隐公做为国君,又在宫中,是有能力法办公子翚的。可惜的,隐公是个愚蠢的人,死到临头乃不知醒悟。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标签: 鲁隐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扳倒鳌拜只用了几个小孩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东汉晚期,宦官当权,他们关于不喜欢的皇帝、皇子们,想杀就杀、想关就关;及至后来,诸侯割据,拳头为王,水深火热,汉献帝能够在这样的乱世生计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观;竟然还能够顺风顺水地当31年傀儡皇帝,没有满足的政治才智和生计技巧,是肯定无法办到的。鳌拜是清朝初期的权臣,并且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一

  • 揭秘:姚思廉的一生在史学方面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姚思廉,唐朝,历史解密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姚思廉的一生,除了政治上有所作为,主要建树是在史学方面。隋大业五年(609),姚思廉奉炀帝之命,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

  • 元朝版图太大,后代无能根本守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蒙古族前无古人的大英雄——成吉思汗,带领着他麾下的蒙古男儿征战不休,曾一度征战到黑海海滨地区。只是,一代天骄,最后也没有逃过时间的摧残。成吉思汗死的时候,中原大地的江山还没有完全受制于蒙古的统治。直到忽必烈继位,一直龟缩于南边的南宋王朝才被彻底消灭。至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才能够真正的入主中原,并

  • 原始部落中女子结婚不要金不要银 为何只要一只大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原始部落,结婚,历史解密

    现在男女一到谈婚论嫁的年龄,避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彩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彩礼也像盖高楼似的拔地而起。网上有人编了个段子:爷爷娶奶奶时,要了家里半斗米;爸爸娶妈妈时,要了家里半头牛;我娶老婆时,要了家人半条命。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很形象生动了。父母为了孩子的婚礼几乎是花光了半辈子的积蓄。更有甚者,还要

  •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

  • 明朝皇后在皇宫中穿得最多的衣裳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代皇后常服也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学者董进在紫禁城杂志上发表的《图说明代宫廷服饰(八)—皇后常服 》一文中,为我们简单介绍了明朝皇后的常服。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

  • 吴王僚一生机关算尽,最后却因为一条烤鱼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王僚,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国君吴王僚没有其他特殊饮食爱好,唯独喜欢吃烤鱼。然而,他这一贪食嗜好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公子光一心想设计除掉吴王僚,他还专门找好了刺客专诸。因为吴王僚好吃烤鱼,所以他抓住一个有利机会向吴王僚发出邀请说:“我近日找到一名好厨师,他从太湖而来,烤得一手好鱼,

  • 辽朝为什么3次征伐漠北?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征伐漠北,宋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疆域辽阔,我们应该感谢老祖宗的开疆拓土。虽然有些地区已成国外,但历史无法改变曾是我们领土记载。从载看,清朝是一个为我国疆域做出贡献的王朝,但清朝也是在历代王朝基础上拓展。还有一个王朝为中国疆域做出过贡献,这个王朝就是辽朝。辽朝自耶律阿保机立朝以来,自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是夷,他们以“中国人”

  • 泰坦尼克号沉了100多年,为什么不打捞上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泰坦尼克号,历史解密

    对于考古专家们来说,他们感兴趣的除了古墓以外,还有沉船,还有一些远古时期的人类遗址。但是有一些著名的遗迹被发现了之后,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举妄动,这更多的是因为技术的原因,现在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技术,能够确保遗迹中的文物不会损坏,所以只能采取保护的态度。就好像泰

  • 冯延巳:文学上开北宋一代词风,但做官却昏庸惑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冯延巳,南唐,历史解密

    冯延巳,生活于五代十国其间的词人。相比词坛那些大人物,他可能算不上鼎鼎有名,事实上,后代文学评论家对其评价都很高呢。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冯延巳,字正中。作为五代期间的文人,他虽然沿袭了那个时代流传下来风格,却又具有创新精神,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