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上四个为国家而死的忠臣,值得后人敬仰

盘点历史上四个为国家而死的忠臣,值得后人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1/9 13:20:21

第一位、文天祥

文化传承是需要人去实现的,一代又一代像文天祥式的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胡乱华的民族噩梦里、五代十国的乱世里、匈奴人的崛起、蒙古人的屠刀下、满清借势而行的强改衣冠。靠什么让华夏五千年不灭?文天祥在元朝统帅伯颜面前毫无惧色,他义正言辞的说:“若北朝想让宋为附属国,那就请你退兵,然后再商议岁币金帛之事,此为上策;若一定要把宋朝灭掉,恐怕许多地方难以攻取,胜负难料,请大帅深思。”

元军统帅张弘范劝说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视死如归,要求将自己处死。张弘范认为文天祥是位难得的人才,没有杀他,把他软禁在军船上。

文天祥在船上,面对零丁洋,思绪万千,如浪涛翻滚,一首诗突然在脑海浮现,遂提笔写下千古流传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不知感召了后代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在南宋危亡的紧急时刻,文天祥尽己之力,组建义军,毅然起兵反元,即使被押解到北方途中,侥幸逃生,仍不忘积极抗元。而且他被俘之后,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最终以身殉国。他的一身浩然正气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第二位、屈原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 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第三位、方孝孺

朱棣本不想杀方孝孺,因为方孝孺的名声很大,门生更是遍及天下。正如姚广孝所言:“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奈何,方孝孺太不给面子,人家朱棣刚刚打了胜仗,夺得天下,方孝孺却痛哭流涕,形容槁枯,仿佛死了亲人的似的。朱棣虽然心有不悦,但想着还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以便为自己的谋权篡位多找一块遮羞布,也就不以为意。

方孝孺死也不肯给朱棣写诏书,对于这种顽固分子,朱棣当然也就脱下了仁慈的面具,露出人性中那最邪恶的一面,威胁方孝孺:“即死,独不顾九族乎?”一般的人都受不了这种威胁,自己身死道消还可以说“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若还连累亲朋好友,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也无法忍心。但方孝孺却不是一般的人,面对朱棣赤裸裸的威胁,反而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都知道株连九族,方孝孺却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之人,总共873人全部被凌迟处死。

尤为悲惨的是,朱棣为了让方孝孺痛苦不堪,是当着他的面处决他的家人、朋友。最后,再予以千刀万剐,让方孝孺被一刀刀折磨死。据悉,生命的最后一刻,方孝孺依旧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12个“篡”字,忠君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第四位、史可法

史可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他在明朝时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明朝灭亡后,以史可法为首的明朝遗臣在南京组建了南明弘光政权,并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皇帝)为帝。此后一年时间中,史可法担任督师职务,坐镇扬州,统筹江北四镇军务,为防范清军南下做准备。

不久,多尔衮意欲兵分两路,一路西进灭大顺,一路南下灭南明。其间,大顺军在河南发起了一次反攻,大败清军。迫使多尔衮改变进军路线,两路人马同时西进,这才令弘光朝得以延续更长时间。后世多认为弘光初立,“正人盈朝”,只是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败坏纲纪导致弘光朝颓败。其实这种观点完全是由东林党大肆宣扬而成,而将其发扬光大的正是黄宗羲。

从史料看,南明弘光朝的迅速覆灭,史可法要负上很大责任,他的才能难堪大任,与马士英等人在政治能力上并无区别,只是史可法的人品道德更为高尚。史可法可以算一个忠臣,但绝不是一个能臣,甚至有些平庸,历史的风云际会把他推向了风头浪尖。虽然这并不妨碍我们敬仰他的气节操守,但这些光环之下的,实则是一个文人在乱世之中的悲剧。

标签: 屈原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他是怎么处理柴荣老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由于姑姑的关系,柴荣出乎意料地当上了后周的皇帝。他的两位皇后是出身名门的姐妹花,由于父亲符彦卿的关系,姐妹两人在历史上也分别被称为大符氏、小符氏。姐姐当皇后的时候,希望柴荣能够改掉暴躁的脾气,

  • 御医给秦琼看病煎药 为什么他就是不喝药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琼,李世民,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之中,最为繁华的国家,就是李世民当政时期的唐朝。而在这之前,一直统治国家的,其实还是隋炀帝。但是因为其的残暴昏庸,使得当时众多人开始进行起义,很快身为太原最高统帅的李渊,也就此追逐潮流出兵起义,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开创了著名的唐朝。而在其麾下贡献最大的,除了太子李建成之外,就是

  •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济公,宋朝,历史解密

    上世纪80年代,一部电视剧《济公》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将济公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放荡不羁、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鲜活形象深入人心,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声。(济公剧照)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呢?真实的济公又是怎样的呢?历史上确有济公其人,

  • 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写一篇文章就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科举,历史解密

    咱们就以唐朝最重要的进士科为例,你可能会问,难道科举不就是考进士吗?当然不是,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到唐高宗时,就剩下进士科最为重视了。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诗赋与政论。诗赋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考诗赋时考生要写诗、赋、文各一篇。政论有点类似现在公

  • 她曾是掖庭的奴婢,后来成为大唐的首席秘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唐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跟大家说的就是大唐的一位奇女子,提起大唐最有名的女人,想必大家想到的就是武则天了,而上官婉儿就是她身边的一个女官,上官婉儿是从小在宫廷的掖庭长大的孩子,她本应该是相府长大的大小姐,却因为自己的祖父牵涉到了武则天跟皇帝李治之间的恩怨,成为了奴婢,上官婉儿从小就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奴婢,她也知道

  • 历史上吴王夫差并不是贪色误国,相反他还很励精图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王夫差,勾践,历史解密

    公元前479年,越王勾践即位,唯一时期越楚结盟来制约吴国,吴越的冲突日渐凸显。公元前496,吴王阖闾兴兵伐越,勾践领兵抗击来犯的吴军,勾践命令将军中的罪人成列在队伍前自刎,以此来扰乱吴军军心,一举打败了吴军。吴王阖闾被箭所伤,死前告诉夫差不要忘记越国给我们所带来的耻辱。战败后的吴国,夫差遵照他父亲的

  • 日本军国主义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为什么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历史解密

    改革不彻底明治维新这场日本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旧武士等级不复存在,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是主导力量。1871年时,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时,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统治集

  • 许行属于什么学派?这一学派有着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许行,孟子,历史解密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于是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农”“儒”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对许行农学派大加讨伐,贬斥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许行及门徒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反驳。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和门徒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

  • 和珅家抄出9亿两白银,嘉庆却不敢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我想非和珅莫属。他曾是乾隆时期的第一权臣,家产达到9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十多年的财政收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但是嘉庆最后给和珅定罪的时候,却没有提到这些财产的来源,也没有公布具体有多少数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和珅倒台后,嘉庆一共给他定了20条罪状,主要分为七大类。第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陆乘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乘风,金庸,历史解密

    陆乘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东邪黄药师的徒弟,排行第四,上有师兄曲灵风、陈玄风,师姐梅超风,下有师弟武眠风、冯默风,因师兄师姐私奔并盗走师傅的《九阴真经》,黄药师迁怒众徒弟,挑断他们的脚筋,并赶出桃花岛。得意武功为奇门遁甲。人物经历陆乘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东邪」黄药师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