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十万赵军被围困46天,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何不带兵解围?

四十万赵军被围困46天,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何不带兵解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4/2/15 3:33:58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在这一战当中,秦将白起率领秦军大胜赵军,他斩首坑杀四十五万赵军,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抗衡秦国。不过仔细观察这一场战役会发现,其实秦军的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赵括中计起,秦军一直围困赵军四十六天。赵军在断粮四十六天以后,终于不支,向白起投降。那么,我们不禁发问,在这四十六天当中,赵国的其他两位名将,廉颇李牧在做什么?

首先来说廉颇,这位本有机会让白起无功而返的赵国大将。廉颇掌军时,赵军也是连战连败,但廉颇终究是一位老将,他知道赵军正面决战不是虎狼之师秦军的对手,唯有固守不出才是退敌之策。长平距离秦国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困难,只要秦军久攻不下,自然会粮草不济,被迫退军。

可是赵王对廉颇十分不满,在他眼中,廉颇连战连败,还龟缩不出,实在令赵国颜面扫地。加上秦国间谍故意挑拨离间,赵王于是临阵换帅,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任命赵括替代廉颇的位置。

廉颇被革职以后,赵王对他十分不满,将他冷落。廉颇本是赵国武将的领军人物,地位显赫,门客很多,但是被解除兵权以后,门客们纷纷离他而去。巨大的打击令廉颇闭门不出,整日忧愁。这时的廉颇应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长平之战的局势,更何况,以他当时的处境,他就算想要带兵解围,赵国也没有军队供他指挥了。

在当时,唯一有机会解长平之围的,只有李牧。李牧亦是赵国名将,名气不输廉颇,战功赫赫,而且他的手中还有一支精锐骑兵。那么,驻守在边境的李牧,为何不去解赵括之围?

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因,但是从李牧的身份和职责上,我们可以推测出真相。以李牧的心胸和胆魄,他应当不会是不愿救和不敢救,阻碍他去救援的,应当是北方匈奴的巨大威胁和闭塞的消息。长平之战爆发时,正值北方匈奴“打秋风”之际,尽管李牧已经将匈奴打的丢盔卸甲,但是谁也不敢让李牧挥师救援赵括,将北方边境向匈奴大开。

而且,赵国一直不知道长平之战的局势。秦军对于消息封锁的极为严密,换将白起赵国全国上下都不知道。赵军被秦军围困时,派出了大量斥候,想回国请求救援,但他们基本上都被外围的秦军拦截,送不出消息。等到消息传来,四十多万赵军已经全部惨死,就算赵王想任用廉颇和调用李牧,也已经太晚。所以,赵国只能吃下长平之战的苦果,失去和秦国争霸的能力。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灭亡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看看崇祯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是天灾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四起,而很多农民军的兵源来自于流民,所谓流民就是一些失去土地或者因饥荒而背井离乡的饥民,很多人将崇祯年间的饥荒归咎于气候原因。诚然,崇祯年间的气候比较反常,崇祯十年到十六年,河南、河北、山

  • 揭秘:乾隆下江南时都吃过哪些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南下巡游,一路上看遍江南美景,吃遍江南美食。"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写下的诗句。小编觉得乾隆这一生简直活的太值了,虽然说乾隆为了处理国家大事兢兢业业,劳苦功高。但是比起其他皇帝乾隆也算是很"享受"很"奢侈"了。江南的美食美景都给乾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

  • 吴王夫差定都江苏,江苏为什么叫“苏”不叫“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历史解密

    吴王夫差定都江苏,江苏为什么叫“苏”不叫“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就目前很多省份的简称,比如山西省的简称“晋”,陕西省简称“秦”,山东省简称“鲁”,四

  • 他是当朝宰相却受人鄙视,皇帝居然安排他去扫茅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道,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有钱不仅能让鬼给你推磨,就算让鬼给你扫厕所也是可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谁,就算一个高贵的人,只要给你他钱,他就能为你做低贱的事,所以古代有"钱可通神"的说法。不过说到高贵的人扫厕所,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他贵为当朝宰相,但却受群臣鄙视,同时还

  • 宫锁心玉女一号郭络罗·晴川简介 人物信息及历史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晴川,历史解密

    继承人洛晴川在订婚仪式上,为了追一副被风吹走的清装美人图而跑至一神秘树林中,美人图到手的那一刹却脚下一空,跌入时空隧道并穿越到清朝,偶遇身在高位却每日战战兢兢、怕从高位上跌下来的太子;玩世不恭、爱闯祸的八阿哥;喜怒无常、不相信任何人的四阿哥,由此引发了她跟几个阿哥的感情纠纷,开始了清朝的旅程。在清朝

  • 输籍定样是什么时候开始推行的?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输籍定样,隋朝,历史解密

    史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世族地主还隐庇着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其二,不少农民为了逃避政府繁重的赋税徭役,或在法定服役年龄上弄虚作假,或者干脆隐瞒户口。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隋代中央集权的基础,使政府正常的赋税徭役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使均田制很难在隋有效统治地区内认真付诸实施。在这样的形势下,隋文帝

  • 慈禧夜明珠:中华文物瑰宝,现在究竟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夜明珠,清朝,历史解密

    夜明珠的原主人是慈禧,论奢靡,慈禧在历史上绝对可以名列前茅。清朝末年,慈禧专政,慈禧一手大权独揽,掌握着全国人民的生杀大权。有了权势之后慈禧开始追求及其奢华的生活,一顿饭花掉上万两银子那都是家常便饭,这可是多少穷苦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洗个澡便要几百条毛巾,于此种种,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记住只有你想

  •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当上了太子还要选择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周易》载:“太子,太者,大也,至大无极,太上贵德。”因此,“太子”一词最早指的是大儿子,并无特殊含义。而到了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被明确称为太子或世子。汉朝的时候,皇帝的继承人称为“皇太子”,诸侯王的继承人则称为“王太子”。汉朝以后,“太子”成为皇帝继承人的专用称谓,诸侯王的继承人称为

  • 他是刘备死前最想杀掉的人,却被诸葛亮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要想做一位好领导,知人之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而说起中国古代史上最能识人的领导,你们会想起谁?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不,都不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慧眼的,是蜀汉政权开创者刘备。他一生识人从未有偏差,但凡他定论的人,必定如他所言,一点都不会差。比如在刘备早期还没有什么势力,败退新

  • 李世民不杀武则天 因武则天是上天派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历史解密

    武媚娘十四岁进宫就封为五品才人,这的确实是很荣耀的事情。另一方面,“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身边的女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得宠的人却寥寥无几,所谓“三千宠爱在一身”,中奖率很低啊。大部分妃嫔都是寂寥一生,出头的指望很小,所以一般的父母都不舍得让女儿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