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为何却成了魏晋士族和庶族的一道鸿沟?

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为何却成了魏晋士族和庶族的一道鸿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29 更新时间:2024/3/1 5:11:12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虽然他没有实现灭蜀吞吴的大业,但他却搞了一个政治制度,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他为了拉拢世家大族、大门阀的支持,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选拔官员采用了“九品中正制”,这到底是个什么内容呢?

简单来说,“九品中正制”就是朝廷任命一些大臣兼职为“中正”的官员,负责在各自的家乡评审、举荐人才,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的人物,并且把人才还分为九个品级,品级越高,就会被授予显要的职位。

大官员一旦兼职中正,去家乡选拔人才,那么,这些官员贵族可以随意运用手中评审的权力,把自己的亲族子弟、门生旧友,评为上品,然后朝廷可以授予很高的职位,而把一般没什么背景的人才,定为下品,专门去干一些事多活累的小官吏。

这就造成了世家大族把持了晋升的途径,他们家族世世代代都是高官,而一般的士人几乎没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只能一辈子包括子孙做苦力,做低等武职。

西晋代魏建国后,在官员选拔的方法上,继承了曹丕所设立的“九品中正制”,这样一来,贵族越来越贵族,而贱民则越来越贱,甚至在贵族中,还俨然分成了两个等级——士族和庶族。

士族,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他们一般都是汉朝名臣、大将、名儒之后,他们家学渊博,化修养颇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庞大。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更是有利于士族势力的发展,只要是出身于贵族家族,就一定能享受到这种特权,任职相对要高得多。

我们看魏晋两朝的历史,可以发现,但凡同姓的,百分之八十都沾亲带故,基本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而影响朝局走的,来来往往也就是那几个家族的人,比如司马氏、氏、谢氏等。

庶族,也叫做寒族,相比士族,他们差了许多,按照史书上的说法,他们也属于“地主阶级”,但他们和士族的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庶族一般都是祖上有某位祖先打仗很勇敢,立了点小功劳,从而进入了当上了小官吏,但他们的发家史很短,势力根本没法和士族相比。

有的庶族本身还是地方豪强,但他们缺乏文化修养,所以即使他们进入了官僚阶层,地位也很低,一般也只能做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吏,每日做些基层工作,挣钱少干活多的苦活。

这样一来,那些士族子弟们,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哪怕他们生来就是白痴,也不误他们能官居高位,而那些寒族的许多读书人,即使他们能名震一时,也因出身于寒族而始终无法进入上层社会。

这种门阀制度,使朝廷的高官基本为世家大族所垄断控制,也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也就成了魏晋时代士族与寒族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鉴于“九品中正制”的这种选拔官吏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同时被废除。

本文参考自:《悬崖边上的名士》

更多文章

  • 曹丕看到两牛打架,刁难曹植以此作诗,不准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丕拿曹植问罪,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是一个母亲吗

    在曹操死后,曹丕虽然掌控了大权,但是他还是非常忌惮曹植的存在,他一直都认为曹植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曹丕在很多方面都处处为难曹植。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七步诗事件",书中记载的是曹丕因妒忌曹植的才学,下令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的话将会被处死。而且对于诗的要求颇高,此诗所讲的必须是兄弟情谊,但

  • 原创演义中,如果夏侯惇和夏侯渊联手,打得过关羽吗?答案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打得过关羽吗,夏侯惇为什么单挑关羽,关羽大战夏侯惇完整版

    咱们来对三位猛将的武力值分别进行一下分析和界定。一、夏侯惇在曹操最初兴兵起事的时候,缺兵少将,手底下能拉出来打硬仗的猛将不多,夏侯惇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担负着首当其冲的“亮剑”责任。荥阳之战时候的夏侯惇还要硬着头皮“挺枪跃马,直取吕布”,和天下第一勇士吕布硬磕。当然,差距还是蛮大的,“战不数合”

  • 曹丕手下都说不必事事请示,谋士急劝别听他们瞎扯,曹操得知大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临死试探曹丕,醉酒后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操,曹丕为啥出城迎曹操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11年,曹丕只是一个五官中郎将,还没有打败弟弟曹植成为曹魏世子。当时,苏伯等人在河间地区作乱,曹丕奉命前去平乱。打败敌军后,曹丕带着手下士兵俘虏了上千人。朝中大臣都认为,应该按照以前的惯例,诛杀所有投降的士兵,震慑其他野心家。谋士程昱却认为,没有必要直接诛杀这些降将。之前一直诛杀投

  • 曹魏有六位“征南将军”:第一位是曹仁,后面五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曹仁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早在东汉末年,曹操起兵的时候,曹仁就跟随在曹操左右了。对于曹仁来说,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

  • 三国时期武力值超前武将之江东猛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坚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出身贫寒,这点他的女婿刘备与他差不多,而且刘备只比他小六岁,所以刘备是个不折不扣的萝莉控,三国里好像就曹操不是萝莉控。刘备但是孙坚这个人很聪明,也能够抓住机会,开始只是在县里当个普通的衙役,因为敢与海匪拼命而被任命为校尉,后来又升到县丞。孙坚在37岁时因为征讨地方叛乱有功而

  • 曹丕继位后,做了件有违伦理的事,其母破口大骂,驾崩也没去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知道一代枭雄曹操,他有个儿子叫做曹丕。东汉末年,曹操靠着自己的军事谋略以及狡猾的处事方法,几乎接管了东汉的政权,但始终没有称帝。之后儿子曹丕登基才彻底推翻东汉政权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曹丕当了皇上做的混账事情连她母亲都破口大骂其混账。《世说新语》上曾有记载的曹操有个特殊的癖好

  • 为何说刘备父子对关羽丢失荆州心存芥蒂?一个谥号,两个追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关羽失荆州的原因,刘禅给关羽谥号

    张飞对刘备始终忠心耿耿,刘备刘禅父子对张飞也没话说恩宠有加,比如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虽然张飞的右将军位在马超左将军之下,称帝之后马超为骠骑将军仍在张飞车骑将军之上,但是刘备同时任命张飞为权柄极重的司隶校尉,马超实际地位是无法和张飞相比的;不仅如此刘禅两任皇后都是张飞之女,而且刘禅在景耀三年(260年)

  • 此人的老婆被哥哥欺负,竹林七贤嵇康出面打抱不平,却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嵇康死后七贤都哪去了,嵇康之死,竹林五贤嵇康之妻

    曹魏时代的镇北将军、益州牧吕昭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吕巽,一个叫吕安。这兄弟俩都是嵇康的铁杆粉丝,与嵇康的关系还不错。史料记载,嵇康与这哥俩住的地方天南地北,但“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嵇康还时不时去吕家与吕安浇浇菜什么的。吕家哥俩先前的关系也不错,两人都对嵇康敬佩有加,一见到嵇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

  • 曹操很欣赏曹植,为何却传位于曹丕?曹植比曹丕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曹植曹丕铜雀台作诗

    十余年时间,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放眼天下,无人能与之抗衡,仿佛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天有不测风云,曹操满怀信心起兵伐吴,几乎倾巢而出,亲自率领几十万精锐,东吴人心惶惶,孙权甚至想直接投降。大都督周瑜力排众议,认为曹军虽然数量上占优势,但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 曹操死后,曹丕用一种方法处置曹操的妻妾,其做法简直猪狗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给曹丕留了四个心腹,曹丕是如何处置曹操的妻妾的,曹丕妻妾

    而要论三国时期的家族,曹氏一族绝对可以算是最强的之一。曹氏奠基人曹操,本人足智多谋,手段狠辣,在乱世之中打下了最大的基业。他的所有儿子当中,一个曹丕,承袭了他的位置,也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一个曹植,在文学方面,甚至更甚于他。可是,曹氏家族有这些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其中怪癖的好色就十分令世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