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数春秋战国时期的7大改革家,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圣人之师”

细数春秋战国时期的7大改革家,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圣人之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48 更新时间:2024/2/18 3:56:00

[var1]

在这种学术氛围极浓的情况下,自然能涌现出一大帮顶尖的杰出人才;所谓学以致用,这些人这么刻苦的学习,自然不会是单纯的为了研究学问而已,不论想验证自己所学,还是想建功立业,终究还是有无数人投身了政坛;而其中的佼佼者, 则成了当时各方诸侯争相竞抢的改革家。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改革家实在太多,这里就主要盘点下战国七雄的核心改革家。

燕国——乐毅

[var1]

很多人可能会问,燕国有改革家?没错,燕国还真的有改革家,不过这个改革家只能算是兼职吧,这人就是乐毅;乐毅是魏将乐羊后裔,后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乐毅除了军事上的成就外,他还曾教燕昭王制定法律、任用官吏、颁布奖罚措施以及军事改革等等,使得燕国迅速变强。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韩国——申不害

[var1]

申不害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

魏国——李悝

[var1]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主持魏国变法事宜。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楚国——吴起

[var1]

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而且还曾与赵国联手,打败了当时的第一强国——魏国;可惜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不过吴起在历史上仍是以军事能力出名,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赵国——赵武灵王

[var1]

赵武灵王不仅是赵国的国君,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改革家,他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军制政策,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在鼎盛的时候为了专于国事把王位禅位给儿子赵惠文王赵何,被尊称为“主父”。后来想收回权力收不回来,发生宫变被困皇宫,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的君王之一了吧。

齐国——管仲

[var1]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早年辅佐公子纠,还差点杀了公子小白(齐桓公),后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秦国——商鞅

[var1]

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后因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家被杀。

[var1]

其实以上改革家都很厉害,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没有谁强谁弱一说,在他们的改革下,他们所在的诸侯国的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但若是论后世的影响力,当然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和战国时期的商鞅排在最前列,尤其是管仲,他的改革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对后世产生了极强的影响,无论是孔子还是诸葛亮,对管仲都是推崇备至。

更多文章

  • 屈原名列战国三杰?商鞅表示不屑与之为伍,吴起表示不服,凭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与吴起,吴起和商鞅交过手没有,吴起和屈原谁大

    [var1]但是这三人按能力来说,究竟算不算战国三杰呢?商鞅是毫无疑问的,其实肥义也算得上,但是屈原就值得推敲了,估计有很多不服的存在,现在来详细看下吧。秦国-商鞅[var1]商鞅原名卫鞅,乃是卫国王室后裔,后来卫国被魏国吞并后,卫鞅也就成了一个魏国人,卫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

  • 历史上有个摄政王,连孔子都对其推崇备至,后被儒家尊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摄政王,历史上有哪些摄政王,古代皇帝评价孔子

    [var1]但是多尔衮的结局是悲惨的,在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当时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但是仅仅隔了两个月,初掌国家大权的顺治皇帝就下令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可见顺治皇帝是有多恨多尔衮。当然,历史上的摄政王并不止多尔衮一个,如汉朝时期的王莽,清朝后期还

  • 魏晋一大臣在韩信后代身上闻到一种香味,立刻让家仆看紧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受胯下之辱的过程,魏晋有家奴家仆之分吗,韩信早年的故事

    贾充因为曾经参加过镇压淮南二叛和杀了魏帝曹髦深得司马一家的信任,后来他的两个女儿贾褒和贾南风也都嫁到了司马家,自此两家关系更是融洽。贾充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是步步高升。不过,贾充还有一个小女儿叫做贾午,贾午虽然没有和姐姐们一样嫁入司马家,但她的爱情后来却成了一段佳话。贾午从小就长的很漂亮,十三

  • 千古无二的项羽,到底死在哪里?现今的项羽墓,可能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死在哪里,历史记载项羽死在哪里,历史上的项羽在什么地方

    并且,作为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剧枭雄之一,项羽向来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秦汉风云人物。然而,大家了解项羽大多是通过坊间传言,我们所知的一些历史是不实的。今天,笔者便以正史为基准,为大家还原一些关于项羽其人的真实历史。首先,就是阴陵之战。项羽与灌婴之间曾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激战,然而,历史爱好者却对这场战

  • 汉献帝禅位后还活了14年,他都在干啥?从事这项工作,活得很惬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退位后的生活,汉献帝晚年是怎么度过的,汉献帝做过哪些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庆祝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举行祭天大礼等。等等,是不是忘记了一个人,汉献帝刘协。曹丕该如何对待,杀掉?不合适啊。曹丕从魏王升到了皇帝,刘协则从皇帝降为了山阳公。不过,刘协这个山阳公待遇非同一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

  • 汉景帝临死前一个匪夷所思的毒招,让一代忠臣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得的什么病死的,汉景帝40集免费完整版,汉景帝死在哪一年

    晁错本是汉景帝最宠信的大臣。晁错和景帝一起进行削藩,结果导致各地诸侯王反叛。为了让反叛的诸侯王退兵,汉景帝残忍的将晁错腰斩,并灭了他的族。刘荣是汉景帝长子,本来被立为太子。但汉景帝对刘荣母亲栗姬不满意,于是刘荣被废,贬至外地为王。后来刘荣犯了小错,被汉景帝治罪。汉景帝故意让心狠手辣的酷吏郅都去处理刘

  • 武圣关羽徒有虚名?若与吕布交手,关二爷能支撑多少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关羽是武圣却打不过吕布,正史关羽能打过吕布吗,在正史中关羽能不能打过吕布

    后世尊关二爷为“武圣”,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二爷的武功天下无敌,由将入圣的关键因素在于“忠义”二字,这是封建道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品格之一。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评判人物并不仅仅依据才能,如北宋的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本代指蔡京,但因为蔡京乃是祸乱朝纲的大奸臣,故后人将其“逐出”四大家,而以蔡襄顶替。关

  • 刘邦“鸿门宴”600年后,相似的命运重演,这一次连国家都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鸿门宴的背后故事,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地位,刘邦鸿门宴真实事件

    北周武帝宇文邕整顿国力,将目光瞄准了塞北江南,想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北伐突厥的时候暴病而亡,一时间北周国内群龙无首,继任的周宣帝非但没有先辈们的雄才大略,反而没有一点政治才能,荒淫无道,让百姓苦不堪言,在位不到三年的时间就驾崩了,祖父杨坚以丞相的身

  • 此人是曹魏最后的忠臣,他不死,司马懿父子不敢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还能篡位吗,许褚不死司马懿敢篡位吗,历史上司马懿篡位没有

    毌丘俭的父亲,是守卫魏国西北边境的将领,因功被封侯。在魏明帝曹叡继位前,毌丘俭曾做过他的属官。魏明帝继位后,毌丘俭逐步受到重用,从尚书郎渐渐升至荆州刺史,成为封疆大吏。辽东地区长期被公孙渊家族控制,此地还有乌丸等少数民族势力。公孙家族一直在魏国、吴国之间徘徊不定。魏明帝想平定辽东,于是派毌丘俭率军远

  • 关羽忠烈千秋,备受后世的敬仰,为何子孙会遭遇灭门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被灭门是正史吗,关羽对历史的影响有多深,关羽历史事迹简介

    在“五虎上将”当中,关羽的名声无疑最高,不仅是因为他的武艺超群,更是由于他义薄云天、忠烈无二的性格。关羽是最早追随刘备创业的心腹将领,因勇武绝伦,故有“万人敌”的美称。关羽留守荆州期间,曾独自率师北伐曹操,并取得襄樊大捷,一时威震天下。但不久,关羽因与孙权交恶,被江东名将吕蒙率众偷袭,最终在败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