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名臣路,是时候分个高低了

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名臣路,是时候分个高低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4/1/16 12:57:20

一:人生难得遇知己,相爱相杀又何妨

曾国藩生于1811年11月26日,逝于1872年3月,享年六十一岁,而左宗棠生于1812年11月10日,逝于1885年9月,享年七十三岁。

两人虽是一年之差又同为湖南汉族,一个是湘乡,一个是湘阴,仅有一墙之隔。 但两人的脾性、为人处事的风格却是相差万里,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 或者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即使双方都认定彼此的才能和忠君报国之心, 但在台面却是谁也不肯相让。

1、一个如夏天般刚烈,一个似秋天般沉稳

左宗棠在以第十七名中举之后却屡次不第,但在这期间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荒废人生。 而是广交天下有志之士, 熟读各样史书、兵书、政书来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官之后常 将自己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认为自己比他更有才能,还曾毫不遮掩地在给郭昆焘的书信中说: “以今方古,则今亮犹胜于古亮矣。”

而曾国藩更有儒士之风, 通读儒学经典、大加倡导孔孟之道, 将自己看作是末世的救世之英雄。 从这就可以看出两人从性格上就有明显的迥异之处,也为两人的之间的争斗埋下伏笔。

2、第一次见面看你就很顺眼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丁忧而回湖南办丧。 却因局势动荡而会面张亮基与其幕僚左宗棠 ,在会面商谈如何平定各方农民起义。 谈话间左宗棠视若无人而大谈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却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其表现出来的风发意气、清晰头脑让曾国藩赞叹不已,对其一见倾心。 但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第一印象却并不满意甚至产生了轻视的态度,在给他人的信中说道:“ 其人正派而肯办事,但才具少欠开展。”

以此得出

虽然欣赏曾国藩能够为官清新方正,但同时可惜其才略平平的结论 ,这也成为了两人矛盾的开端。

二:你若道高一尺,我便魔高一丈 曾国藩为考秀才前后用花了七年,其笨头笨脑让小偷都为之叹服,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都多次说他: “少荃论余之短处,总是儒缓。” 但曾国藩并不纠结于这些评价而选择谦忍,人不能有傲气,却不能无傲骨, 这句话用来形容为人蕴藉。

长于人情而短于机变的曾国藩是恰到好处的。而 少年英才左宗棠则常常是让人一见就为之惊叹,在谈论天下大事时滔滔不绝。 即使面对比自己官位高出许多的曾国藩也是指示训诫,毫不客气。虽然如此, 两人一生的功绩却都让后世之人为之敬仰、钦佩。

1、同样来势汹汹的太平农民军 咸丰二年,清政府从全国调集了大量的八旗军、绿营官兵共同对抗早已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 ,却是次次都惨遭失败。

于是在这年的十一月,清政府下达命令 要求曾国藩与时任湖南巡抚的张亮基办理团练事务。 希望利用各地的武装力量, 来压制太平军的磅礴势力,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

曾国藩借此机会在第二年八月获得了在衡阳练兵的准许,并指派人员南下广东购买西洋火炮,为筹建水师之用。 在咸丰四年之时,利用孔、孟的人性道德为基准,鼓动了大量的知识 分子加入抗击太平天国的起义之中。 这些都为后来的镇压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左宗棠的官场之路也正是 从参与镇压太平军而开始。 同在咸丰二年间, 左宗棠在郭崇焘等众人的劝勉和张亮基的邀请下,以保家卫国之名投入到打击太平起义运动当中。

左宗棠的军事才能瞬间得到释放,从此张亮基便对其赞赏有加,将全部军事都托付给他,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太平军北撤, 从而保住了长沙。 到了咸丰四年,左宗棠受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內清四境”、“外援五省”,并且连战连捷,于是有了:“ 天下一日不可无湖南,湖南一日不可无左宗棠”的说法。

2、造枪、造炮,自强求富洋务忙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下, 曾国藩可算创建中国近代海军,掀起洋务运动的第一人了。 不但改造了旧时水师的编制体制, 倡导建立新式的轮船水师。 同时, 负咸丰之命选派幼童赶赴美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变革的开篇之人。 除此之外, 他积极参与到军工科技当中,在安庆设军械所,以制造新式的枪炮、子弹和火药。 但 左宗棠对洋务运动所作的贡献并不比曾国藩少。

同治五年,左宗棠攻灭太平军之后,便上奏申请设局以监造轮船,在福州马尾开办船厂后又兴建船政学堂,以便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方面的人才。

3、曾要山东剿捻,左誓西去收疆 同治四年五月,曾国藩率军前往山东追剿捻军, 从六月的重镇设防,画河圈围到九月的布兵防堵、沿途招员。 一直到第二年奉旨进驻张家口,根据捻军行兵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 而采取以防为主、坚壁清野等对策。 对战失败后又从周口到到河段修建了“ 沙河百里防线”,以希望借地势之险要来彻底消灭捻军。 同担任过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则是 去往了边疆地区征战于沙场之中。光绪元年, 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并借此择机出塞平叛新疆。

左宗棠选择以“先北后南”、“缓进速决”的战略以便顺利收复北疆,从而为进一步收复伊犁创造条件。

期间在治军方面,左宗棠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军队整体的战斗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在第二年四月在肃州祭旗, 正式出兵。 八月在刘、金两军的协力下攻下乌鲁木齐外围的古牧地,并以金順占领昌吉,荣全攻克玛纳斯城结束了北路的战事, 收复北疆。 同时先后收复南疆的东四城和西四城, 以一年时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新疆的全部领土。

4、文襄是左,文正是藩 谥号是生者根据逝者的生平事迹而给予的评价,曾国藩与左宗棠虽不是同年同月生,也不是同年同月死的生死之交,却因其终生为国效力而被后人所敬仰, 连两人的谥号都相差无几。 同治十一年二月,为国为民操劳半生的 曾国藩因脚疾病逝于书房,朝廷闻讯,辍朝三日。

后被追赠太傅之名,赐谥号“文正”,并将其牌位入驻昭忠、贤良两座祠堂以供后人缅怀。

而同样一生战功赫赫的 左宗棠于光绪十一年七月在福州病逝,在临终时抱憾而语:“臣督师南下,迄今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 于八月 追封太傅,赐谥号“文襄”,与曾国藩同入祀北京的昭忠和贤良两座祠堂供后人瞻仰。 三:总结 曾国藩曾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 而左宗棠却说: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曾国藩与左宗棠从相识、相知到相助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两人的性格大相径庭, 一个温文儒雅,一个秉性直率,为人处事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一个谦卑谨慎,一个不拘小节。 但是两人为官之道都选择了不同流合污, 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兴办洋务事业,到追剿敌寇,守护疆土,两人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

参考文献

1、《当代》

2、《文学教育》

3、《报刊荟萃》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能打败明朝,如果没有一个人,清朝说不定要晚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怎么打败明朝的,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全面战争明朝与清朝

    其实在历史上,各个部落与中原地区的矛盾一直存在,有的只是通过战争胜王败寇而被压制住了,而这个压制,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待其力量强大后,新一轮的反抗又会开始;有的则通过和亲等方式来换取两邦之间的和平相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帝王的更新换代,这种方式也并不能长时间的维持两邦的和平。在清王朝之前是明朝,早在

  • 洪秀全暴毙原因,曾国藩在奏折中闪烁其词,百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炮轰洪秀全,洪秀全是被曾国藩用钱给砸死的,洪秀全和曾国藩为啥失败

    公元1864年6月1日,即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去世,终年51岁。洪秀全的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1年,洪秀全没出过南京门一次,而生活的天王府他也只出去一次,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洪秀全死亡的时间实在蹊跷,他死亡后一半个月,天京就沦陷。上天诅咒?不太可能。1

  • 清朝这支军队真的很垃圾吗?其实装备十分先进,却一直被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军队照片,清朝军队真实实力,清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很多人都说清朝是从中央腐败开始落后的,那么军队是否也是如此呢?赖以生存的保障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呢?曾经一档访问节目中谈到,满清士兵守卫京师时的惨状,虽然封建历史很早就有了火器,但是清朝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最有效地打击手段依旧是长矛与弓箭,稍微好一点的也就是“抬枪”,虽说是火器,威力相比列强来说要差了

  • 三河之战,6000湘军精锐血战10万太平军,彰显恐怖战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河之战有多惨烈,三河之战经过,湘军三河之战纪实

    一,天国内乱,湘军反攻1856年,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突然爆发严重内讧,使得整个天国内部一片混乱。清廷趁此机会立马开始反攻,此时太平天国最凶恶的敌人是曾国藩打造的湘军,湘军在上游战场展开全线反击,1857年10月26日,湘军战略要冲湖口以及长江的梅家洲,九江成为孤城。1858年5月19日,新任浙江布政

  • 李鸿章有多黑?为了整倒左宗棠,让巨富胡雪岩倾家荡产,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为何要干掉胡雪岩,李鸿章为什么执意扳倒胡雪岩,左宗棠查抄胡雪岩

    胡雪岩出身卑微,幼年时侯家境贫困,从小他就帮人放牛,十二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逝。不得已的情况下,十三岁的胡雪岩只能在外闯荡,他在许多店铺当过小伙计,最后在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胡雪岩成为了正式的伙计。十九岁那年,他又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而胡雪岩为人机灵

  • 慈禧逃跑后,害怕沿途危险,她专门带了一队特殊人马,谁都不敢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逃跑带了多少人,慈禧太后大片,慈禧诗原文全文

    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的8月14日,是让整个中华民族都铭记在心的一天。在这一天,国外列强展开了对中国的大肆侵略,八国联军的数万兵力只用了两天便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攻进了北京城。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城内平日里飞扬跋扈的数十万大军面对着几万联军竟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八国联军犯下的暴行和当年的

  • 皇贵太妃病危,终于被封皇太后,而咸丰同弟弟恭亲王矛盾加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奕对不给母亲系道光谥的做法非常不满,而咸丰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太后去世仅一个月,咸丰就下令解除了奕的全部职务——包括军机大臣,并让已经25岁的奕回上书房学习。 在咸丰看来,有载垣、端华、肃顺就足够应付日常的政务了。咸丰同弟弟恭亲王奕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恭亲王奕的处境比起雍正时期的

  • 此人是曾国藩“死对头”,曾却没舍得凌迟,还让他死也不说出“金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的死对头都有谁,曾国藩最怕的两个人,曾国藩手下四大谋士

    比如说太平天国就是这样,他们把那些将领押解回京师后,让朝廷凌迟处死,下场很惨。但有一个人死法例外,就是杨秀成,这个人死得不明不白,连押解进京都省略了,直接连夜处死。据说幕后指使者是曾国藩。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很能打的一员猛将,他一人顶起太平天国整边天,两次打破了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为太平天国创下了辉煌

  • 慈禧身边最漂亮的女人,被她害得断子绝孙,临死前说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莲英临死说出慈禧的秘史,慈禧最尊敬的女人是谁,历史上最恶毒的女人慈禧

    以前的美女不像现在,有了手机都是天天发自拍,有些开了美颜甚至判若两人,中国古代的美女用的镜子还是铜镜呢,更别说照相美艳什么了。不过到了清朝,拍照这门技术开始传到了中国,很多富人都喜欢学习洋人,给自己拍一张照片,毕竟这东西可以永久保存,容颜还可以一直不变,所以很受富人喜欢。清朝的慈禧自然也是不例外,毕

  • 清朝有两只怪兽,被皇太极封为镇殿侯,如今收藏在沈阳故宫变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十大妖怪,故宫大怪兽简介,故宫顶上的十大神兽图片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张照片的故事。很多时候一张照片,可能背后有着极其神奇的故事。请大家看上面这张照片,照片中出现了两只怪兽。其中左边的一只怪兽可以看到全貌,而右边的只能看到一只脚。这张照片曾刊登在1925年版的日本摄影杂志《历史写真》上。关于这张照片日本是这样解释说明的,这是一头动物标本,长255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