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迷倒六位君主的萧皇后,真的跟李世民有一腿?此时的她已经60岁了

迷倒六位君主的萧皇后,真的跟李世民有一腿?此时的她已经60岁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07 更新时间:2024/2/3 12:59:22

因为萧氏生于二月,所以她一出生便被父亲视为不详的存在。当时的人相信“二月生子者不举”,这里面的“不举”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是不幸的意思。为了防止这个小女婴给家族招致灾祸,所以萧氏被送到了六王爷萧岌的府上寄养。

或许真的是命运使然,萧岌在收养了萧氏之后,没过多久便暴毙了。似乎“二月生子者不举”的确有那么几分道理,总之萧岿又将女儿送到皇后张氏的弟弟张轲那儿。女孩在张轲的抚养下健康成长,到了十几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

张轲虽然只个落魄的贵族,但张氏家风淳朴,属书香门第之列。因此,萧氏在舅舅的培养下有了“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的优点。在舅舅家里长大的萧氏,在十四岁那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隋开皇元年二月,北周皇帝静帝将皇位传给了杨坚,天下易主。作为藩属国的西梁换了主子,正在发愁该怎么讨好宗主国,正好赶上杨坚为十二岁的晋王杨广选妃子,于是萧岿便打算从这里入手,巩固两国的宗藩关系。

面对西梁联姻的建议,杨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对于隋文帝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表现对藩属国友好的良机?

不过,在挑选公主入隋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麻烦。

选和亲公主是关乎门面的国家大事,所以选取的公主的姓名、八字等一定要符合“六礼”的规定。因此,萧岿将女儿们的生辰八字送往宗庙进行占卜,结果没有一个女儿适合出嫁,“皆不吉”。这可愁怀了向隋文帝许下诺言的萧岿。

双方早已约好联姻的事宜,结果在选妃时自己掉了链子,该怎么给宗主国一个交待?

这件事若不能好好处理,势必会上升到两国外交的层面上,届时杨坚怪罪下来,以西梁的国力根本承受不住“天子一怒”。正当火烧眉毛时,萧岿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自己在将女儿们的八字送往宗庙时,偏偏落下了一个,她便是被送到舅舅家的萧氏。

于是乎,萧岿连忙派人来到张轲府上,把这个被遗忘了十几年的公主接了回来,并带着她一块去太庙占卜。说来也怪,这个女孩的八字与杨广非常合适,总算是没辜负这番折腾。

将女儿送往大隋的萧岿,满以为自己的做法能为西梁换来点切实的利益。没想到,没过几年西梁的国号便被杨坚取缔了,萧岿降格为“臣”,再也没了往日的荣光。

按理说,娘家垮台了,寄人篱下的萧氏应该受尽婆家人排挤。所幸,萧氏是个冰雪聪明的女人,她非常擅长处理与公婆和丈夫之间的关系,竟在杨家过得非常不错。

“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如果每个嫁入豪门的女人,都能像萧氏一样得宠,估计现在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婆媳斗得昏天黑地的狗血剧情了。

萧氏的丈夫,就是那个深受后世鄙夷的隋炀帝杨广。如果说在公公婆婆面前表现出来的东西都只是装装样子,那萧氏对老公的帮助那可都是切切实实的。

杨广并非嫡长子,当时的皇储是其兄长杨勇。虽说每个皇子都与生俱来地怀揣着夺嫡当皇帝的梦想,但杨广的夺嫡之路却并不轻松。

杨广之所以能在这场勾心斗角的战争中胜出,是因为他从夫人萧氏那学会了一样东西——演技。从后来发生的事里我们能够看出,杨广的本性是相当怠惰的。所以,他在杨坚面前表现出来的励精图治,其实都是装出来的。

萧氏一直在鼓励丈夫做一件事,那就是善待南朝。我们知道,杨坚始终在排挤江南士族,所以当时的南北矛盾非常严重。在萧氏的建议下,杨广对江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优待政策,牢牢地抓住了人心。加上萧氏本来就出身于兰陵望族,在南朝的影响力非常大。在这对小夫妻的召集下,越来越多的江南士族选择唯杨广皇子马首是瞻。

夺嫡向来需要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人心。不论是拥护者还是臣属,他们才是皇子争权的中坚力量。这个道理,太子杨勇不懂,所以开皇二十年“勇及诸子并废为庶人”。重读这段历史,我们总会发现这对小夫妻的身上颇有“厚黑学”的意味,但谁都不能否认他们是成功的。杨广不出所料地成为大隋皇帝,太子妃萧氏也顺理成章地母仪天下。

一句“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足以说明她是个称职的皇后。隋炀帝一生曾三度巡游江南,每一次都有萧氏陪在身边。至少在旁人的眼里,能看到这对夫妻虽地位提高,却仍保留着恰到好处的感情。

这里面固然包含了萧氏在江南地区的影响力这一政治因素,但谁都没法排除二人感情甚笃这一点。

隋炀帝的堕落是有目共睹的,其实从萧皇后留下的诗句中我们能看出,这一时期她仍期望丈夫能在大隋濒临灭亡的边缘浪子回头:“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萧皇后究竟有没有正面规劝过丈夫,我们不清楚。不过,当大隋覆灭时,萧氏已五十一岁高龄,凭借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萧氏未必会在面对隋炀帝时“心知不可,不敢厝言”。

当然,至于其中的内情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亦无法揣度。

江都之变爆发后,大隋覆灭已成为无可逆转的事实。

隋炀帝已死,萧皇后带着剩下的王室遗族,过上了辗转各地的流亡生活。国破山河在,萧皇后一夜之间成了无家可归的妇人,失去了往昔的荣耀,这无疑是最有噱头的小说题材。所以,她的这段不为人知的流亡生涯,被后世的诸多野史作者争相演义,其中既包括《说唐》和《隋唐演义》里的经典故事,又有“六嫁皇帝”之类的坊间流言。

尤其是“六嫁皇帝”这个版本的故事,简直离谱到了极点。故事里的萧皇后在大隋覆灭后,又转嫁给了窦建德、突厥可汗、李渊李世民,冰清玉洁的她竟被作者演绎成一个擅用房中术争宠的狐媚女,着实令人愤恨。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建德入城,生擒化及,先谒隋萧皇后,语皆称臣,素服哭炀帝尽哀”。从这一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到,萧皇后并没有受到侵犯,反而得到了礼遇。毕竟,窦建德入城之后,有必要树立一个仁义的形象,况且此时的萧皇后已五十一岁高龄,这样的女人即便年轻时美若天仙,恐怕也很难让男人动心。

接下来的天下局势,就是李渊称帝,依照历史惯例将已故的隋炀帝尊为太上皇,同时再拥立一个傀儡皇帝。等到时机成熟,傀儡将皇位“禅让”给以德服人的李渊,天下再次完成易主。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这些企图问鼎中原的统治者都不可能对萧皇后做出什么违背伦常的事。毕竟,大隋的传国玉玺还在这个女人身上,她的政治地位极其重要,怎有人敢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冒犯这位前朝皇后呢?

结合萧皇后高贵的身份和隋朝灭亡后她的人生际遇来看,的确是凄惨无比。不过,比起国破家亡的事实,更让她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的恐怕就是后人对史料的歪曲了。一代落魄皇后,竟沦落到任由后世小说家欺压的地步,令人唏嘘。

虽说大隋江山就这么落在李氏手中,但李渊仍给予了这位前朝皇后应有的礼遇和尊重。《北史》有云:“大唐贞观四年,破突厥,皆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萧皇后的小儿子杨政道也被赐了个没有实权的闲官,总算是在崭新的王朝安身。李渊、李世民给予萧皇后的这一切礼遇,想必是为了博取美名罢了。

至于一些小说家称他们两父子觊觎前朝皇后的美色,纯属大放厥词,当时的萧皇后起码有六十岁了,即便再驻颜有术也不可能魅惑到李世民。

李唐给予隋朝宗室和萧皇后的恩宠,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其实,隋唐两朝的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杨氏和李氏均出自北周八柱国,两家世代交好,且常年联姻。况且,兰陵萧氏曾是李唐建国时期最重要的拥护者之一,有他们在李渊、李世民的身边,这两位皇帝肯定不会为难萧皇后。

甚至,还有许多小说上称萧皇后比杨广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时年四十多岁、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封为昭容等等。小说《说唐》和小说评书《隋唐演义》里甚至说,萧皇后叫“萧美娘”,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还有萧美娘调戏李世民,私通李密的故事。可以说,这些更是无稽之谈。

萧皇后活到了八十一岁,堪称高寿。在她亡故后,李世民恢复其位号并赐下谥号,将萧皇后葬入了位于江都的隋炀帝墓里。

参考资料:

【《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太平御览》、《神僧传·卷五》、《释氏稽古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唐高宗9个女人中,武则天并不是独得恩宠,为此不惜毒杀外甥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功与罪,武则天李治真实历史,真实的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

    武则天如此,那作为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又会是怎样呢?肯定是绝对不止武则天一个女人的,而且对武则天也并不是如今人所说的忠贞不渝,经过初期的荷尔蒙碰撞后,两人更多的像是政治上的盟友。唐高宗李治前后有九个女人,第一个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出身于太原王氏,是原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曾孙女,父亲是罗山令王仁

  • 危机四伏的八王之乱前半期!一个王朝没落的开始,乱世开始的信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详细解读,八王实力排行

    曾经威武的西晋。其实此时鲜卑和羌所控制的地区还属于一片蛮荒,不是统一政权武帝失策,动乱起因八王之乱有两个重要的爆发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晋武帝对被篡位的恐惧,第二个是司马炎对继承人和儿媳妇的错误选择。先来说说晋武帝对被篡位恐惧。他确实应该恐惧,因为他们司马家就是这么上台的。由于曹丕、曹叡时代对同姓宗室

  • 难怪唐玄宗后期没落了,仅后宫女人就多达四万,年耗费数百万银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神魂颠倒唐玄宗,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时多大了,唐玄宗后宫制度

    “开元盛世”的高度应该是中国古代四大盛世中排第一的存在,当时的唐朝不说世界第一,也是最顶级的强国了,就拿和当时世界西方的顶级强国——阿拉伯帝国来说吧。高仙芝仅率两万四千唐朝军队,加上附庸国的仆从军总计十万西征。而阿拉伯帝国一方,惊恐万分,集结三十余万精锐部队应战。前期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军队多次被打败,

  • 李自成杀吴三桂全家38口人,陈圆圆一句话,李自成没敢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和吴三桂为何决裂,李自成吴三桂是什么关系

    吴三桂手握数万精锐边兵 ,投向清朝便是清朝的天下 ,投向李自成便是李自成的天下 ,权衡天下 ,最终他选择投靠谁 ?权衡利弊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清朝,投向清朝的怀抱 ,为清朝敞开山海关的大门 ,恭迎他们到来 。李自成攻陷北京 ,崇祯帝自缢,在山海关外的八旗大军 ,已火速逼近 。于此 ,吴三桂粉墨登场 ,

  • 康熙身边那个比他大40岁的女人是谁?死后竟以嫔礼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晚年妃嫔一览表,康熙一生有几个嫔妃,康熙和谁合葬的

    虽然出生贫寒,但是苏麻喇姑凭借其远超常人的刻苦和努力,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并提高了整体文化素养;并且还参与了清朝上下冠服诸制的设计,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摄政,多尔衮对皇太极颇为仇恨,一心想要当皇帝,但是又对孝庄皇太后颇为心倾;于是孝庄皇太后就利用多尔衮极为爱她这一

  • 她是康熙的惠妃,更是后宫心思缜密的“慧妃”,一生纵横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王朝慧妃的下场,慧妃最后的下场,慧妃最漂亮的照片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因顺治帝早逝,康熙八岁登基。虽然他登基时还很年轻,但最终成长为铁血之人。 ,聪明的皇帝。康熙帝十四岁成婚。之后又铲除欧拜的势力,镇压三藩之乱,收复台等。文治和武功都很好。他是清朝的皇帝之一,后来的学者就是康熙皇帝。历代被尊为一位皇帝。康熙在政治上无话可说,但他活了六十

  • 清朝与后金,从兴起到灭亡,有过哪些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后金图片,清朝与后金是什么关系,后金是怎样发展成清朝的

    第二,辽阳城,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地界,又被称为东京。 1921年,努尔哈赤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攻下辽阳城,便迁都于此。并在东太子河东岸修建了新都。 第三,盛京,即今天的沈阳。 辽阳城仅仅做了四年时间的都城后,1625年,努尔哈赤便又迁都沈阳中卫,并开始修建了皇宫。即今天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

  • 清朝一支部队出国执行任务,回国后本想领赏,却发现大清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战死官兵待遇,清朝的兵都去哪了,清朝有军队驻守边疆吗

    巡洋舰“海圻” 封建社会早已远离中国人民,人民也渐渐淡忘了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但有些优秀文化传承的烙印依然存在人们心中。 清末是近代中国最混乱的时期,内忧外患,深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命运。 正值多事之秋,一只被清政府派遣远洋参加活动,回来本想着领赏受封,但归国后却发现大清竟然亡了。 登舰远洋,

  • 清朝一大臣,做了30多年县令,雍正:朕很欣赏你,去做兵部尚书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时期最厉害的大臣,雍正时期钦差大臣的地位,清朝雍正时期的官职

    此人名叫田文镜,从小聪慧过人,乡里人都说他日后肯定能做大官,他对自己的才华也是非常自信。二十二岁的时候,田文镜被任命为长乐县的县令,工作相当努力,做出了不少政绩。后来,朝廷的任命书下达,田文镜高兴的不行,以为马上就要升官了,甚至都想好怎么庆祝了,却得知被调到广西做官,而且还是县令,甭提多郁闷了。

  • 清朝“宗人府”究竟是干啥的?为什么妃子们闻之色变,死都不愿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宗人府和内务府,清朝有宗人府吗,清朝妃子位分排名

    果真如此吗? 不是的!其实宗人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呆在宗人府不仅吃喝不愁,而且住得也很舒服,还有专门的太监服侍呢,严刑逼供一般也不会发生。 因为呆在宗人府的,都是犯了错误的皇室宗亲。说不定哪天皇帝一高兴,就会放了他们,出去之后他们依然还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这些人除非犯了谋逆大罪,一般都会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