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只为两个大臣痛哭过!(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庞统被誉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师出同门,并且齐名。庞统也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堂兄弟,当时俗语有云: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弱冠之年(二十岁)去见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坐在树下,由早谈到夜一起交谈。司马徽甚奇异,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评他为“盛德”,更赞叹庞德公知人的才能,庞统开始渐有名声。
庞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在刘备建立蜀国之前,内务大小事宜都是由庞统帮忙处理,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跟随刘备进入川蜀,并提出直接杀害刘璋,大军征伐川蜀的方案,但刘备不从。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庞统再提出上、中、下三策取蜀,更认为:
“若是还沈吟不做行动,大军即将受困,不可再等了。”
刘备认为上策过急,下策又太缓,故依采取中策而行。先斩杨怀、高沛,夺取白水关确保畅通回荆州之路,又进据涪城,再攻成都,所向披靡。
可惜刘备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命丧落凤坡。庞统遇难后,刘备极为惋惜,一提到他的名字便会痛哭不止(先主痛惜,言则流涕。),由此可见对他的打击之深。
▲庞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可惜命丧落凤坡。(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庞统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死后由后主刘禅追封为关内侯,追谥为靖侯。
法正
而另外一位让刘备痛哭的就是法正了;法正字孝直,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法正善于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作为刘备最器重的谋士,法正的重要性,堪比汉高帝刘备身边的“谋圣”张良。正因如此,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便拜法正为尚书令,命其与诸葛亮一起处理国政。刘备定都成都后,法正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共同制定“蜀科”,以为“以法治蜀”之律。
法正深信“士为知己者死”,对于欣赏自己才华的主君刘备极为忠心,甚至不惜以身体为刘备阻挡箭雨,使刘备安然撤退。
然而,法正是个短命鬼,爬上高位才1年时间便病死,终年45 岁。刘备得知法正的死讯后悲痛至极,一连数日都痛哭不止(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而他的死对蜀国影响深远。
不仅如此,连一向自视甚高的诸葛亮,也对法正深感佩服。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还险些被俘。
诸葛亮闻讯后,曾极为感慨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