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秘密立储制度起源于何时?到底有何作用?

秘密立储制度起源于何时?到底有何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1/21 4:28:37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通常君主在驾崩之前都会为自己选好继承人,而这王位继承制度也随着各种弊端的出现,王朝的更迭,不断完善着。

三皇五帝时期,以部落联盟为主,实行的是禅让制,夏、商时期,国家进入奴隶社会开创家天下的局面,到周朝,实行的是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在到了秦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流,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

但是,到了雍正元年(1723),刚刚登基的雍正帝就创建了一个新的储君制度——秘密立储制度。不同于之前的公开宣布继承人,秘密立储制度是由皇帝提前写好传位诏书,一式两份,一份带在身边,一份装在盒子里,然后皇帝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太子人选已定,再将它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皇帝驾崩后,王公大臣们将两份遗旨共同开,确认无误后,诏告天下,拥立新君登基。

那么,这秘密立储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比公开宣布继承者的形式又好在哪?

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必须要在自己儿子中寻找继承人,然而,一般皇帝的儿子的数量都不会少,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可以想象竞争会有多么激烈,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延续,周朝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皇帝会提前公开册立太子,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雍正年间。但是从雍正帝刚登基就马上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我们也可以知道,公开册立储君是有着很大弊端的,并且越演越烈。

往往会有着以下几种糟糕情况。第一,公开册立储君后,朝中势力必然会纷纷投靠这个未来之主,甚至纠结党羽来庇护,皇太子的权势过于庞大,进而侵犯和威胁皇权;第二,被公开册立为皇太子的皇子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其他同样想要皇位的皇子的嫉恨,出现骨肉相残的局面;第三,一旦出现皇太子被废黜的情况,各皇子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朝臣站队结党纷争不休,严重影响朝局稳定。

而秘密立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这些问题,史学界有人认为,雍正帝创立的这项颇具创意性的制度特别之处在于选择皇位继承人全由皇帝一人掌握,不拘泥于嫡、庶,长、幼等规定,且最终的太子人选没有被公布出来,诸位皇子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情况下,会保持着上进的劲头,朝中大臣也不敢随意押宝,避免了结党营私。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通过观察清朝历史会发现,从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开始之后的每一代皇帝,真正严格执行了秘密立储制度的只有雍正和道光两代皇帝。

其他的几位皇帝,首先是乾隆,他先后三次秘密立储,第一次密立的是嫡长子永琏,在乾隆三年(1738)就不幸因病去世,后又密立嫡次子永琮,但不久永琮也死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第三次密立的是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这一次永琰倒没有出事,不过乾隆皇帝的长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最后还是自己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的,即为嘉庆帝。

而到了嘉庆帝时,他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就突发疾病死亡了,当时大臣们无论是在嘉庆帝身边还是在‘正大光明’匾后面都没有找到密诏,对于最后的新帝人选,史学界一般认为的是,嘉庆帝在嘉庆四年(1799)就已经秘密立储,但只留下了一份在身边,而由于他的猝死,遗诏找不到了,最终是由孝和皇太后的懿旨指定皇嫡长子旻宁为皇位继承人,即道光帝。

从道光帝之后的咸丰帝开始,秘密立储制度就更是无法实施,形同虚设。因为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而同治帝和之后的光绪帝都没有儿子,秘密立储制度到这也就没什么用了,从同治开始,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就变成了太后懿旨指定。

而即使是严格按照秘密立储制度实行的雍正帝和道光帝时期,也还是没能避免父子相残和兄弟相残的情况。所以,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秘密立储制度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保密。作为皇位继承人肯定要经过历练和培养才能真正具备执政的能力,这也意味着皇帝会对这个‘秘密’未来储君多加栽培,朝臣和诸位皇子必然也能猜到,加上即使皇帝儿子众多,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能够有资格进入太子候选名单的少之又少,而且每个皇子背后的母族势力和出身等外界因素也会成为皇帝立储时的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凭以上的几个因素,我们也能知道,在当时想要真正的保密立储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秘密立储制度所带来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秘密立储制度的进步性,如果是在成年皇子数量较多,且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这样的制度的确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能够保证政局的平稳度过。

标签: 秘密立储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虢国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他们和周天子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虢国,春秋,历史解密

    虢国是西周时期受封的姬姓诸侯国,虢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身边的最得力功臣,在西周时代很多年都掌管着天子的“周六师”,在对外征战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周人东西边境上最重要的屏藩诸侯国。虢国历史上有很多代国君,都是周天子最亲近的臣子,即便到周宣王、周厉王时代,虢国国君往往都紧紧跟随在周天子的身边。在周厉

  • 张飞的武功很高,他的武艺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张飞,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顶级武将最光辉灿烂的时代之一,曹魏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东吴有黄盖、周泰等名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五虎上将中,张飞武力略逊于关羽、与马超旗鼓相当,但是张飞在阵前的气势是最强的,长板桥一人、一马喝退曹军追兵,威风凛凛,感兴趣

  • 战国时期除了七雄之外的其他诸侯国都有哪些?是何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越国,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提到战国,首先想到的总是“战国七雄”,实际上进入战国后,除战国七雄外,当时的中等诸侯国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小诸侯国则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不过无论是

  • 唐朝这三位开国功臣,后代结局为何大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些名将都是名留青史的,在唐朝建立之后,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人对大唐王朝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历史名将,比如说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无论是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中的哪一位,

  • 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阿拉伯之春,阿拉伯,历史解密

    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2010年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埃及总统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并给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他表示“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发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国际评估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损

  • 缪希雍: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缪希雍,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启间人。17岁患久疟,自检方书治愈,遂嗜医。生平好游,寻师访友,旨在搜集方药,切磋学问,探讨医理。曾增益群方,几经修订,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及多部医学典籍。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是李思塘(曾从吴兴名家朱远斋

  • 严可求因太穷参军,用一生辅佐徐温建立了南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严可求,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存在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可以用混乱、分裂来形容这段时期,虽然皇帝走马观花的更换,但是最苦的还是普通百姓,有压迫就有反抗,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能人异士。在我之前文章与大家分享过徐温的历史,他如何从一个盐贩变成南唐的开国君臣。今天说的这位是徐温能取得如

  • 春秋时代晋国政治家、教育家:胥臣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胥臣,春秋,历史解密

    胥臣(公元前697-前622年),字季子,中国春秋时代晋国政治家、教育家。由于封地于臼(在今山西运城),曾任司空,所以又称臼季、司空季子。早年是公子重耳的老师,《国语》记载"文公学读书于臼季"。骊姬之乱使晋国混乱,重耳开始了19年国外流亡,胥臣随同。前636年,在赵衰、狐偃、胥臣、先轸的辅佐下重耳成

  • 古代皇帝批阅奏折例行公事 皇帝通俗在上面写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奏折,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奏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在批阅奏折的时候,皇帝一般都会在奏折上写些什么呢?在我国汗青上,关于皇帝来讲,批阅奏折是每天的例行之事,那皇帝通俗都邑在奏折上写些甚么呢?南京一个博物馆晒出了一组康熙皇帝批阅过的奏折,人们看了以后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句句

  • 爱新觉罗家痴情的爱,现实版的杨过和小龙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溥杰,清朝,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氏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家族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皇家贵胄少亲近,其实这个家族有很多人是很情深义重的。其中最深情的一段爱恋堪称在生活中上演神雕侠侣,男女主人公犹如现实版的杨过和小龙女,令人感叹不已。溥仪一直没有子嗣,也不愿娶日本女子为妃,所以关东军准备让溥杰娶日本女子,生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