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切答案。清朝光绪帝的死因百年来一直是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根据清朝档案记载,光绪帝是生病而死。用现代医学术语表示,光绪帝是长期受肺结核、肝脏、心脏、风湿等慢性疾病的折磨,熬坏了身子,最终心肺功能衰竭,感染了急性病而死亡。
但根据当时的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似乎光绪帝的死并不是简单的生病。1938年,光绪的陵墓被盗掘,尸体暴露在外。1980年清理并重新封闭了崇陵,还将光绪帝的遗体作了简单的检测,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直到2008年,“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运用现代破案思维和技术,发现光绪帝的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而古人常用的毒药砒霜就是典型的砷化合物。课题组又把隆裕皇后、一清代草料官及当代人的头发样本分别进行同时代、同环境、同性别发砷测试。最终得到结论:光绪帝是砒霜中毒死亡。那么谁是凶手呢?
慈禧有很强烈的动机。慈禧自“甲申易枢”后独揽大权。她政治手腕强硬,有能力有人脉。但她是封建大地主势力的强有力代表,在清廷内外困顿的情况下,她的某些手段符合我国政治环境,但又落后于世纪。她把自己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但她并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光绪帝想要变法图存,更是触动了“祖宗成法”,在慈禧看来这就是在坏大清的根基,就是她的敌人。
而光绪帝在慈禧死的前一天重病身亡也是十分巧合了。钟里满在《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一文中明确的指出,在光绪帝死前十天,慈禧太后就开始制造“皇上病日加剧”消息。杜钟骏以及一些脉案都是经由慈禧指示,醇亲王载沣拍板光绪帝的病情该是如何,并且光绪帝的病情在十月十七日出现大转折,开始病重。
《启功口述历史》中也提到浦良曾见有太监奉老佛爷之命给皇帝送塌喇(即酸奶)。这是之前少有的情况。也正是在这之后,光绪帝驾崩了。所以,慈禧为了稳定时局,为了大清的基业,为了自己的派系不受皇帝的报复,有可能下次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