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铲除了这一巨贪大臣,世人拍手称快,据说也因此获得了价值11亿两白银的财物。当时的清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两相当于清朝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不到25年,就贪污了清朝政府15年的国库收入。可见和珅是多么的丧心病狂。
和珅出身低微,时来运转,和珅在乾隆四十(1775),乾隆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他。之后升任御前侍卫和副总都,前后不到一年间接连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兼北京崇文门税务监督。相当于,他一人兼管财政、京畿军事防卫,并担任宰相。也正是乾隆皇帝这种不顾名份的宠信致使和珅滋生了对权力和财富的疯狂渴望,这也成为他一生惨淡下场重要伏笔。乾隆更是把自己最疼爱的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珅之子,和珅一家又有了皇亲国戚的威望和权力。
和珅勾结太监,了解皇帝的各种喜好,乾隆十分喜欢和珅,和珅更是堵住了一切不利于他和他党羽的声音。乾隆在位年间,因为位高权重,与和珅作对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当朝文臣纪晓岚屡次被和珅陷害,真相揭发,和珅每次都安然无恙。
事实证明,乾隆皇帝是非常喜欢帅哥的。据史料记载,在咸安宫官学的选生中,乾隆皇帝就提出了两个条件,一得有学识,二得长得帅。例如,和珅、福康安、乾隆皇帝长得都差不多。一个长相跟自己相似,又会溜须拍马又有学问的人,喜欢起来还顾得上是男是女吗?而阿桂、纪晓岚这些人论学识丝毫不比和珅差,可能就差在长相上了。看来自古至今就有“颜控“了。
再耀眼的太阳终有日落那一天,和珅如鱼得水的一生就在乾隆皇帝驾崩之后戛然而止。这一切看似突然,然而却是嘉庆皇帝早早谋划之事。乾隆退位,和珅却专权更甚,有时候有什么重大事件还要经和珅帮忙转达,嘉庆帝的老师朱硅由两广总督升任大学士,皇帝写诗祝贺,没想到和珅向太上皇告一状,说嘉庆帝在向下属“市恩”,结果朱硅降为安徽巡抚,嘉庆帝也因此得罪了乾隆。嘉庆皇帝自然怀恨在心;加之和珅在朝多年,结党营私,势力众多,直接威胁自己的政权;和珅巨贪也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这都成为嘉庆帝处死和珅的重要原因。
就在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驾崩。次日,嘉庆帝下令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查办围剿白莲教不力者及幕后庇护之人。当天许多大臣就领会到皇帝的意图,于是弹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断送到嘉庆帝手中。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狱。原本是将和珅凌迟处死,由于和孝公主的求情,才保得和珅一个全尸。在刘墉的建议下嘉庆皇帝才放弃了对和珅余党的追究。
和珅在狱中回顾自己的一生,想到自己出身卑微,一路苦心经营,只为了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富贵。一路高升,直到家财万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朝廷重臣,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死期来的太快,他感慨万千,并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这首绝命诗道出了和珅在迈进50岁年纪的时候,死期就要来临时的心态,一生苦心经营,最终却三尺白绫死在狱中,权力和财富不如有一个安然自若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