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是千古名君?只因做了这件小事,至今无数百姓对他感激不尽

隋炀帝是千古名君?只因做了这件小事,至今无数百姓对他感激不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42 更新时间:2024/2/21 2:47:48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出自《隋炀帝大传》。隋朝这个朝代和秦朝一样,十分短命。只传承了两代,便被起义者推翻了。然而,即使时间短暂,这两个朝代也曾创下了不世之功。

隋朝两位皇帝:一位隋文帝,一位隋炀帝。虽然朝代短暂,但这两位帝王均非等闲之辈。隋文帝,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大混乱的局面,让华夏大地再次实现了一统。《贞观政要·君道》中说道:“ 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隋炀帝,虽成长于相对安定的环境中,但他显然不是一个甘于“守成”的帝王。

▲隋炀帝杨广画像

01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周宣宇文赟英年早逝,小皇帝年纪尚幼,无法处理朝政,于是朝堂上出现了“禅让”的呼喊声。公元581年的时候,杨坚“被迫”接受了小皇帝的禅让,成为了新王朝的统治者,这个王朝就是隋。

虽然皇朝更迭,皇位易主,但百姓们却欢欣鼓舞。因为自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到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中间经历了长达440年的分裂割据。在这几百年间,百姓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隋文帝杨坚能够结束混战,王朝一统。对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而言,着实是天降明君,庇佑九州。

▲隋文帝杨坚画像

隋朝完成统一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制度,比如后世闻名的科举制度。在隋朝以前,选拔官员的制度一般都是“辟召制”,这是一种贵族选拔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有些缺陷,因为地方官员可以自行任命下属,新上任的官员也就成为了选拔者的“门生”,而非天子门生,这样就会分散皇帝的权利,不利于帝王专制。

02

对于当权者来说,这项制度难免有朝一日会成为心腹大患。所以隋文帝上台之后就废除了这一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官员选拔制度,从今以后所有官员的任命统一由皇帝自行任命,其他官员无任免权。除此之外,还规定外派的文官在一个地方的任职不得超过三年,武官不得超过四年,更不许官员在出生地任职。通过这些举措,隋文帝从根本上回收了权利,加强了皇权。

▲科举考试画像

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些弊端——人才断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炀帝开创了新的选官的制度,他决定选官时不再局限于贵族之间,而是要面向全国招募。这样的选官制度不仅可以弥补人才的断层,还可以打破世袭官职的陋习,给平民百姓更多的改换门庭的机会。

这一新举措就是科举制度的萌芽。到了隋炀帝期间,更是在全国落实科举制,这一制度到了唐朝时,被彻底的完善了。科举制自被创立到停止使用,共沿用了1300多年,是各个朝代选拔人才的基础制度。

▲科举考试剧照

03

关于京杭大运河,民间对隋炀帝怨声载道。然而,不管是从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还是如今的上帝视角来看,隋炀帝的做法相当卓有远见,造福后世。虽然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确实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基础设施建设这件事,的确是需要时间方能验证。颇有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眼光长远的实证,并且能在短短几年内开凿成功,也说明了隋炀帝的魄力非比寻常。

而自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各种好处源源不断:首先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后世文化的传播交流;其次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经济价值,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让南粮北运更加便利,促进了沿河两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苏州现址

第三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社会价值,平衡了南北方的社会发展;第四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军事价值,后世的很多军事战争都与京杭大运河有关,它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结语

所以,从科举制度、国家的大一统、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知,这些都是一些有利于后世发展的举措,虽然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但作为国家的掌舵人,隋文帝和隋炀帝两父子的做法无疑是颇有远见。隋朝历史仅仅只有三十八年,但这三十八年的功绩却是很多朝代都做不到的。因此,将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称之为千古明君,实不为过。

参考资料:

《隋炀帝大传》

《贞观政要·君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隋炀帝是昏君,那他为何要修好大运河呢?这背后有哪些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真是三个月就修好了吗,隋炀帝从哪一年开始修大运河

    如果杨广能根据国力合理地安排这些事情,按照计划将这些事情一件件做好,那他足以成为比肩秦皇汉武的存在。 杨广新皇上任,迁都洛阳 隋炀帝这辈子太顺了,在他看来,天下之事不过尔尔。杨广特别看不上杨坚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做派,因此当杨坚去世之后,杨广便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公元604年,杨坚去世之后,杨广便下达

  • 狄仁杰是宠冠朝廷的红人,两次拜相也只是三品,那谁是一品二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狄仁杰为什么只是正三品官,狄仁杰是宰相怎么只有三品

    他为治理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经起落,甚至数次危及生命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犯上直谏,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他对国家的付出和对武则天的忠心获得了武则天及其继任者的肯定。作为唐朝,尤其五周时期宠冠朝廷的红人,两次拜相却只是三品,那谁是一品二品呢?唐朝官

  • 让张飞守阆中,提拔魏延当汉中太守,刘备这是“冷落”了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何让魏延守阆中,张飞魏延黄忠盾兵战法,张飞和魏延的关系好吗

    汉中之战后,张飞守在阆中,阆中的权力位置高于汉中,因为阆中的东面是上庸房陵,这里是刘备义子刘封的守地。刘封要是有变,魏延是不敢处置刘封的。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个嫡系宗亲才能处置刘备的儿子,上庸的东面是荆州。麦城之败,关羽无逃,即便刘封救应也无果。吕蒙已经派了大将李异谢旌火速攻克房陵,太守申仪逃回上庸去了

  • 曹魏的一位谋士,深受曹操器重,曾担任曹真、司马懿的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魏顶级谋士,曹魏谋士个人资料,曹魏五大谋士谁最厉害

    杜袭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杜袭避乱到荆州,刘表按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同郡人繁钦多次向刘表显示自己的奇才。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杜袭没能得到荆州牧刘表的重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刘协建都许昌。杜袭逃回故乡,曹操任命他为西鄂县的县令。自此之后,杜袭为曹操

  • 三国传奇:再现指南车,可以和诸葛亮媲美的能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传奇人物一览表,三国与诸葛亮比肩的人,指南车是三国何人所造

    三国时期虽战乱频频,却也英雄辈出,能人无数。与诸葛亮同时代有一位叫马钧的人,是我国科技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一些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不仅突破了诸葛亮,而且,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巨大作用。马钧有四件异于常人的发明创造,和两件最牛的改良设想。其一,再现指南车据说,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车,《

  • 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下场如何?刘备一生羞于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的两个女儿下场,生擒刘备完整视频,刘备曹操谁厉害

    每每读自此诗,笔者都对铜雀台产生疑惑,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呢?在三国志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后,孙权让孔明和鲁肃前去见周瑜,诸葛亮说的一句话,让周瑜直接迎战曹军。他说的就是曹操在长安建铜雀台,拘天下美色妇人,曹操准备取江吴,掳走乔公二女锁里面。由此,铜雀台就是曹操用来彰显自己的功绩的地方,据说刘备的

  • 司马昭篡位前夜突然驾崩,儿子司马炎杀他又是因何而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昭之死简介,司马昭的死和司马炎有关吗,司马昭篡魏过程

    说起司马昭,很多人都能想到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时司马昭篡汉的心思已然昭然若揭,但是就在篡位前夜,司马昭却是突然驾崩,据史料记载是死于中风。而显然这是有蹊跷的,第一司马昭身体并无隐疾,第二司马昭死亡的时间太巧合了一点,偏偏在篡位前一夜中风而死,死亡原因引人遐想。所以关于司马昭的死因一直

  • 精明强干的王莽当上皇帝以后,为何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莽死后谁又当皇帝了,王莽当皇帝过程,王莽当皇帝为啥不被正史承认

    王莽虽然算不上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但也是吃过一些苦的,尤其是与叔伯兄弟们的奢侈生活相比,吃穿用度都较差。但是,王莽并未怨天尤人,而是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走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最后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了皇帝。可是,据史书记载,王莽执政的这十六年,老百姓过的日子并不怎么样,吃没得吃,穿没得穿,简直

  • 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汉中和荆州哪个更重要?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汉为什么不能重新夺回荆州,蜀汉政权是荆州还是汉中,荆州和蜀汉谁厉害

    提及“汉中之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为争夺汉中而爆发的战争,自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起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结束。这场持续了接近两年的战争,以刘备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蜀汉政权至此算是正式建立。▲蜀主刘备剧照不过占据汉中没多久,原本与蜀汉

  • 曹操手下猛将如云,为何非要请关羽出战颜良,难道只有关羽能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没杀颜良曹操会赢吗,正史关羽与颜良谁厉害,曹操为什么要采取多种手段留关羽

    实际上在整个曹营中,能与颜良匹敌的还有两人,一个是许褚,一个是夏侯惇。许褚是典韦之后,曹营猛将的战力代表,他拥有超一流的武力水平,和马超能对战个两百回合不分胜负,战力不容小觑。让他去对战颜良,虽然不一定能打赢颜良,但绝不会快速落败。说起夏侯惇,很多人并不认为他实力强悍。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夏侯惇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