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开国有明君名将为何不能一统天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开国有明君名将为何不能一统天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86 更新时间:2024/1/21 11:36:02

北宋的历代皇帝,除了最后的宋徽宗有些本末倒置,都算得上一代英主。当然,你不能奢望每一代都是唐太宗、宋太祖那样两千年罕见的明君,不过,从宋太祖算起,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没有一个是昏君。

至于南宋,昏君是多了一些,不过,像宋高宗、宋孝宗都还算不错。

至于名将,宋朝历代都不乏名将。开国之时,曹彬、潘美都是可与唐朝李靖徐茂公等相提并论的名将,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李继隆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军。宋仁宗时期的狄青,扫荡两广,威震华夏。宋神宗时期有个王韶,大败吐蕃,开拓熙河两千余里,一时之间西夏、吐蕃震恐。

这几位都是战功远超杨家将的一代名将,不过因为没有演义歌颂,于是名字不为普通大众所知。

既然北宋皇帝都不错,北宋也有名将,那么,北宋为何还不能剪灭群雄,一统天下?

一、天下大局所限。

我们所说的天下,从夏商周算起到明清,其实都是中原王朝,即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中原王朝。

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在秦汉之时,北方有匈奴。无论秦汉如何强大,卫青霍去病再三征讨,匈奴其实一直都在。东汉依然有匈奴之祸,到三国两晋之时,干脆就有匈奴族人在中原建立了王朝。

不过,因为匈奴人进入中原,反倒渐渐与汉族融合。除了一部远离,留在中国的匈奴渐渐消失。

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游牧民族是鲜卑。鲜卑建立了北魏、北周,长期霸占中国北方。后来,北周外戚杨坚建立了隋朝。隋朝外戚李渊建立了唐朝。隋朝也好,唐朝也好,其实都有浓重的少数民族血统。

大唐建立之后周边无强国,因此,大唐能东征西讨。东边小小一个高丽,让李世民多次惨败。

经过许多年发展,鲜卑消失,契丹、回鹘、奚族等等崛起。回鹘一度强大。安史之乱唐朝竟然还要向回鹘借兵。平定安史之乱两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其中李光弼就是回鹘人。

安史之乱后契丹崛起,多次大败唐朝军队,唐朝对于中原以外再无控制力。中唐之后的大唐疆域,其实和宋朝差不多。

在晚唐五代之初,契丹击败回鹘(回纥)建国,亚洲最大帝国。在唐朝被灭,五代时期,契丹皇帝一度攻入中原,在开封府登基称帝,想要称霸天下。但因种种原因死了,最后中原方才逃过一劫。

换言之,在宋朝建立之前,盘踞东北、河北、蒙古草原一带的契丹王朝就存在了数十年,并且国力强盛远胜宋朝。

像西夏、吐蕃,也借助辽国之势纷纷崛起,彼此建立拱手联盟,共同压制宋朝。

因此,我们不能说宋朝没有灭掉辽国、西夏,就觉得宋朝军事不强。北方少数民族崛起是一个天下大势。

其二、宋朝建国十分务实。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十分务实的皇帝。在禁军拿下后蜀时,前线统帅询问赵匡胤要不要继续向西南进军。当时在云贵一带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国,叫做大理——没错,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大理。

以当时宋朝禁军之强大,灭掉大理决不成问题。但是,在赵匡胤看来,灭掉大理容易,但是,管理那些蛮夷之地很困难。

像唐玄宗屡次发动大军征讨南诏,不就是徒劳兴兵,无功而返?

因此,宋太祖看着地图,道:“大渡河以南,非我所有!”

后来,大理派人向宋朝称臣,时不时前来纳贡,两家数百年一直比较太平。这样不是很好吗?

其三、历代中原王朝经营的长城在辽国手中,宋朝无险可守,并且没有养马之地。

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宋太祖还是与辽国多次大战,并胜多败少。如果说宋太祖不是早死,与辽国的大战绝不会输。那宋朝一统就未必不可能。

就算在这样的困局下,宋真宗还是在辽宋大战、澶渊之役大败辽军,与辽军签订盟约,彼此和好,为兄弟之国。

当然,备受今人诟病的,是澶渊之盟宋朝给了辽国30万贯的岁币。其实,宋朝当时年收入在一亿贯左右,并且,两国开通互市,宋朝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因此,给30万岁币,只是让辽国大军在惨败之后有脸回家,并没有给宋朝百姓带来什么沉重负担。

标签: 北宋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母亲问鲁迅:朱安有什么不好?鲁迅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鲁迅,民国,历史解密

    鲁迅先生作为民国时期一代大文豪,为后人尊重与崇拜。他的家庭也因此受到了外界的关注,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一生有这么两个女人,那就是朱安和许广平。许广平是鲁迅先生自己的选择,这也是他喜欢的人,当初鲁迅还是许广平发老师,在许广平毕业的时候,志同道合的两个人选择在一起,他们没有正式结婚,而只是共同生活,因为

  • 明朝倭寇杀到南京城下,为什么大军不敢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几十个日寇为什么会从浙江杀到南京城下?12万大军又为何惧怕不敢出战呢?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牵扯很多方面。首先,我们要从明朝卫所制度来看。建立伊始,便在全国推行卫所制度。其实,卫所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兵营,不是战时组织,卫所军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调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 诸葛亮每次北伐,为什么要从祁山出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一定要六出祁山?换句话来说,如果诸葛亮不六出祁山的话,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必然性。首先我们要明白:诸葛亮其实是有自己的政治诉求的。这个政治诉求并不是直接把曹魏大本营给一锅端了,而是通过北伐来不间断地表明自己正统的地位

  • 江国: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江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江国为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带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名又作“鸿国”、“邛国”,古读“gāng”音。这个国家以“鸿鸟”做为图腾。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周代江国国都则位

  • 淮南三判是怎么回事?与司马氏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淮南三叛,曹魏,历史解密

    淮南三叛发生在曹魏后期,因为司马氏的夺权专政,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淮南三叛,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平定。之所以叫“淮南三

  • 汉和帝刘肇:中国历史上首位靠宦官成功上位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和帝刘肇,汉朝,历史解密

    一个能够从逆境中成功上位,而且又能够成功掌权、立于不败之地的皇帝,靠的除了是群臣的拥护、心腹的支持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跟自己的聪明睿智有着绝对的关系,正所谓千锤打锣,一锤定声,在关键时刻能够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对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倘若是隔山买老牛,自然而然上位的机会就会大大缩水,甚至是一败涂地,

  • 芝佛院与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芝佛院,明朝,历史解密

    芝佛院是湖北麻城阎家河镇龙湖北岸的一座寺院,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辞官后,曾在此著书讲学。前来聆听的人群中,甚至有不少妇女,使得芝佛院的声名因为讲学活动和李贽得以威名远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贽在朝廷为官,但是因为清廉,所以并没有多少积蓄,再加上他的原生家庭

  • 许褚被张飞重伤后,为何很少出征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张飞,历史解密

    所谓一物降一物,张飞就是许褚的命中克星。演义中,许褚和张飞大战过三次,一次更比一次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第一次,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新野,诸葛亮放了一把火,曹军大败,死得死,逃得逃。张飞趁势掩杀曹军,忽见有一敌将,十分肖勇,连连砍杀了几个蜀军,张飞大怒,大喝一声:“俺燕人张飞在此

  • 揭秘:林徽因究竟有什么魅力那么招人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徽因,民国,历史解密

    林徽因号称民国四大美女之一,有一代才女的美誉,在很多人心中就如同女神一般的存在。那么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那么招男人喜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真实的林徽因,一探这位美丽才女的不凡魅力。林徽因出身名门,祖上世代忠心爱国,父亲林长民、叔父林觉民,都是家喻户晓的爱国志士,受人爱戴敬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

  • 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为什么一直都算不上很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燕国,历史解密

    燕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祚八百二十二年。长平之战后,企图趁火打劫,结果连败于赵国,沦为弱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的历史卷轴中,战国时期留给我们的印象,始终都是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景象。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当时盘踞在中原大地上的七个诸侯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