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有人出生时天生异象?

历史上真有人出生时天生异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5 更新时间:2023/12/24 6:14:02

历史上真有人出生时天生异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前155年,皇太子刘做了个梦,梦见一只红色的猪从云中降下来,进了宫内的崇芳阁。刘启一下惊醒,不知道是凶是吉。而在此前,他的嫔妃王美人也告诉他,说她梦见一个太阳投到她的怀里,然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刘启觉得太蹊跷了,就找了算命先生来解梦。

算命先生说:“这是吉兆啊!汉高祖刘邦喜欢猪,看来是他托梦给你,这个崇芳阁将会降生一位主宰国家命运的人。”

之后,王美人就住进了崇芳阁,不久后,就在那里生下了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刘启还记得那个梦,就给这个儿子起了个乳名,叫彘,“彘”就是小猪的意思。

不久,汉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继位,成了汉景帝。对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是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盛世”。

而且汉景帝还生了一个千古一帝——汉武帝,在位54年,是除康熙皇帝外,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汉武帝影响了中国足足2000多年。历史上可以称为大帝的也就只有这两位:汉武大帝和康熙大帝。

那么这个汉武帝,就是这个出生带有“异象”的娃娃,你可能会说汉武帝不是叫刘彻,怎么叫刘彘呢?

其实,刘彻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资质都平平,却唯独刘彘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太平广记》中有这样记载,说刘彘3岁时,汉景帝把他抱在膝盖上,问他:“彘儿,你想不想当皇帝。”

这个问题别说3岁小孩了,就是大人也不好回答啊。要说想,那就是觊觎皇位,汉景帝可能不会去怪罪小孩子,但肯定也会认为是他的母亲教唆的。要说不想,又好像没有雄心壮志,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没想到刘彘却回答:“我只愿意父皇健康长寿,这样我就可以天天跟父皇玩了。”这回答让汉景帝十分惊讶,就问他喜欢读什么书。

刘彘就开始背他读过的一些圣贤著作,包括阴阳五行包括国策论文,几万字一字不漏,简直就是天才!这不由得让汉景帝再次想起刘彘出生时,他做的那个“红色小猪”的梦,看来真是高祖托梦,当即给他改名为刘彻。

此时汉景帝已经继位三年了,但还没有立太子。向来立太子应该是立嫡立长,但因为薄皇后没有生育,而最大的儿子刘荣资质又平平,后面的几个皇子中资质还不如刘荣,不是对皇位不感兴趣,就是身体或性格有缺陷,再不然就是年纪很小的。

所以汉景帝想等后面的儿子长大些再来定,但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却坐不住了,催着汉景帝要立太子。但窦太后并不是要让汉景帝的儿子当太子,而是要让自己的小儿子,也就是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当太子。

说起这个窦太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吕太后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外戚干政者,若是立梁王为太子,自己还能继续干政。若不是因为朝臣们都反对,汉景帝就会在妈妈的威逼下立梁王为太子。

毕竟古制就是立皇帝的儿子为太子,哪有立弟弟为太子的,那等弟弟死了之后,是立汉景帝的儿子为太子还是弟弟的儿子为太子呢?

为了怕窦太后再替梁王争太子之位,汉景帝就立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但历史就是这样,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刘荣不仅资质平平,还有一个拖后腿的妈妈,没过三年,又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刘荣的妈妈叫栗姬,是汉景帝的宠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个栗姬平时就有点恃宠而骄,而且心眼很小。在薄皇后去世后,栗姬一直觉得自己就是皇后的不二人选,但汉景帝却迟迟不立后。

在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后,汉景帝的姐姐也就是馆陶公主,想要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毕竟如果以后刘荣当了皇上,阿娇就是皇后了。谁知,栗姬却没有留一丝余地拒绝了馆陶公主,一下子把馆陶公主推向了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的阵营里。

而且馆陶公主还没少在汉景帝跟前说栗姬的坏话,说她善妒,欺压后宫众人。

有一回,汉景帝得了急病,不免就有点伤感,想到如果自己死了,这一大家子怎么整呢?就有点“托孤”地对栗姬说:“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多多照顾后宫众妃,包括那些未成年的孩子。”

原本,栗姬对汉景帝没有立她为后就相当不满了,还想让自己善待别的妃子和她们的孩子,她想也不想就一口回绝了,把汉景帝气得不行。这样的人不仅当不了皇后,他的儿子也不能当太子,否则不是又要再来一出“吕后对付戚夫人” 的悲剧吗?

就这样,刘荣当了不到三年太子就被废了,这时窦太后又想要立梁王为太子,当然是又引起大臣们的不满了。于是,七岁的刘彻就成了太子了。

当然,这当中少不了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的功劳。馆陶公主在“巴结”栗姬不成后,就转向上王美人,说要帮她把刘彻拱上太子之位,条件就是娶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小小年纪的刘彻同学还发明了后世著名的成语“金屋藏娇”。

总之,刘彻就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成了太子,虽然后来遭到窦太后诸多的刁难,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番大业。

不管是上天冥冥中自有主宰“异象”,还是刘彻有一位好母亲,汉景帝终究是没有将自己的江山错交。

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的出生编造一些“异象”,特别是开国皇帝,以彰显自己的不凡和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汉武帝的“异象”个人认为还是有其真实性的,不则“彘”的 乳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应国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应国,西周,历史解密

    根据考古发现,可证实以滍阳岭中脊为轴,在东西两侧分布排列有序的“族坟墓”,是一处布局较严密的应国邦国墓地。其年代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在春秋中期以后的此墓地,埋入了不少楚人墓葬,说明了春秋中期,应灭于楚的历史事实。已发掘的西周初年大型墓葬,带有明显的商人遗风,特别是青铜器的组合上,爵、卣、尊、觯酒器

  • 应国和鹰国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应国,西周,历史解密

    你知道平顶山还有一个雅称——鹰城吗?提起鹰城不得不提“应国”。考古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滍阳镇考古发掘出一个古应国城址,出土了一批带文字的文物,上面刻有鹰字和鹰形图案。古文字中“鹰”和“应”通假,是一个意思。“鹰城”,因此得名。应,周代姬姓诸侯国。应字本作雁,甲骨与金文像人旁有一鹰状,说明应人本是以

  • 移宫案:明末三大案之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移宫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个月后,光宗

  • 李渊退位后,李世民是如何弥补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在唐朝初期发生的一次政变夺权事件,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唐高宗李渊禅让皇位,退称太上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对李渊的伤害是致命性的,他不仅让李渊失去了两个寄予厚望、能力很强的亲生儿子。其次,更让李渊难堪的是

  • 清朝官员上朝都不吃早饭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官员上朝都不吃早饭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古代的官员是需要上早朝的,和皇帝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若是没什么大事,很快就能退朝,若是有要紧的事情需要讨论,那就需要很长时间,所以退朝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清朝官员都不吃早饭,上朝时间长了,也会撑不下去,不过官员们都会统一含片人参,这

  • 曹操为什么不收服颜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什么不收服颜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似关羽为了报恩,曹操为了打仗,才有关羽出战斩杀颜良一事。实则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曹操的阴谋。当年温酒斩华雄的时候,曹操已经对关羽的勇猛佩服的五体投地,早就想收入自己麾下。刘备徐州战败,关羽保护着两位皇嫂,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劝降,关羽土屯约三事

  • 程钟龄:清代名医,著有《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广为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程钟龄,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程钟龄,清代名医,著有《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广为流传。《医学心悟》乃清代名医程钟龄(公元1662—1735年,原字龄,亦名国彭)所著。该书通俗易懂,多切实用,在近代中医药界,亦颇为知名。 据松谷笔记载:程钟龄有祖坟葬于某山之上,其坟低处(亦曰坟下),有当地一土豪之祖坟,该坟墓之四周栽有多棵古柏

  • 刘如意在争储失败后,他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共有8个儿子,但他最喜欢的并非嫡长子刘盈(汉惠帝),而是第三子刘如意。刘邦因为喜欢刘如意,数次想改立他为太子,但因为群臣的阻挠没有付诸实施。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何喜欢刘如意并想立他为储?刘如意在争储失败后,能否安全地度过余生?一切,还要从刘如意的出生说起。刘邦喜欢刘如意,并想

  • 历史上的五龙二虎斗彦章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王彦章,字贤明,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五代时后梁猛将,铁枪王彦章,在晋王李克用第十三个义子,当时排名天下第一的李存孝死后,终于熬出头了,王彦章成了天下无敌,谁也不是他的对手,王彦章在两军阵前,日不移影,连挑李克用三十六员大将,勇不可挡。后来,五位皇帝和二位猛将,一共七人围

  • 高本汉有着哪些研究成果?他写过什么文学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本汉,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作为世界语言学的巨擘,高本汉认为没有一种学术领域比汉学更广的,但汉学家们的兴趣大都集中在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和宗教方面,因为在语言学方面,表面的干燥,缺少引人的地方,所以没有鼓励起同样的兴趣,而他本人则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学情有独钟,因为不能否认,汉学比任何别的科学需要语言学的地方更多。为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