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七次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终止了其远洋航海活动?

郑和七次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终止了其远洋航海活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7 更新时间:2024/1/3 1:13:55

其一: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成

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有多种说法。

一为寻建帝说,据说靖难之后,建文帝并未被烧死,而是出逃域外,因此朱棣命令郑和下西洋访查。龙马君认为极不靠谱,哪有如此兴师动众访查敌人的,岂非打草惊蛇?

二为军事目的说,当时中西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并有意进攻大明,因此朱棣意欲通过下西洋联结域外诸国,共抗帖木儿帝国。龙马君认为也不靠谱,郑和首次出航的1405年,帖木儿大帝病逝,其帝国随后陷入混乱,四分五裂,已对明朝构不成威胁,如此说成立,明朝也没有必要七下西洋。

三为宣扬威德说,因为朱棣本人是通过叛乱的形式上位,亟需加强自身的合法性,而通过下西洋营造一种万国来朝的气氛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龙马君认为此说合理,君不见当今一些新诞生的国家,莫不寻求他国承认来对内强调自身的合法性。

然而,不管以上三种目的是否成立,至明英宗时,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建文帝即使健在,大概率也已经过世;帖木儿帝国在帖木儿大帝去世后就一蹶不了;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朱棣一系已传位至第四代,合法性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地位也相当稳固。

因此,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没有必要再组织大型航海活动了。

其二,财政状况不允许组织大型航海活动。

明朝为下西洋,“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消耗了大量财力,每次出海,船队规模极大,可谓“云帆蔽日”,光船队开销就已不堪重负。而船队从事的朝贡贸易又是厚往薄来,干的都是亏本的买卖,耗费更加浩大。

而明朝的财政情况又一直不佳,一方面其财政制度继承了元朝的一些弊端,本身存在极大问题。相比于人口国土都远远小于明朝的朝,明朝的财政收入都远远不及。另一方面,明朝始终面临北方的外患,初期是蒙古,后期是满清,军费始终是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也最终压垮了明朝。而下西洋这种实际效用并不大的国家活动,就成了缩减开支的首要目标。

因此,由于下西洋耗费巨大,财政又不乐观,明朝出于缩减开支的目的,便只能取消了后续的大型航海活动。

其三,下西洋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不合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最反对穷兵疲民,郑和下西洋动用舰船数百艘、兵士船员数万人远航万里,无疑是极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明成祖时,就有大量反对的声音,后世学者持否定意见者也颇多,如明末学者茅元仪就认为下西洋是“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近代大家梁超也认为下西洋是“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

因此,朱棣、宣德这两位相对强势的君主逝去之后,以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为信仰的文官集团又重新占领了舆论高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再进行郑和下西洋这种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大型航海活动的。

总结

郑和下西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这一背景褪去,明朝统治者基于宣扬威德、加强自身合法性的目的已经达成、财政状况不允许以及与传统儒家文化价值不合等多方面原因,终止了大型远洋活动。以今人视角看,当然颇为遗憾,但是以当时的历史条件,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真的是传言中的滥杀功臣的屠夫?别再人云亦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杀功臣的真实原因,老梁朱元璋杀功臣,朱元璋杀大批功臣

    首先,朱元璋建立明朝前后。对于功臣的册封是很多的,“公侯男伯爵”五个等级就封了150位,这150位也基本就是开创明朝的大功臣了,但是照传言来说的话,这150位基本就留下几个,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在这里小编要说一句,传言是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咱们用数据来证明!公爵一共25位,处死4人,分别为李善长、冯

  • 朱元璋消灭元朝的精锐骑兵哪里来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送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是怎么灭掉元朝的,朱元璋如何消灭元朝,朱元璋与元朝的几场战争

    北方游牧民族骑兵所以纵观中国各朝代兴亡史,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导致的中原王朝衰落或者灭亡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会看到由于黄河流域比江淮流域靠近北方游牧民族聚居地,更容易获得战马组建骑兵,所以控制黄河流域的北方政权在南北对峙时期,军事实力一般要比南方强,更容易统一中原。但是偏偏有个不一样的情况,中国历史上

  • 朱元璋杀伐果断, 为什么有一个人触犯了他的底线还活了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怎么杀伐果断,朱元璋杀伐决断全过程,朱元璋为什么最后把所有人都杀了

    胡惟庸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勋了,很早的时候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时候的朱元璋实力还很弱小。但胡惟庸一直跟随着朱元璋,朱元璋也很信任他。到了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成为正四品的太常少卿。而随后更是节节高攀,最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按理说,朱元璋要想集权,第一个就该杀他,因为他的权力最大

  • 朱元璋为何,把帝位传给不是儿子的他?真相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啥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元璋的皇位是怎么传给儿子的,朱元璋为何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

    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但是朱允文并不是朱元璋的儿子,那么朱允炆的生父又是谁?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的二儿子,因为太子朱标早逝,而朱标的长子早逝,所以朱元璋将朱允炆看做皇长孙,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利继位,就是后

  • 朱元璋摔倒,大臣们都装作没看见,他上前搀扶,事后被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摔倒的视频,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摔倒群臣看不见

    在赵雍46岁的时候,随徐达征讨蒙古,大获全胜,朱元璋在南京摆宴要庆祝此次胜利,徐达,赵雍等主要将领自然是在邀请之列。宴席开始,朱元璋在宰相胡惟庸的陪同下到首桌慰问各位将领,可是不知怎的,63岁的朱元璋不慎摔倒,宰相,还有不少大臣都在周围,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去扶朱元璋,都装作没看见。这时,赵雍走上前来,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何要放过小时候给自己难堪的东家?收取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当皇帝前的经历,朱元璋当皇帝后对谁好,朱元璋当上皇帝对普通百姓好吗

    老朱当了皇帝后,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很多佃户都在天灾人祸中死去,刘德却依然活着。老朱专门召见了刘德,意图戏弄刘德一翻,一抒心中恶气。刘德见了老朱立马下跪,磕头如淘葱。看到年老的刘德下跪磕头,老朱心一下就软了,毕竟刘德当时不知道放牛娃会当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人之常情,如果杀了他反而会给自己的皇帝头衔

  • 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为何单独留下了他?他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诛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是如何诛杀功臣的,朱元璋善终的功臣

    耿炳文有什么能力,为什么会被朱元璋留下来,最终没有被杀害呢?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就是老班底。耿炳文的父亲是耿君用,当时朱元璋起兵的时候,耿君用和耿炳文两个人就开始跟随朱元璋,可以说两个人是朱元璋最早的班底。所以朱元璋对这样的人知根知底,不杀他也是正常的,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耿炳文

  • 朱棣用此武器大破瓦剌,史书记载其名,专家至今不知到底为何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征瓦剌最后一战输了吗,朱棣历史上用什么兵器,朱棣打蒙古的战法

    武器明朝在这个武器上是存在很大争议的,有人认为明朝是研究出来比较先进的武器了,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脱离了实际。这次大爆炸暂且不提,因为有太多的人说了这件事情,今天我们就说说朱棣当年用一种武器打了胜仗的时期。永乐十二年,朱棣带着大军和一些部落作战,其中就包括瓦剌部落。据明史记载,当时朱棣派一小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去哪了,为何无人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朱棣起兵靖难,朱棣靖难成功后都杀了哪些人,朱棣造反后对朱元璋有何影响

    朱棣从北平起兵到他攻占京城中间大约花了四年左右的时间,仅仅四年他就从一个藩王成为了一个皇帝,是不是夺取的太容易了?明朝可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国家,早年跟随朱元璋的那些武将都去哪了?尽管在晚年的时候,朱元璋大肆屠杀了很多曾经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将领,但是总还留了一些吧,再说朱元璋不是还有儿子呢吗?据说朱元璋

  • 朱元璋死前,下令要38名妃子殉葬,却唯独放过地位卑贱的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确实不好,虽然他也做过很多利国利民之事,但我们今天先不论他的功,只论他的过!朱元璋做过很多令人咋舌的事。比如杀开国功臣、重用自己曾经的敌人。还有一件事就是他死后让他的38名嫔妃一起殉葬!殉葬是个非常残忍的旧习制度,自汉朝到元朝,这种残酷制度基本被废除了。而到了明朝朱元璋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