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先后灭六国,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可以说在此后秦始皇基本上没有了后顾之忧。
于是在秦朝强大起来之后,已年近半百的秦始皇不在专注扩张帝国,而且开始着手研究如何能够才能长生不老,以便千秋万载地统治天下。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
他 12岁便继位秦国国君,39岁完成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在位不过11年,享年五十岁。按一般来说,这个年龄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算短寿,但也不是长寿。
但是令人好奇的是,在他死之前的三个预兆,这三个天生异象不仅让始皇帝惴惴不安,也戳穿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千年谎言。
这三个天生异象究竟其什么呢?为何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谎言呢?接下来便来说一说这其中的缘故。
首先说一说这句话,它最开始的出处是在春秋时期的《西升经》,文中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是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
这事实上是对自我命运的一种掌控,炼丹之人总是抱有能够长生不老的幻想。因此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便对这句话十分信奉。
秦始皇自认其功绩堪比三皇五帝,自然也是信奉这句话的,但是在他死前的三个异象却戳穿了这句千年谎言。
第一个是陨石坠落。
在秦始皇三十六年时,有一天突然天上落下了一块陨石,陨石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陨石上的字却是引起了大轰动。
陨石上写“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句话令当地官员都十分震惊,秦始皇知道后发了大怒,他认为肯定是有人故意刻上去来诅咒他的。
因此他便派出了大量的官兵去追查,最后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而秦始皇历来残暴,于是他就下令杀光了附近所有的百姓,尽管他认为这是人为,却也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第二是沉璧事件。
还是这一年,有一个外出的使者在回咸阳的路程中,路过华阴县时,突然出现了一位老者,他手持一块碧石,拦住这位使者。
不仅让他将碧石交给秦始皇,还说了一句“今年祖龙死”。因此使者不敢怠慢,回宫立即报告了秦始皇这件事。
祖龙是民间对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称呼,于是他听闻后脸色大变。在他看到碧石以后更是脸色苍白,因为这块碧石竟是他十年前沉入江中,祭奠水神的那一块。
如此种种异象都让他十分害怕,这两件事还不算什么,毕竟这可以是人为的,但有一个异象却是作假不了的,是真正让他害怕的。
这个天生异象便是很出名的“荧惑守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那么这个“荧惑守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何它会让秦始皇害怕呢?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没有天文学的说法,而是叫做星占学。古代的星占学家就把现代的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的“心宿”简称做“心”。也就是现在的“天蝎座”。
这个心宿主要是由三颗星组成,每次当火星运行到这三颗星附近时,就就是人们所说的“荧惑守心”的现象。
而这三颗星体中,最亮的一颗被认作为是天子的化身,其他两颗则是被认为是太子和庶子。而火星代表的是火主灾难,因此“荧惑守心”就意味着:太子要失位或者皇帝死亡。
再据《史记·天官书》说:天下秩序失常,上天就会让荧惑出现在天空的某个区域。它的出现预示着人间发生战乱;它的消失,就预示着战乱的结束。
因此荧惑的出现就象征动乱、残杀、疾病、死亡、饥饿、战争,并且它的位置对应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要遭殃。
若是在今天的社会,人们自然只是把这种思想认识当成迷信,不过古代,异常的天象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因此“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尽管秦始皇如此做,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死亡的结局,可见“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天官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